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6100000071

第七十一章 绘画比赛引起的一场运动3

经常有了木耳吃的张不伦一段时间活力四射,整天有事没事就对着隔壁班于强很谄媚的笑,没有人猜的出他的小脑袋瓜又憋着什么坏主意。直到有一天于强极不情愿悄悄将一本大部头的《红旗谱》塞给了张不伦,反复叮嘱这是我爸的书,好不容易才偷出来的,看完赶紧还,被他发现会打死我的。于强他爸是安工的老大学生,家里有不少藏书。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不过都算是长长松了口气。

那段时间张不伦正在看水浒传,到了一百单八将聚义再往后,他开始有些想不明白,宋江为什么放着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快乐日子不过,老想着要投降?天天帮着皇帝老儿打这个灭那个,翻看着众多将星逐一陨落,突然就有些索然无味。

但是随着天气的变热,晁盖他们劫生辰纲时那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他却一时间心有感触,记得滚瓜烂熟。因此刚拿到了红旗谱的他,迅速被朱老忠这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所吸引,幻想着有天像他一样挥着大刀为不平而振臂一挥,从者云集。

于是他缠着舅舅金队长想要把朱老忠那样的大刀,金队长很无奈的告诉他小祖宗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但还是回车队找懂行的人给他用长螺丝杆做了条九节鞭,哄着外甥说你就先当大刀先玩玩吧,等风声松点舅舅再给你做大刀。

张不伦突然就感觉这个舅舅也不大靠谱,可以缠在腰间可以折叠的九节鞭虽然有点意思,但仿佛怎么也和他梦寐以求的大刀不是一路品种,而且特别难玩,经常把自己后背打得生疼。

不过这种遗憾随着暑假的到来很快烟消云散,他和弟弟金小宝从父母和左邻右舍大人们的闲谈中知道了一件挺了不起的事,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了,而且是在很远的美国一个叫洛杉矶的地方。

于是从七月底奥运会开幕式往后有半个月里,张不伦和金小宝每天做完暑假作业,一定会和众多小朋友坐在电视机旁,关注着每日赛事的进展,为每个参赛的中国选手欢呼加油。

那年,中国派出了300多人的代表团,全面登上了奥林匹克舞台。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射击比赛中夺冠,让全世界开始对中国体育刮目相看。体操王子李宁在自由体操、鞍马、吊环比赛中独得3枚金牌,此外还获得2银和1铜,成为本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5金8银9铜,金牌数列第四位,从此成为世界体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女排在小组赛负于老对手美国队后很快调整好状态,8月8日决赛时,中国队充分发挥所长,直落三局击败美国队,拿下了金牌,实现了三连冠的夙愿。对于女排夺冠,张不伦不知怎么总有着一种盲目的乐观与自信,觉得女排一出场必定是摧枯拉朽,胜券在握。尽管开局不利,但他一点都不担心,还是从潜意识中觉得冠军肯定是中国的。因为1981年的女排世界杯首次夺冠的那场比赛给他的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了。

1981年11月16日傍晚,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开始,中国队对东道主日本队。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中国女排以3:2艰难获胜。最后一个球落地,姑娘们喜极而泣。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的一些中国人激动起来,当天夜里,合肥不少市民和高校学生走上街头,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第二天,国内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都在渲染女排夺冠。《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其中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此事意义就此上升到激励民族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的高度——不是中国女队赢了,而是中国赢了;这样下去,之后必有大赢和全赢。

比赛颁奖典礼未毕,国家体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已到球队。贺电转达了高层将授予女排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标兵”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标兵”光荣称号的决定。一举成为“民族英雄”的女排从日本回国。一个运动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获得如此荣誉和待遇,那种分量在今天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

《人民日报》12月5日报道说,当时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仅郎平一人就收到三千多件。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

《人民日报》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女排队员的形象上邮票、上日历,还出了纪念币、纪念章。于是神奇之事接连见诸媒体:“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

在此后几年里,,中国女排不仅是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体育腾飞的象征。女排顽强拼搏为国人熟知,女排精神深入人心。而这样一支拥有了精神与灵魂的队伍,张不伦始终觉得应该和红军一样,是战无不胜的。

中国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注定是一个让中国人扬眉吐气,英雄人物辈出的时代。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一天,便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

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所获的金牌不仅是本届奥运会决出的第一块金牌,更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当许海峰夺冠的消息传回祖国时,他的名字立即响彻了神州大地。

