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他的精神境界高,修为到极致时,学识盖寰宇,慧眼洞察至微,堪破万事因果本质。
而他的元力也同样十分出色。
这一次重修,起始的条件同样恶劣,而方式将有不同。
“修炼更快更好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能让自己存活下来的方法才是。”
林叶瘫痪的身体里,脑海中,形成一片固定的精神世界,里面充斥莫名而不断变幻的事物。这是林叶的“精神宇宙”,也称“精神海”,容纳他的精神力量。他便是这个宇宙的主宰,可以依照自己的想象随时改变里面的结构。
“精神海”形成,意味着林叶的精神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常人。
精神力也是从这片“精神海”里摄取的。
“念、识、智”三境的开发与壮大,都会不停改变“精神海”的组成结构。
精神海的容量可以体现“念境”强弱。
精神海的组成是否分明可以体现“识境”强弱。
精神海的复杂程度可体现“智境”强弱。
开始的精神海就如一片虚无之海,组成简单。
“念、识、智”所消耗的都是精神力。
不过常人对精神世界了解有限,接触最多的是“念境”,所以常常将精神力称为“念力”。
林叶“念”境渐渐壮大的同时,“识”感知不停外延,不停感知四周细微存在与变化,“识”力笼罩着四周。
林叶低呼一声,虽然身体还不能动,但觉识凝聚,十丈远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神念勘查。甚至已经能探察到灵气的存在,那是一种如烟似雾的缥缈气息。
他运用念力隔空奋力一击,其力量甚至比不上一个普通人的随手一拳打出的效果。不过他的“识”远超普通人的感知。
他再次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情况,身体瘫痪许久,经络尽断,实在无法炼体。
“如果要炼体,凭我现在的情况,跑步跳跃都不能,根本不能做到。”
“不过现在有了‘念’与‘识’的进阶能力,在瘫痪状态下修炼,也是有办法的,先引来‘灵气’修炼出元气,绕过锻体过程直接探触‘融境’,自上而下,利用元气治好身体。”
“这样没有实体基础的修炼当然不好,对未来的修炼进阶大有坏处,但现在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他已经决定先利用念力引来外界灵能淬炼经络,修炼出元气,越过了体境、内境,直接踏入了修气融境。
等到修出元气,就用元气功法恢复身体了,等体质恢复,就散去元气修为,再去重新炼体,一步一个脚印打下坚实基础。
林叶继续回忆修炼知识。
“体境,就是淬炼身躯,使之达到开启元气修炼的要求。”
“体境比较容易,勤奋一些,什么障碍瓶颈都能跨越。”
“体境圆满后,利用自身营养炼元气,淬炼出气穴与气脉,筑丹田气核,为内境。”
“然后尝试感觉外界灵气所在,吸收外界灵气淬炼升级气脉、转化为元气。引纳灵气来淬炼身躯的气脉与气核,为融境。”
“气脉与气核内能自行产生元气。融境时,更能吸纳灵能化为元气,此时的元气的质与量比起内境时大大增加,也能称为‘真元’。”
“其实,还有不少不需要灵气也能修炼元气的方法。”
“修行之道,在于突破极限的进化。众生钻研颇多。宇宙之能,非灵能也能进化,万种能源皆能用于修炼身躯。”
“非灵气修炼者,如日月之精华可用于修炼,冰雪之气也可用于修炼。”
“这在人族不多见,有一类天赋体质,就是利用各种元素力量修炼,比如火气、冰气、星土重气、金锐气等类的。元素之力随地都是,取材方便,如能吸收,修炼速度可想而知。”
于是念力运起,吸收灵气过来。同时炼起“淬元锻”功法,将灵气炼为元气。
灵气量很少,短时间里,难以融凝气脉与丹田。
没有元气,如何恢复身体?”
林叶只能另想办法。
“我自有准备......”
