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监,下人偏房。
魏仁桂合上手中的小本本,小心翼翼的塞进枕头里,他刚刚把自己如何穿越到大明朝和怎么成为太监的事情记录下来。
无聊的时候,还可以翻着看看,反正用的是汉字,没人认识,被发现也只会把这些汉字当做鬼画符。
今天是魏仁桂成为太监的第三天,身体上的创伤好的差不多了,尿起来也没有那种开始时候的胀痛感,只是心灵上的创伤……
明朝的统治者对太监还算是不错的,刚净身的小太监,有七天的恢复期,恢复期间,不用上班。
在床上躺了三天,第四天一大早,魏仁桂决定去上班,早点上班,给领导一个好印象,以后升职也快些,毕竟是要立志当九千岁的。
同一批进宫的小太监还躺在床上哀嚎,魏仁桂已经主动找到管事的太监李公公拿了身份腰牌。
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小桂子。
如果以后做大做强了,还可以荣升为魏公公。
魏仁桂被安排到御膳房当差,算是赢在了起跑线。
御膳房当差好处多,经常能见到嫔妃们,要是被哪个好心的妃子看上了,就不用住司天监,直接搬进宫里,每月俸禄还能涨到8两银子,如果服务到位,哪天主子一开心,随便赏个三瓜两枣,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第一天上班,魏仁桂就看到了储秀宫的小主盈妃路过,长得真心不错,还跟他说了话:
“新来的小太监?长得真秀气。”
魏仁桂感觉盈妃好像喜欢他,可惜没鸟用。
不过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盈妃的窈窕背影,突然,魏仁桂嘴角抽搐几下。
“玛德,线崩开来了。”
……
就这样,魏仁桂平淡如水的做了几个月太监,关于这个世界,也有一些了解。
这个世界有人,也有妖,修剑道,也修儒道。
大明朝以剑立国,原本规定,除了剑修,其他的一些修法都是“邪修”,凡是不遵守大明律的,杀无赦。
不过五年前,大明帝突然改了祖训,宣布一切修法都合理,并且成立儒学院,广纳各类修士,为朝廷培养人才。
无数不同修法体系的修士纷纷从江湖进庙堂,成为朝廷的新贵。
传统的修剑派与新贵儒学院相互争斗,修剑派坚持以修剑为正统,其他修法为辅,儒学院强调改革,各类修法体系百花齐放,一律平等。
谁也说不服谁,双方经常争得头破血流。
如今朝堂之上,皇帝忙于修仙,臣子忙于党派之争。加上天灾不断,妖邪横行,整个大明朝,动荡不安,乱成一锅粥,老百姓民不聊生。
能力强的,有饭吃。
哪怕是宫里的太监宫女,闲暇之余,也会修剑或者修儒,只要小有所成,身份立马蹭蹭蹭上涨。
可惜魏仁桂是个废材,修啥都没天赋,做了几个月,还是最底层的厮役太监。
不过当厮役太监有当厮役太监的好处,非常闲,闲的跟条咸鱼一样,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
除了按时打扫寝殿和院子,修剪一下花草树木,嫔妃吃饭前先尝尝有没有下毒,其他的时间,没有吩咐的话,可以自行安排,前提是不能乱走。
虽然没有修行天赋,但这段时间魏仁桂并没有闲着,而是充分转动自己的小脑袋瓜子,很快与同事们打成一片。
凭借出色的口才,魏仁桂就和一同当差的小桂子成为异父异母的亲太监,现在自己被迫骨肉分离好久了,没了二弟,干脆认小柱子当二弟。
小柱子告诉了魏仁桂一个秘密。
后宫这些嫔妃,只要是五年之内进宫的,很有可能是雏儿。
因为皇帝这几年沉迷于修仙,几乎不近女色。
魏仁桂听到这个消息,不知怎么的忽然激动了一下。
转念一想,忍不住又骂了贵人几句,都是那个王八犊子忽悠他当太监,现在鸟都没了,还激动个锤子。
