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0000092

第九十二章 雁门关外

李格非走了很久,我还坐在那里。

小林子见我一直在沉思,也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说话,我向他看了一眼,小声道:“小林子啊,你说现在曾布和杨燕云两人到底在干什么?怎么这么久了也没有一点消息回来?”

小林子见我的神色没有什么异常,也不敢乱说话,小心翼翼地道:“是啊,已经去了一个多月了,应该没有问题吧,要是有状况的话,他们敢不向陛下禀报吗?”

我想想也是,要是有什么他们处置不了的事情,岂能不向我请示吗,我是太担忧了,有曾布和杨燕云两人在,河北边境应该不会出什么大的乱子。

我强把心中的担忧放下,与小林子走了出去。

可在雁门关,曾布与杨燕云却正忧心忡忡地坐在一起。这也难怪,大宋一直以来都是把大辽当作是假想敌来对付,雁门关外可是重兵把守的地方。大宋的八十万禁军中,除了五十万在京师周围,十万在西北,这里周围可是驻守了二十万禁军的军机重地。

他们两个人是二十多天前到达雁门关的。

雄关雁门,《吕氏春秋》曾把它评为“天下九塞”之首。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约四百余载。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杨燕云的先祖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太平兴国四年,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当地军民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

杨燕云既然来到了这里,当然免不了要去拜祭一下自己的先祖。因为代州一带的群众都很敬佩这位杨业将军,为了不引起其它的一些事,杨燕云扮成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样子去拜祭他的先祖。

从杨将军祠出来,杨燕云心中不由一阵感慨万端,看来天下百姓心里都有一把秤,天波府杨家虽然近几十年来是声名日下,皇家似乎也对他们起了疑心,但看看如今杨将军祠香火的兴盛,可知在百姓心中,忠臣就是忠臣,英雄就是英雄,无论朝中怎么说,他们也认定自己的想法。

要重振天波府杨家的重担现在要落在自己的身上了,毕竟这几十年来,只有自己是得到了皇家的信任,如果不对如此机会善加利用,老杨家的名声,恐怕真的会江河日下。

“三哥,过几天还是把东西送出去吧。”

“七弟啊,我们还是别冒这个险了吧,听说朝廷已经同意在我们雁门关外和大辽开设互市,官府的人就要来了,现在要是给鲁将军添麻烦恐怕不太好。”

杨燕云是一介武人,耳力相当的好,本来他也不想探听别人的私密,不过听到他们说到互市,而且似乎还牵扯到一个什么鲁将军的身上,心中一懔,忙凝神细听。

“算了,算了,我知道那位鲁将军是三哥的恩人,还是愚弟自己想办法,我找其它的裨将想法子混出城去。要等到朝廷开设互市还不知什么时候呢?”

杨燕云一笑,知道是几个铿而走险的私贩商贾在商量。听他们这么一说,杨燕云马上知道现在代州的情况也不是很好,朝廷曾三令五申不准边民私自与辽国交易,在雁门关地方,一年只开放一次边民互换交易。

杨燕云从皇上那里第一次了解到宋辽交易的实质,要是换在以前,他是不会同意与辽国进行互市的,其实代州一带的人都知道,在大宋就是简简单单的粮食、或者是一小袋盐,一小砖茶拿到辽地都可以换大把大把的银子,要是运气好的话甚至还可以和辽国猎人换来兽皮或是珍稀的药材。

不说边民,就是军士有时候也会下关去搞点小动作,军官们有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现在不行了,杨燕云知道皇上开设互市的目的也是让代州的子民们不用再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闯关,而是光明正大的只在缴一点点费用就可以和辽国进行交易了。

皇上临行前曾交待他和曾布,互市要的是绝对的有序和绝对的控制,这样才能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死死的卡住辽国的经济命脉。

现在听那几个人一说,杨燕云知道当务之急是要在代州整顿军务,要互市的准备期间是绝对不允许有人私越关卡与辽国边民进行交易的。

而且以往边军中总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与私商一道军商结合,在出售大宋物品的同时,出捎带把军情也卖了出去,对于这些军中的宋贼,杨燕云现在可绝对不会手软。

杨燕云回到行营匆匆忙忙和曾布见了一面,因为他们两人现在是皇命在身,代州指挥向玉前明天才能从代州赶到雁门关与雁门关总兵何剑一起和他们见面,所以他们也还没有见着雁门关总兵。

