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平安村
我和老吉沿着洮儿河行车,过了洮南市,向平安村进发,又开了大约15公里,车道被雪封住了,幸好老吉认识一条小道,我们便下车徒步行走在吉林的冰天雪地之中。老吉是我的铁哥们儿,一个粗壮结实且憨厚老实的东北汉子,他那黝黑的皮肤与脚下的皑皑白雪显得极不协调, 老吉从小在吉林长大,今日能够重返故土,可真是高兴坏了, 一对大眼珠子瞪得锃亮:“嘿,老于!这儿离俺们村不远啦!” 只见东方泛起了鱼肚白,金灿灿地撒落下来,映照着连绵的雪山,离我们最近的一座山下躺着一个小村庄,大气波动,显得有些模糊,看样子还要走五六里路才能到。 吉林深处的十月分格外的冷,尽管我穿了足足三层毛衣加羽绒服,但仍被冻得直打哆嗦。凛冽的寒风像无数把锋利的刀子刺透我的面颊,汗水在脸上结了层厚厚的霜,实在是难受的不得了。走着走着,我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只觉得身体没了知觉:“老吉,你们村怎么还没到!你兄弟我可挺不住啦!哎呦……”老吉走得比我快,闻声急忙转身把我一把拉起来:“老于,快啦!别坐下,该把血液冻僵啦!你可就真站不起来啦!”说着给我灌了一大口热水,风呼啸着朝我们扑过来,掩盖住了老吉的呼唤声,我感到身体抽搐了几下,便没了知觉。
等我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躺在东北的火炕上了,环顾四周,我处在一个小屋子里,屋子很陈旧,但每一个角落都被擦得干干净净,老吉和一对老年夫妇正坐在炕尾小声唠嗑。“哎呦!老于醒啦!”老吉的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大姑张姨,姑父刘叔。”两位老人可以说是典型的劳动人民,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满脸皱纹,一看便知饱经了岁月的沧桑。我赶紧问好,然后说:“我和老吉随不是亲兄弟,但我们之间的感情胜过亲兄弟,所以您们老人家要是不嫌弃的话,就让我也叫您们声姑姑,姑父吧。”这番话说的老人们高兴的连连点头。
这时远处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少女清脆的嗓音:“城市里的哥哥醒了吗?”一个活泼的少女映入眼帘。赵姑忙介绍道,这时他们的女儿小薇,今年18岁。我细细打量小薇,她正值妙龄,脸蛋白皙泛着些许红晕,虽然没有好看的服饰和化妆品地点缀,却有一种与城里姑娘截然不同的混然天成的美。“来,喝杯茶吧。”小薇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杯子,里面装着一种黄褐色的液体。我想都没想就干了下去,还没品出什么滋味,身体就像进了桑拿房一样闷热,我赶紧掀掉披着的被子,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小薇见状咯咯地笑起来。“你喝的是我们村特产的雪溶茶,怎么样?”我无奈的点点头,突然好怀念寒冷的雪地,提出要到外面遛一遛,小薇死活要做我的向导,我们便结伴出了门。
平安村位于黑鹤山下,村子里大约有200号人,村长姓李,到城里办事去了,村民们以采野草和打猎为生,只有三个种菜的大棚。这里的房屋多为砖瓦房,房屋之间贴的很近。村民的房子有前后两扇门,后门通向后院,后院里养一些鸡和狗。总得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却给人一种说不清的亲切感。小薇一路上很兴奋,她对城市很感兴趣。“哥哥,你说城里的人都做什么呢?”“工作。”“什么工作呢?”“大人上班,小孩上学。”尽管我的回答很敷衍,但她仍然听得很认真。 老吉一直以来和我关系很铁,但是他人老实,不怎么说话,今天有小薇在身边,我便也放开话匣子,从我开的大超市讲到游乐场和动物园,小薇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着,俊俏的脸上布满了惊异的神色,看上去怪可爱的。实际上她也懂好多我所不了解的东西,只不过她的问题太多,让我没有机会发问罢了。
我们就这样聊了好久,一抬头天都黑了,此刻是下午六点钟,好多人家都亮起了昏黄的油灯(没有电灯)。搓着手走进家门, 一股香气扑面而来,老吉正帮着上菜,见了我们,忙招呼着坐下,小薇拉着我就坐,向我介绍一道道乡下稀奇古怪的菜品。“这个呢,是野猪肉炒月菜,是我们当地不可多得的好菜。”野猪的肉滋滋冒油,月菜则类似于城里的竹笋,但成月牙状。“这个是野兔肉炒豆角,一共放了五只兔子,这兔子的毛厚,我们用它来做袋子。”野兔肉有一股子骚气,我不太喜欢。“这个吗……嘿嘿,你肯定不敢吃,野蛇肉!”只见盘子里有一块块扭曲着的肉段,我有点反胃。“最后,是一道硬菜,快看!”顺着小薇的目光,我看到她爸爸端来一个热气腾腾的大盘子,待到热气散了,盘子里愕然放着两块动物的手掌。“熊掌!”我脱口而出。小薇微笑着点点头“快吃吧!这的菜城里没有吧?”我点点头,把这些菜从色泽到气味用上各种好词好句狠狠地夸了一番,引得小薇一家三口喜笑颜开。不过味道的确不错,野猪肉相比于猪肉带有一股鲜味,月菜是甜的,它们放在一起格外的鲜美,野兔肉虽然有股骚气,但吃习惯了反而觉得越嚼越香,蛇肉口感像虾肉,但我没敢多吃,熊掌我们分成四分吃了,这种美味我至今都无法形容,我吃的满口流油,肚皮涨得老大,嘴却始终没停。吃饭间,小薇把我给她白胡的话晓给爹娘听,把两个老人家唬的一愣一愣的,老吉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我,我一言不发,闷头吃饭。“明天你们一起上山去吧。”我听到刘姑父这样说,擦擦嘴问道:“黑鹤山吗?”“对的,明天你们三个早点起床,上山采一点野菜去。”“太好了!咱们可以上山捕鸟!”小薇高兴的差点没跳起来。“不过在天黑之前一定要回来。”张大姑有点担心地说。“不然灾祸就会降临……”
“十年前,有一伙年轻人上山,天黑了还没有回来,后来他们的尸体被上山的猎人发现,身上没受一点伤,只是血被吸干了……”张大姑用一种神神叨叨的口气讲述到。这种封建迷信我是根本不信的,小薇和一向胆大的老吉却庄重地点这头,呵,我还骗不信这个邪。但我心里越想越激动,探险的欲望已经到了顶点……
乡下夜晚的星星很多,我坐在窗前的油灯下,揉着肿胀的肚皮把一天的经历写在笔记本上,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浪潮还未到来的地方,有着那么多稀奇有趣的人和事,我将会把它们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它们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礼物。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黑鹤山平安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