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 左宗棠受命
军机大臣们下去拟旨,商量对策去了。
咸丰没有因为岳州失守而大发雷庭,而且还表现得很冷静,这让各位大臣们都吁了一口气。
太平军也真是,眼下国泰民安,他们跟着捣什么乱啊?害得百姓又要受无妄之灾,这是所有军机们心里的法。
一骑骑快马从北京城出发,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他们带着的是咸丰皇帝这天发下的旨意。而这时的太平军却已经陈兵数万于长沙城下了,大战一触即发。
这是一场太平军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仗,面对长沙这样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坚城的大城,被遣来攻打城池的西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都没有什么信心。
在他们想来,长沙自有汉以来都是一座难以攻克的坚城,而且湘勇素来悍勇善战。要想攻克这样的城池对现在的太平军来说无疑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都希望借着攻克长沙这样的坚固而繁华大城来稳定军心,振慑天下。
更重要的是,太平军虽然在湖南境内攻破了几座城池,但是由于百姓对太平军不友好,大军能得到的补给太少了。
太平军打出的旗号是以推翻满清,还老百姓一个公平公正的天下为主旨的,如果对百姓有什么出格的举动,无疑会让百姓也走到太平天国的对立面。这是洪秀全与杨秀清不愿意看到的,至少是在太平军还没有站稳脚根之前不愿看到的。
在内无粮草,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洪扬二人才做出了快速占领繁华富饶的长沙城的决定。如此太平军就可以得到喘息的机会,可以得到大量的补给,还能够让大清的根基动摇,太平军也可以借此机会状大自己,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谁不想做。
只是苦了石达开和萧朝贵,两位太平军中真正有军事眼光的太平军大将只好硬着头皮带着军队来攻长沙。
咸丰二年五月初,太平军攻永州不克,既而转道继续北上。东王杨秀清与西王萧朝贵联名发布了:《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檄文,檄文直指清朝统治者为胡为妖,以此来收拢民心。
檄方一发,各地天地会会众闻风而来,太平军实力大增,由原先从永安突围的两万多人增至五万余人。之后太平军一路高歌,连续攻克了多座县城,士气有所好转,在道州修整数日后兵发湖南重镇郴州,郴州官兵奋勇抵抗,然而各地来援清军,行动迟缓没能及时赶到,郴州被克。
而此时咸丰下的旨意才刚到长沙。咸丰不知道,他怕因为他的到来而导致历史的转变,可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原本应该在道州休整一个多月的太平军仅仅只休整了几天就发兵攻克了郴州重镇,使太平军有了一定的基础攻打长沙。
郴州的位置到现在都是湖南的交通要地,太平军攻克郴州后,在此广收粮草,招集兵勇准备兵发长沙,在攻克长沙后以此为据点,四图各地。而此时的长沙城内兵不满万,而且因为历史的改变,湖南各地官兵都准备不足,官兵只得沿江,将船只烧毁以迟缓太平军的进度,然后发令各地援兵速救长沙。
这是咸丰所没有想到的。太平军在郴州修整十多几日后,东王杨秀清下令萧朝贵率领李开芳等人为先锋向长沙进攻。萧朝贵虽兵只一千余,然则因其勇猛,身先士卒,一路势不可挡,连下安仁,永兴,攸县,离长沙仅数十几里路程。
而此时,咸丰旨意才到达长沙。
长沙城内骆秉章听说太平军已经攻克了郴州重镇,急忙招集文武及座下幕僚紧急商议对策。
“各位,如今发贼已经攻下了郴州,不日即将来犯长沙,不知各位有何应敌之策。”骆秉章将声音尽量说得平和一些。
他本是个文人,但是文人风骨却深入他的思想里。这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够慌张,以免影响别人。
“大人,发贼如此猖狂,末将以为尽快召集其他各地援兵速来长沙,聚集兵力围发剿贼。”
说话的是长沙守将鲍起。众人听说都脸带嘲笑之意。
围剿发贼?拿什么围?如今长沙城里的官兵不过五千,加上乡勇也不过八千之数。太平军可是兵马数万,拿什么跟人家打?
