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600000080

第八十回 科场有弊柏相遭刑 劫数难违园神辞职

话说众人在朝房谈话,陡闻景阳钟鸣,都不觉肃然起敬。

忽见太监出传旨意,召了户部尚书郑亲王端华、刑部尚书肃顺、大学士翁心存进去,一时又叫起御史孟传金。候了顿饭时光,才召见花沙纳等。三人遵旨入朝,俯伏叩拜,仰瞻圣容,颇含慢意,敬谨奏对。真是天威咫尺,半句话也不敢多说。好在议约一切,事前都曾请旨,这会子,不过把会议情形,约略陈述一遍罢了。这日,大学士柏俊并没有召见,众人都很稀罕。退值回家,未免纷纷猜测。次日,万众宣传,柏中堂坏了事了。花沙纳奇诧道:"昨儿朝房碰见,还好好的,怎么就坏了事了?到底为点子什么呢?"来人入报明大人拜,花沙纳忙叫快请。一时明善走入,开口就谈柏俊的事。明善道:"此事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事前一点子消息都没有,奇怪不奇怪?"花沙纳道:"柏中堂究竟坏了什么事?他的恩眷,原极隆崇的。"明善道:"这一件事,谈起来惩你怎么聪明的人,再也猜不透。起源是很小很小,小的跟芥子一般。"花沙纳道:"芥子一般小,堂堂相国,如何就会坏事了呢?"明善道:"今年科场,柏中堂不是派了正考官吗?"花沙纳道:"不错。柏中堂是正考官,朱凤标、程庭桂是副考官。"明善道:"今科中式举子里,有一个平龄,听说是唱小旦的,柏中堂没有检点,竟然中了出来。不意这会子,竟被御史参了。"花沙纳道:"原来是为科场案。论理柏中堂也过于大意。但是唱小旦的事,考生履历上,总也不肯开写,考官又如何会知道呢?"明善道:"现在御史参他,是该举人’朱墨不符,物议沸腾’八个字,上头特地派员磨勘。"花沙纳道:"磨勘之后如何?"明善道:"瞧今儿的旨意,柏中堂革了职还交部严议,想来未必是查无实据吧!"花沙纳道:"柏中堂这么刚正的人,竟也被人参劾,真是想不到的事。参他的究竟谁呀?"明善道:"还有谁?就是孟传金呢。"花沙纳道:"怪道呢,昨儿上头巴巴的叫起他。

这孟传金也真无理取闹!"明善道:"姓孟的仗了好腰子,才敢干这惊天动地事情。"花沙纳诧问仗谁的腰子。明善走近两步,附耳道:"这一件事,都是顺亲王、肃尚书授的意,不然,孟传金也不敢干呢。"花沙纳愕然道:"端、肃两人,心术怎么这么的坏?"明善道:"现在朝廷大权,都在他们两个儿手里,上头偏也相信,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在朝的人,哪一个敢跟他们争执?偏这柏中堂,偏是鲠真,自仗资深望重,倚老卖老,从不肯让他一点半点。他们两个儿,久把柏中堂视作眼中之钉。无奈刚方正直,找不到错处,也难设法。现在好容易出了这个岔子,他们两个儿狮子搏兔,早已用尽全力了。"花沙纳道:"照你说来,老中堂此回的事,定然凶多吉少,怕还不止革职的处分呢。"明善道:"新疆去逛一趟,也未可知。

