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0000070

道门法术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後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 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後来扩大为十二迹、三五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三五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後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後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後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 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三五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後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 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後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後和夏至後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後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後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後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後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

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 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 步罡的另一个宗教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和外物。本来,禹步、步罡,既有飞行九天的含义,又有禁制鬼神外物的功能,不过在以後的发展中,逐步专门化,某些罡以飞行九天为主,某些则禁制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雷法中的破地召雷罡,步之以破除阴气,放出阳气,使惊雷发生。又如考召法中的附体罡,步之使鬼神附於事先指定的儿童或其他人身上;召命神虎啸命灵罡,在炼度破幽一类法事中,步之以召役神虎将军(负责追摄幽魂的神将)。 由於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於运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改变外物,控制外物的变化;而所信仰的神仙是居於天上或仙山洞府的,进入其世界必须要有超自然的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它被广泛应用於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时的基本的形体动作。

道士诵经、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凡行步、问病、治邪、入庙、渡江、入山、书符并须掐诀目。

掐诀是从古代的气禁之术中继承下来的。道教在发展中依据自己的神谱和法术理论,作了增益、改进,形成庞大的手诀系统。

手诀的基本成份是诀文:诀文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徵北斗星、十二辰文、九宫八卦、二十八宿等。如在第二、三四指的九个关节纹上,以三指(中指)中纹为九宫中文,馀八个关节纹为八卦文(依据後天八卦位从四指根部关节纹为乾文起始);二至五指上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文。每掐该文,即象徵把握八卦、十二辰、二十八宿等。由於古人常用八卦、北斗、二十八宿等象徵宇宙中天象的运行、造化的奥秘、空间的位置和时间的变换,故通过诀文,在手上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宇宙图景,如《阴符经》所说的那样,「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由诀文加上其馀指掌联结方式构成诀目,通常说的掐某诀即指某诀目。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复杂的诀目则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比如飞捻北斗时,便须迅速捻过七星本文共七个点。有时尚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

十二辰文的掐法如下:

子文,大指掐四指根部。(掌指之间的关节线上。下同。)

丑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寅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卯文,大指掐二指(从根部起算)一、二节之间(关节线上。下同。)。

辰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巳文,大指掐二指顶部。

午文,大指掐三指顶部。

未文,大指掐四指顶部。

申文,大指掐五指顶部。

酉文,大指掐五指二、三节之间。

戌文,大指掐五指一、二节之间。

亥文,大指掐五指根部。

八卦和九宫文:

乾文,大指掐四指根。

坤文,大指掐四指二、三节之间。

坎文,大指掐三指根部。

离文,大指掐三指三、三节之间。

艮文,大指掐二指根部。

震文,大指掐二指一、二节之间。

巽文,大指掐二指二、三节之间。

兑文,大指掐四指一、二节之间。

诀目的构成主要依据於道教的神谱和要对付的对象:如前所说,所谓掐诀,是指掐某诀目。诀目是由诀文构成,简单的诀目只掐一个诀文,在这个意义上它与诀文可以通用。诀目的数量大,每一道派常绘成诀谱,在本门内授受和运用。诀目的设计,大抵一是依据著神仙谱系,一是依据所要对付的对象。

依据神仙谱系的诀目,相当典型地表现了道教的特点,表现了它的法术与散漫於民间的巫术的区别。道教的神谱极为庞大,而且不同的道派尚有某些不同。但就行法而言,经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诀目。 与尊神相关的诀,比较常见的有玉清诀、太清诀、上清诀、北帝诀等。玉清诀,又称上帝诀、玉帝诀,诀文在中指中节。上章表、统领天仙兵马、指挥行瘟使者时掐。上清诀,诀文在中指上节,召请上清兵马时用;又一法掐中指指甲下,问病时用。太清诀,在中指下节。 与尊神相关的诀,有时不直接称尊神名讳,而用其坐骑、法器等来代表。比如炼度仪中请太乙天尊临坛,法师掐狮子诀:左右手掌交叉搭在一起,左手大指屈掌内,馀九指皆露於外。原来太乙天尊坐骑是九头狮子,这一手势九指外露即为象徵。类似的又如莲花诀、宝相莲、以及大小猪头诀等,掐之象徵斗姥降临。原来斗姥常趺坐於莲花上,又其拉辇的神兽名獬,形象是猪头上生角,故以之象徵接斗姥驾。