鲍起见众人都有嘲笑他的意思,不由有些尴尬,他根本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之所以第一个跳出来说话不过是出于武将的本能而已。
“大人,如今发贼刚下郴州,兵峰正盛。学生以为当速速求援各地,坚守城池,托住发贼。郴州被克,皇上必然不会忽视,必然下诏湖南周边各省发兵来援。到时我等里应外合,正可将发贼一举歼灭于长沙城下。”
鲍起正自不知要说什么好时,却见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站了出来。
只看这人高大精干,双眼有神,五官分明。鲍起知道这是巡抚座下的幕僚,人称湖南才俊的左宗棠。
左宗棠的名气在湖南是众所周知的。
当年民族英雄林则徐路经湖南,听闻左宗棠的才名,连夜召见,一翻长谈,林则徐不禁大发感慨,言将来平定新疆者“非左君莫属”,在与别人谈及时也时常夸赞左宗棠为“非凡之才”,“绝世之才”,更在临终之时命长子上遗书极力推荐左宗棠之才。
除了林则徐,更有人上书,称“中国不能没有湖南,湖南不能没有左宗棠”。
一时之间左宗棠声名雀起。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字季高,号湘上农人。自幼聪明,十四岁时考取童子试,中第一名。左宗棠自幼便心怀抱负,年少而志大,不肯示人以弱,而到他官至三品巡抚时却为人变得低调。
“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这句话便是他自己所说。
左宗棠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陕甘回回叛乱、洋务运动,而最让人称道的便是他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壮举了。左宗棠也因此被评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
“守、守、守!你们读书人就知道当缩头乌龟。”见左宗棠反对自己的建议,鲍起朝着左宗棠大吼起来。
自古以为,中国文武就彼此不和。文官看不起武官粗俗,武将看不起文官无能。
“季高兄此言有理。”左宗棠正待与鲍起理论,却见又一人出言。
左宗棠闻言,只好收回架势。因为出言的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湖南的另一名人,晚清史上另一个中兴名臣——曾国潘。
曾国潘与左宗棠彼此都很有好感,时常在一起谈论时事,对左宗棠的才学也极为推崇。曾国潘很了解左宗棠,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左宗棠常在一件小事上便与人争论不休,此时见两又要开吵,忙站出来平息。
骆秉章此时也不好下结论,一个说要攻,一个说要守,而说要守的人正是自己素日最为信任的幕僚,一时不好下定论。
刚好此时在籍侍郎曾国潘站出来赞成左宗棠的议建,忙也附言道:“季高之言正合我意。本官这就下令,命各州府派兵来长沙坚守。”
“报!”
骆秉章刚刚要下令,却见门外一军卒急报上来,不由心里一惊,以为太平军已打到长沙城下了,忙传进来。
“有何事禀报!”骆秉章急道。
“禀报大人,朝庭天使到。”军卒道。
众人一怔!朝庭现在遣来使者,不知道所为何事?
骆秉章不敢怠慢,忙挥退军卒,率文武幕僚出外迎接。到得门外,来人不过是个兵卒,并不像往常一样派得是宫中官吏,更是疑惑。
“湖南巡抚骆秉章接旨。”那兵卒见众人来到,也不与人寒喧,下得马来便对众人唱言道。
“臣骆秉章接旨。”随着那兵卒展开黄帛,众人也忙随骆秉章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发贼已克岳州,心忧不已。而今发贼兵峰正盛,不可与之正面相争,骆卿当速速召集兵马,死守长沙。朕已下召,命陕、川、闵等地援兵来救。介时骆卿可里应外合,歼贼于长沙城下。另朕闻湖南左宗棠素有才名,心怀社稷。朕心甚慰,今发贼来攻,当为国效力。特命封左宗棠为湖南陆路提督,助骆爱卿共剿发贼。钦此!”
