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事皆有争议存续,无非是在面对某些选择时,我们站在了人数相对较多或更易获利的一方,以绝对的优势碾压性的获得了话语权,从而为自己的选择斩夺了一个以“正义”为名的桂冠罢了,毕竟也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口中所谓的“答案”看起来更似问题的唯一正解。
很多时候一些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如家庭矛盾中的代沟问题,事物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的问题等等。
常有人用代沟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当今社会家庭中存在的普遍矛盾。老一辈常觉得新时代青年过于矫情,明明过得很好却成天喊苦喊累。而新时代青年却总觉得老一辈说得轻巧、做不到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感同身受。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多数人都弄不明白为什么老一辈活的并不出彩,文化水平不高工资也低,可他们却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还能在养大孩子的同时存下不菲积蓄,而新一代青年却好像连照顾好自己都感觉分外吃力。
其实这个不难理解,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人们被日渐丰盈的物质生活迷了眼,我们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不再像曾时仅满足生活必需便可,而是演变为要满足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诸多需求。
就工作而言,以往事业编制并不像如今这般难进,有个门路给领导开几年车做几年文秘,或在一个事业编制干几年临时工作,有机会的话很容易便可转正。而现在最基层的公务员都需在万千人海中博一条血路出来,而随着人口的激增,很多时候都是某一岗位只招一人,报名的却有数千之巨,难度直接调至炼狱模式。而相对公务编制来说,而今社会上的一些其它职务并不稳定,很容易因各式各样的问题引发一系列如扣发薪资、裁员之类的举措。所以现在大多青年相对以往来说会更加焦虑,这是难免的。
再来说房子,早些时候得承祖业会让很多人避免为居所而烦忧。那时好像还没有成家便必须要有所谓新居的说法,再后来城乡改造拆迁赔款等一系列政策也让很多人摆脱了,仅有单一居所或没有款项置办居所的尴尬窘境。八十年代还有一风口,当时国家为扶持创业批了很多款项,可最后那笔钱成了烂账不了了之,很多民间借贷人借着此事狠赚了一笔。
除去以上这些外,当时人们购置房产的绝大多数手段便是向亲友借款,这样的借款损耗的是人情,并无利息或按月催还的情况,于是有些人也成功购置了房产,无非就是外债要拖个七八年才能还尽。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时间和利息催还的问题,诚然老一辈的房子亦不是凭白得来的,也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艰辛为此流过血汉,他们比当今青年少的无非是月供无法给付房产便可能要沦为法拍的这一麻烦。可也就是这一麻烦成了压垮当今青年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没了老一辈的从容,很难再有多余的薪资存续,在面对债务时也大多无法去灵活的跳过自己可能稍显落魄的时光。
此中道理浅显也不难懂,可很多时候绝大部分人就是不明白任凭人言蛊惑。
很多人想创业,可创业是要有一定个人底蕴的,他不单单是指后台的强盛和资金的充盈,更多的是你要对建项选题的筛查、行风行情,风险评估、人员或产品内容组成的架构等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控。实体店还需要了解地段对店内人流和翻台的影响,周边是否有相同类型的门店,自己能否竞争过对方,店内装修风格等是否可以抓住来客的眼球,服务品质能否抓住体验者的身心等。就连想在短视频平台上作一位网红主播,也不单是有颜有艺便可以的,如何去推广,如何去引流,作品的内容,平台的算法等。很多事物均需要你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可这些没业内人引导的话,便需要初学者不断的试错,可往往大多数人没有试错的能力,有的仅是满腔的孤勇和热血。
而正是这些不同的选择和际遇才让原本不尽相同的时光变得更有意义起来。些许跳脱的个体让本就清晰的岔路尽头蒙了层薄雾,画面入眼不再真切,所以人们才会在面临选择时作难,而正是争议的产生才让原本近似相同的乏味故事存具了趣味性。
林易知是这缕缕烟云的执绘者,浮世人生何止万千,故事自是述不尽的,每个故事都会让人懂得更多,感悟些许新奇的内容,笔下那些查无此人的角色许是真实存在过,可为何他们消失了,无人可知。当然这是属于林易知的秘密,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