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0300000002

玉杯第二

春秋讥文公以丧取。难者曰:"丧之法,不过三年,三年之丧,二十五月。今按经:文公乃四十一月方取,取时无丧,出其法也久矣,何以谓之丧取?"曰:"春秋之论事,莫重于志。今取必纳币,纳币之月在丧分,故谓之丧取也。且文公秋祫祭,以冬纳币,皆失于太蚤,春秋不讥其前,而顾讥其后,必以三年之丧,肌肤之情也,虽从俗而不能终,犹宜未平于心,今全无悼远之志,反思念取事,是春秋之所甚疾也,故讥不出三年,于首而已讥以丧取也,不别先后,贱其无人心也。缘此以论礼,礼之所重者,在其志,志敬而节具,则君子予之知礼;志和而音雅,则君子予之知乐;志哀而居约,则君子予之知丧。故曰非虚加之,重志之谓也。志为质,物为文,文着于质,质不居文,文安施质;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文质偏行,不得有我尔之名;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虽弗予能礼,尚少善之,介葛卢来是也;有文无质,非直不予,乃少恶之,谓州公寔来是也。然则春秋之序道也,先质而后文,右志而左物,故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推而前之,亦宜曰:朝云朝云,辞令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引而后之,亦宜曰:丧云丧云,衣服云乎哉!是故孔子立新王之道,明其贵志以反和,见其好诚以灭伪,其有继周之弊,故若此也。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曰: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一日不可无君,而犹三年称子者,为君心之未当立也,此非以人随君耶!孝子之心,三年不当,而踰年即位者,与天数俱终始也,此非以君随天邪!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浃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为左右,以成文采,其居参错,非袭古也。是故论春秋者,合而通之,缘而求之,五其比,偶其类,览其绪,屠其赘,是以人道浃而王法立。以为不然,今夫天子踰年即位,诸侯于封内三年称子,皆不在经也,而操之与在经无以异,非无其辨也,有所见而经安受其赘也,故能以比贯类,以辨付赘者,大得之矣。

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轹而不可得革也。是故虽有至贤,能为君亲含容其恶,不能为君亲令无恶。书曰:"厥辟去厥只"事亲亦然,皆忠孝之极也,非至贤安能如是。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耳。

文公不能服丧,不时奉祭,不以三年,又以丧取,取于大夫,以卑宗庙,乱其群祖,以逆先公,小善无一,而大恶四五;故诸侯弗予盟,命大夫弗为使,是恶恶之征,不臣之效也。出侮于外,入夺于内,无位之君也。孔子曰:"政逮于大夫,四世矣。"盖自文公以来之谓也。

君子知在位者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着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能兼得其所长,而不能遍举其详也。故人主大节则知闇,大博则业厌,二者异失同贬,其伤必至,不可不察也。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时蚤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圣化,吾取之。

