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6000000099

第97章,公孙瓒之死(2)

刘合、辛评与鲜于辅三人离开饭铺来到城南门,果见路东有一豪华的宅府大门,大门口两侧各站着一名门卫,刘合一打听,确定了这便是阎柔的家,于是便牵马而至,将马匹拴在大门外的拴马石上,刘合冲那两位门卫抱拳道,“请问,阎部都尉在家么?”

门卫道,“我家主人刚从府衙回来,请问你们有何事?”

刘合道,“我是阎部都尉的亲友,特来拜会阎部都尉。”

门卫道,“几位稍等,我去通报。”

不一会,阎柔随门卫而来。只见阎柔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体形魁伟,阔面大眼,两腮稀疏的洛腮卷毛胡须,看见鲜于辅,喜道,“鲜叔怎么来了?快快请进。”

鲜于辅拾阶而上,亲热地抓住阎柔的双手,望着阎柔。他与阎柔已整整三年没见面了,记得三年之前幽州牧刘虞委派阎柔出任乌桓部都尉时,阎柔还一脸的孩子气,脸上还没生出胡须,刘虞被公孙瓒杀死后,鲜于辅便率残部归附于柯比能,便没有了机会再与阎柔相见。

鲜于辅与阎柔虽然没有任何亲戚关系,但两人的情义却如同父子。鲜于辅第一次见到阎柔时阎柔才十三四岁的样子,那时阎柔被乌桓人掠到塞外为奴,鲜于辅奉命出使乌桓,偶见阎柔在乌桓大营内做着苦力,鲜于辅便向乌桓首领丘力居索要阎柔并带回幽州,阎柔在乌桓已多年,生性大有乌恒人的刚猛勇武,深受鲜于辅喜欢,鲜于辅便教他上了私塾,并传授他武艺,阎柔长到十七八时双臂便有千斤之力,武艺高强,刘虞便派他去了柳城,在护乌桓校尉邢举手下做了一名部都尉,阎柔经常地和乌桓首领们在一起喝酒射箭,颇受乌桓人的喜爱。

鲜于辅已两三年不见阎柔了,今天见阎柔已长成壮年,不胜欢喜,拍了拍他的膀子道,“几年不见,贤侄比以前更加魁梧了,好,好啊!”

“这两位是……”阎柔望着刘合与辛评。

鲜于辅道,“噢,此处不便讲话,我们里面谈。”

阎柔便把三位请到堂屋内,吩咐下人上茶。鲜于辅这才给阎柔介绍了刘合及辛评,刘合及辛评一一礼见。

阎柔对鲜于辅道,“鲜叔,自打刘虞被公孙瓒杀害后我一直都在打听您的消息,听说您在柯比能处,本想前去拜望,不想今天您来了,鲜叔,这次来我这就在我这多住几天吧。”

鲜于辅道,“我这次来是有要事要办,不宜久留。”

阎柔道,“哦,鲜叔不知有何要事要办?”

鲜于辅道,“我听闻邢举收受了公孙瓒的贿赂,想举兵联络蹋顿去助公孙瓒抵抗袁绍,可有此事?”

阎柔叹了口气,道,“果有此事,我也曾劝阻过邢举,不要举兵去帮助公孙瓒,可邢举不听,执意要出兵帮助公孙瓒,他与蹋顿约好三日后在柳城会盟,会盟之后便发兵去幽州。”

鲜于辅吃了一惊,暗暗庆幸自己来早来了一步,鲜于辅道,“贤侄啊,今观天下形势,公孙瓒连年对鲜卑人和乌桓人征战已丧失民心,现他又杀害了刘虞,更引起了幽州民众的不满,现在柯比能已与袁绍结盟,共讨公孙瓒,今袁绍又遣辛评为特使前来加封蹋顿为单于,让蹋顿出兵共讨公孙瓒。”

阎柔沉思了一会,道,“蹋顿平时就反感公孙瓒,要说服蹋顿倒是不难,可邢举是公孙瓒保举的,就怕邢举不会听从我们。”

鲜于辅道,“你不是说后天邢举要在柳城与蹋顿会盟吗?”

阎柔道,“是啊。”

鲜于铺道,“那我们就给他个出奇不意在会上杀了他,我们保举由你来任护乌桓校尉,如何?”