兵卒也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忙将圣旨交与骆秉章,之后又行了一个军礼。
“小人还要去其他地方传旨,这便告辞。”说完跨上马飞奔出城而去。
骆秉章接过圣旨,口里千恩万谢时,兵卒早已人去多时。
一时之间众人起身,议论纷纷。连骆秉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皇上这是怎么搞的?突然之间便升左宗棠为湖南陆提督,这可不是连升几级的问题了,这可是坐马车都赶不上了(那时候也不会想到坐火箭也赶不上这句话吧)。骆秉章不禁怔在当地。
左宗棠心里的震动并不比骆秉章小。此时的他不仅仅是惊讶,更多的是兴奋。
终于可以一展报负了,埋藏在心底的志愿也终于有展现的一天了。左宗棠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人和事,整个人都因为激动而发着抖。
“哈哈……恭喜季高兄!皇上如此垂青兄,兄之大才如今终于有了展示的地方了。”
正在众都议论纷纷,而骆秉章与左宗棠各有所思的时候,曾国潘却大笑着向左宗棠道喜了。
其实这一次,曾国潘又何尝不比其他人大。左宗棠虽然才能很高,但是他现在不过是骆秉章帐下一个小小的幕僚,连品级都算不上。纵有有功名在身,左宗棠也不过是个举人的身份,连个进士都没有得。
如今皇上一道旨意,就把毫无建树又无进士功名的左宗棠提到了湖南陆路提督的位置上,那可是一二品的大官了(虽然是武将)。
这事可是绝无仅有的,皇帝对左宗棠强此重用,这让曾国潘心里有些忌妒起来。
“这个,两们大人,左某……”左宗棠一时还无法将心中的惊讶抚平过来。
“呵呵……正是此理。本官本来就觉得季高在本官处为幕僚实在太过屈才了。如今皇上特命,委以重用,季高兄大展鸿图之志的日子不远了啊。”骆秉章也随着曾国潘的话恭贺道。
骆秉章是衷心为左宗棠感到高兴的,作为湖南的最高行政长官,左宗棠的才名他怎么会不知道呢。不然他也不会将左宗棠纳入自己的幕僚之中了。
这时众人也都结束了议论,围过来向左宗棠道贺,刹时间就恭维之声不绝于耳,连太平军将要兵临城下的事情都暂时地被众人忘记了。
这些人之中唯有鲍起是最不高兴的人。在他眼里左宗棠在湖南再有才名,也不过是个一无是处的文人书生罢了。无奈形势比人强,现在左宗棠名义上已经是自己的上司了。
湖南陆路提督与他这个长沙城的小小守将可是高了不知道多少级了。
所以仅管心里有多不情愿,鲍起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于是也随同其他官员拱着手向左宗棠道贺。
“报——!”正当众要返回衙门里时,远处又疾速驰来一骑快马。
显然是有急事来报的。
众人忙又停下来,纷纷想着不知道又有什么事发生了?
军卒靠近了众人才,急急从马上跳下来,朝众打了个千:“报大人,发贼攻占了十里坡了,离南城只十里路程。”
“什么?”众人不禁大吃一惊。
这一惊多的是恐慌。昨天得到的快报还是说发贼还在湘水以东呢,怎么今天就到了长沙城外不足十里的地方了?
场面立刻就慌乱了起来。
发贼如此历害,他们得快点回到家里,收拾东西,免得跑路的时候来不及。
听说发贼对当官的恨之入骨,攻破一地就一定要把做官的杀光,然后抢光他们家里的财物。
这怎么行,自辛苦了几十年就攒(其实是贪)下那些家档,怎么能让一些泥腿子给抢去了?
只有左宗棠此时还在震惊当中没有回过神来。他对太平军现在就打到了长沙城的事情并未感到意外,他在意外的是刚才那道皇帝的圣旨。
陛下居然想的跟自己一样,这事太让人费解了。在官场混了那么久了,当今皇帝是什么德行左宗棠自然是知道一些的,不然他当初会试失败了三次之后也不会说出“回家隐世”的丧气话来。
可是今天咸丰给了左宗棠 不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咸丰皇帝变了!
与左宗棠一样,没有想着跑路的就只有他的旧主骆秉章了。
湖南巡抚骆秉章,到任以来还是很清廉、勤政的,很为百姓做了几件好事,也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
作为一省督抚此时危难时刻怎么能想着丢下百姓自己跑了?
就连一向自许忠心为国的曾国潘此时心里有些动摇了,太平军这么快就攻到了长沙城下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还是小命要紧啊!
“发贼有多少,领兵者何人?”还是左宗棠最先反应过来。
皇上这时候封他做湖南陆路提督,对他来说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虽然这样快速的升迁,可能也是必然会造成有的人心里不服,但是凭借他的惊人才学还摆平这样的小事还是很容易,现在太平军来攻长沙,正好是一次自己在军中竖立起威望的大好机会。
“对对对!快说,来了多少发贼?”
