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500000294

第二百九十章 铁甲船初战

最先出现的是东吴的战船,一共有6艘中国式帆船。倭寇的战舰在追赶他们。有两艘已经起火冒烟了,后面是倭寇的战舰在追赶他们。

中国式平底帆船,有高高的艉楼和固定的船帆。帆船首初于文献出现是在汉朝的《南州异物志》。根据该书描述,汉朝中国帆船船当时设计四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这样能够使船只即使在逆风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速前行,无需像西方帆船一般降帆。

在帆的材质方面,则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篷”。当时最大的船长达20米,宽10即可容纳700人左右或260吨以上货物。中国远航帆船的船舱内设有水密隔壁,这样,即使有一部分船舱破损,船体也不会沉没。

经过宋朝与元朝改进后,中国帆船于15世纪-17世纪中,大量于中国近海出现。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特使?郑和船队改良此类?船只遍游?东亚与?南亚,甚至远达?非洲。另外有证据显示,当时的中国帆船,长约一百多米,宽度约五十多米,并称为?宝船。

18世纪后,作为民间运输的中国帆船仍为平底船,?舵位于尾部的正中间。中国帆船两端用木板封死,船底为矩形的中空盒子,船内有多道防水措施。大小则为长约12米,宽约4米,高约1米半。这种船甚至应用到1920年代。

这6艘东吴的战船,都是汉朝最大的战船,长20米。甘宁看到这种情况,心在滴血。因为东吴的海上舰队,通常由12艘大型战舰和21艘中型战舰(长14米)组成,现在只看见6艘,那就意味着,其余的战船已经凶多吉少了。倭寇的战斗力也太强悍了。

他再一看倭寇的战舰,下了一跳,竟然是两艘二级风帆战列舰,和5艘三级风帆战列舰以及大约十几艘五级风帆战列舰。

风帆时代的战列舰,指从十六世纪起在海上担任主力作战的武装舰船。当时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的风帆战舰,有时在水线以下包裹铜皮。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装弹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以及杀伤人员的霰弹、破坏帆具的链弹。由于当时以风力为动力,且单舰火炮威力射程均不足以对一艘敌舰造成有效的伤害,故使用战列线(所有作战军舰排列成一线)作战,以期能以达到作战目的,故云风帆战列舰。

在海战舞台上,战列舰曾经是海军舰队的主力,它是一种大型军舰,以火炮为主要战斗武器。由于当时这种 军舰的火炮射程和火力有限,而且海战时只能采用直线航海战术,战舰排成单列纵队,成一条直线航行,当敌舰进入火炮射程时,才开始发炮,进行炮战,所以,把这种采用直线航海战术的军舰称为战列舰。最早出现的是风帆战列舰,历史学家们称赞它为“魔鬼武器”。

风帆战列舰出现于17世纪,为木质船体结构,船上装有风帆,以风力为动力,排水量一千吨左右,舰上装有滑膛炮,能发射实心弹。风帆战列舰问世后,它的吨位逐渐增大,排水量增加至5000吨左右,火炮数量从几十门增至近百门。

在以后的一个半世纪里,战列舰的外观和战术都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舰队的行动完全依赖风力,机动能力有限,在交战双方实力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集中兵力都十分困难,海战变成平行航向的两支舰队之间冗长的交火,往往不能出现决定性的战果。

伊丽莎白时代的约翰·霍金斯爵士看到了这一点。他降低了艏艉楼,尤其是艏楼的高度,同时还用方形的船艉代替原来圆形的船艉。这样的新设计船型相对狭长,航速较快,在逆风中操纵性极佳。西班牙帝国无敌舰队的威风凛凛的“卡拉克”型帆舰也因为操纵性不佳,在1588年7月的海战中败给了英国以吨位较小的“盖伦”型风帆战舰为主力的舰队。这次海战标志着西班牙海上霸权的衰落与英帝国的崛起。

