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宁悔的问话,许望也是免疫了,不明白宁悔是在装傻还是真不知,总之所有事他就是这幅不知情的样子。
许望的想法宁悔不知道,但宁悔确实是不了解,蒙学的教育出于一些别的考虑,并不会提前教授武道知识。
而宁悔从杂书馆总结出的东西又都是眼高手低,很少有底层细节的东西,再加上朝堂对武道的管控使得书本和现实出现了差距,必竟院长的藏书几乎全是古籍,那时的天地还未出现破损,所以成书背景基础就有差距。
总之一句话,宁悔看书学到的东西不是无用,只是应付现实比较困难罢了,但只要有人点拨他就能结合自己所学尽快领悟。
也正因如此,宁悔才会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充实自己。
话说回来,许望对宁悔也是怀有目的,所以说他对宁悔的提问不能推脱,只能回答,要不然他也不能这么快就将白山基地的秘密说出来。
白山基地的秘密也倒不算是秘密,应该看成是默契,说白了就是上位者对底层的利用,过早地暴露给新兵可是破坏了这一默契。
宁悔发现了,许望也就无法隐瞒,但他不能吃亏,所以要趁此机会反逼宁悔,只是不曾想宁悔明知如此还不肯吃亏,仍要在这次交锋中多多获利。
开弓没有回头箭,许望走到了这一步,也只能免费给宁悔科普了,好在此事将来也要教给宁悔。
他便心平气和的开口道:“咱们刚才的谈话中我提到过,鬼相对于人就是阴阳两面,算是处在尘世中的阴面,所以人鬼就是阴阳两隔。
再加上鬼没有肉身更加不易被凡人所见,就算是武者要是没有特殊的能力,或武道修为不足也不能发现。
鬼就是灵魂的另一种体现,所以和鬼有关的能力全是灵魂一道,你想想刚才我们所说的灵魂对抗,别人不明白你应该明白,意的凝聚不仅在于灵魂的修炼更来自于‘天赋’,所以说灵魂一道的修炼更为不易。
避开先天有神通的不说,单说后天的修炼,能够凝聚自己的意才算是能在灵魂一道入门,也才有能力‘见鬼’,这入门你说得有多难。”
许望最后的结尾话中有话,无非就是在说宁悔看得到鬼很不一样,算是把话题又扯到了宁悔身上。
宁悔知道绕不开也不以为意,倒是对许望话中的内容思考了起来。首先是许望提到的“天赋”,宁悔还真是知道些什么,不甚了解只是猜测。
武者的“意”不论古今都有记载,且几乎所有成名之人都有“意”,但奇怪的是不论哪本书都没记载过“意”从何来。
宁悔坚信万事万物都有跟脚,“意”不可能凭空出现,书上找不到答案,宁悔便去问了院长,院长在听完宁悔的问题后,竟然回避了宁悔,没有告诉他答案,只说了一句:“‘意’要悟!”
这三个字在宁悔听来就是废话,武道境界哪一步不伴随着悟啊。他不明白院长为何在此事上搪塞于他,但知道自己不能强求,可他不死心就又开口恳求道:“还望院长解惑。”
那本是一个悠闲地午后,是院长喝茶小憩的时候,那一刻也是院长最自在的时候,在宁悔看来是最佳的时机,院长没理由拒绝他,可不管天时地利如何对,院长面对宁悔的恳求只回答道:“信则有不信则无。”
当时宁悔年少还没有沉淀下来,对于院长的回答他很不满意,认为院长的第二句更显小家子气,是一种赌气的说法。
从院长那得不到答案,书上又没有,自己也想不明白,宁悔就只能是死心了,但此事他记在了心里,每次在书中看到“意”他总会用心思考,想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寻求答案,可始终抓不住重点。
在宁悔自己凝聚了不屈之意以后,再回过头来想当初院长的话,他还是不明白,直到无意中翻书看到一个故事他才似有领悟,那个故事叫做“指鹿为马”。
故事讲的是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
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
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
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
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但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
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
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众人对指鹿为马的认知,当宁悔看到“指鹿为马”这四个字时,恍然间就想到了院长的那句“信则有不信则无”。
联想起自己的不屈之意,以及书中对无数名人意的记载,宁悔才明白这“意”其实就是一种强烈的信仰。
在宁悔和向野的对战中,若不是他守住了内心,坚信不屈才是自己的本质,他也不会坚持到胜利。
若当时心中稍有迟疑肯定会一泻千里,这也正是一鼓作气的道理。
宁悔后来一想自己进入不屈之意时的状态,就觉得天地仿佛都消失了,眼中只有自己,那一刻恍惚之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神,是无所不能的。
“意”字面上的意思是对万事万物的看法,而凝聚的“意”在宁悔总结来就是人对某种态度的疯狂坚信,当这种坚信变成信仰的时候也就成了“意”,就像宁悔坚信人定胜天的不屈才是自己本质上的秉性。
当领悟了这些,有着识障的宁悔才明白书中为什么没有对“意”形成的记载,这“意”说白了很简单,可是一旦先知道,你就失去了无条件坚信的基础。
就和识障一样,知道了一点内幕思想就变得理智了,而理智的人是不会对虚幻的东西产生信任的。
而所谓的“天赋”也正是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超越认知的无条件坚信,许望刚才不点明想来也是出于此番考虑。
至于第二点思考,就是许望所说的能力,根据许望的讲解,宁悔才知道自己感知能力的加强应是来自于不屈之意的影响。
按着许望话中的意思,他应该认定自己的能力就是出于后天,也就是已经凝结了自己的“意”,这能力虽然不简单,可也用不着这么猴急,现在就登门逼宫吧。
“你猜的没错,我凝聚了意,所以看得见鬼”宁悔不解,便将计就计,直接认了,想看看许望的反应。
却不曾想此事没宁悔想的那么简单,还有隐情,只见许望摇着头说道:“谁给你说有意就看得见鬼啊?”
“什么意思?”宁悔失策了,这原来是许望挖的坑。
见到宁悔紧张,许望知道自己成功了,便笑着说道:“这可是秘密,不能白告诉你了,怎么样考虑考虑我那天的建议啊。”
宁悔听完脸色更难看了,冷冷的看着许望语气转寒的说道:“你威胁我?”
对于宁悔的恼羞成怒,许望显得很失望:“你这样喜形于色可不好,再说了我又没害你。”
这不是宁悔的作风,四年多的磨炼虽未把宁悔变成城府极深的老狐狸,可也不至于因一两句话就翻脸。
此中关键还是因为许望,天心赤子的能力叫宁悔不得不失态,一想到自己在许望面前毫无隐私他就害怕,恼羞成怒还不如说是狗急跳墙。
许望点出来,宁悔却没有收敛,索性去了掩饰直接说道:“你的能力太吓人,我信不过你,那件事还是看看再说吧。”
听了宁悔的表态,许望显得既无奈又后悔,他可真是没想到宁悔戒备心是这样的强,做法又是如此的果断。
在逼下去想来就是鱼死网破,宁悔能这样,许望不愿,所以他退了:“好、好、好,听你的,咱们来日方长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