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哪个地方最美?再或者你问我,最想到哪里去?那我的回答一定是生我,育我的这片热土——我的家乡。“家乡”是每个人都不陌生的一个字眼。每当我回想起家乡时,总会不经心的笑出几声。这里的人生活虽然平凡,却在这平凡里演绎着不同的人生。那现在就来谈谈我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忻州市偏关县,这是忻州市一个小县城,更是我们大中国地图上的一个点,它位于山西省西北边陲,处于黄河南流入境的交汇处。偏关县的由来,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偏头关东连丫角山,西通黄河,与套虏仅隔一水,其他东仰西伏,故名。” 又据《偏关县志》,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偏头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中华三关,是明代长城外三关之首,偏关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
“忆往昔历史岁月如歌,看今朝发展风华正茂”。偏关是一个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区,也许人们都会想他可能是黄土漫天。然而并不是,他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也有着最独特的魅力。曾经拥有一个铁血的名字——偏头关。他作为明朝全国九镇长城之一,三关总兵再此镇守了110余年,这“山西镇”三个字如同一枚光辉的勋章深深的镶嵌在偏关大地上。“雄关鼎宁雁,形势独开张。” 这是明代山西巡抚何乔新曾经对他的赞叹。偏关也曾演绎过一步步令人击节的英雄传奇,偏关历史上就是军事重地、战略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宋代杨家将在这块土地上兵来将往,浴血疆场,威镇三关。也有明万历兵部尚书抗倭名将万世德,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铮铮雅音,犹在耳畔。一个“偏”字显示他独特的位置,此地历来战火纷飞,但在这硝烟四起的古战场上,却有一座貌似与“战争”“武力”“军事”充满违和感的文化地伫立于此,他有“巍巍雁塔峙山巅,奎壁光腾映九天” 的赞誉,他是偏关的象征,更是偏关人民刚毅质朴的象征。他就是文笔凌霄塔,仿佛是浴血将士的精神守护灯塔一般,他眺望着千年的沧桑变化。更昭示着历史文人志高存远的抱负。然而在新时代,也给予了文笔塔新的历史使命,他也不再是存在于战争烽火之中,透过记忆的石斑,他是一位居高临下,静静的陪伴着偏关一代又一代的长者。他会随着偏关县守护者沧海变幻的晋阳风骨。
黄河在这里入境,是一座古老而又贫困的县城。他和其他黄河边上的县城一样。偏关县同样显得有些落后,县城周边没有高速路和铁路,249省道是进出县城的唯一通道。县城内的高楼并不是很多,他也没有大城市繁华热闹。但是由1977年开始到现在,我县县委县政府受到了国家省市在林业上取得的成就较多,源于成功不必在我,但成功一定有我的责任感,更源于他们一张蓝图绘制到底。曾经有人说:栽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偏关人拼命植树,造的是林,锻炼的是人,栽下去的是树,长出来的是精神。然而,偏关人的精神就是绿魂精神。这种精神形成于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的艰苦历程中。更升华于民族复兴,共圆中国梦的伟大愿景中。我们在经济发展中也贯彻了新发展理念。坚持强实体,促转型,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展工业,文旅产业以及农业。也系统性推进旅游业发展,老牛湾上游拓展为西线黄河风情游和东线长城边塞游的大旅游格局。同时通过积极承办“老牛湾冰上马拉松”等“文旅 体育” 活动,也进一步提高。偏关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偏关也坚持抓成果,促巩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统筹推进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使得脱贫攻坚成果显著。“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在等你,蓝天白云定会如期而至”,现在的偏关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城乡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
一口酸饭,一块碗托这是早安之余最好的问候;思绪踏过星河,时光背后的偏关是最美环山路;怎样画中美,停于指间是偏关的古城墙;你说你喜欢八月的花开,这就是乾坤湾的花海;“宁可丢掉乌纱帽,不能不引黄河水” 这是万家寨引黄工程的诺言;“黄河寻梦,长城铸魂”的龙华盛会是只属于偏关人的浪漫。
“黄河暮色,呈现自然造物的力量;烽火传音,唤起古老文明的回响;不忘初心,探索伟大复兴的崛起之路。见,逐梦之心;筑,国之重器;聚,偏关绿魂”这些是对偏关独有的解说。
三关首御今犹在,岁月静好伴朝夕。一个幸福感十足的小县城,每一砖一瓦都渗透着历史感和厚重感。月是故乡明,亲是家乡亲。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心怀感恩,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