而让张不伦兄弟高兴的,是许海峰竟然还是他们的老乡,是从安徽省体工大队走出去的。那些时间,从铺天盖地的电视,广播,报纸,还有刚刚收到的《儿童文学》中,张不伦知道了许多关于徐海峰的故事。

1957年8月1日,许海峰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家中还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他是家中的长子。

由于许海峰的父亲曾是一名士兵,受父亲的影响,许海峰也一直有一个当兵的梦想,而当兵自然是拿枪打仗最为英勇,因此他从小就喜欢射击。在许海峰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成绩一直不错,父亲为了奖励他,特地送给他了一个弹弓,有了弹弓后的许海峰整日跟个野孩子一样,在外拿个弹弓到处击杀麻雀。然而弹弓总有失误的时候,许海峰玩弹弓的时候,经常打坏邻居家的玻璃窗户,为此父母也不少教训过许海峰。

为了不遭受父母的教训,不迫害邻居家的窗户,再加上本身对射击的热爱,许海峰就自我进行射击训练。不可否认他简直就是个射击天才,一段时间练习后,他进步神速,上初中的时候,他就能对树上的麻雀百发百中,而正在飞行的麻雀他也能做到十发九中。

1974年,许海峰从高中毕业,他萌生出当兵的想法,当兵一直以来都是他的梦想,他从未忘记过。许海峰连忙去报名,体检指标都合格,但是他的年龄却比规定的年龄小了八个月,因此,没达成参军的愿望,回乡做起了知青,因为在当时入乡做知青也能有参军的机会。1976年,许海峰再次申报参军,这次他的年龄满足了,但是他再次被拒绝了,原因是知青插队没有满两年。经过几番折腾,许海峰也已经看透,参军不再是他的目标,但是射击他从未放弃,因为他的射击梦就是他的终极理想。

为了练习射击,海峰用节省下来的钱买了一支气枪。枪虽然算不上高级,但这在当时可是件奢侈品,有了枪,海峰的乡下生活便不再枯躁了,他每天都苦练射击,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在许海峰所在的村子里,人人都知道不管是天上飞的鸟,还是水里游的鱼,只要许海峰出手就必中,据说打麻雀经常都是一枪对眼穿。

许海峰的绝技在远近闻名起来,这时,有人告诉他:“现在地区里有射击队,王振泽老师正带队训练呢!”那天,海峰才第一次知道有个体育项目叫射击。几经周折,许海峰和王老师联系上,一天,王老师特地远道而来,他亲眼看看海峰的枪法。王老师把海峰带到一片开阔的田野边上,并把带来的步枪交给他,在50米外的小土包上放了三块小土块,要海峰打给他看。

“砰砰砰!”随着三声清脆的枪声,土块应声飞进,王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决定让海峰参加地区集训。许海峰是那样地迷恋枪,如今在他的眼前正出现一线曙光,他怎么能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呢?为此,许海峰全身心地投入了训练。

但是在地区集训结束后,收与不收许海峰,省队举棋不定了,论成绩,海峰理所当然应被选进省队,但那时他已经22岁了,对于从事“青春事业”的运动员来说,22岁的年龄实在有些大了。由于各种原因,许海峰最终未能被录取,王老师也无能为力,这让他非常难过,但是他依旧非常喜欢射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他的机会终于来了,当时省体工大队一个姓吴的教练告诉海峰:“省运动会肯定没有年龄限制,我话说在前头,这次省运动会比赛结束,如果你要再次无法进省队,你就上我这儿当教练。”吴教练的这番信任和鼓励使海峰心中的火焰又被点燃了,他毅然收拾行囊,跟随吴教练去参加集训。

许海峰为了赢得这个来之不易可以进省队集训的机会,胸有成竹地参加了省全运会射击比赛。比赛接近尾声,许海峰只剩下了3枪。要想打破全省纪录就在此一举,就在所有人认为他不可能的时候,他一枪射中9环,两枪10环,许海峰做到了,他真的打破了全省纪录,排名第一。

1982年,许海峰再次参加省内的自选手枪比赛,四十四发子弹许海峰竟然打到了三百七十环,直接超出省内最高纪录二十六环。如此优异的成绩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这个成绩在国内是无人能及,甚至在整个世界上也能排上前三。

1982年5月,许海峰终于进入了省体工大队,他为了矫正姿势,每天射击的时候胳膊上都会绑着一个沙袋。1983年11月,许海峰以优异的成绩被调入国家队,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集训,从此走向冠军的领奖台,也成就了许海峰。

尽管觉得徐海峰的成功之路挺坎坷的,但是整个奥运会还是把张不伦和他的小伙伴们看得热血沸腾,一波又一波英雄事迹的宣传让他们发现身边突然多了许多可以学习的,活的榜样。每天早上,一起相约锻炼的他们,只要听见厂里大喇叭中央广播电台《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前奏一起,就会跟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旋律哼唱起来,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时间,他们都认为自己也是可以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点什么的。

同类推荐
  • 野斗小寡妇

    野斗小寡妇

    村姑小竹妹自幼父母双亡,为童养媳过寄王老汉家,命运多舛,屡遭欺凌,背井离乡,她不认命,勇于同命运作斗争。一个偶然的机会,幸运降临,经过努力,终究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报答朴实善良的村民。
  • 勒是雾都!