林叶有利用除灵气以外的元素气息修炼法“天融引”,但不敢使用,怕赢弱的身体受不了强横的元素力量。
“我们普通人体质不行,承受不了猛烈的元素之力。比如普通人类都怕火烧、冰冻。”
“不过还是存在能利用各种能量修炼功法的,让普通人也能利用非灵气能量来修炼,只是很稀少,而且修行效率多半不佳。还好我有‘天融引’,能吸引任何实质存在的能量波动来修炼。
“赤耀辰”的灵气含量比地球还不如,但因为与其它星球文明有所交流,而不像地球这样一颗孤星,所以还是有些元气的修炼理论的。
匮乏的灵气环境,迫得林叶思变通达,想尽办法去钻研摆脱灵能修炼的束缚。
“灵能可以转化为元气,元气可以转化为任何实质能量。这个过程可逆吗?我能不能逆转普通能量为元气?普通能量能不能转化为灵气?”
“天融引”的构想灵感就是这样来的。
林叶是得到了几部元素力淬炼法,融汇贯通,混合“混沌源力”研究成果,创造了“天融引”。
“天融引”是可以用实质能量转化为元气的功法。
“我推测,所有实质能量,包括金、木、水、火、土、风、雷、冰、暗等、甚至灵能,还有元气,组成都同出一源,便是‘混沌源力’,而源力与‘精神力’也同出一源,姑且叫‘醒力’,这就是能量之母。”
其实林叶也不了解什么“醒力”,甚至这个词都是他杜撰出来的。
“混沌原力”已经被他证实存在了,虽然还没有提取出来。
而“醒力”不过是他的一个猜想,且他坚信这是正确的,只是他的能力有限,无法得到实物证据。
这些不妨碍他从中受益,至少成功将各种不同能量转化为体内元气。
他知道各种能量是通过淬炼出“混沌原力”才转化为元气的。那么“醒力”也应该可以被发现的,只是他的能力有限,探察不到而已。
这点上一世到死都没有得到证明,而且,他的朋友们认为这个证明其实没什么必要,即便证明了又如何?好像也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啊!他的“天融引”也能运用了啊!于是纷纷劝他不要死钻牛角尖,浪费大量时间在这无用功里。
只有潆徨支持他。
其实,这已经非常靠谱了,林叶的思维似乎一直在转动,有时几近魔怔,不停研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东西。比如非要证明五行元素的相通之处,能不能用水元素能量使出火元素的效果。又比如如何用念力代替元气炼武道,用元气如何使用更强术法。
林叶自来了地辰星带,将所有的权力能放弃就放弃了,彻底放飞自我修炼、钻研,谁说了也不管用。
这些课题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都被人当成笑话看,增加了许多欢乐气息。想象一下地位、实力都高绝的大人物林叶尽做些不靠谱的事,还自顾自沾沾自喜,动不动傻笑一番,许多人都忍俊不禁。
别人不知道,林叶也不解释,让人嘲笑也不恼。
只有潆徨后来知道了,这不是胡来,而是修炼“智”境界的一种高效方式。研究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停用脑,提升“智”境界。所谓的“大智若愚”,因为他的办法太过高明不被理解而已。
精神境界往往随着实体能力的提升而提升,想绕开实体能力直接提升精神力,非常困难。
偏偏林叶修炼过“神醒”就能做到。而且,这功法对修炼“识”、‘智’有巨大作用。所以他在元气修为还不高时,就通过观察、分析出各种能量中“混沌源力”的存在。
这样修炼,比起单纯吸收灵气来,繁琐得多,但胜在取材广泛,不需要完全依赖灵能,在灵能贫瘠或全无之地亦能修炼。而且修行速度也快。这个发明意义重大。
而且宇宙中灵气丰富的地方多了,一般有修真文明的种族都会去到处寻找以及居住灵气富饶之地,利用耗尽了,再找一处就是,没必要花力气去研究灵气的产生方法。
现在重修功法,基础功法“淬元锻”到了气境以后,太过依赖灵气不说,效率奇低,而且修炼上限不高,仅能修炼到地境初期。
既然效率太低,林叶便放弃了“淬元锻”,尝试一下“天融引”。
因为有了念力,他快速汲取四周的各种能量波动。
周围咋然黑蒙蒙地无光彩,十分寂静。因为这里的光线能量被林叶用“天融引”吸收了。
各种能量在体内冲突,萃榨出“混沌原力”。
林叶的身体受到冲击,身体渗出血来,内伤更加严重了。
再炼下去,身体怕要碎裂了。林叶不敢造次,暂缓使用这“天融引”。
时间不等人!现在不死,接下去怕走了历史老路也就死了!