祖师诀中最重要的是天师诀和本师诀,代表本派祖师或者天师降临,有时法师存想自己化身为天师指挥神兵驱邪时用,掐法是左手大指掐二指第一节。

代表神将的诀目数量最多。因为道教神将的数目本来就很多,且各派法术所用的神将不尽相同。就比较重要的而言,有元帅诀,代表雷部元帅;都监诀,代表统领神兵的兵马都监;天丁诀,代表天丁力士;功曹诀,代表召唤神界管理案卷的功曹。其它还有日君诀,代表日君,月君诀代表月君,以及代表五方星斗的诀目。

至於据要对付的对象,以及相关科仪所设计的诀,就更难计其数。因为治病、驱邪、炼度、禳灾的法术门类繁多,相应的诀目也就数量庞大。这类诀目有以所要对付的邪秽立名,如虎目、鬼目;有以法师的行持为称呼,如煞鬼目、禁鬼诀、握雷局;也有以所持神器、手段为号,如三叉诀、剑诀、金桥诀等。相关的法术体系中都绘成诀谱一一载明,法师行法时必须严格依式掐之。 诀目数量繁多,这里所说的只是其主要类型。由於它们的象徵所在,因此主要是掐之表示启请或召唤神灵,或者以之表示布上神灵之气,克制作祟的鬼神。

上述符咒诀步,加上使用剑、印、灵幡、灵图、照妖镜和其它法器,构成行法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神咒 道教施法仪式中,常有咒语、掐诀、步罡等,它们和书符一起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画符念咒、掐诀步罡来施行法术,以增强人们战胜邪恶的信心。这些法术本身具有使人类在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语是一种被认为对鬼神或自然物有感应或禁令的神秘语言:咒语常和以人体真气「禁制」鬼神、外物的气禁术结合在一起,称为禁咒。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术时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枣等,这些施过咒术的水、枣也有咒术的效力。

道门中对咒术的效力有极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经》说:「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道士认为有法力强大的尊神,不断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语传授下来,念动咒语即有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天兵天将**来服役。因此,咒语在道法中越出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咒语在道教中运用广泛:道法凡结坛有净坛咒、镇坛咒;登坛先有卫灵咒;画符有书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诵经先念开经玄蕴咒;至於召将咒则和道书记载的天将神吏一样多;杀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应的咒。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咒就没有道教的法术。

同时,咒语已渗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融化进他们的人格中去。道士净手、吃饭、沐浴、理发等都要诵咒。不仅正一派擅於诵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应的咒语。

道教咒语的特点: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语,特别是密宗更以诵咒(陀罗尼)著称。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对语言魔力的崇拜,後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继承了巫术的咒术并加以发展,同时又吸纳进一些佛教咒语,但从总体上来说道教咒语有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於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如律令」意指按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其後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在召集神兵收妖破邪有开旗咒:「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千万,统领神兵,开旗急召,不得稽停。急急如律令!」这一咒先是称引雷部神将,兼说其神武,同时也是说明他们职司所在,接著说明开旗(展开召将令旗)召唤他们来到,且令其不许拖延时刻,立即降临。最後以「急急如律令」收尾。

