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很小,那的人却也不爱出门。有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过这地方,这地方古称“阳羡”。宜兴是“陶都”,估计大家听的最多的是紫砂壶。宜兴很妙,各个镇都在干不同的产业,丁蜀镇便是紫砂壶行业的。我住在丁蜀镇的最旁边,那靠着太湖和浙江,独有一番韵味。
儿时的记忆,是坐在爸爸的摩托车前面跟爸爸一起去钓鱼,烈日炎炎,小草和小花都蔫了吧唧的,爸爸撑着伞,坐在伞下面悠哉悠哉的喝茶,观察着鱼竿的动作,我顶着烈日在旁边跑,抬头看去,山峦起伏,即使是夏日也感觉到青翠茂密,在森林里传来一声又一声鸟儿们的婉转,感受着家乡的风吹来的炎热,吹起心中的火热。
儿时的记忆,是舅舅蹬着自行车,我坐在后座到太湖边走走看看,那太湖无边无际,水和天融在一起,水波荡漾的涟漪好似天边的云朵,一只又一只的白鹭在那泥泞的土上小憩,太湖边的土还可以种出独属于宜兴的“药百合”,家乡的土能种出独属于宜兴的“宜兴大米”。
儿时的记忆,是悄悄跟着爷爷来到东坡书院,那里面陈列着很多带着历史气息的物件。那里面是脚步的哒哒声,是雨点的淅沥声,人们都很安静。爷爷在东坡像面前驻足,我抬头看着爷爷的后背,他似乎穿越了时间,带着一份绵远的气息,进入东坡书院里的人似乎都带着不属于他们的气息,这似乎是光阴在他们身上留下的气息。我不自觉的想起了苏东坡的一首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儿时的记忆,是妈妈带着我去给长辈们拜年,每年的大年初一热热闹闹的,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能够看到家家户户红的似火的春联,小树和篱笆上挂着小红灯笼。长辈们也开心的给孩子们泡糖水发红包,过了这一天,长辈们的热闹又是另一年了,可能见面又是另一年了。但是长辈们对孩子的爱,是不被时间影响的。
儿时脑海的记忆,赤着脚丫走过的痕迹,那小姑娘手里拿着棒棒糖,头上扎着两小辫,走过那长着苔痕的石阶,跨过那不高不低的的门槛,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2022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