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一个被周人赶到西边的西垂小国,被诸侯鄙弃为西邦戎狄,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与列强争,与戎狄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天命形象,从来不会垂怜弱智,向来都是强者的光环。秦地穷困,无钱纳贡;秦人硬骨,不能折腰。
秦国跟赵国共同祖先是伯益,伯益的父亲大业,是秦赵的直系祖先。
《史记》记载:颛顼帝后代的孙女,名叫女修。女修织布时,燕子掉下一颗卵,女脩吞了,生下儿子大业
著名女史学家班昭:大业就是皋陶,但是也有史学家提出质疑。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诗谱》、高诱《吕氏春秋·当染》注、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舜典疏》等均持此说。清代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曾辨之曰:“皋、益同族而异支。皋之父微不著,……益之父但传大业而已,其辈行世次俱不可审。”指出“秦为赢姓始自伯益,故以伯益为首。皋陶为偃姓,当为英、六诸国之祖,秦与皋陶无涉。”此论可视为对“皋子为伯益之说”的强有力的质疑之声。
伯益
那是一个黄河浪滔滔的年代,大禹接受舜帝的命令去治理水患。伯益协助大禹治理水患有功,赐给他一副黑色的旌旗垂饰。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因此把姚姓的美女赐予他为妻。大费行拜礼接受了赏赐,帮助舜驯养鸟兽,鸟兽多被驯服,这个人就是柏益。舜赐姓为赢氏。
关于伯益,史书有不同记载,《史记》记载,伯益是自己把位子让给启。可是《竹书纪年》却记载:是启弄死了伯益,才登上了帝位。
大费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即鸟俗氏的先祖;另一个叫若木,就是费氏的先祖。(建立了徐国)若木的玄孙叫费昌,他的子孙有些住在中原地区,有些住在夷狄。费昌出生于夏桀时期,他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国,为商汤驾车,在鸣条打败了夏桀。大廉的玄孙叫孟戏、中衍,兄弟俩长得像鸟,能说人话。帝太戊听说,便让人占卜,结果说让他们为自己驾车吉利,就把他们请来驾车,还帮他们娶了妻子。从太戊以来,孟戏,中衍的后代,世世辅佐殷国有功,所以赢姓中有不少显名于世,都成为商朝的贵族。
戎胥轩是商朝的贵族,为商朝保卫西垂。与西戎之人一起生活,被称为戎胥轩。他与骊山女所生的儿子叫中潏。中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继位为商朝保卫西垂。
到了蜚廉时期,商朝已经是末年,也就是帝辛时期。
《史记,商本纪》记载,“蜚廉善走”,意思是说他是一个飞毛腿,也有解释成他是一个御车高手(嬴姓家族有精于驾驭马车的传统)。
周武王讨伐纣王时,蜚廉正在北方为纣王办差,等他回来时,商朝已经亡了,并且他的长子恶来也因此死于周武王之手。于是蜚廉到霍太山上设坛祭祀纣王,得到一个石棺,上面刻有铭文:“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大意是“天帝看在你(蜚廉)没有参与纣王的乱政,所以赐给你一个石棺,让你后世子孙昌盛。
蜚廉带着小儿子季胜就隐居在霍太山附近,死后就葬在霍太山上。
《清华简·系年》第三章:周武王灭了殷商,在殷商设立三监。武王死后,商邑造反,杀了三监,立了彔子耿。成王开始讨伐伐商邑,杀了彔子耿,飞廉向东逃到了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了飞廉
蜚廉有两个儿子,长子恶来(秦国祖先)次子季胜(赵国祖先)
周武王死后,发生了三监之乱,秦人自然也参与了。只是造反失败,很快就被周公旦给平定了。
秦人在周朝其实过的并不好,地位非常低下。
恶来的儿子是女防,这一代的嬴姓族人过的并不好。经常会被周人当成奴隶使唤,女防就被这样对待过。
大批的秦人就这样被周人赶到了西边,从此将过着艰苦卓绝的生活。
女防的儿子是旁皋,但是没什么记载。旁皋的儿子太几也没什么记载,太几的儿子是大骆。
大骆娶了申侯的女儿生了一个叫成的儿子。大骆还有一个儿子叫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