"花沙纳道:"重到如此,究竟是相国了。明珠、和坤,那么罪案,也只查抄遣戍。"明善点点头,随道:"这两个儿如是得君,究竟所操何术?"花沙纳道:"什么术不术,不过运气好罢了。当今圣质,过于英特,励精图治,巴不得把个国一朝儿就整理好才好。无奈部院诸臣,都是循序渐进的,当今瞧着,很是不合意。他们两个,恰都是敢言自任的,对了当今的意思,自然就红起来了。"明善道:"此回的案子,听说都是顺亲王查出的呢。顺邸为了大福晋寿诞,传班子唱戏,偏这班子里的要紧角儿不在,传了三回还不到。顺邸怒极,末后传到,酒气薰蒸,已是不能唱戏了。顺邸问他,一个小小戏子,胆敢屡次抗传,你眼睛里究竟有本邸没有本邸?那人碰头道:’小的不敢抗传,实因小的朋友中了一名举子?今儿待魁星开贺,小的也在那里贺喜,没有在家,不曾知道。’顺邸道:’奇了,你的朋友,也会中举子。你那朋友姓甚名谁,干什么营生的?’那人道:"小的这朋友姓平,单名一个龄字。起初是清客串,现在也在赚包银了。’顺邸道:’是不是唱戏的?’那人道:’是唱戏的。’顺邸还不在意,当时告诉了众宾客,不过当一桩笑话,随便谈谈罢了。肃尚书足智多谋,这日恰也在座,节外生枝,就掀起这个浪波来。"花沙纳听了,不胜叹息。明善去后,花沙纳就派两名家人,到柏中堂府去慰问。一时回来复命,花沙纳问他见过中堂没有?那家人道:"见着的。小的就按着老爷意思说道:’我们老爷叫拜上中堂。’我们老爷原要自己来的,因为路上感了点子风霜,不能走动,叫请中堂不要烦恼,吉人天相,想来总没什么的’。柏中堂神气很好,笑向小的道:’多谢你们老爷惦着我,差人慰问,感激的很,等风波平静了,我还要亲来道谢呢。’又道:’烦你拜谢你们老爷,嗣后请他不必差人来。我现在是待罪人员,在家静候查办,这个嫌疑是要避的。’"花沙纳听了,只得罢了。

这一桩案子,弄到结末,刑部尚书肃顺,按据刑律,坐柏俊以因家人求请撤换试卷,与同考官编修浦安、程庭桂之子程炳采等,均行处斩。程庭桂等遣戌奏上之后,廷臣都代柏俊乞恩,只说本朝二百年,从无处斩宰相之例。文宗偏信肃顺一面之词,向群臣道:"朕只知道诛考官,不晓得杀宰相,尔诸臣切勿误会。"于是柏俊遂不能免了。窃议端华、肃顺,如此专横,将来收成,定无好果。按下不题。

却说这时光,南中军务,胜负无常,庐州官军失利,前署安徽巡抚李际群力战身亡。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率领悍党,从江西南安取道崇义,扑犯湖南,破掉桂阳州。一到五月里,英法等国,来津换约,而意外风云,又纷然以起。原来此时,天津大沽港口,因军务紧急,设访戒严。桂良在沪,照会英、法、俄、美四国,换约之舟,须改由北塘海口行走,四国公使倒也并无异议。不意英俄两国的火轮船,一抵天津,突背前约,鼓轮突浪,直闯入大沽口来。海口守将,飞报直隶总督恒福。恒福赶忙遣使持约,趋令改道。英俄两使置之不睬。五月二十四日,英游驶入滩心,把截港的铁锁,用**炸掉,蛮横得要不的。恒福手足无措,却不道竟恼起一位英雄来,此人就是赫赫威名、堂堂大将科尔沁亲王湍多巴图鲁僧格林泌僧王爷。当下僧王怒道:"洋人太瞧中国不起,不给他个厉害,如何会知道?