又与小柱子在青色台阶上坐了一下午,天黑的时候,魏仁桂起身准备去熬点白粥喝。
自打进了宫,除了重阳节那天吃了些肉食,其他时候,魏仁桂都在喝粥。
身为一个最底层的厮役太监,他一天的口粮只有半斤糙米,外加一些咸菜,不过相比于在其他地方当差的厮役太监,在御膳房的他,要好得多,毕竟需要帮妃子们尝尝饭菜里有没有下毒,所以偶尔还能吃几口好吃的。
就是这些嫔妃都非常重视身材管理,吃的特别少,魏仁桂试吃的时候想多吃一口都难。
每天这么点糙米,每次还得被尚食监的太监克扣掉一半。
宫里每个月给配四根夜里用来照明的蜡烛,也被他这群貔貅吞掉一半。
弱肉强食,后宫是这个鸟样,整个大明朝也是这个鸟样,这也注定了像魏仁桂这样的底层太监,活不出什么鸟样。
条件虽然艰苦,魏仁桂并没有自暴自弃。
这段时间,魏仁桂每天晚上都会给李公公打洗脚水,不为别的,就喜欢干这个。
“李公公,我帮您把洗脚水打好了,今天的水温还妥当不?”
魏仁桂一脸谄媚。
“小桂子有心了,公公我平日里没白疼你,这一个月你给我洗脚洗的很舒服,说吧,有什么事情。”
李公公抬起一只脚,魏仁桂赶紧把李公公的脚放在自己大腿上,用干毛巾细心的擦拭上面的水渍,连脚趾缝都不放过。
“李公公,我听说小柱子上个月上吊死了?”
两个月前,魏仁桂的二弟小柱子被调去后宫,当天就哭的屎尿横流,相当凄惨。
魏仁桂问了才知道,小柱子去的是延禧宫,据说那里相当恐怖邪性,谁去谁死。
只要是带把的,或者曾经带过把的,在里头都熬不过半年。
原因不得而知,反正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祝福二弟。
“嗯?”
李公公抽回脚,脸色冷了几分,沉声道:
“小桂子,你是新来的,做事又乖巧,我很喜欢,但是不该问的事情别问,我这是为你好。”
魏仁桂点点头,一脸受教,赶紧把李公公的另一只脚也抬起来,放在腿上细心擦拭。
他心里明镜儿似的,二弟小柱子什么都跟他说了。
去后宫当差的第一天晚上,小柱子就瞧见誉王从宣妃的房间走出来,到了门口还在整理衣服。
誉王体能旺盛,喜欢逛后宫,到处勾搭妃子,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问小柱子,皇帝知道不?小柱子说皇帝知道,但皇帝忙着修仙呢,根本就没精力管这些小事。
魏仁桂忍不住吐槽: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饱汉不知饿汉饥,饿汉不知太监苦。
自己儿子都睡自己妃子了,还小事,只能说父爱如山。
小柱子还说,大明帝并不是一个仁慈的人,相反,出了名的无情,在位十七年,皇子就斩了七八个。
魏仁桂帮李公公洗脚。
一个因为二弟小桂子的事情,不想去后宫当差。
那个储秀宫的盈妃好像喜欢他,万一把他调去后宫当差……本来他还想着到后宫找一个好主子,好搬出司天监,现在小柱子出了事,魏仁桂哪里都不想去,就想在御膳房呆着,当一条安全的咸鱼。
二是重阳节那天,听其他太监说皇帝办了个诗会,据说京城里的才子都参加了,不少嫔妃也去了。
魏仁桂想的是,巴结好李公公,先弄一个出入御膳房的机会,作为最底层的厮役太监,没有领头太监的特批,是不能随意出入御膳房的。
能够自由出入御膳房了,以后要是皇帝再办诗会,就可以冲上去现场背几篇古文,什么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苏轼的《水调歌头》,这种文坛大作一出,想必喜欢诗词的大明帝不仅不会治他不敬的罪,还能大肆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