道教咒语的这种定式便是区别於以赞念佛号为主的佛咒的显明特色。

道教咒语的这种结构首先表明它是托於神授、从而也是有神效的。称太上老君、称神霄玉清真王,称天师,都是直接说出尊神的名号,来召役神将、镇压妖邪。对於比较低级、专供法师役使的神灵,则是直呼其名,以示自己有控制他们的能力。因此道教咒语的施行,与其整个神仙谱系是紧密相联的,其中表现了他们的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实践信仰的方式。不过称引神名,并不是道咒特有的现象,甚至不是咒语特有的现象。基督教徒在祈祷之後总要说「奉耶苏基督的名」。那是对神强烈的信赖敬仰的表现。所以道咒中的称引神名,表明的是许多宗教中共通的对神灵的信仰、依赖,只不过各自的神有不同的面貌罢了。其更能表达道咒本身特色的还是下一方面:它表明咒语是对祈使对象的命令,而「如律令」,既是催促,又是强调其命令必须执行,不执行,则依律惩罚。咒语的内容都直言不讳地讲清命令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是道教咒语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一般说来,中国的民众对待宗教的态度,以祈求解决眼前的困难为主导,求得平安便算有福。象西方社会和印度人那种对神灵的虔诚皈依,是有相当差距的。比如印度传来的《主夜神咒》:「婆涉演波底」,据说夜行时念它可以辟邪。但其辞实际上是印度人所奉夜神的音译。佛教的重要咒语《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民间比较熟悉的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句句皆表示对观世音的皈依礼敬之意,八十三句系称呼菩萨(包括观音的种种变相)名。这部咒语,佛教徒认为其威力极大,使用也很广泛,《大悲心陀罗尼》详细记载有用它治病、催产、解蛊毒、辟蛇蝎等等的方法。就功能言,佛咒与道咒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从结构看又很不同。大悲咒的特点,在叫人先皈依,倘皈依了,一念它,观音就能帮助解决各种魔难,直至接引他上西方极乐世界,念咒的本身就是皈依。道咒则是直接驱策鬼神,让它们走开或者完成凡人无法完成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实的目的是前提,对神的敬仰,乃以当下直接的利益为中心。道教咒语的这一特点规定了每一咒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所以道咒各有针对性,数量极多。

念咒与气禁:念咒时常常要求与体内的运气、在意念中存想相关的神灵形象(存想)统一起来。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内气作用於对象,使之受到控制,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禁咒,又称气禁,简称为禁。气禁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巫术中就已经使用。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吴越地方有称为禁咒法的,很有显著的效验,(那原因)是法师气充沛。」(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於吴越地区。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箓中专有一种《禁气箓》,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道士在念咒时与内气的发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气作用於对象(通常称为布气,又称内气外运),因此对於道士平时的炼气,提出了一定要求

罗天大醮的由来:罗天大醮是道教大型综合仪礼的名称。罗天,即大罗天,道教指天之三界以上的极高处。《无上秘要》称天之「三界之上,渺渺大罗」,以罗天指设醮之名,是极言其请降神灵数量之多,品位之高,以及设醮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设醮目的之广泛,参与醮仪的道士和祭祀、奉献的道教徒人数众多。醮,原是祭仪的意思。宋玉《高唐赋》云「祷旋宫,醮诸神,礼太乙」,醮神就是祭神之意。两晋之间,醮和斋对举,《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修斋设醮,不依科仪之考」。唐代以後,斋和醮才较普遍地连用,以指称道教仪礼。因此,醮是道教对其崇拜仪礼的一种称呼。《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称,「延真降圣,乞恩请福,则谓之醮」明代以後,道门与民间多以醮代替斋,罗天大醮之称遂流行开来。

罗天大醮的内容及其特点:明代正统《道藏》收有以罗天大醮冠名的科仪文献有《罗天大醮设醮仪》,《罗天大醮三朝仪》,《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罗天大醮上品妙经》等。据《罗天大醮设醮仪》,在罗天大醮中召请的有「三清至尊、十方上圣、玉京金阙天帝天真、十方师尊圣众、三界官属、一切威灵」等等天地间所有神灵。行仪的目的就是为国泰民安、忏罪谢恩、祈寿延生、拔幽荐祖等等。罗天大醮的规模比较大,时间也长,一般要举行三天、五天、七天等不等,每天所行科仪均不相同,因此内容十分丰富。罗天大醮在宋代也有称为周天大醮或普天大醮的。据《道门定制》称,宋代的周天大醮供奉的神灵有「二千四百分位」,普天大醮则设神灵「三千六百分位」。这两种醮只有「朝廷修奉,或大臣为国亦许修设,庶人不许奉修」。现在香港、澳门地区和台湾省道教常有举行太平清醮、祈安清醮,据其内容,就是地区民众自己邀请道士举行的罗天大醮。

据元代李道纯《中和集?;试金石》所举,当时流传的炼养方法右三干余种之多.在道书上可找到根据的起码达二百种,大致可分为十类:

一、炼神类。这类方法源出先秦道家,以调心令契合十虚无之道为要,包括坐忘、心斋、守道、定观、澄心、观心、守一、炼神还虚或炼神合道等名目。宋元以来,内丹书中把直接炼神还虚 类道功称为内丹中的。上品丹法”、“最上一乘顿法”。