"立饬海口官兵,严行防备,但俟洋船进口,立即开炮轰击。恒福意欲拦阻,僧王道:"不干你事,开了衅端,有我担当呢。"次日黎明时光,就有军探飞报,洋面上触板火**小共有十三艘,高竖红旗,飞行挑战,已抵港口。咱们排列的铁枪,被他拉倒了十多架,将次逼近炮台了。僧王大怒,立传将令:洋船闯入了口子,海防各将全都处斩。此令一下,火焰轰天,炮声震地,早已开炮轰击了。僧王在天津,置处独酌,静待捷报。两名侍卫,左右轮流不住手的斟酒。僧王引着巨觥,只吃肥牛大肉,山珍海味,一应精细蔬菜,概摒不用。这日,军探络绎报来,都是好消息。未及夕阳西下,已经雾解烟销,十三艘洋船,只逃脱得一艘,其余不是轰沉,就被击损,差不多是全军覆没。次日,英人又率步队,从陆路抄杀前来。僧王闻报,亲自出马迎战,手下三千骑,都是关外健儿,蒙古骁将,策马飞驰,真是气吞雷电,色变风云。洋兵见了,尽都骇然。霎时枪声如爆竹,弹子似飞蝇,两军拼命扑战。僧王冒弹直进,手下骑士,谁敢落后?千骑骤进,万刀齐斫,数百名英人,早都蹂做了肉泥,生擒兵目两名,奏凯而回。这一役僧王手下,只伤掉六七十名骑士,从战的两员大将,倒都因伤毙命,一员是直隶提督,一员是大沽协副将。捷报到京,文宗异常欣悦,随上谕道:此次洋人受大创,全军覆没。我军士奋勇异常,遂操全胜之算,着僧格林沁先在捐输项下,提银五千两分别奖赏。所有在事文武员弁,另行查明保奏,阵亡之提督、副将等,均着交都从优议恤。钦此。

僧王奉到上谕,逐一遵办妥协,笑向恒礼道:"洋人震慑天威,自当稍稍敛戢了。"恒福道:"英人坚毅的很,此番败去,怕未必甘心呢。"说着,忽报美国公使船到了,属遵沪约,改道行走。僧王笑道:"这都是一战的余威呢。"僧王久历戎行,于战术军略,很有经验,深惧英人兴师报复,所以战胜之后,海口防务,不取稍自暇逸。大沽口南北两岸石炮台,赶行修筑,都驻下了重兵。大沽后路名叫北塘的,地处海滨,也很险要。雇令匠役,开爬地道,埋伏火炮、**,振军经武,昕夕惶惶。似此谋无遗策,定能手到敌除。暂时按下。却说文宗帝为东南俶扰,寇氛日恶,命将遣师,屡胜屡败,圣心已甚焦灼。漏屋偏逢连夜雨,破船频遇打头风。偏生的外患凭陵,洋人滋扰,慨左右无人,阑苍生之颠沛。住在圆明园里,对着那离宫别馆,月榭风亭,想到此园修建之日,正值乾隆极盛之年,海宇殷阒,八方无事。纯宗大驾南巡,湖山胜景,无不图画以归,饬匠仿建。吴县狮子林、钱塘小有天、海宁安灌园、江宁瞻园,殚精仿构,毕肖毕真。现在花鸟依然,亭台无恙。天下同此天下,园林同此园林。祖宗何其盛,子孙何其衰!抚今怀昔,能不黯然?

这日,军报传来,定远、天长、眙盱,被太平军陈玉成攻破,衡州、宝庆被围,庆远府失守。文宗叹道:"东南军事,胜保、曾国藩、袁甲三,总算出点子力,然而贼势飘忽,胜负不常,天下事正不知何时才定!"这夜,独居寝殿,转辗反侧,直至更残漏水,才得朦胧睡去。不意才合上眼,就见一个白髯老者,扶杖而来。文宗叱问:"何来野老,擅入宫禁!"老者从容跪下,不慌不忙的奏道:"皇上别惊,老臣非他,乃是本园园神,护守此已过百年。今当离阙,特来陛辞。"文宗恍惚问道:"你到哪里去呢?"老者道:"老臣年迈多病,恳请天恩,乞归骸骨。"文宗道:"别去了,朕加你个二品衔。"老者道:"大数已定,臣不敢违天。"说罢,起身自去。文宗亲自追赶,拌了门阀,一觉醒来,却是南柯一梦。回思梦境,历历如昨,心中很是不适。

