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600000040

第四十回 嘉庆帝受禅继大统 太上皇训政宣重光

话说柴提督忠贞自矢,力守孤城,一时上感天心,恩纶特沛,封为义勇伯。上谕到时,柴提督脸上顿时增起十二分光荣,愈益拊循士卒,协心守御。直至这年冬季,福经略救兵才到台湾,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究竟天兵利害,五七天工夫,就解了诸罗之围。柴提督率众出迎,只见经略兵队健得如虎如熊,盛得如荼如火,旌旗剑戟,分队排开,好不整齐严肃。福经略坐在马上,头戴京式帏帽,冠着个红宝石顶子,插着支双眼孔雀翎,帽沿中间,钉有一颗莲子大小的东珠,一件团龙织金四开气袍,扣着玉带,并香袋忠孝带之类,外罩姜黄对襟缎褂,脚蹬青缎靴子,面如满月,目若明星,左手拢紫缰,右手执着锦鞭,缓缓而来。后面十来员大将,带刀翼护。柴提督慌忙抢步,唱名道:"参赞大臣义勇伯,陆路提督柴大纪迎接经略大人。"说罢,随在马前请下安去,福康安见他不具手本,不行跪拜,心里已经不自在,随道:"本大臣初临此地,情形不很熟悉,咱们并马入城,慢慢商量罢。"福康安这几句话,原是试他的,只道他总要推辞,总要身执橐鞬,尽那下属的体格。

岂知柴大纪此时屡受天褒,身封伯爵,倒也自大惯了,随笑回道:"经略大臣吩咐,参赞自应敬遵。"说着,跨马引道。福康安奈何他不得,只得忍气同行。到了城里,把各项东西查检了一回,点头微笑,一个字也不批评,却暗地参了他一本,参的款子,是诡谲取巧,前后奏报不实。圣明不过是天子,朱批下来,福康安倒受了几句教训,真是出于意外的事情。这道朱批的措辞是:柴大纪固守孤城愈半载,非深得兵民死力,岂能不陷?若谓诡谲取巧,则当时何不遵旨出城?其言粮食垂尽,原所以速外援,若不危急其辞,岂不益缓援兵?大纪屡蒙褒奖,或稍涉自满,于福康安前礼节不谨,致为所憎,遂直扬其短,殊非大臣休容之度。

从来说不怕官只怕管,经略是提督嫡亲上司,行止举动,如何逃得过经略之手,经略跟你找事,真是再容易不过的。这计不行,再用那计。到台湾全境肃清而后,究竟被他寻着不是,害掉了性命才住。

这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兴头不到两年,风流云散,依旧一场没结果,连地方官都坏掉不少。因为天地会闹事之后,地方官规避处分,化大为小,把"天地"两字,改作"添第"字样,恰恰犯了高宗之忌。高宗生平最恨的是改字,那年回疆之后,将军兆惠奏本上"回"字,都写作"(犭回)"字,高宗下旨道:"朕每见法司爱书以犯名书作恶劣字,辄令更改,而前此书回部者,每加犬作(犭回),亦全删去犬旁。此等无关褒贬,适形鄙陋,岂同文之世所宜有。"后来进呈《四库全书》,那书里头"夷"字,都写作"彝"字,"虏"字都写作"卤"字,这原是校书的怕触犯忌讳,格外小心的勾当,岂知恰恰犯了忌讳,下旨将四库馆诸臣交部议处。

