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天,初一终于结束了。由于在乡中学成绩还算不错,考过年级第二。年级第一的人不讲武德,他是上到初三后,又重新回到初一。爸妈想让我更上一层楼,准备送我去县城上学。
我早就想逃离这个鬼地方了,离开这个恶劣的住宿环境和差劲的学习氛围。其实新校区已经建好了,初二开学的时候就可以搬过去,条件会改善很多。但我还是想去县城上学,除了住宿,这学校的升学率特别低,初三每年能考上一中(县里的好高中)的都是个位数,在这里待三年,我大概率是考不上高中的。我可不想去上二中(垃圾高中),也不想去打工,我必须得考上一中,将来才有希望上大学。
想去县城好点的学校上学,外地的学生需要插班生考试才行。我选择了宜阳县的城关镇一中,考试那天人挺多的。我是要考初二,相对来说人还算少的,考初一的人真是太多了,比我那里乡中学整个初一的人都多。
我这初二插班生考试,只考二门,语文数学,还好没有英语。第二天出结果,一共贴了5张纸,我的名字在第二张纸中间,被录取了。初一的贴了10张纸,也是只录取前二张纸。和我一起来的同村亲戚,他是考初一,平时在村里考第一,在这里根本排不上号,没有被录取。
开学去交学费的时候,才被告知我这种外地插班生需要交250块借读费。当时可把我心疼坏了,这对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早知道学校这么黑就不来县城上学了,250块足够让我在乡里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了。
还好我这里的宿舍不是百人间,是10人间,我终于可以一个人睡一张床了。住宿条件的进步,这让我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刚开始我还搞不清状况,这边住宿管理也很混乱。前几天我没在学校住,先是在我大舅家住了几天,后来才找到宿舍管理员,被分了宿舍,但是和一群初三复读生住一块。第一学期快过去了,宿舍管理员给我调到了初二同班宿舍里。
那个宿舍管理员是个老头,他是个好人。当时有伙垃圾学生挨个宿舍讹钱,我也被讹了一块钱。后来他知道了,就把那伙垃圾处理了,又把钱一个个退给我们了。平时星期天的时候,我们这些外地学生不回家,经常到他的屋里看电视。有时候看到深夜,甚至直接就在那里睡觉。
初二一共有16个班,我被分到了二(8)班,班里也是80多个人。班里有来自各个乡里的学生,口音略有区别,刚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没法和他们正常交流。本来我也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不擅长和人沟通,口音问题导致我前几天几乎没有和人说话,后来作文课上,老师夸奖了我的作文,有人主动和我搭话,才逐渐熟络起来。
那个时候,初二是过双休的。为了省点路费,我一般半个月回去一次,第一个星期就在县城待着。那个年代没有QQ、没有微信,没有智能机,班里大多数同学连mp3都没有,有个随身听都已经算是富家子弟了。很多和我一样不回家的外地学生到了星期天就去网吧玩,一玩就是二天,中间根本就不出来。
那个时候被网吧毁掉的好学生多的是,有很多通过插班生考试进来的学生本来都是班里前几名,接触了网吧,就成了倒数。学校每周一早上的全校期大集会,校领导基本上都会发表网吧害人的言论,除此之外,还有学生不能抽烟喝酒早恋打架纹身之类的话。
我当时觉得这种集会没啥用,校领导们在上面发表些高谈阔论,底下根本没人认真听,纯粹是占用教学时间。现在才发现这真的有用,虽然我从来没有认真听过一次,这些讲座还是在潜移默化中被记住了。我初二初三在县城待了二年,从来没有踏足过网吧,觉得进去就毁了。我直到现在也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纹身,从内心里排斥。
当时我主要的娱乐活动是看书,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很小一部分是买书,主要是去县新华书店二楼看。
我是被班里一个和郭敬明同名同姓的男同学带去新华书店的,他挺色的,他主要是看一些带黄的书。我虽然也很想看,但是脸皮薄,不敢看。他却敢旁若无人翻看那些书,我对他有点鄙视又有点仰慕。
新华书店一楼是卖书的,其实也可以在那里看书,但是二楼更方便。二楼那里有个阅览室,可以不花钱随便进去看,有桌椅,在那里坐着看一天书都可以,没人会撵。
我刚开始只是在周六周日坐在那里看,二天时间都在那里,有时候甚至不吃饭。后来办了个借书卡,把书带到学校,主要在晚自习的时候看,但也占用了大量学习时间。
我当时看的书还挺杂的,故事会、周刊杂志、武侠小说、世界未解之谜、十万个为什么、吉尼斯世界纪录……其中特别喜欢有关恐龙和沈石溪的小说。
我原来是不近视的,可能是因为看书时间太长了,看得眼睛特别疼,导致视力开始下降了。但就算眼睛疼得要命,我也舍不得把书放下。因为我的借书卡是暂时的,有效期是半年(也可能是三个月或一个月,时间太久了,理记不清)。花多少钱办的借书卡也完全忘了,应该不超过30块,但对当时的我是一笔巨款。
