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进行超光速驱动引擎理论实验成功后50年,第一台可大规模投入运用的超光速驱动引擎“超光-2149”从位于地球东部的“冯-钱”超级推进动力实验室被研发成功。
从此,这个叫人类的种族正式蜕变为宇宙种族。这一天被人类历史学家称为“盘古日”,人类的历史被这一天分为两段。这一天前叫“旧历”,这一天之后叫“新历”。
新历18年,地球联合国向公众公布了第一艘跨星系殖民船“填海”号应征志愿者的信息,不出所料的,报名相当踊跃。因为地球上人口过剩、贫富分化过大等问题不断恶化,虽然搭乘飞船去外星殖民十分冒险,但就像“旧历”中的“开辟新航路”、“淘金热”一样,丰厚的回报仍让人们趋之若鹜。
但因为现阶段的超光速旅行还很昂贵、新奇,殖民地人员的选拔都要通过近乎严苛的测试。地球联合国在原则上,只允许最优秀的公民和士兵获得登船资格。
新历20年,“填海”号从地球近地轨道“人民”基地“张衡”锚地,满载着30万名殖民者、部队和各种装置向新世界启航。人类跨越太阳系向外扩展的初潮由此拉开帷幕。
新历23年,“填海”号到达新星系,并降落在新星系的第4颗行星上,开始建立殖民地。新殖民地被命名为“锚点”。这将作为日后地球殖民飞船的补给点和空天军前哨基地。
新历60年,在地球某东方大国强大的实力下,地球和平统一。地球联合国改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始全力向外殖民。
新历76年,据人类命运共同体土地资源部统计。全银河总计有218颗由人类政府派出的官方殖民船所占据的行星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地貌改造。太阳系人口负担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同时地球政府向各殖民地临时地方政府出台大量鼓励生育政策,人类将迎来人口大爆发的时代。
新历80年,人类星系探索船“好奇”号在银河系中子星带区外围星系,发现外星上古战争遗迹,探索发现外星文明构造物。
新历90年,扩张仍在马不停蹄地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已有700多个殖民世界遍布猎户座星臂。这些世界里既有军方戍卫国家边疆的要塞星球,也有偏僻星系的小型定居点。
随着人类的向外扩张,以地球为核心的中央首都星域“腹里”等一大批行省性质的星域被建立并划分。除“腹里”星域被人类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其他星域将设立星域地方政府或中央直辖星。一大批的殖民星系被规划、建设成政治、经济中心或军事基地。
在这一时期,锚点星因为处于以地球为核心的星际航道的“咽喉”处而成为了空天军三个核心舰船制造厂之一“夸娥”的选址地和空天军司令部所在地。
新历101年,拓边前哨“无畏”号被击毁。人类的向外扩张速度放缓。
新历130年,人类政府在太阳系建造的巨型探测阵列“天眼”宣布完工。人类将可探测目前已知的大部分星域。人类史学家将这一年记作“拓荒”时代的结束。
新历170年,外星文明构造物解析获得关键性进展,其指向一个从未在人类星图内被记录的星系。
新历205年,人类边境星域“西域”政府与农业行星“收获”的联络突然中断。在试图重新建立联络的努力失败后,星域政府派遣了一支地方侦查舰队前去调查。不久后与舰队的联络也突然中断。
此事件被迅速上报给地球,地球空天军总参谋部火速联系“西域”星域舰队派遣了一支由五艘“010”级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前往收获星。
但之后只有舰队旗舰巨灵神号返回锚地,战舰上战痕累累,人员伤亡惨重。战舰指挥官报告说,出现了一支配备了强大武器的外星舰队,其已经践踏了收获星。
地球政府在获取报告后立即命令全国进入战时,并开始积极准备对丰收星的作战计划。
3个月后,由空天军刘上将率领的地球联合舰队向丰收星开始跃迁。派出如此庞大的远征舰队,在人类历史上实数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