高宗自平定台湾而后,武功恰是十次,自题一个别号,叫做"十全老人"。那班盛世良臣,便都歌功颂德,没口子的称颂圣明。高宗更自得意。这日,高宗与几个心腹臣子在南书房谈天。高宗道:"雄正年间,户部库里原有五六千万存银,自西北两路用兵,动支了大半,到朕即位时,查检国帑,已只二千四百余万,亏得理财得法,所以几回大事,没有遭过困厄。你们想罢,开辟新疆,花掉三千余万两,金川用兵,又花掉七千余万,这两笔账,已经一万多万了,普免天下钱粮四回,普免七省漕粮二回,巡幸江南六回,这几笔账,不又是二万万两银子么!这会子国库里,倒存有七千多万呢。皇考交下来只二千四百多万,朕当了几十年国,花去三万多金,倒多了这点子,也总可以讲得过去了。"和珅道:"皇上临御以来,南平缅甸,西拓回疆,声威远播,凡天山之南北,葱岭之东西,无论城郭之邦,游牧之众,没一族不奉大清正朔,超唐宋,迈周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止讲得过去呢!"高宗道:"不能这么讲,过分高了,后人也难于为继。朕万年后,不望怎样,恒愿子孙们守住这点子也罢了。"纪昀此时已充经筵讲官,派在上书房行走,知道高宗最属意的是第十五皇子颙琰,当下就凑趣称颙琰许多好处。高宗叹道:"朕子十七人,只永琏,永琮,是孝贤皇后所出,人也聪明,脾气儿也好,偏偏都是短命,可怜孝贤皇后哀伤过度,也跟他们去了。颙琰这孩子脾气儿还好,论到聪明上头,比起琏、琮两个就差多了。"纪昀道:"皇十五子举止端重,宅心仁厚,苟非禀承德化,何能……"高宗止住道:"不必讲了,朕都知道。"纪昀知旨,就不敢再语。高宗忽又想起一事,问纪昀道:"朕前儿问你的典故,到底查得了没有?"纪昀忙回:"才查得了一半。"高宗道:"一半也好回奏了。"纪购道:"达巷党人,就是项橐;燧人氏四佐,就是明由必育成博陨邱《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婿,就是吴子章;赤壁赋上吹洞策者,是绵竹道土;杨世昌陪坐者,是黄鲁直;卓文君之夫,是程郑子,名皋,病消渴结缡,五月而亡。臣所考得,就只这几条。"高宗道:"负了博学的盛名,怎么所闻所见,也不过如此。"纪昀道:"博闻强记,臣原不及彭元瑞。"高宗笑道:"彭元瑞这个人,你们再别提起他了,朕为你们都称他博学,上科会试,特出了个灯右观书的诗题,通场举子没一个知道出处,连正副总裁,都不晓得复命。这日朕就询问彭元瑞,朕想他那么博古通今,总无有不知道伪,岂知元瑞也出了丑,竟也回奏不知道,竟被朕一难就倒。"纪昀道:"皇上圣学渊深,彭元瑞自然窥测不到。然此题出自何书,皇上总也训示他呢。"高宗笑道:"训示什么,命题这一晚,朕偶的灯右观书呢。"说罢大笑。

纪的等都捧腹不止。

正闹着,太监捧进奏本来,高宗接过,逐一翻阅,皱眉道:"怎么这么的巧?"和珅忙问何事?高宗道:"巧碰在一堆儿。"当下和珅就道:"真也巧不过的事情,现在时候,虽说是太平无事,但这三个地方,都是很要紧的。为地择人,倒也是件难事情。"高宗道:"你看派谁去呢?"和珅见众人都在,随跪下道:"举贤大事,一时不敢妄对,恳恩容臣回家细思。

"宗高点头,随向众人道:"和珅做事,就是小心谨慎,一句寻常的话,总不肯轻易奏对,虽然也有差误地方,比了心粗气浮的,就强多了。"当下散去。此时满汉大员,得着这个消息都到和珅府中,说人情,送礼物,劳他荐引。和珅按定了主意,来者不拒,照单全收,等到礼物收齐,才悄悄荐了几个人。上谕下来,众人齐都败望。原来上谕上写的是:云贵总督着福康安补授,四川总督着和琳补授,湖广总督着毕沅补授。众人白花了这笔冤钱,苦得哑巴吃黄连,没处诉苦。和珅却白白受用了,高宗如何知道。