初二到了县城,我的伙食费用稍微提高了一点,但大多数时候一天不超过5块钱。家里穷,我又特别抠门,很多时候我只是买点饼,喝点自来水,就把一天对付过去了。我现在个子不高,还有点O型腿,可能就是因为青春期没有吃好。当然也和基因有关系,我爸妈个子都不高。更诡异的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身高都不高。我这不到170的身高在一个村同龄人里也不算特别矮,算是平均水平了。
当时太傻了,不知道眼睛疼时间长了会造成视力下降的。主要还是穷,太抠,不舍得花钱买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脸皮也薄,不好意思去借同学的,就让眼睛疼着算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眼睛视力还可以,看清黑板上的字没问题。
我记得曾经陪同一个男同学去学校隔壁检查视力,应该是叫★东坡,可能是姓张吧。个子高高的,比较瘦,脊椎柔韧性很差。检查很简单,只是看个视力表。当时我觉得自己视力可能也不好了,就也查了一下。模糊记得那时候我好像还可以看清倒数第三行,当时检查的是一个女的,没说我视力问题。反而说我有沙眼,可以做个手术之类的,只需几十块钱。当时吓坏我了,我哪里有钱做手术啊!还是眼睛的手术,吓得我落荒而逃,好几天没有缓过来。
后来又陪同他去了一家眼镜店,他用验光机检查了一下,大概近视150—200度。当时我都惊了,世界上竟有如此神奇的机器,照一下就能测度数,amazing。我也很想测一下,但是脸皮薄,没好意思说,最终也就没测。因为脸皮薄,误了很多事,错过了很多机缘,吃了很多亏。
初三暑假,由于过度看电视,眼睛进一步被摧残。真是弱智的操作,眼睛从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起来,坐在床上看电视,距离屏幕不到一米,经常看到深夜。眼睛疼得睁不开了,才去邻村卫生所治病,但也只是简单开了瓶眼药水。躺在床上缓了不到一天,第二天稍微能睁开眼睛,就又继续高强度看电视。当时我妈妈还说离得太近了,小心近视。我还不以为然,就想坐床上看电视,软软得,舒服。
等到高中开学的时候,我坐到第四排,发现看不太清楚黑板上的小字了,才意识到自己近视了。由于眼睛疼而且视力下降,我还让爸妈带我去医院检查了,当时不懂,现在想想医生真是太敷衍了,没有给我散瞳,直接就看视力表。记不太清了,视力大概0.6——0.8左右,医生也没让戴眼镜,只是说好好休息眼睛。
接着又去了一家眼科诊所检查,一个人给我眼睛揉来揉去,顿时感觉视线模糊了不少。然后直接看视力表,结果忘了,反正看不清。然后让我戴所谓的中子镜(智商税)看近处的字,半个小时后再看视力表,应该会有明显提升。我老老实实看了半个小时,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那人说我不老实,不配合,由于嫌贵,就没有买这家诊所的产品。这次眼睛检查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开始跟着同学去网吧,我主要是看圣斗士、看欧美电影。刚开始站别人椅子后面,还能看清电脑上的字幕,估计视力还有0.6左右。但是上课的时候,我看黑板已经非常吃力了,知道自己是真的近视了。
当时我不懂,听信别人的谣言。那时候都谣传说低度近视最好不要戴眼镜,戴了就离不开眼镜了,而且会导致度数越来越高。而且将来考上大学了,不费眼了,视力会恢复过来。
后来了解了相关医学知识,才知道当初完完全全都错了。近视之后如果不配戴眼镜,就会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使眼睛出现视疲劳的症状。一旦眼睛出现视疲劳,就会加重近视。如果近视之后能够佩戴合适的眼镜,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视疲劳,对于延缓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增长具有较大的帮助。
高一的时候,我姐给了我一个mp3,2寸显示屏。我跟着班里的男同学去了网吧,学会了下载txt小说到mp3里,不能下载的,建个文本文档,然后复制粘贴。从那以后,天天晚上藏在被窝里看小说,看到没电为止。白天睡醒充满电以后继续看,中午也不休息,废寝忘食,眼睛又酸又疼,视力急速下降。
高三的时候,我姐又给我买了一个触摸屏的山寨手机。屏幕比mp3大二倍,一页能看的字数更多了。高三别人都在努力学习,而我在没日没夜看小说。原先眼睛还会特别疼,后来眼睛不疼,不是进化了,是废了,视力更差了。我坐在第三排,上课的时候根本就看不清老师的脸,高考体检的时候,只能辨别视力表第三排,还是模糊的。
2009年高考,我觉得自己能考过二本。但成绩出来后,我离三本分数线还差几分。刚开始我还不太相信,反复查了几遍成绩,最后只能接受现实,去复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