二、气法类。这类方法源于先秦的行气功,以调制呼吸为门径,包括行气、胎息、闭气、炼气、服气等名目,隋唐时代形成—种系列功法,总称“服气”。道书中所记载服气法多达五十余家,大体上可分为服外气、服内元气、存思服气三种。

三、守窍类。以意守丹出为门径,有守一、胎息、存神炼气等名目。

四、存思类。以想象某种形象为门径,略同佛教的“观想”。《服元气法》说:“闭目为想,开目为存”。存思又称“存想”,“存”即令某种形象长久出现于面前或心中。道书中所载存思方法达五十种以上,大体可分为存思内景、存思外景、存思内外景三种。所存思的对象,除了宗教色彩很浓的身内外神真、仙境、天宫等外,还有日月光明、云雾、五方四时之气、紫气等自然景物。

五、内丹类。强调以先天精气神为“药物”而在身内炼“丹”的高级功夫,是道教静功中最成熟者。诸家内丹从其修炼法则上的区别而言.亦可分为一二十种。从修炼次第讲,有先性后命与先命后性二途;从修炼形式讲.有—己清修与阴阳合修两种;从修炼方法而言般分下、中、上三品丹法。

以上五类,按现代气功分类法,可归于静功类。“静功”一词《占个图书集成?;神异典》道教类。

六、动功类。包括导引、按摩、叩齿、鸣天鼓、武术等.多以动摇肢体力门径,导引、按摩、叩咽等.常组成系列功法,与服气、存思配合。道书中所载导引、按摩方法,多达数十种。

七、辟谷类。亦称“却谷”、“休粮”、“绝粒”、“断谷”等.即在一段时间内乃至长期不食蔬谷和烟火食。大略分为辟谷后服气、辟谷后唯饮水、辟谷后服食药物三种。三种辟谷法,一股都与服气等类静功配合。道书中所载辟谷服药法,有成百种之多。

八、服食类。一称“服饵”、“饵食”,即服用某种东西。所服之物大体分草木金石类药物、金石等炼成的金丹(外丹)及符或符水三类。道教宣扬服食丹药尤金丹,可长生成仙,已被实践证明属伪谬之谈。但所服草木之类药物,多有滋补作用,服食得当,当非无益。道书中所载服食药方有一百多种。

九、摄养类。一称“摄生”、“卫生”,包括心身两方面的养生之道,涉及行止坐卧、生活起居、饮食、语言、情绪等方面的保健知识。

十、房中类。性生活方面的卫生知识及锻炼方法,有“御女”、“采战”、“采补”等术,源于秦汉房中术。

道教练养活家对各类炼养术的看法不同。一股而言,庸代以前,诸家对各类炼养术多兼容并用,唐宋以后,内丹家对内丹及摄养之外的其它炼养方术多持贬抑排斥的态度。如李迈纯《中和集?;试金石》把炼养法分为傍门九品、渐法三乘、最上—乘三等。将房中御女术等三百余条列为傍门下三品“邪法”,金石服饵等四百余条也被列为有害无益的“外道法”,辟谷、存思、服气、搬运秸气、守窍等列入仅有治病健身之效的下等道术,唯以成熟的内丹为渐法三乘,以直接修性还虚的顿法(炼神类)为最上一乘。这种分类在内外家中是有代表性的。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样.也有手印,咒语。道教的手印称“诀”、“手诀”,手指做成诀的姿势叫“掐诀”。诀的种类也不下数十,其作用与佛教的手印相同,但十指配合的法则相异。道教手诀所用的指掌部位的指根、指节、指头、指甲背等处,分别配纳天干、地支、五行、七政、八卦、二十八宿等,按五行相生克的关系,或模仿某种形象,十指伸、屈、勾、交配合,代表不同的含义。道教的手诀一般皆秘传,常用的有剑诀、集神诀、金光诀、真武诀、金桥诀等。见于道书中者,如《服五方灵气法》说服五芽时,手掐诀,男左女右,从大指到小指依次为上、火、木、金、水,根节为孟,中节为仲,头节为季,指甲为五行刀支,主杀,斩邪诛逆用之。另—种五行掌位为:食指中节木.中指头火.中节土、无名指下节水,小指中节金。十二地文掌位,炼养中常用之。在道法中,手诀与五脏气、五宫相配,如萨守坚《雷说》谓行持雷法作法时,肝气通左目,决用卯文,取东气行事,心气通口,诀用午文,取南气行事;脾气通鼻.诀用中指中文,取中气行事;肝气通右目酉文,取西气行事;肾气通耳,诀用子文,取北厢行事。”