却说高宗席丰履厚,享尽荣华富贵,威也使足,强也争足。

秦皇汉武办不到的事,他都办到;汉祖唐宗享不到的福,他都享到,却还心不知足。贵不嫌极,想出个新奇法子,拟把大位传给了皇子,自己以太上皇训政,大权依然独操,名号格外尊崇。主意已定,遂下旨立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这颙琰是皇贵妃魏佳氏所出,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生于"天地一家春,"五十四年,高宗八旬万寿,封为嘉亲王,至是立为皇太子。先一日和珅探着消息,就到嘉亲王邸中报喜,这原是献勤讨好的习惯,都不过想要结新宠,为保全禄位起见。谁料皇太子见和珅平日奸邪贪墨,早已瞧不起他,只淡淡地答道:"倒难为你,我知道了。"和珅撞了一鼻子灰,心里很不自在,面子上又未便怎么样,只得敷衍了几句话,方才辞退。皇太子随传进长吏官吩咐道:"以后和珅来见,不必通报,只回他祖制皇子不能私通朝官就是了。"次日诏旨到来,皇太子接过沼,谢过恩,于是正名定分,嘉亲王府就改做皇太子府。到次年正月里,高宗下诏禅位于皇太子,礼部定出仪注,繁华热闹,旷古无俦,真不愧熙朝盛举。授受礼毕,皇帝尊高宗为太上皇,一应政务,仍由太上皇训诲施行。新皇帝年号,由太上皇钦定,是"嘉庆"两个字,即以今年为嘉庆元年,是为仁宗帝。仁宗虽为皇帝,不过挂一个虚名儿,虱大的事情,都要恭请太上皇旨意。因此和珅等一班大臣,依旧享荣华,受富贵,逍遥得神仙相似。上皇倒也告诫过两三回,上皇向和珅道:"咱们两人,想来必是前世的缘分,不论什么,都可以通融。但朕是老了,一日闭了眼,后来的人,怕不见得肯这么容忍呢。"和珅回奏:"臣蒙上皇恩典,相伴了这么年数,臣与上皇,也可算得老伴儿了。上皇一日不讳,臣亦何忍独生!新主洪恩,无论是雷霆,是雨露,总也加不到老臣身上。"太上皇道:"你竟要殉朕么,无论没这个理。就真个行了,后世也要议论呢。从古以来,只有殉国,没有殉主。你想想,你自己把自己当做什么人呀!"和珅道:"老臣一片愚忠,只知报主,后世的议论,谁有工夫去计较呢。"上皇听了,自然欢喜。

清朝十二帝里头,论到福泽,要推高宗第一,艳福、口福、健福、威福、荫下福、儿孙福,没一件不占了个全。别的不要讲,只瞧乾隆朝六十年的治绩,何等隆盛!何等辉煌!刚一内禅,才一改嘉庆年号,天下就鼎沸似的闹起来,湖北、四川起发白莲教,各地愚民蜂起响应,河南、陕西、甘肃尽被蔓延,告急章奏,雪片似的到京来。高宗、仁宗吓得面如土色,忙召大臣计议。