春秋之好微与,其贵志也。春秋修本末之义,达变故之应,通生死之志,遂人道之极者也。是故君杀贼讨,则善而书其诛;若莫之讨,则君不书葬,而贼不复见矣。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贼不复见,以其宜灭绝也。今赵盾弒君,四年之后,别牍复见,非春秋之常辞也。古今之学者异而问之曰:"是弒君,何以复见?犹曰贼未讨,何以书葬?何以书葬者,不宜书葬也而书葬;何以复见者,亦不宜复见也而复见;二者同贯,不得不相若也。盾之复见,直以赴问而辨不亲弒,非不当诛也;则亦不得不谓悼公之书葬,直以赴问而辨不成弒,非不当罪也。若是则春秋之说乱矣,岂可法哉!""故贯比而论,是非虽难悉得,其义一也。今盾诛无传,弗诛无传,以比言之,**也,无比而处之,诬辞也,今视其比,皆不当死,何以诛之。春秋赴问数百,应问数千,同留经中,翻援比类,以发其端,卒无妄言,而得应于传者;今使外贼不可诛,故皆复见,而问曰:'此复见,何也?'言莫妄于是,何以得应乎!故吾以其得应,知其问之不妄,以其问之不妄,知盾之狱不可不察也。夫名为弒父,而实免罪者,已有之矣;亦有名为弒君,而罪不诛者,逆而距之,不若徐而味之,且吾语盾有本,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此言物莫无邻,察视其外,可以见其内也。今案盾事,而观其心,愿而不刑,合而信之,非篡弒之邻也,按盾辞号乎天,苟内不诚,安能如是,是故训其终始,无弒之志,枸恶谋者,过在不遂去,罪在不讨贼而已。臣之宜为君讨贼也,犹子之宜为父尝药也;子不尝药,故加之弒父,臣不讨贼,故加之弒君,其义一也。所以示天下废臣子之节,其恶之大若此也。故盾之不讨贼为弒君也,与止之不尝药为弒父无以异,盾不宜诛,以此参之。"问者曰:"夫谓之弒,而有不诛,其论难知,非蒙之所能见也。故赦止之罪,以传明之;盾不诛,无传,何也?"曰:"世乱义废,背上不臣,篡弒覆君者多,而有明大恶之诛,谁言其诛?故晋赵盾、楚公子比皆不诛之文,而弗为传,弗欲明之心也。"问者曰:"人弒其君,重卿在而弗能讨者,非一国也。灵公弒,赵盾不在,不在之与在,恶有厚薄,春秋责在而不讨贼者,弗系臣子尔也;责不在而不讨贼者,乃加弒焉,何其责厚恶之薄,薄恶之厚也?"曰:"春秋之道,视人所惑,为立说以大明之。今赵盾贤,而不遂于理,皆见其善,莫见其罪,故因其所贤,而加之大恶,系之重责,使人湛思,而自省悟以反道,曰:'吁!君臣之大义,父子之道,乃至乎此。'此所由恶薄而责之厚也;他国不讨贼者,诸斗筲之民,何足数哉!弗系人数而已,此所由恶厚而责薄也。传曰:'轻为重,重为轻。'非是之谓乎!故公子比嫌可以立,赵盾嫌无臣责,许止嫌无子罪,春秋为人不知恶,而恬行不备也,是故重累责之,以缫枉世而直之,缫者不过其正弗能直,知此而义毕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星际异能:机甲学院

    星际异能:机甲学院

    经过数千年发展,人类终于走出奥尔特云,与银河系其他智慧种族争夺宇宙资源,最终演化成了各大国家和势力。伊萨共和国、塞坦帝国、自由联邦、维克托王国、13殖民地联盟、精灵部落联合国等各势力间,表面和平,但却暗潮涌动,随着势力的扩张,一场星际大战似乎已不可避免。朱诺作为伊萨共和国的一名高中生,天生不凡,拥有异能的他,注定是伊萨共和国军队的未来之星,而伊萨共和国也将在他的带领下,走向称霸银河系的巅峰。而这一切故事的开头,要从朱诺和机甲学院说起。
  •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神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神

    公元3000年人类已经掌握了星际航行的能力,后与众多地外文明取得了联系,在太空建立起联合空间站,探索着未知的宇宙。在一次联合探险中,探险队遭到不明生物袭击。就在探险队即将全灭之时,一道金光亮起,从中走来的人竟是古代神话里的神!
  • 避春寒

    避春寒

    庆丰末年,长乐伯萧元启逼宫,以梁代宋,宋康宗幼子一路北逃,以幽云为根基称帝。康宗朝南边开拓的千里疆土,在梁宋交替期间也分崩离析,滇地、交趾扼关自立,滨海、岭南、江南等地门阀纷纷扩充实力,关外胡人也在伺机而动。
  • 落雪真情

    落雪真情

    团结统一,开拓进取,开放包容!
  • 采忆南山

    采忆南山

    已经记不清时间过了多久,也记不清故事的结局。在我脑海里,仅存的,是一切的开端。那些美好的画面,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重复上演。我唯一记的,是那片土地。那个地方,叫作南山。
  • 快穿反派大佬要贴贴

    快穿反派大佬要贴贴

    在末世生活了许久的陈卿竟死在了多年好友的手下,他不甘心!快穿系统007找到了他,许诺他只要完成9个世界的攻略,就帮他回去并给他一具新的身体。陈卿特别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到了后来,他反悔了。
  • 山有色

    山有色

    现代年轻富婆穿越到古代,从一个穷山村的农家女,努力奋斗,终于成为造福一方的富商。
  • 革清

    革清

    自古没有路,只因为走的多了,就是路康熙时期的华夏,魑魅魍魉、百鬼夜行前方、是无尽的岔道、前方,唯有唯一的出路砸碎封建者与外族压迫者所造就的一切镣铐,全华夏的穷苦者失去的只有镣铐、但他们——将取得整个天下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给我坚强下去的理由

    给我坚强下去的理由

    爱上一个有家的人,继续下去真的很难,可是又找不到放弃的勇气,真的很爱你,除了这样,我还可以选择什么,还可以做什么,不能放弃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