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潘庄社区郭良玺的家,便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他的客厅里挂满了装裱精致的楷、行、隶、草诗词、楹联等书法作品,书房窗台上摆满了书籍、笔筒、墨汁等,笔架上挂了大中小型毛笔20多支。一目了然,郭良玺热爱书法非同一般。
78岁的郭良玺,生活道路异常坎坷,3岁丧父,12岁丧母。危难时期,在四宝山镇上庄村当教员的表哥孟子美将他收留,在表哥的帮助下小学毕业。因年幼干庄稼活无技术少力气,有活就找兄弟爷们、街坊邻居帮忙。“我永远忘不了乡邻乡亲,是他们把我拉扯成人,他们对我有恩。”郭良玺深情地说。1958年10月他去青海省西宁市明胶厂工作,次年妻子带两岁的女儿也去了西宁,被安排在湟中炼铁厂上班。郭良玺在芒硝车间先后担任班长、工段长、车间副主任等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时,他灾难临头,车间党支部书记跟车间主任闹矛盾把仇恨转嫁到了他身上,以“地主分子混进工人阶级队伍”为由,把他移送到公安机关接受审查。一个月后公安局让他留在局里搞副业——种地、打鱼。1960年郭良玺的妻子被炼铁厂除名,因和丈夫相距百余里,两人无法联系,回老家时狠心把仅有四岁的心肝宝贝抛弃在了路边,让好心人领回家收养。此事1961年春郭良玺被遣送回家时才知道,听此消息郭良玺几乎崩溃。1979年党中央作出了平凡冤假错案的重大决策,郭良玺喜出望外,高兴万分,年底他和妻子去西宁市明胶厂处理问题时,厂领导非常热情,既为他落实工资待遇,也帮他到当地电台、报社做广告寻找失散18年的女儿,几经周折,破镜重圆,郭良玺最终找到了已出嫁的女儿。父母女儿相认时,三人抱头哭成一团,其场面难以用语言形容。
郭良玺自幼热爱书法,上小学时在老师指导下认真临摹欧体,很快掌握了欧体的书写要领,毛笔字在班里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后,每年春节他都给四邻八舍写对联。1950年张店住了很多八路军,部队领导发现他毛笔字写得漂亮,便让他为部队写大字标语。之后他坚持天天练字,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书法水平显著提高。特别他的小楷造诣颇深,作品曾多次在北京及本市参展,并取得理想成绩。五次获国展金奖并成为国家书法研究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市场逐渐繁荣,郭良玺抓住这一良机,卖字挣钱。每年腊月他都到集市上卖对联,五天至少赶仨集,边卖边写,好时候每集能卖二百多幅。“这样既方便了他人,自己也混个好年”。随着楼房化进程的加快,新世纪初他变卖对联为卖可悬挂在室内欣赏的书法作品,美食街文化市场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利用一技之长为社会做点贡献是郭良玺多年的梦想,为此,2010年春他萌生了用小楷抄写《聊斋志异》的念头,说抄就抄,他坚持每天抄三、四个小时,最多时抄八个多小时,为了抄写质量,他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伏案笔耕。2013年春80万字的《聊斋志异》抄写完毕,共十卷。他装订好后让印刷厂给切割了四周,书看上去比较精致。他说“如果有收藏单位他便献给他们”。在此基础上,他又认真抄写了十卷《郭氏世谱》,共两万多字。同样用小楷抄写了《岳阳楼记》、《厚赤壁赋》、《金刚经》、道德经》、《孙子兵法》、《清华大学校训》、唐诗宋词等。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书法,使书法这一国粹传承光大,近年来郭良玺在家中先后教了邻居、亲戚家十几个孩子,他们啥时来老郭啥时教,从不厌烦。教他们执笔方法,基本笔画、字的结构等,使他们很快掌握了写字要领。他的外孙郭涛诚悟性较强,学习刻苦,进步较快,在掌握欧体的基础上,临摹田英章的字贴,苦学苦练。所写字结构严谨,笔画有力,清秀洒脱。他14岁获国家***少年书法赛一等奖,成为我市青少年的较较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教孩子们写字一来为社会做点贡献,二来也算对街坊邻居、乡邻乡亲的一点回报吧”。
郭良玺担任《夕阳红》报发行员已有四年之久,负责发行20多份报纸。四年来他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发行工作。每月12日、27日从报社领回报纸后,走东家串西家,讯速送到订户家中,让订户尽快看到当天的报纸,受到了订户一致称赞。
( 王立文 王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