原来这白莲教,本与汉末黄巾差不多的性质,无非借了持斋治病名儿,伪造经咒,惑众敛钱罢了。如果政治修明,德教严肃,何至于发生,亦何至于蔓延。白莲教首领姓刘,名松,安徽人氏,乾隆四十年时光,在河南鹿邑传教,被捕到官,问成军罪,充发甘肃省。谁料刘松百折不回,到了甘肃,依旧强聒不舍传他的教,又遣党徒刘之协、宋之清分往川陕湖北传徒授教,一日盛似一日,一年胜似一年。到乾隆五十八年,查点人数,已有三百余万。刘之协就想起事,先派教众四出流言,称说世界劫运将至,真命天子已经降生。吓得无知愚民争求解禳。刘之协奉了鹿邑王姓的孩子名叫王发生的,诡称朱明后裔,择下三月十一日,竖旗起事。究竟计略疏忽,又被官吏探知,铁锁榔铛,一股脑儿捉将去。只刘之协脚快,逃之夭夭,没有捉到。王发生因是个孩子,问成配发新疆之罪,其余叛众,不问首从,尽都斩首。大吏奏报到京,高宗下旨大索。这一道圣旨不打紧,乐得那班虎官狼吏,鼠役狐差,没口子的称颂圣明,一个个摩拳擦掌,执索持签,到四乡八处,挨户搜缉。只苦了无辜小百姓,倾家荡产,身死人亡,不知冤枉死了几多人呢。这一桩事情,已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忿气冲天。又加乾隆末年,贵州、湖南、四川一带苗民逆命,朝廷命将征讨,大军所过,不无稍有骚扰,雪上加霜。官逼民反,白莲教乘机煽惑,于是一唱百和,骚然并走,而大难成矣。此时聂杰人、张正谋起自枝江宜都,林之华起自当阳,姚之富起自襄阳,教首林齐之妻王氏起自保康,郧阳、宜昌、施南、荆门、来风、酉阳、竹山、邓州、新野、归州、巴东、安乐、京山、随州、孝感、汉阳、惠临、龙山数十州县,尽都响应,声势滔天,由楚省延及秦省,由秦省延及黔省,渐渐半个天下都变成白莲教世界。京中接着此报,如何不要吃惊!

当下高宗召集满汉大臣,商议征讨大计。高宗道:"福康安、阿桂可惜都出了缺,现在出了事情,再没一个可靠的人了。"纪昀道:"阿文成公,固是了不得的人才,不但立功绝域,武勇无双,就那正色立朝,规划各种大计,也是常人万万想不到的。如治河就改易仪封、考城的新道,筹饷就虑到运粮增兵的耗费,这都是关系着千百载利害的计划,除了他,别人哪里想得到。所以,海兰察那般权奇自负,见了阿公也服得五体投地。"和珅道:"海兰察一勇之夫,自然易受圈套,阿桂的哄人法,何等精透。"纪昀道:"海兰察的骄勇,果然没批评,就论到机警上头,倒也可以的。"和珅道:"你怎么知道他?