道教的咒语,称“祝”、“咒”,大略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韵文,多为四言,内容是直说道教的基本义理、道的威力及向神祈祷之词,如“金光咒”等,意思明朗;第二种是无韵的短语,内容多为神的名讳、末尾多以“急急加律令”作结;第三种取自佛教咒语,如“准提咒”等,“斗母咒”亦与佛教“魔利支天咒”大同小异.有的则仿佛教咒语的梵音而制,如留法中常用的“牛、吒、利”等。

道教气功炼养.亦多用咒语,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气一类,在开始做功及做功结束时,都要掐诀念咒,内丹修炼小亦往往用咒语。念咒语时不但要掐诀,而且要存思.白玉蟾说:“咒之意义贵乎心存目想,则号召将吏,如神明在前。”存思、念咒、掐诀同时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应,如此一心专注于某种用咒、诀、意所表达的愿望,以形成一个多种信息渠道联络的发功信号、指令,以调动内外气,若行持者确有气功功力,依其功力之深浅,实现某种愿望,按理说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PS:写穹极的时候收集了一些道术资料,贴出以馈同好。

千古一道说:“好了。笑得够了。今日我要将道教气功向你讲个大概,明日就开始进入具体修持。道教气功共分六个大类,第一是取食法,第二是房中术,第三是导引术,第四是气禁术,第五是气咒术,第六是神仙术。前三者服食法、房中术、导引术皆是为了练气,第四第五气禁术和气咒术就是对真力的御使法门了。而第六类神仙术,则是使人获得神通变化,超越自我之术。第一类服食法,包括四个内容,一是食物术,即服食什么食物才能生气而不是被气坏气?二是辟谷术,这是为了五脏少作无谓挤占和消磨,以使真气有处存有处练。三是丹药术,这是指采什么气,什么时辰采,用何种呼吸方法采。”

归有沫听得睁大了双眼——仅仅一个服食法,就有如此之多的讲究,许多练气的人,练了一世,只怕还不知道这些哩!

千古一道继续说:“道家气功第二大类是房中术。房中术又分三大类,一是同类修术,这是指同天阴阳术,同地阴阳术和同人阴阳术。同天阴阳术是指人与太阳月亮同练,同地阴阳术是指人与天地万物同练,同人阴阳术是指男女共修共炼,一般的说到房中术,是指同人阴阳术,但如此理解,实在是太侠义了。房中术的第二类是指阴阳术。阴阳术指的是修练人在自身体内进行精、气、神的交合修练。大园满心髓神功练的是阳丹,姹女神功练的是阴丹,而以令尊大人乐静修的大交泰神功为例,练的就是阴阳二丹的交泰。”

归有沫惊叹道:“分类如此细密,那是怎么想出来的?”

千古一道接着说:“房中术的第三类是采补术。注意,男女间采阴补阳或采阳补明固然是一种采补,而盗气偷气使用邪术吸他人之气为自己所用,更是一种采补术,而采补术主要的含义,是指识别寻觅山川大地间的灵气,特异气,采面而练之,结丹极快。”

归有沫叹道:“师父不讲,徒儿怎的也想不出这么多名堂。”

千古一道说:“导引术的名堂更多。导引术是练气结丹的重要法门。但各门各派因为门派之见而导引方法的差异很大总的说来,导引术分三大类,一是姿势导引术。比如藏密气功,练心脉和脑脉的真气耦合,要通过喉脉,过气时修练者以下巴紧压着喉结,曲颈如钩,两颈之脉,动如鱼鳃,不停开合,靠振动过气,也靠振动出功。而易经筋修练法,那稀奇古怪的姿式,更是有特殊的过气目的。特定的姿式是为特定的内力搬运。这些都是各门各派十分专密的。导引术的第二类是吐纳导引,这是指呼吸。自然呼吸为文火修练,强化呼吸为武火修练。风、喘、气、息这四相之中,气相和息相属于文火周天呼吸法,喘相和风相则属武火修练。而吐纳导引的上乘法门则为胎息和自息。修练者在毫无空气的闭塞环境中全凭自己体内的阴阳真力的交,满足人体呼吸空气的需要,而成不朽不死之身。导引术的第三类是意念导引,叫念力导引。这是真气导引的最上乘功法。但只有真力蓄积达到极高水平的修持者,所有的经脉穴道都已打通,上中下三丹田中真气充盈,而经脉穴道之中也常有真气流动不息,可能施为意念导引,才可能做到意到气到,随心所欲。设若一个人只有几十年内力,连下丹田都装不满,他却想眨眼间将真气从下丹田中导引到食指的商阳穴,外发出去制人杀人这办得到么?”