林叶心一横,“天融引”再次发动。先炼化了灵气,实在找不到一丝过来了,只能将四周的自然能量取来用“天融引”炼化了。
将一丝丝能量炼成元气。
身体开始在各种能量与元气的作用下,开始缓慢撕裂。
林叶的“识”力在身上扫过,已有的一点元气,先用于疗伤。他有的是元气疗伤的方法。
虽然运用元气会对身体造成反噬伤害,但治疗恢复的速度更快,所以只是痛苦一些,身体还是很快恢复的。
伤好了一些,再次修炼元气。
如果锻体境界跟得上,“天融引”根本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而现在只能练练停停,伤了就疗,疗了就炼,炼了又伤。
伤了,身上流出血。林叶怕妹妹看到了担心,早早使用念力,将流出的血引导到床里边,流在床底下。妹妹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
又过两天,林叶体内元气越积越多,渐渐淬炼出气穴,终于贯通了第一道气脉。
接下来,元气流淌,又有一道气脉贯通。
而在丹田处,通过气脉的气息翻动,很快融成一点实质,丹田融成,也称为气核。这时的丹田气核还非常小。
他跳过了体境,直接碰触到气境中的“融境”初阶了。
凝气脉二十八道为完美凝脉,他凝成了两道气脉。
气脉数量多少,不能决定元气的境界高低。但气脉多,元气流通快速,元气收发更为自如;吸收外能更快,能更加快速修炼。不过这些不是他现在能关心的问题。
林叶运转元气,虽然元气两少,但融凝了两道气脉,元气循环系统形成。
“这两道基础气脉,就是地球文明传说中的任督二脉吧。”
“元气修炼进化境界由低到高:体境、气境、融境、真境、地境、天境、玄境、极境......”
“体境为基础,气境修炼出元气,气境按能量来源,可分内境与融境,内境时,便能利用食物营养产生的内能练气,凝气核,然后凝炼气脉。”
“融境时,可吸收外界能量淬炼,这样气息更强,所以能更快速凝炼元气。”
“气境时,最多可凝出二十八主气脉,而最少只有两道气脉。而支气脉由主气脉衍生出现,数量很多,但重要性较小。二十八脉,是我们所知的主气脉数量极限。”
“气脉与修为高低关系看似不大。但数量更多,好处自然更多,能加快能量汲取与运用,加强修炼速度和战斗力。而且气脉少了,会降低今后的修炼潜力。”
林叶感觉元气修为足够应付目前的状况了。他便不再继续修炼元气,先运用元气修复受损的身体。
“过了五天,还有十一天。救爸爸妈妈的时间更少了。”
............