"纪昀道:"海公盗马的事,公相没有知道么?"和珅回说不知。纪昀道:"那年海公还在京里当侍卫,与蒙古郡王巴图两个很要好,巴王马有一头骏马,海公也有一头骏马,每到风和日暖天气,沙平草浅地方,两个儿就要走马比试。巴王身躯肥大,海公马身雄骏,较起来,巴王总要差一点。这年圣驾巡幸木兰,海公与巴王都扈着跸,巴王要跟他易马而骑,海公不答应,巴王笑道:’你不答应,晚上仔细着,我有本领叫人来偷马呢。’海公笑回:’那个悉凭王爷。’到了月上时候,巴王果然派人到海公营里偷马,只见那头骏马,独立在荒地里吃草,并没有人看守,那人大喜,腾身上马,才待挥鞭,忽听草中有人道:’烦你拜上王爷,请王爷防备着点子,我立刻就要来盗王爷的马了。’那人驰归,告知巴王,巴王传命防守营帐,内外何止数百千人,眼睁睁瞧定了骏马,连一瞬的甚儿都不敢。等了大半夜,毫不见有动静,众人都有点子倦意。忽闻帐外大呼:’偷马贼逃走了。’霎时间各帐齐呼捉贼,众人忙都出帐追赶。此时营里营外,喊声如雷,营中马匹尽都逃出。等到追回,那头骏马已经不见了。原来海公潜伏在巴王帐后,却叫跟去的人,四面大呼,诱引守兵出了帐,海公就盗马飞行。次日相见,巴王服他智勇,就把骏马赠给了他。"和珅还要说话,高宗早已听得不耐烦,止住道:"去世的人,恁是如何智勇,这会子终也没用。军务倥偬时,倒还有暇谈天,你们也太自在了。"和珅、纪昀应了两个"是,"也就不言语了。仁宗道:"照子臣下见,教匪不过是内地乱民,恁他如何猖獗,总比不上外夷敌国,何必定要智勇双全的大将?"高宗道:"你把教匪瞧得太轻了,不见疆臣奏本么?"仁宗道:"疆臣习气,最喜的是铺张,铺张得利害了,自己好脱卸干系。教匪总不过是乌合之众,没有阵法,不知方略,只消派两个经过战阵的人员,平靖是很容易的。不过平靖之后,遭难地方,还要好好的抚恤呢。"高宗点头道:"你这见解,颇为有管,只现在,派谁去好呢?"仁宗道:"依子臣愚见,暂可不必派人,就责成那几省督抚,限日平乱。直到不得已必须派人时,都统明亮军略上头很有阅历,侍卫额勒登保也很骁勇,这两个人似乎都可以派遣。"高宗道:"倒是你提醒了我,额勒登保现在办理苗事,未便抽调,明亮很可以用得。"仁宗道:"明亮还可以用得么?"高宗道:"明亮是履亲王的女婿,记得那年老贵妃没了,移葬东陵,途中积潦没胫,舁夫都惮行走,明亮躬行泥淖,做舁夫的向导,有不从令的,鞭杖交下,在路数日,队仗整肃,宛若行军。履王叹道:"吾婿真将才也!后来金川之役究竟立了大功。现在急难之际,怎么竟忘了他?可知我老得竟糊涂了!"仁宗道:"毕沆、惠龄都是封疆大吏,贼在他界里头,似宜仍旧责他办理,这会子派了人去,他倒可以脱卸了。"高宗道:"这话也是。"随命军机拟旨,湖广总督毕沆、湖北巡抚惠龄专剿荆州之贼。西安将军恒瑞专剿当阳之贼。限日肃清,立俟奏凯。旨章拟得非常严厉。白莲教起事而后,高宗、仁宗父子两人,宵旰忧勤,满望挽回大劫。

同类推荐
  • 八阵总述

    八阵总述

    《八阵总述》是西晋马隆编撰的一部兵法。作者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

    本书是风靡海内外的通俗历史巨著,史学大家蔡东藩正史为经,逸闻为纬。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笔,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描述五代十国时期更替下的民俗民生,参透疆场血战、宫廷阴谋,千古兴亡中的生存智慧。
  • 守城录

    守城录

    《守城录》是中国南宋城邑防御的专著。全书由陈规的《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守城机要》和汤璹的《建炎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各自成帙,宁宗以后合为一书,刊行于世。
  • 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

    全书分将材、用人、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系统地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清末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思想和治军方法。
热门推荐
  • 一觉醒来我被宠成了小公主

    一觉醒来我被宠成了小公主

    “万物枯荣皆为你眼,我目眩神弛。”-温酉酉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穿进了昨天晚上熬夜吐槽烂尾的小说里,成了第二十八线的女配。还是那种用不了多久就必死的垃圾女配。瑟瑟发抖的小温同学表示:别的不提,先保命再说。火速找到女主求抱大腿,为了小说能有个HE结尾,一路撒娇卖萌,护卫男女主的爱情。不过咱不太理解,你们这些人,干嘛都围着我啊?!!!一众大佬:当然是护着你了-本书又名《我真的不是白莲花女配》《穿书后我成了大佬团宠》
  • 大荒祖龙诀

    大荒祖龙诀

    【热血、爽文、大帝、赘婿】修万亿大荒祖龙气,铸大荒祖龙真身,以赘婿之名问鼎武道极境!!!八荒道域明面上第一人叶擎苍身死道消前,让唯一亲传弟子叶尘拜好友紫炎魔宗宗主为义父,以求庇护,并命叶尘为自己守墓十年。十年间,叶尘修为丝毫未进,身为义子的他,被逼迫入赘,沦为全天下笑柄。如今十年之期已到,荒坟炸裂,大荒祖龙诀认主,叶尘修万亿大荒祖龙气,铸大荒祖龙真身,以赘婿之名问鼎武道极境。这八荒六合,诸天万界,有人可一战否?
  • 是缘,亦是结