“盖伦”型船的巨大成功使得它在帆船时代结束之前一直是军舰,包括战列舰的设计标准。其中,对适航性与火力的要求是压倒一切的条件,以便在战斗时抢占有利阵位,发挥优势火力。17世纪,英荷战争中的主力帆舰均为清一色的低舷、横帆、两舷装备加农火炮,多艘这样的舰只排成一个长列以发挥两舷的火力优势。这也是“战列舰”这一名称的首次被使用。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帆船战舰也日趋完善。英王查理一世时,由造船大师彼得.佩特建造的“海上主权”号的吨位已达到1500吨,长232英尺(约70米)。造船所需的栎木超过了肯特和苏塞克斯附近森林所能供应的数量,木材必须从400英里以外的诺森柏兰运来。舰上有104门火炮。(20门60磅, 8门30磅,32门18磅,44门9磅)舰上装饰奢华,雕刻精细,是当时造船工业的结晶,为世人所惊叹。

17世纪70年代后,英国海军按照以下标准对舰船进行分类:

—级军舰

这级军舰担任舰队的?旗舰,三层炮甲板,火炮106、122门,定员875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吨。代表舰船为?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纳尔逊海军上将的旗舰?胜利号。因为这级军舰每艘造价高达10万英镑,所以当时英国海军现役中一共不到12艘。

二级军舰

这级军舰比一级军舰略小。三层炮甲板,火炮98门,定员750人左右,排水量2000吨以上。它们的一个缺点——战列舰共同的缺点——在暴风雨天气,军舰的下层炮甲板的炮门不能打开。

三级军舰

这级军舰分为几种型号,二至三层炮甲板,火炮64、74、80门,定员490-720人左右,排水量1300-2000吨。这是英国海军中数量最多的主力舰只。特拉法尔加海战时,英国海军的175艘主力舰中就有117艘三级军舰。

四级军舰

这级军舰有两层炮甲板,火炮50门,定员350人左右,排水量1000吨以上。该级军舰造价便宜(每艘26000英镑),定员少(350人)。它们主要担任海外巡航分舰队的旗舰。

五级军舰

这级军舰为巡航舰,全长130至150英尺,定员250人。它们主要用于袭击海上商船。 因在这种舰上有捕获金可得,所以舰员都是些热心的志愿者。

六级军舰

这种敏捷的单桅纵帆军舰,常被英国皇家海军用来送信和护航。这级舰每艘造价只有10000英镑,定员195人。

甘宁见到倭寇的这种阵势,明白了这也是东吴舰队的必然结局。他目前率的舰队,除了三艘铁甲船外,其余的战船都是刘备留下的内河战船,要是派这些战船上去迎战倭寇,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于是,他决定所有老式帆船全部返回基地,他就带着三艘铁甲船迎敌。

这时,东吴的战船已经接近了甘宁的铁甲船,甘宁给他们发信号,让他们也开进大唐的海军基地。

倭寇最前面的是两艘四级风帆战列舰。甘宁的铁甲船长度与他们差不多,为什么却只有8门火炮,定员只有几十人呢?

首先,为了提高速度,铁甲船的宽度较小,总的排水量就小多了。其次铁甲船为铁制,自重较大。最后,战船的动力来自蒸汽机,这时的蒸汽机效率不高,因此体型笨重,还要加上大量的燃煤储备。因此实用的载重量就所剩无几了。

此时,倭寇的战舰已经进入了铁甲船主炮的射程,甘宁下令开炮。炮手训练时间较短,还是个菜鸟。连开了两炮,落点竟然离敌舰有上百米。

这时,一个随船指导的火炮工程师李伟,将他们替换了下来,连发3炮,第一炮距离敌舰20米,第二炮击中了最前面的敌舰的船头,炸掉了半个船头的凸起部位,第三炮击中了船楼,将船楼炸开了一个大洞。此时距离敌舰约有1800米左右。