这日,大考翰、詹,就以宣室前席命题,殷忧之意,溢于言表。这年冬季,举行郊天大典,夜宿斋宫,念及国家多故,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侍臣凄恻,尽都陨涕。凡此种种,识者早知其不祥。一到次年,东南官军,果然连遭败仗,捻党张洛行、龚瞎子等,窜扰清淮,攻陷清江浦,太平军攻泾县、广德州、安吉、武康。杭州巡抚罗遵殿,城亡殉难。江南大营,又被太平军打掉,骁将张国梁,血战阵亡,统帅和春、湖北提督王浚、寿春镇总兵熊天喜,也都力竭捐躯。常州、苏州、松江,相继沦陷。苏抚徐有壬殉了难,江督何桂清逃了上海去,种种失意事,都到眼前来。文宗至此,亦唯有咨嗟叹息而已。不意厄运未终,警报又到,英法两国,忽又连兵入寇。原来英人自上年覆败之后,回到广东,招潮勇数千,纠合法国连兵北上。一到天津,就派汉奸入内侦探,知道北塘埋有**,遂用小火轮、舢板等船,探水而行。六月二十日,舟经大沽口外,却被沙洪胶住了,不能动掸。洋人也真坏不过,深恐华军乘危攻击,张起白旗假称请款。这里僧亲王也传下军令,水陆将弁,不准挑战,但等洋船驶近,开炮轰击。这时光,副都统德兴阿,驻守北塘里面的新河。直隶提督乐善,驻守大沽北炮台;大沽南炮台,由僧王自己驻守,防守得异常严密。不意洋人诡计多端,胶住的船,一得着水,就改扯红旗,直闯入大沽口,分兵从北塘后路,进袭新河。德兴阿督兵拒战,连遭败仗,营帐器械,粮饷马匹,尽都掉。英人得着了新河,乘胜进兵,得机得势,只一鼓便占据了唐儿沽。