听到这里,归有沫又是一声叹息,情不自禁便改坐为跪。他母亲教他练功,怎么呼吸怎么守穴怎么搬运,虽然也挺有章法,但从来就不成学说。他心中对千古一道真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了。

千古一道也不纠正他,继续说:“接下来咱们讲气禁法。气禁法术包括内气外发术、催眠术、定身术三大类,内气外发术可有百般法门,但不外乎直接外发(如劈空掌力隔定指力之类)、借物对发(如隔墙打人借物传力之类)、和吸控外发(如罡气罩、吸物功等)这样三大类。你可别小看这三大类,道术第五大类气咒术和第六大类神仙术,却均是以此外气术为基础,包括道佛皆有的元神离体,天师教的分形散影术,都基于外气术——。”

同类推荐
  • 剑噬苍生

    剑噬苍生

    始于梦,散于梦,空欢喜。伊人心碎尽,恍然痴笑习武何用?习武何用!其经历或许不精彩不动魄,但却值得一说……
  • 一世不凡

    一世不凡

    天若不允,我必取之!道若不许,我必逆之!流云枫被气运金莲选中,本以为自己会气运齐天,扶摇直上,奈何命运弄人,一卷“逆”字经,一尊逆丹鼎,从此好运是路人,在逆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世不凡》
  • 混沌金身诀

    混沌金身诀

    我修混沌,掌控阴阳五行!我有金身,破灭乾坤天地!《混沌金身诀》,本为一位宇宙大能创造的绝世神功,不料这位宇宙大能身死道消,其神功也散落到了地球,被人得到其中片段,整理成一篇炼体法门,以混沌炼体,蕴含无穷奥妙。少年洪武,一次意外得到传承混沌炼体法门,从此一骑绝尘,高歌猛进......华夏的武修,希腊的血族,北欧的异能者,还有占据整个大海的疯狂魔兽......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也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一个传奇,从地球开始......
  • 圣华星

    圣华星

    宁可穷困潦倒,孤独一生;不愿平平淡淡,苟活一世。奋斗吧少年!请注意,这不仅仅是爽文,也是悬疑修真小说。一场战争打开了远古隐秘,一批能飞天遁地的强者横空出世。他们自自诩为神,纷纷创建神国,从此公平平等的世界格局被打破。与此同时一个地球少年秦华横空出世,他将一步步揭开圣华星的神秘面纱…
  • 圣庭

    圣庭

    神体为梁,沟通彼岸。圣骨成石,锻铸圣庭。.........................................PS:此书适合神女控,魔女控,热血踩人,87V5,萝莉?好吧,貌似这个没有。圣庭一群(280661798)
热门推荐
  • 灵气成灾

    灵气成灾

    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一把把你拉了进来看平凡小伙如何在灾难中翻滚挣扎,最后灾难本身的故事。
  • 向你忏悔

    向你忏悔

    凡是做过的事都会留下痕迹,时间就像一块橡皮擦,可以轻易抹去你曾经那些有心无心过错的事情,但它却不能擦去那些因过错而烙在你心头的印痕
  • 全网黑的我挺着孕肚参加恋综,爆红了

    全网黑的我挺着孕肚参加恋综,爆红了

    【娱乐圈 恋综 孕肚 甜宠 全网黑】宋简意带着渣男的十几个亿,挺着孕肚参加恋综了。听说影帝人傻钱多好忽悠?她左手卖了他的签名照,右手转让他的限量拥抱!高冷腹黑,矜贵自持的九金影帝咬牙:“宋简意!!”宋简意扶着小腰歪进沙发里:“宝宝,妈咪怕!”财迷小娇妻,软萌小狐狸,影帝为了拐她回家,除了宠着,还是得宠着呗!【假花瓶真全能财迷小花VS嘴嫌体直宠妻工具人影帝,逗趣,双洁】
  • 重生后前夫要我复合