辛评拍手道,“好主意,我们就这么办!”

刘合也赞同。阎柔沉思了一会,把牙一咬,道,“就这么办!这几天你们几位万不可出去走动,以免暴露身份,等后天如此这般这般……”

第三天,是护乌桓校尉邢举与蹋顿会盟的日子,这一天,阎柔将自己手下的军队在柳城四处做了安排,守卫会盟地点郡府四周的兵将阎柔全都换成了自己的手下,邢举随阎柔巡视了一下感到非常满意,回到郡府对阎柔道,“待蹋顿引大军来后先安排其军队在柳城外驻扎,一切军需皆由我们来供应,蹋顿进城后一定要在各街道严防巡查,特别是在郡府周围,不得发生有暴民骚乱的事件。”

“是,卑职一定会恪尽职守,决不让乱民扰乱了此次会盟。”阎柔道。

中午时分,蹋顿引大军来到柳城,按照约定,先将军队在城外驻扎,粮草军需由阎柔负责提供。

邢举在郡府内大摆酒宴,与蹋顿分宾主坐定,只等着阎柔回来便开始饮宴。

时值中午,阎柔却迟迟未到,邢举不由暗自着急,汗水都下来了,暗想,阎柔平时做事从不这么拖拉啊,今天是怎么了?正在他焦虑之时,只见阎柔挎刀从大殿外走进,令邢举纳闷的是,他身后还跟着三位腰挎宝剑的人。

阎柔来到蹋顿的面前先对蹋顿行了一礼,然后目视邢举,邢举猛然发现阎柔的目光里透着一股阴森凌厉之气,再看那三人,亦是同样的目光。邢举惊问道,“阎将军,他们三个是什么人?”

刘合按剑往前一步,厉声道,“逆贼!不认识我了么?我是刘虞之子刘合,今天特来取你的狗命!”

邢举大惊失色,起身喊道,“来人……”

话音未落,阎柔已拔刀向前,一刀便将邢举的脑袋砍下,所有在坐的众人都惊骇不已,蹋顿也吓得面如土色,刚想起身逃离,却被众兵士以刀压在脖子上,只得乖乖也又坐了回去。

阎柔执剑高声对众人道,“邢举收受公孙瓒的贿赂,欲以牺牲众将来换取他的荣誉,今被我所杀实属罪有应得。众所周知,公孙瓒自戍边以来,对鲜卑人和乌桓人进行征伐屠杀,前年又杀害了幽州牧刘虞,近又与袁绍征伐不断,使幽州百姓遭受兵役税赋之苦,你们大家说,我们该不该去附从公孙瓒?”

其中一个官吏站起来道,“公孙瓒杀了勤政爱民的刘虞,就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去依附他!”

“对,对啊。”“就是,就是。”两侧宴席上的官员赞同声此起彼伏。阎柔又道,“那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此位便是刘虞的公子刘合,此位是袁绍的谋士辛评……他们今天是来联合我们共讨公孙瓒的!”

两旁又一片哗然,辛评此时便取出袁绍伪造的皇帝诏书对众人道,“我家主公袁绍袁将军已奏请皇上,向皇上讨得诏书,为稳定边壃,特加封乌桓首领蹋顿,蹋顿接旨。”

蹋顿慌恐出来跪听接旨,辛评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蹋顿治理乌桓有方,使边壃安宁,人民生活富足,特加封塌顿为乌桓大单于,钦此。”

蹋顿拜谢皇恩,拜毕,辛评又将大单于印绶送于蹋顿,蹋顿万分欣喜,当即表示,要和袁绍一道,共讨公孙瓒。

如今邢举已死,众人便推举阎柔为护乌桓校尉,蹋顿及柯比能等众首领皆听从阎柔的指挥调动,于是阎柔便率领着柳城的军队,着令蹋顿引军一同西进,不几日,便和轲比能、扶罗韩等率领的鲜卑军在渔阳北面会师,兵力达到六七万人,伺机攻打渔阳城。