警报到京,文宗聚集众大臣,商议剿抚大计。廷臣大半主张痛剿,只顾亲王端华、宗室尚书肃顺,奏请罢兵议抚。文宗难违众意,随命大学士瑞麟,调带京兵一万,驰赴通州,相为犄角。瑞麟遵旨,点兵整队,即日离京而去。不意瑞相才抵通州,大沽已经失事。原来洋兵从后路袭击北岸炮台,乐提台奋勇迎敌,炮弹飞来,身子上打成个大窟穴,忠魂渺渺,列魄悠悠,成仁去了。兵弁丧掉主将,顿时大乱。倏忽之间,北岸炮台,竟为洋兵得去。僧亲王守在南岸炮台,严装列阵,宛如万里长城,兀然不动。洋人用千里镜登高瞭望,见炮台左右,密密层层,尽是帆布营帐,旌旗招展,戈戟森然。关东铁骑,在营盘四周,往来驰逐,行走如风。洋人虽然厉害,瞧见这个样子,未免也有一二分害怕,各守疆界,不相侵害。不意郑亲王端华、宗室尚书肃顺,都是唬不起的,一闻北炮台失守,乐提台殉难,唬得屁滚尿流,怂恿文宗,罢兵议抚,并请召回僧邸。危辞巧语,说得文宗心动,下旨饬令僧王退守通州。一日之间,诏书数至。姜伯三奉御敕,岳武穆十二金牌。臣心如水,君命难违。僧王到此,不得不遵旨退兵,部下将弁,无不扼腕叹息。洋兵见僧军移动,额手道:"从此可以长驱直入了。"僧军防洋人迫袭,结阵徐退,才抵距离通州二十里之张家湾,军报传来,天津已经失陷了。僧王跌足道:"**误我,**误我!"随即飞折奏闻。文宗召问端华:"僧格林沁退了兵,洋兵非但不戢,倒把天津占据了,是何意思?"端华回秦:"光景是咱们没有派遣全权大臣,洋人没有得着恩命,所以还不很安静么。"文宗道:"此事桂良是原议大臣,原等他来办,瞧他奏报,好在这几天里就要到了。"端华道:"既然如此,皇上索性降一道旨意,叫他径赴天津,办理抚事,不必来京请训了。"文宗道:"倒是你提醒了我。"随即降下密旨,饬令桂良相机办理。桂良遵旨到津,与洋人开议抚事。英使额罗金、英参赞巴夏里,开出条款,异常厉害。第一请增军费,第二准在天津通商,第三要约各国公使,酌带洋人数十名,入京换约。这些条款,听说都是巴夏里的主张。桂相据以奏闻,文宗大怒,严旨拒绝。一面仍饬僧邸、瑞相坚守通州,以防内犯。于是京师戒严,五城都派有禁兵更番守卫,风声鹤唳,一日数惊。忽报英法联军听说和议不成,已从津门派兵北上,前锋以及何西务地方,京师大震。廷臣会议圆明园僻处京西,事势危迫,拟请乘舆移幸大内。群推恭亲王首先入告。恭王道:"皇上偏信端、肃,咱们此举,未见得蒙恩准呢。"当下众人联衔入告,措辞异常诚恳。无如此折上后,宛如石沉大海,眼见是留中不报了。廷臣谋再恳请,不意一到二十三日,讹言四起,都说圣驾将狩木兰,一时步军统领衙门果然派差四出,搜捕车马。次日奉到朱笔谕旨,内廷王大臣及奏事值日各堂官,入朝待命。巡幸的样子,愈逼愈真。于是六部、九卿科道,联衔谏阻,其辞道:奏为迫切沥陈,仰祈圣鉴事,本月二十四日,命内廷王大臣及奏事务堂官,阅看朱笔,有暂幸木兰之说。臣等传闻之下,实深惶骇。窃惟京师为根本重地,宗庙社稷百官万民之所在,皇上一旦为巡幸之举,则人心摇动,京师必不能守。且八旗绿营官兵,其父母妻子室庐坟墓,皆在京城,能保其无离散之心乎?万一六龙云驾,而兵心瓦解,此时欲进不能,欲归不得,皇上将何以处此?现在洋人犯顺,要求百端,其实西兵不过二万余人耳,其断不能扰吾疆土也明甚。若使乘舆一动,则大势一散,洋人借口安民,必至立一人以主中国。若契丹之立石敬塘,金人之立张邦昌,则二百余年祖宗经营缔造之天下,一旦拱手授之他人,先帝付托之谓何?皇上何以对列圣在天之灵乎!且一府一县之守令,闻警出城,地方立见溃散,况万乘之尊,都城之重,而可轻于舍去乎?臣闻嘉庆十八年林清之役,仁宗睿皇帝方幸木兰,闻警即日反跸。当日且闻警而还官,此时已闻警而出幸乎?况现在洋人不及当日各路教匪之猖獗,奈何轻弃根本,自贻陨越耶?臣等谨按北宋牟驼冈之役,白时忠、李邦彦等请幸襄、邓,以避敌锋;李纲力主守城之说,遂以却敌。前明土木之变,徐埕主南迁,于谦曰:"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遂立十八团营而京师安定,此不迁而存者也。金哀宗奔河北而亡,元顺帝奔和林而元亡,迁而亡者也,前史具在,迁与不迁,其效可睹。今日之事,万不至如前史之甚,独奈何出此下策,自十二金危哉!为此策者,必曰:"圣驾时巡,仍派重臣监国,俟扫荡廓清,奉迎反跸。"殊不知皇上一出,都城无额手遭,草莽生心,萧墙变起,种种危亡,翘足可待,又安往有扫荡廓清之日?况木兰一隅,又何足恃?我能往,敌已经能往。设洋人以劲旅相追,则以有所凭藉之京城,转以为未能抵御,岂不人心溃散?而能资其得力,此不待计而决者也。昨奉宣示诸臣,京城内外,传说纷纷,间井惊惶,人无固志,恐滋内变,不可不防。仰恳皇上暂行还宫,激励将士,严筹守备,以固众志而释群疑。并求宸衷内断,不为浮言所惑,宗社幸甚。臣等受恩深重,来敢缄默。激切冒陈,自忘狂戆,敢乞皇上圣鉴,不胜悚皇屏营之至。谨奏。

此折上后,能否挽回天心,说话的演讲以及二十回,舌敝唇例须休息。且俟五集开场,敲动鼓板,拍起醒木,再行叙述。

同类推荐
  •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

    本书是风靡海内外的通俗历史巨著,史学大家蔡东藩正史为经,逸闻为纬。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笔,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描述五代十国时期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参透疆场血战、宫廷阴谋,千古兴亡中的生存智慧。
  • 翠微先生北征录