    重生后前夫要我复合

    重生归来,第一件事就离婚,不明不白就结了婚,还是在她去三千世界完成任务的时候,尽管没有什么感情,但是林筱筱也太亏了吧,想自己强势回归,一身技能秀你一脸,不好好生活也太亏了,不行,这婚必须离,某个男人哭唧唧,不带这样的!
  • 任务已发布,还请诸位努力

    任务已发布,还请诸位努力

    一个有着十世善果的年轻社畜,在猝死后,来到了华夏无人知晓的时空管理局。在时空管理局给与的选择中,他,选择了时空管理局最高难度的其他世界。至于原因?“与天斗,其乐无穷啊,更何况,华夏有句老话,人定胜天!”
  • 混世阵尊小叫花

    混世阵尊小叫花

    天机大师推演预言,天降绝世大才于东方大陆,于是千界武修各方势力,争先恐后甄选高天赋幼儿,提前押注下界,以求结个善缘。谁想到目标竟然是放荡不羁的小叫花,打破了所有人的梦想,而且小叫花生冷不忌,见一个爱一个收一个。我只以文修阵师身份,智战武修,大杀四方,斗基耶传教士,灭皮蒙群兽,战武途大陆,征武旋上界,闯武凤仙界,横扫诸天万界,终达星仙河域,修成阵尊大帝。
  • 泪灼剑

    泪灼剑

    陨落,不一定会最终消失。重生,不意味比之前更强。等待,许是无尽缥缈虚空。命运,挣脱后的丑陋人性。世间既不容我,那便重构世界。陨石坠落,天地万变。以泪灼剑,重构世间。
  • 御兽狂妃:废柴九小姐

    御兽狂妃:废柴九小姐

    她是青云大陆最强魔尊,一朝重生成为大乾丞相府的草包九小姐。传闻她丹田尽毁不能修炼?看她徒手捏爆元婴金丹,横绝一世风姿无双!传闻她目不识丁是个废柴?看她素手揽月摘星辰,炼丹炼器御兽成神!她只想虐渣打脸搞事业,却被某个穷追不舍的摄政王缠上了。苏酒卿:男人只会影响我炼丹的速度,我只想搞事业!君御玄:卿卿,难道为夫不比事业好搞吗?
  • 祸世狐妃

    祸世狐妃

    仇恨面前,命如草芥!万年轮回,不过报复一场!九尾天狐,重现于世,是世界的福音,还是四域的灾祸?不过一念之差,藤雨村的村民一夜之间全成了厉鬼的养料!几世轮回,她奔走世间,上天入地,只为寻找一个真相!可越靠近真相,越是绝望!错位的记忆,遗失的命格,让她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神兽的宿命之说,善恶因果之说,不过是掩盖人们无穷无尽的欲望与私心罢了!注意注意,此文超虐,不建议入坑!书名与内容严重不符,剧情慢热,三四十万字还只是写了个序幕!此文不是商业文,只写自己想写的,没有那么多恋爱情节,而且剧情有些跳脱,可能会看不懂,不建议入坑!绝对不建议入坑!
  • 终极昏君道

    终极昏君道

    咱也成皇帝了?郑飞乐呵呵地想着!“来人!明日启动选秀计划,朕要充实充实一下后宫。”“来人啊,给我拟旨,我要全天下寻找双修秘籍!”“来人!给这个谋朝篡位的家伙拉出去毙了!”“朕要御驾亲征,教训教训一下北方的狼崽子们!”“来人!启航!朕要去率领大军讨伐一下不听话的东洋鬼子!”“英吉利、法兰西、普鲁士、俄罗斯那边谁去当总督,我们来议一议!”“不要劝朕,朕决心要当个昏君。谁要拦我,朕跟他一家子急!”当了皇帝的郑飞还没个正形,嬉笑怒骂之间把一个濒临死亡的国家给拉了回来。造船、造枪、造炮、搜刮银子,国家强大了,敌人弱小了,一个崭新的大帝国即将在他的手里诞生了。小群期待大家的进入:13143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