辛评此时已返回翼州禀报袁绍,袁绍大喜,即刻对公孙瓒发起了攻击。

袁绍让长子袁谭率兵进驻平原,攻青州,自己统领大军北进攻打幽州,而渔阳北面的阎柔则率领着鲜卑族与乌桓族的联军开始攻打渔阳城。

渔阳太守邹丹听闻阎柔率军来攻,便引军出迎。他根本就没把阎柔这支联军放在眼里,认为他们是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当邹丹率领着三万大军杀出城去与阎柔的联军正面相对时,邹丹才后悔不该出城迎战,但见鲜卑人的骑兵与乌桓骑兵阵容强大,分列两侧,阎柔引二万兵马居中,不说那骑兵,单从兵力人数上已多出邹丹一倍,邹丹不免惊慌。此时想要退军,已为时已晚,邹丹只能硬着头皮推马向前,以刀指着阎柔喝问,“阎柔,我军并未侵犯你们领地,你为何要引军来犯!”

阎柔喝道,“你助纣为虐不思悔改,还不快些下马受降,免遭一死!”

“呸!”邹丹怒道,“阎柔,你若赢得了我手中这把刀,我甘愿受降,否则,你们就给我滚出渔阳去!”

说罢,邹丹推马挥刀便向阎柔砍来。

阎柔挺枪相迎。两个人战了十几个回合,邹丹不敌,拨马便走,阎柔将枪插在地上,摘下弯弓,搭上箭矢,开弓如满月,嗖的一声,那箭正中邹丹的后心,邹丹落马身亡。

阎柔大喝一声,挥军直上,邹丹的军队见邹丹已死,纷纷缴械投降。阎柔尽收邹丹之军,引军入城。

同类推荐
  • 天勺

    天勺

    该作品以孟氏祖孙五代人生轨迹为主线,以命运走向为载体,呈现出从公元1914年到2014年的百年形态与历史画卷。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 钢血

    钢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攻破,一场如炼狱般的噩梦也随之降临在南京上,王富贵在经历了生死后,最终选择了一条复仇的道路,随后一场针锋相对的计划悄然降临……
  • 命运何方

    命运何方

    民国,一个最动乱的时代,好些人为了最简单的生存不得不抛弃过去和命运抗争。夜初,一个民国时期最普通的乡野小子,为了让家人能活下去,独自离开家乡前往前途未知的大上海闯荡,在这个善恶共存、黑白难分的风雨城市,未知的命运该如何发展,而人心又将如何变化。穿越战乱硝烟,迎来和平曙光,当一个时代结束时,迎来的又将是什么。茫茫大海上,那一叶扁舟能在何处靠岸?
  • 浴血蓝棒山

    浴血蓝棒山

    这是一件发生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一个真实的故事。1937年7月12日,牡丹江驻宁安三道河子森林警察大队大队长李文彬被抗联策反。李文彬杀死八名日本教官、缴了五十名督战队的枪械,率部(一百五十人连同家眷共计七八百人)起义加入抗联5军,改编为抗联5军警卫旅。之后,转战牡丹江、宝清,直至1938年3月18日小孤山激战,抗联牺牲12位烈士。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此山命名为“十二烈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宝清县政府在“十二烈士山”上设立了标牌。1991年,修建了永久性纪念碑。1999年,“十二烈士山”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十二烈士山”已成为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那时江湖

    那时江湖

    东汉王朝,是大汉王朝的后半场。从光武帝时起,到和帝时为止,这个辽域万里,空前盛大的绚丽帝国,已经走过了它的强盛时期。和帝以后,中央政权日趋腐败,政治极端黑暗。天子长居深宫,不理政事,时天灾不断,瘟疫四起,百姓四海飘荡,苛政不减反增,然朝中更无直言正谏之人发声,反歌功颂德之声颇多,反常之下必有妖,终激得民变四起,连绵不绝。朝廷四处用兵,平叛不断,兵不释甲,马不舍鞍,兵燹波及四方,扰民无数,南北十三州几无宁土。而兵祸之后,十里无声,百里无烟,道路不畅,尸骨遍野,一派末世王朝气数将尽之象。。。。国之将难,朝堂之上必有铮铮铁骨赴义以振,哪怕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天朝上国,纵然是千疮百孔,也不缺这隐世潜龙,倒悬救世。何谓英雄?英雄是燃烧了自己,带来了光明,哪怕身处黑暗,也要心中有光的立世之材;英雄是舍小为大,耐得住寂寞,系苍生为己命的孤独王者;费府四代人便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们的故事,等你来评断。。
热门推荐
  • 我没魔力