敌舰没有想到唐军的火炮竟然能打这麽远,威力还这么大。他们的火炮的有效射程只有700米。于是就停了下来,显然在商量对策。

甘宁以前没有和倭寇交过手,只是从与倭寇交过手的东吴水军那里,听说过倭寇火炮的威力,知道他们的火炮射程。铁甲船上的主炮的有效射程是5000米。甘宁不由心中大喜,下令三艘铁甲船并列驶向敌舰,用主炮射击。

倭寇前面的四级军舰开始掉头,李伟连发三炮,又有两发击中了那艘受伤的敌舰,其中一发击中了敌舰吃水线附近,敌舰开始下沉。

敌舰队指挥官显然没有想到出现这样的情况,下令撤退了。甘宁哪里肯放他们离开,率领船队追击。

忽然,敌舰队分散开来,从两翼包抄过来,甘宁下令撤退,用后主炮射击,他们利用铁甲船速度快的优势,保持着1200米左右的距离。在海上与敌舰兜圈子。

敌舰队指挥官看到自己只能挨打,下令全线向远海撤退,甘宁就下令追击。敌舰队指挥官看到这样不是办法,就下令三艘四级军舰迎敌,拖住唐军的铁甲船,掩护主力撤退。甘宁看到敌舰太多,不可能将其全歼,决定就消灭眼前的前来阻击的敌舰。

他们始终保持着1200左右的距离,向敌舰射击,敌舰也徒劳地向他们开炮,炮弹落在了几百米之外。

经过了大约20分钟的战斗,三艘敌舰都被击沉了。这时,敌舰队已经逃得很远了,甘宁努力向敌舰追去,敌舰又留下了一艘三级的风帆战列舰,与唐军纠缠。经过了大约15分钟的战斗,又将敌舰击沉了。

敌舰队已经逃得很远了。此时海上的风浪较大,铁甲船上下起伏,晃动很大。甘宁下令返航。

此时,海面上有很多落水的倭寇。甘宁想起诸葛瑾传达的国王的命令,对于倭寇这种没有人性的玩意儿,不要俘虏,杀死一个算一个。于是下令捞起来几个带回去宣传,其余的让士兵们练了枪法。

此战击沉倭寇1艘三级风帆战列舰,4艘四级风帆战列舰。歼敌近2000人,唐军无一伤亡。

上海海战的结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巨大反响。

同类推荐
  • 龙腾血明

    龙腾血明

    意外的历史游客卢子秋又将何去何从?血与火的考验灵与肉的纠缠尽在《龙腾血明》
  • 明血

    明血

    穿越到明末乱世?英雄自有英雄的死法,狗熊也有狗熊的活路。大丈夫热血挥洒,死而何惧!!墨离说,扯淡,这世界没有了我,你们将会很寂寞!呃,我是说尤其是那些风姿绰约的美眉们~大玉儿!说你呢,想什么呢?过来跪下......疯子蓝的QQ群26015181,欢迎加入,大家一起扯淡。。。
  • 三国之管辂传

    三国之管辂传

    刘玄穿越到三国成为管辂,管辂在易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懂算卦风水的刘玄如何继续管辂的神算,刘玄在帮助县令破案时发现一个女子长的像自己的初恋,可她却是曹操的私生女,而且曹操不认,刘玄如何帮她认父,还有家中的未婚妻,他该如何安排?刘玄决定帮曹操一统天下,他能改变历史吗?期间刘玄发现了自己穿越到三国的使命,他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吗?敬请期待。====================新文《二货老师修真记》已经开始,欢迎各位围观吐槽
  • 三国小术士

    三国小术士

    土豪术士王宝玉穿越到三国,只想着如何回到现代的他,并不想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扇了几下翅膀就改变历史,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不学无术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王宝玉下定决心要遵循历史的发展,于是,三国乱了,史学家哭了……小术士正版书友群:61566921,期待大家的加入!
  • 男儿行