要整顿军务,必须了解当前雁门关驻军的情况,杨燕云决定和一部分亲兵先行入城,与曾布一明一暗,对情况摸个底儿,也好对下一步开设互市有个准备。

两人敲定之后,对外则称杨将军还有些事,要慢一点才能到达雁门关。

于是,杨燕云带着几名亲兵扮成行脚商人,混进了雁门关。

同类推荐
  • 思考与人生

    思考与人生

    故事是一个很有哲理性思想道理,善良有一种做人内在美,这种美不是争执,孔家中几个孩儿中最小最为宠爱的是孔融,孔融天性善良和谐,没有邪念,思想品德高尚,从小就立志成才之本。受益为孔子儒家学思想感染,也就是有对做人的道德和仁德之分,做人要讲道理,除恶从善,为人民做善事的基业。“人之初,性本善。” 都是有很深刻的说法,善良创造人类文明的建设,它塑造了人类起初是很古朴的文化,也是自然的朴实,善良,纯洁,对人要友善,对人与人之间,从善弃恶,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所做的人道理是一样的,做人是以“礼德 ”来学做人,以“孝道”为“仁德志,” 孝敬父母,对朋友要讲信誉和友好往来,待人宽厚,除恶善待对英勇为国献躯立志才能成为有理想,理想是一个人从事在才华出众得到“威望”的人,有所作为的“贤人,”威望是积累的储积,积累毕生的付出努力创造终身智慧潜能才华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没有穿越,只有精彩的历史!五代十国也就五十多年的事儿,但比三国还要精彩。在这里,大家可以认识一些诸如李克用、朱温、李存孝、李存勖、郭威、石敬瑭等很有看点的历史人物……用《明朝那些事儿》的文笔,描写不输于《三国》的精彩!
  • 大隋堂

    大隋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大隐于市,小隐于林。乱世之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临了,道一声,柳树前的她还安在,会否以嫁做他人妇。
  • 早春游望

    早春游望

    杜审言,审慎而言,言则必简。人生忽然,我的生命,我的才华,我的抱负,人生价值啊,如何才不落空?该乐天安命吗……不,绝不,我定会以我的本事换取更好的一辈子!
  • 飞天梦魂
热门推荐
  • 异妞异世界

    异妞异世界

    一清纯妹子,穿越异世,修仙打怪,路遇美男,强收美兽的爽文
  • 大荒幻魔录

    大荒幻魔录

    一个被全世界遗弃的皇子,一个原本心地善良的少年,在失去了挚爱、至亲之后,在经历了种种打击之后,在那双眼再也看不到希望之后……我知道的,终有一天,我会将这个世界踩在脚下!
  • 魔杉林

    魔杉林

    一个魔与世俗的战争,在杀戮中求索
  • 话说说书人

    话说说书人

    这部小说主要写的是一个说书人,一个听众,围绕这一段悲惨的故事开始回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故事主要是以一个配角的名义来回忆主角的事情的,所以说是有多个剧情多个版本的,而且是讲的是说民间流传的各种各样的往事,所以说剧情就分很多种,这些结局有HE也有BE的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团宠女主
  • 讨厌,喜欢拎不清

    讨厌,喜欢拎不清

    我曾以为,我们从来都不会有交集,可生活从来都是反套路的。命运的牵连,让我们一次一次处在同一纬度里,三年里感动与痛苦交织,编奏出新的乐章。也许是阳光下的你过于迷人,也许是你认真的样子很帅,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你说永远会保护我。
  • 心冷兮

    心冷兮

    木冷曾是她的救赎,最后却成了她一生都恨的人,她被他强抢为妃,终生在后宫郁郁寡欢,她是造了什么孽?
  • 倾世惊凰

    倾世惊凰

    再次睁眼,一世惊艳从零开始,对此何兮曼的态度是随缘、随意、随便,当只咸鱼不想翻身。可开局的基础却让她向上、努力、拼命,咸鱼化飞龙。那也行!本以为现在的努力是在为自己以后当咸鱼做基础,但为什么身上的谜团却越来越大?总之,女主冷性情,反差萌,情感小白。至于男主,可能有可能无,一切随缘,确定男主会提示~~~
  • 我在精神病院用死亡画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