    我没魔力

    一个少年下班回家,拿出手机看着上面的画面。突然,一辆货车驶来,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请收看《我没魔力》,手动滑稽。新人作者,不喜勿喷。作者仍在上学中,经常拖更,请多谅解。我发誓,整书全部免费。
  • 随心录七

    随心录七

    我口说我心,我笔寄我情。对所观之物,对所闻之事,对所想之思,对所忆之情。都觉得有必要书写下来,也算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一种梳理与总结。愿效圣贤,笔耕不辍。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魔女与梦

    魔女与梦

    谁又能证明,你至今为止所做的一切不是一场梦呢
  • 鸿蒙仙踪

    鸿蒙仙踪

    鸿蒙世界,乃武之文明,经由亿亿万年发展,武技之道,已达登峰造极之境,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武道,便是几手庄稼汉的把式,也是威力颇大。大王村,位于南瞻部洲极南之地,民风彪悍,民心淳朴。村口的广场上,数十个十岁大小的孩子,整整齐齐的站为几排,神情肃然,年纪虽都不大,精气神却颇为集中。
  • 梦境之雾

    梦境之雾

    【重生 末世 架空大陆 甜宠 】琉垣重生回了遇到他的那一天,已经决定放弃刺杀任务的她,选择了跟上他的脚步。宣策,大陆现存人类最强军团之一—风炻团长子,还没出生便承载着人们这一百多年来,覆灭丧尸重回大陆的愿望。他曾经也以为自己这一生除了消灭丧尸,再也没有其他追求,直到遇见了她。逃亡到二楼,被迫躲进衣柜里。琉垣永远也忘不了当时在杂物间里的那双明明十分动情,却又极度克制的眼睛,她喉咙痒了痒,双手掰过那颗试图躲避她眼神的脑袋,放肆的亲了过去。琉垣:“不管了,老娘忍不住了”宣策:“.......”杂物间里升高的不止有温度,还有两颗悸动的心跳。(死皮赖脸戏精女x清冷害羞深情男)
  • 恋爱八分甜

    恋爱八分甜

    沐紫依隐藏身份来到了学校上学,她上学遇见了顾氏集团少爷顾池他们都互相喜欢对方,便谈了个恋爱
  • 元灵之主

    元灵之主

    云空是一个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躺平青年,寄居在桥洞下,一席一被,逍遥自在,天生拥有和万物沟通的能力,每天与万物论道,早已超脱世俗,不理会世人眼光,奈何被迫踏入红尘,历经世间劫难,渐渐揭开自己身世之谜,所面对的庞大邪恶势力也一步步浮出水面。
  • 大宋九阳

    大宋九阳

    宋室南渡,偏安百年,直至崖山倾覆,历史惯性在横空出世的主角这里戛然而止!保留澉浦水军,发展川陕骑兵,挖掘埋没的重臣名将,合理预判宋金蒙局势变化及历史走向。宋室太祖戎马一生,家传武艺精当,却在与当世英雄争竞中落得下风,原因若何?九阳武功的源头何在?历史武学是否存在?都在本书中慢慢道来。这是一个设定世界,这是一个真实世界。
  • 灼清裳

    灼清裳

    ‖灼灼墨殇,袅袅清裳‖◎“曾经发誓要做个强大之人。”◎“我见世人皆无意,唯遇你动了情。”·她本可以像这些普通姑娘一样,待及笄就出嫁,让父母寻到个好人家。她本可以做着贤良淑德的名家夫人,一生相夫教子,一生幸福美满。·可现在,她却要为了她所守护的执念,她想守护的世界,亦赴这凶险的战争。『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看那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走远』那青丝如瀑,眉弯眼笑,唇红齿白,乱了他几年心房。他也明白,不是所有女子都是由清泉和胭脂做成的。有些女子,天生代表着正气与无畏 。何来人间一惊鸿,只是世间一俗人。·◎“我与你隔着长谷深风,进不得,退不舍。你未回头,又怎知我在你身后?”◎“我从未认为自己真正在这世上活了一次,直到遇见你。”·如果我们久别重逢,希望我们别来无恙。归来时,仍旧是那个重逢的世间。灼灼满瑶华,清泠浅漫流,裳衣还未欲。‖借你烨华,以灼清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