    勒是雾都!

    “我的家乡我来讲”征文活动,参与作品
  • 月城西昌

    月城西昌

    明年的四月一起来西昌,一起来看一场蓝花楹花雨。感受一下这座山、水、城相依相融的城市。
  • 心中那独特的地方

    心中那独特的地方

    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独特的地方,即使我们与之相隔万里仍时时挂念,这个作品是独属我心中那独特的地方,记录了家乡的巨变及我的青春回忆。
  • 枯藤上的花

    枯藤上的花

    这是一个乡土气息浓郁的社会家庭婚姻情感方面的故事。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江南一个偏远的山沟沟里竟然还留存着古老社会习气。什么妇女的三从四德,什么家法难违,什么小孩与妇人不可登堂高呼?未曾听言便让人不寒而栗……
热门推荐
  •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大明:我爹是朱元璋

    史载:大明朝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因体恤民情,视察陕西不慎感染风寒而薨,下葬于明孝陵,谥号懿文太子。洪武大帝站在孝陵前心中泣血,却不曾流出半滴眼泪,因为他是洪武大帝,他是大明朝的君主,他是灭元朝,屠陈汉的朱元璋!即便是最挚爱的儿子死去,他也不能倒下!然祭祀结束后,众人撤离孝陵,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朱标从墓中爬出:“去他妈的皇帝,谁爱当谁当去,老子就是死在外边,也不当那狗屁的皇帝。”宫中的尔虞我诈与嗜杀的朱元璋,让三年前穿越至此的朱标,整日如坐针毡,本以为重活一世可以摆脱996的命运。却不想成为了历史上最勤劳的皇太子,担任了会随时猝死的工作。“什么大明江山,体恤天下百姓!我是个俗人,重活一世,我就是要快意恩仇,远离这波橘云诡的皇宫!”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从农民到亿万富翁

    从农民到亿万富翁

    他从小患有心理疾病,生活把他折磨的想死,但母亲却抱着孩子哭着站在他后面。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我!最壕狂婿

    我!最壕狂婿

    上门入赘,父母却给我五年禁令,于是我受尽白眼,任人欺凌,五年后,禁令解除,我终于不用再韬光养晦,那些我曾失去过的,我终将亲手夺回来!
  • 杳无的真相

    杳无的真相

    一位中年警官在上司的劝说下去十八线小城艺都市代一批新入职的小警察,却没有想到这个城市秩序混乱设备不齐全这令频频出现的案件更加难以侦破!
  • 悔醒望

    悔醒望

    一个可爱,可恨的梦,我做了两年半。后来呀,梦醒了,回头再看梦里人已是满目疮痍,而做梦人丑陋无比
  • 关不住的鸟

    关不住的鸟

    小时候的顾樊铎会对浣希说:“长大我娶你啊!”浣希就会开玩笑的对顾樊铎说:“我不结婚,即使结婚了,结婚对象也是要奶奶给我安排”“那我会努力成为你奶奶给你介绍的结婚对象”“哈哈哈,就你的样子,你长大要是长的帅我还可以考虑考虑”……就这样聊天他们就可以聊一上午在他们12岁时因为顾家移居,两人便分开了,在十年后两人又再次相遇,高高在上的顾樊铎开启了追妻模式
  • 我成了原始人神巫

    我成了原始人神巫

    身为高中生的苏黑,在一次做实验中,发生爆炸。重生到异世界,成为部落首领的儿子。后来,依照当时的传统成为了神巫。苏黑要凭借科学知识,建设新的异世界。钻木取火、制作衣服,耕种谷物、制作石器、制作农具、建设城墙堡垒、建设学校、打造武器等利用现在最强科学知识,建立新的人类文明。(轻松种田文,闲暇时间放松身心,倘若有一块地,怎么也得种点什么。)
  • 希望都是你

    希望都是你

    这是从学生时代开始的爱情 从甜到虐 从虐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