林叶又回忆在那个星球时的景象。
这个星球的遗民最后被整合统计出来,还有五千多万人,多是些原来地位低下的落后民族,当时去地辰星带避难时没有搭上飞船的,有被遗忘的,有被遗弃的。
林叶为了发展这颗星球的势力,决定发展修炼文明。
他与这星球的遗民跟各方势力对战下,艰苦生存壮大。不用很久,他的修为就达到地境,整合了整个橙色星辰,成为这个星辰的最高统治者。甚至收容了许多宇宙其它空区逃难来的民族,势力更加壮大。
后来他居然在这星球遇上了潆徨。后来得知,潆徨因为坚持己见召唤神明力量,花了无数资源最终却失败,被故乡人抛弃失了势,当时与魔族作战失败后,孤立无援,被迫降落在“赤耀辰”上。而林叶并不知情,她则以为林叶这个普通人大可能在战乱中去世了。
两人相遇,惊诧不已,接下来并肩作战。
“赤耀辰”后来所有人口中的称呼是“林叶星”。表达了这里的人们对林叶的尊敬。
在潆徨的帮助下,林叶组织遗民与难民发展“林叶星”,修为也快速达到天境,只用了九年。这是一个令人乍舌的修炼速度。一个极为高等的文明才可能拥有天境修者。“林叶星”原来最高修为的修士不过地境中期。
林叶一直率众对抗外来入侵者,甚至对战动辄毁星灭族的魁涅魔族,往往还能大胜。
林叶的实力不能常理推断,他往往能发挥出远远超出本身修为的实力。
在魁涅魔族的压力下,星空各族仍不团结,还是有许多招惹“林叶星”的族群。
曾经刚有发展壮大的趋势,有几个大势力害怕他们强大了于己不利,想攻占他们的立足之地,驱使他们为奴,找了个借口攻击他们星球。
那是个大危机,数亿军队入侵。
林叶布置了极其坚固的阵地,敌人久攻不下,知道了林叶的谋略之强,便欲擒贼擒王,想尽办法要杀死他。
那时,十九尊各敌族的天境大修士、百个地境修士,加上几百万军士围杀他一个人,而他只是地境修为而已。
众强者被他一再引入各处秘境、恶地,边打边修炼,各个击破。
因为他修炼的是自创的不世绝学“万融诀”,对于其他修士强者来说,就是“吃土也能活”的变态,在贫瘠之地大战极为有利。
最后杀死十三个天境,五十多个地境,还有两百万军队。余者拼命逃离。
这一次战争,林叶星伤亡巨大,但仍取得胜利。
这次的几个敌对势力,最后被实力大增的林叶带部队过去报复,找上门去,将一个个的强大修者、帝王、贵族等在他们自己辉煌荣耀的领地揪出,当着他们所统治民众的面审判,宣布罪状并处死。
参加入侵的族群全部成为了林叶星的领地或附庸。
从此林叶声威大振。
星空族群内战不息,这时的魁涅魔族也更加强大。
魁涅魔族的根据地叫天裂深渊,是无数年前产生的一道裂痕。后来魁涅魔族从那里不断涌出来,入侵四方,渐渐吞灭古族文明。
数万年岁月,魁涅魔族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星空各族不断退却。已知宇宙,已经没有剩下多少空间了。
这个废弃之星,渐渐壮大,短时间里,林叶培养了多个英雄人物,征服了许多外星,形成一股极大的势力。
林叶的威望高到极点。
魁涅魔族久攻“林叶星”不下,不停增大兵力。
“林叶星”压力陡增。
林叶知道这次难以独立对抗,便向星空各方势力求援。
由于他们在发展的过程里,不可避免得罪过许多势力,别说过来增援的,反倒来了一些落井下石的。
潆徨只身前往游说“地辰星带”。结果被关押起来。
他随后也偷进地辰星带营救潆徨。
地辰星带由一颗大星球与无数松散浮星组成,能在宇宙中移动,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堡垒。
地辰星带有两万多公里方圆,核心中枢是一颗九千公里直径的星球,星球外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卫星,这里称之为浮星。浮星小的不过几米、几厘米,大的可达几公里。
许多浮星是人工改造过的规则多面体或球体,浮星数量多且接近,却从不碰撞。
不管是球形或是多面体形的改造浮星,每个面都是能在上面站立行走的,充分利用了面积,重力比在地球上稍重。这是用了某种先进的引力技术。
浮星区也叫战区,布满碎石、阵法、机关陷阱、飞船、武器......这么大的范围,有着极多的传送门,飞行器,能轻松远距离传输,交通便利,上千万守军才能快速调度。
他们现有二十多亿生灵,九成以上的人族。自称补天族,原来势力非常庞大,但如此长久岁月与魁涅魔族殊死作战,现在几乎灭绝,只余这一处据地。
目前这阵地有一亿多守军,还有上亿机器人或智能傀儡战士。
这里固若金汤,林叶还是救出了潆徨,在古离、木寂等一批强者的帮助下,经过多场与对手交锋,反而让潆徨成为地辰星主。
于是补天族与林叶星人配合,打败了数量大于己方上万倍的魔族,声威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