    是缘,亦是结

    作者第一次写小说,可能写得不好,不喜勿喷这是一部校园爱情小说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关州刀剑客

    关州刀剑客

    传闻江湖上有一幅天下兵器图,上面记载了天下第一的各样式武器,得到它们就可主宰天下苍生。刀下第一刀客徐炼从无意中救起的一个孩童口中得知了天下兵器图的线索。江湖又将不再平静。
  • 生命符号

    生命符号

    地球上的一种新型病毒肆虐,万物生灵们都遭到灭顶之灾。人类变成没有灵魂的丧尸,直到人类完全灭亡,最后就只剩下被人类所制造出来的机械人和复制体们存活的世界,而他们最初被制造出来为了保护人类的高智慧生物,但是人类已经灭亡的事实双方都心里清楚,他们相互怀疑,但他们也拥有感情,他们不想让人类的灭亡成为互相厮杀的借口,他们寻找着真相,但事实是制造机械人和复制体的人其实是外星人,他们目的是入侵地球,病毒也是他们所制造的,而复制体却愿意相信人类,最后复制体们找到了贝诺的实验室,在实验室密室中看到了外星人的留下来的格式化塔的文件,也看到了真正的格式化塔的信号台。最后在一座塔上,复制体通过贝诺留下的资料找到并入侵了塔的系统,但最终信号还是发了出去,而复制体也被塔的自动防卫系统所杀。
  • 团宠女主
  • 什么是正,什么是魔

    什么是正,什么是魔

    什么是正,什么是魔?
  • 彼剑迟

    彼剑迟

    皇帝像是一头雄狮,威震海内,万古贤明。所有人都是这么说的。无论是在紫气萦绕的长安城,还是在遥远的草原上,走卒也好,奴隶也好,权贵也好,都对长安城那位年老的帝王充满敬畏。在皇帝过去几十年的统治里,汉家的军队屡获胜绩,疆域空前之大,八方小国拜服。而在帝都长安,十三坊的繁华,酒肆里陈酿的香味,妓馆里女子的媚眼,让每一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迷失。然而黑夜里总是有人清醒,并在暗中准备好了刀具,打算在雄狮老去之后,占领它身下的王座。此刻,隐藏在诏书里的,朝堂上的,深宫内的,除了欲望和野心,还有滚烫的鲜血,它可能流动在胸腔里,也可能从伤口上喷溅出来。要么落在敌人的脸上,变得冰凉,要么落在自己的身上,宣告死亡。几乎与此同时,在故事的序幕——古道如旧,马车从长安出发,来到辽阔的草原,带着汉庭的命令,与未知的命运相逢。那些发苦的酒与滴着暗血的剑,会是几个年轻人最后的挣扎。是寒风里的相互取暖,也是黑夜里的赤裸相拥。
  • 龙道巅峰

    龙道巅峰

    一曲龙吟,震啸九天,龙族统治龙道大陆数亿之年,天下间,纵是有着数以万计的种族,人数亿亿万倍与龙族,却是无人敢于挑衅。不过风云激荡,一日浩劫降临,在所有的种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龙道大陆至高无上的皇者种族被灭绝殆尽,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毫无保留········而在浩劫之后,数以万计的种族纷纷起兵,手舞风云,争霸天下,自此,龙道大陆分距,人族,妖族········无数的国度纷纷的建立。少年龙心,自小小紫云荒江镇一步步爬起,收龙灵,寻龙道,一手剑法惊天舞地,执手中之剑傲视天之苍穹,寻之神秘身世,探之龙族灭绝之谜·······翻手可舞风云,覆手可灭强敌,天地间,谁人伴我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