    男儿行

    我们可以去死,但死之前,我们要像人一样活着!酒徒QQ粉丝群31174986,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热门推荐
  • 国民影后诞生记

    国民影后诞生记

    阮桑眉眼如画,一双桃花眼顾盼生姿,勾魂夺魄,笑起来嘴角梨涡甜美,被誉为“娱乐圈天选小白花”。与纯情天成的外貌截然相反的是她在娱乐圈的经历:从默默无闻的十八线小演员到国际最高奖项影后。“小三”、“毁容”、“艳照”、“忘恩负义”这些词汇一直萦绕在她头上,因她而起的风波不断,热搜频频,但从未影响她一步步前进的决心。荧光灯下,阮桑身着华美晚礼服,笑容得体,白肤红唇,接过评委手中令无数人艳羡嫉妒的奖杯。一位俊美如神袛,气质非凡的男人自后台缓步上前,凝视着阮桑,深邃眉眼之间是化不来的爱恋,当着全场媒体观众的面单膝下跪,取出一枚闪亮硕大的钻戒套进她的手指后于上留下深情一吻。低哑男声缱绻悱恻:“恭喜宴太太。”众人哗然,有人认出男人,惊呼:“那不是YS.集团总裁宴深吗?!”宴深?YS.集团的总裁?那个手握亚洲金融命脉,旗下公司数百家涉猎众广的宴深?!翌日,娱乐新闻版面都被巨大的几个字所占领:人生赢家——阮桑
  • 灰色情窦

    灰色情窦

    主角一行5人的故事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大修真时代

    大修真时代

    随着修真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体的潜能被一一开发,曾经被视为荒诞不经的仙侠小说中的奇思妙想一一变成了现实。人类强者不但可以徒手搏杀妖兽,如果进一步觉醒,还可以移山填海,遨游太虚……就这样大修真时代来临了,神秘少年徐阶横空出世,开始书写一段不朽的传奇。而这一切就从龙江市的初级修真学院开始……
  • 沫白永在

    沫白永在

    敲窗声响起,凌白打着哈欠起身拉开了窗帘“萧沫,早呀!”“凌!白!说了多少遍!穿好衣服再拉窗帘!”“知道啦~沫老妈子。我要换衣服了。你确定你……”话没说完就见萧沫红着耳朵回到了他的房间(ps:凌妈和萧妈是闺蜜,当时特地买了挨在一起的房间。)凌白洗漱完已经6点38分了。凌白两格并作一步的下了楼,捞起了桌上的面包和牛奶”妈,我上学去了啊。”“乖一点,听萧沫的话,听见没。”“没!”凌白背上了书包冲向了门外,就看见了在等她的萧沫。“萧沫,接住了!”凌白边走边将牛奶抛向了萧沫……
  • 傍日月携宇宙

    傍日月携宇宙

    李携月同学,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虽然你面前这个男的年纪比你有点大,但,年纪大的会疼人。王傍宇同志,我愿意,我年轻,自己照顾的好自己,也能照顾年纪大的。
  • 五行阳神

    五行阳神

    百年前的异象究竟何因,十六年前的异象又是何果。天才辈出之时,乱世将临之际,自夏家走出一少年,开启五行天脉,身负王者殿堂。他是这一切的起点,又是否能成为这一切的终点,预言中的人究竟是谁……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我欲与他共余生

    我欲与他共余生

    我和他的故事,兜兜转转十几年,我们在最美好的年纪相遇。在最合适的年纪步入婚姻。在最幸福的时候有了小baby。还好我们没有彼此错过。好像一切都是天意。那么像梦又那么真实
  • 诺子灵

    诺子灵

    传言,向诺子灵许的愿望,只要被应允,它就会指引许愿者去实现;“这里”每个人的秘密都会被另一个人知道,以此相互制衡。离开这个州,是否是妄想?吾兄子羡曾言,吾有美人相,若是养在深闺里,锦衣玉食,定有倾国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