此时骆秉章也醒悟过来了,早前听说太平军攻克了郴州的时候,他就派人将湘水等几条水路的船只都烧毁了,发贼想要过河可不那么容易的事情。而现在却有太平军攻到了十里坡的地方,那这支太平军人数可能不会太多,凭着城里还有五千官兵和三千团练,再有长沙城高大坚固的城墙,坚持到援兵到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报大人,发贼不过一千来人,领兵就是贼首萧朝贵。”军卒忙道。
“才一千多人?”左宗棠疑惑了。
发贼不会狂妄到认为只凭这一千多人就能攻破素有坚城之称的长沙城吧。
其实不止是左宗棠不明白,就连史学家也不明白,攻打长沙这样的大事,为什么太平军高层却只派了一千多人来。这事到现在都是个迷。
左宗棠沉思着,如果只有一千来人,那就不怕了,城里还有近万的绿营,团练呢。何况还是守城,这城还坚固难攻,粮草就更不成问题了。
想到这里,左宗棠便放下心来对骆秉章道:“大人,既然发贼只有一千多人,此事不难,只须快快组织兵勇上城防范,长沙城定然不会有失。只是发贼既然已过湘水,后面必有大批援兵到来,还望大人早早下令,命左近州府发兵来援。”
左宗棠干脆利落,机会就在眼前,如果能如皇上所愿就此平定这股尚未壮大的叛贼,那今后……
“季高所言正是,如此长沙城防就交给季高了。还望季高莫要负本官所望,更不要负皇上的期望啊。本官这就命人去搬救兵。”骆秉章激动地道。
有左宗棠这一番话,他也觉得守住这长沙城是肯定的了。
“如此,下官就先去布置了。”左宗棠转变角色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很快就从学生转变成了下官。
说完左宗棠也不等众人回过神来,便叫人牵过一匹马来与报信的军卒急急地去了。
鲍起倒是反应不慢,见左宗棠赶去布置城防了,他也不怠慢牵过马也随之而去了。不过他去的心思,守城少过看左宗棠的笑话。
不说长沙城内正一片混乱,群官束手无策,却说城外萧朝贵自从攻下了十里坡后就一刻不停直奔长沙南城而来。
兵贵神速,这样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虽然自手下不过才一千人,但是一路上的官兵不是一触即溃,就是望风而逃,这令萧朝贵心里也开始相信,长沙城虽然高大,只要自己一个冲锋将没用的绿营打怕了,就不难拿下这座大城。
到时候天下振动,来投奔太平天国的人必定数不胜数,那推翻满清朝庭就有希望了。
“弟兄们,长沙就在眼前了,打进长沙,清妖的日子就不长了。跟我冲啊,杀清妖了?”萧朝贵高大威武的身子骑在马上,高举着战刀,心中志在必得。
“吼!杀清妖!!”
一千太平军也随之发出一阵吼声,声音让城上的守军不寒而栗。
这是一千壮家子弟,是随着太平军从永安突然围也来的精锐之兵,身经百仗,战意凛然。
太平天国不仅仅是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更是一次罕见的由少数民族发起的农民起义。
一千太平军怒吼着朝高大的长沙南城攻来,虽然只有一千人,但气势却是惊人的。
高举的战刀在阳光下散发着森森的寒意,坚定的前进的步伐将城墙与自己的距在一步步拉近。
城墙上,守城的绿营官兵,多数居然不知道所措,有的人甚至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越来越近的太平军。
“本官是新任的湖南陆路提督,都听本官命令,弓上弦,滚木雷石准备,待敌贼兵近了就给我狠狠地打。大炮准备瞄准贼首。”
左宗棠一上城墙来就觉得自己来得很及时,发贼居然这么快就开始攻城了,而城上的守军居然还在呆呆站着不知所措。
守军终于惊醒了过来,一时拉弓的拉弓,搬运的搬运,炮兵开始较准备大炮了。
虽然这个所谓的新任提督就是自己平时认识的左先生,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兵丁们听从左宗棠的号令。
兵丁们不知道这个左先生什么时候变成了提督大人,不过生死关头谁还会在乎这些。人类,渴望生的本能是可怕的。
萧朝贵心中越来越激动了,长沙城就在眼前了,而且离自己越来越近了,他其至能看到城上的清妖们呆呆的表情了。
只要一个冲峰,这些无用的清妖官兵就会像老鼠一样纷纷逃跑吧。
“轰轰轰”
几声巨响,打破的萧朝贵的美梦,一颗颗巨大的铁球向自己飞来,落在队伍里,开始有人倒下了,有的人其至直接被大铁球砸中,身体瞬间就四分五裂。
萧朝贵看着这些跟随自己一起刀山火海里杀出来的好兄弟就这样一个个倒在自己的面前,他双眼变得通红,忍住悲愤使劲地催动的战马向前:“为兄弟们报仇,杀啊~~”
“杀……”太平军士卒们高吭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