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将至,树梢上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马路中间绿化带里生长的树上开着粉红色一簇一簇的花朵。春日已步入尾声,盛夏来的猝不及防。
此时的希晴正在收拾房间,床头的柜子中摆放着许多有趣的物件。
厦门的明信片和手绘地图静静的躺在粉色的抽屉中,和它们摆在一起的是那枚银蓝色相间的“联邦调茶局”徽章。那是自己第一次去南方旅游,鼓浪屿带给人的浪漫感受抵不过在岛上行走一天双脚的酸痛,海岸边用巨石垒砌的港湾石墙上长着深浅不一的绿色青苔。清澈的海面上泛着淡淡的白色薄雾,阳光下的鼓浪屿是如此的浪漫。流浪猫慵懒的行走在岛上,懒洋洋的躺在教堂前的石阶上晒太阳。路边的阿姨热情的向游客兜售着芒果花,新鲜椰子和鲜花编制的花环。希晴开开心心的抱着一个硕大的青椰爬上日光岩顶端的观光台,不得不说新鲜的椰汁确实清甜。
白天,游客们拿着印章本游走于各家店铺之间,赵小姐的茶与茶点,苏小糖的各色牛轧糖,黄则和的凤梨酥,购买伴手礼带给亲朋好友。凤梨酥静悄悄的躺在定制的纸质包装盒中,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与香气。印有可爱图案的铁盒中装着各种颜色的牛轧糖,红色的那种里面有草莓冻干,绿色的牛轧糖里面包裹着整颗杏仁果,黄色的牛轧糖将海盐和芝士混合在一起。金黄色的百香果酱,暗红色的玫瑰花瓣酱整齐的摆放在厚重的木柜上,等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光客将它们带走。人们尽情的在万国建筑博物馆拍照留念,欣赏着各国的建筑特色。下午,人们在火红的、茂盛的凌霄花树荫下乘凉,躲进阴凉的戏剧厅欣赏价格不菲的木偶戏和歌仔戏。(嗯,虽然希晴一句也没听懂,脑子中还惦记着早餐店里的金包银和面线糊,但又不得不装出自己对民俗艺术的欣赏与赞叹)。黄昏降临,背着书包的孩子欢快的穿梭在大街小巷。街边的饰品店中,音乐盒上的蓝色木偶在夕阳的余晖中一圈又一圈的转动,绒布上的铜制老怀表散发着暗淡的金属光泽。到了晚上,希晴一行人乘坐最后一班渡轮回到厦门市内。沙茶面,牡蛎煎,鱼丸汤,蟹黄汤包,一切都让人感觉满足又幸福。吃完晚餐再去曾厝垵简直是最错误的决定,大肠包小肠,土笋冻,炒面线,烤螺肉根本吃不下。只能坐在街角的刨冰店一边吃着芒果刨冰,一边对着街边的美食黯然伤神。回去的路上,希晴买了两个冰箱贴作为厦门之行的纪念。
接下来几天的旅程同样值得期待,厦门植物园里的“落地生根树”十分神奇,各种沙漠植物,多肉植物让人目不暇接。厦门大学的学子在烈日下的足球场上挥洒着青春与汗水,凤凰木的树影倒印在教学楼前的水潭上,摇曳在厦大水库的微风中,涂写在树荫下老人的画板上。跟随穿着白衬衫,骑着自行车的厦大学子在校园中行走,感受着芙蓉隧道里青春洋溢的艺术气息,那时的希晴是多么的快乐。红叶石楠、桂花、木芙蓉、鸡蛋花、夹竹桃以及诸多山茶科植物属小乔木种植在教学楼及宿舍周围。金山葵,假槟榔,中东海枣,油棕,蒲葵,短穗鱼尾葵,散尾葵,棕竹静静的在花坛中生长。小街上的水果捞店里挤满了学生,切成五角星形状的杨桃,乳白色的龙眼肉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鲜红的莲雾、西瓜与紫红的桑葚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好看的颜色对比。玲珑剔透的青提与紫色的红提旁边放的是冰冰凉凉的青瓜与哈密瓜切块。再往旁边看去是双色火龙果切块和对半切开的沃柑。酸奶,椰奶,巧克力豆,芋圆,椰果,珍珠等小料摆放在收银台附近。希晴叉起一块水果放入口中,感受着炎炎夏日中难得的冰凉清爽。看着站在杨桃树下一脸天真的数着杨桃的孩子,希晴发自内心的羡慕这些生活在厦门的人。中午吃了老店里的芋包和姜母鸭,芋包中的馅料是咸的香菇丁和木耳,吃起来跟普陀寺的素食有一拼。(大概希晴是天生的肉食动物,真心觉得这些食物不如鱼丸粗面和肉燕那样实惠好吃。)午休后去宾馆附近的猫咪博物馆搂了一眼名贵的小猫咪和各式各样的猫咪周边,表妹开心的爆炸。可惜希晴对这种浑身是毛叫起来软绵绵,摸起来也软绵绵的生物完全无感。风琴博物馆和鱼骨艺术品展览馆的鱼骨画倒是不错。集美学村的风景很适合拍照。晚上大家一起吃了一条价格昂贵的斑鱼,希晴发自内心的可怜那条长得像石头块一样趴在箱底蠢萌蠢萌的斑鱼。它的鳍都退化了,只有一点点作为鱼的标志,象征性的保留在它的身体上。以至于下网捞它的时候,它连游走的机会都没有。这条可怜的鱼被摔在地上,一记蒙棍结束了它悲惨的一生。当它以清蒸的形式被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又惨遭吐槽,说它的做法不如一鱼三吃那样独特(大概是红烧鱼肚,清蒸鱼头和鱼皮丸子汤),说它的肉肉集齐了温水鱼的缺点一点也不好吃。于是……这条悲惨的鱼,在一片吐槽声中实现了它的“鱼生价值”,希晴由衷地同情这条胖墩墩的不受人待见的鱼。
甜甜的大青芒,软糯的芭乐,脆生生的莲雾,黄金百香果和青色的释迦被打包装进了保温箱,意味着厦门之行告一段落。多年之后,希晴唯一记得真切的只有当时那个浑身洒满阳光,内心充满快乐、希望与热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