    翠微先生北征录

    《翠微先生北征录》是【宋】华岳的一部作品。
  • 东观奏记

    东观奏记

    书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收录唐人笔记两种。 一种《明皇杂录》二卷,补遗一卷,由唐郑处诲撰,记载了唐玄宗一代杂事,偶亦兼及肃、代二朝史实。本书内容涉及颇丰,文字生动,唐玄宗早年的励精求治,思贤若渴,晚年的不理朝政、恣情声色,权臣的炙手可热,忌贤妒能无不跃然纸上。对我们研究开元、天宝的理乱兴衰史,颇有史料价值。所记异闻琐事,亦可资参考。
  • 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

    该书对战国至五代的兴废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寻求历史借鉴。它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明“穴研斋”抄本,下同),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合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正确的谋略。认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有高明的战略策略,所以战胜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对“智”在战胜中的作用,作了多方面的论证:认清主要敌人,以战国时六国之亡,“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攻防的主次方向要分明,以晋灭吴所以胜、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主张灵活用兵,“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因而推崇韩信、曹操 “出奇应变”,多谋善断。 为了以智胜敌,主张用“谋夫策士”组成自己的智囊,东汉末孙坚所以“功业不就”就是无人“发智虑之所不及”而致。它还提出君将要和谐,应赋予将领机断指挥之权,认为孙武、司马穰苴、周亚夫、诸葛亮、王猛等历代著名将相都是“深得于君”,权不中御,因而才能“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
  • 宅经

    宅经

    相宅文化长盛不衰,江湖术士遍布民间,而今科学解读的相宅书却难得一见。《宅经》,旧题《黄帝宅经》,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相宅书之一、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的经典。
热门推荐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穿成萌宠后,王妃她带崽称霸京城!

    穿成萌宠后,王妃她带崽称霸京城!

    一朝穿越到古代,她竟然成了一只狐狸,还被某个俊美王爷拎着后脖颈,分分钟小命不保!既来之则安之,一大堆极品却在此刻来袭,她费尽心思变成了人洛娇娇捂紧马甲,脚踩狠毒后母,掌掴白莲花嫡长姐,还喜提萌宝两枚虐尽渣渣!正打算带崽去江湖潇洒,下一秒,却被某王爷拉住了狐狸尾巴,“娘子,还要往哪跑?”她爪爪紧抱住大腿,试图“萌”混过关:“壮士,你好像认错人了!”两个小包子从暗处跑出来,赶紧护在娘亲面前:“爹爹不许欺负娘亲!”某王爷看着几乎是自己缩小版的两小只,危险地眯起眼睛。洛娇娇爪子捂眼,结结巴巴,“夫君,你听我狡辩……”
  • 千里烽烟万里霜

    千里烽烟万里霜

    千里烽烟万里霜,朔雪北疆射天狼!
  • 欣王赘婿

    欣王赘婿

    欣王回归,忍辱负重数年,且看他如何扭转乾坤,彭氏集团该如何对......
  • 蓝湾

    蓝湾

    一部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也望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 穿书之拯救女配计划

    穿书之拯救女配计划

    现代女主穿越到书中的异世界里面,改写那些本该有着悲惨命运的女配们的故事。
  • 光年之外的末日往事

    光年之外的末日往事

    以为星河璀璨,其实满是摧残泰星系和谐的三星共生生活结束了,茫茫星河,充斥神级文明和终焉文明的威胁
  • 世局

    世局

    岳皇历271年,南域兴国大将军高仲篡文帝李文位,建齐国。与此同时海阳大汗即将统一北域,冰寒的马刀也再次指向南域。强者的时代来临,天下动乱再度开启……
  • 大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集注

    大学章句集注 【宋】朱熹
  • 圣火尊者

    圣火尊者

    一场意外下,他差点死去、却机缘巧合之下触发体内神秘力量、一个神秘而强大的神识!一路带领者被誉为修炼废物的他,一路强大激发自身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