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沿着河道继续向前,沿途的洞壁上依旧是大大小小的洞窟,数量之多令人咋舌!但是我们一路走过来,未见得丝毫蛤蟆活动的迹象。我们大概沿着河道走了十几分钟,突然就感觉从一个洞口吹出暖风,就听三舅说道:“嗯?有温泉!”
我们寻找暖风的来源,最后确认了一处洞穴,这是一处矮小的蛤蟆洞,从洞里吹出微微的暖风。从我们一路探索的几个洞穴来看,蛤蟆洞都是死路,不可能有风吹出来,既然这个洞里有暖风,那么一定连接着其他地方。我们对望了一眼,便由伍明打头,猫腰进入低矮的洞穴。
洞穴刚开始的一段非常狭窄,只能容纳单人猫腰穿过,不时还会撞到顶部的岩石,撞的人脊背生疼。在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岩洞开始变得宽阔,人也可以站立起来。我们在洞穴中大约走了十几分钟,就来到了洞穴的尽头。
迎面吹来一股暖流,虽然此时在手电光的映照下,我依然无法看清前方的情况,但我能感觉到黑暗之中传来一股空洞的压迫感,这一定是一处巨大的空间。我们手中的光线照射出去,就好像被无尽的黑暗吸收了一样。
我和三舅拿出大探灯,打亮之后,灯光在黑暗中就如同一个小太阳,我拿在手里都觉得无比刺眼,但是这亮光依然没能把这片空间照的完全。我突然想到了那两发信号弹,于是就找李若兰要,她从怀里掏出来递给我,上面还有她的温度。
其他几个人看的有些傻眼,我赶紧向他们解释了信号枪的来源,并说还有一把双管|猎枪在我包里,三舅叮嘱我保管好,如果遇到粽子,还可以打几枪助兴。
我点头称是,就把信号弹装进了信号枪。
为了防止信号弹撞到洞顶,反弹下来,我将信号弹以一个几乎水平的角度打了出去。信号弹在我们前方爆开,巨大的红色光球瞬间将我们面前点亮。我能大致判断出我们所处的位置在巨大空间的一处岩壁上。在信号弹的映照下,我们能看到一些东西,但好像还有很多隐藏在剩下的黑暗当中,我大致判断了一下顶部的距离,又装填上第二发信号弹,朝着我们右前方的位置,以比第一次稍高的角度,将第二发信号弹也打了出去。
两团红色光球一高一低的缓缓落下,我们这才得以看清眼前的情况。
这是一处巨大地广口碗状地圆形空洞,又犹如一个火山口,大概有四五个体育场的大小,洞壁非常平缓,我甚至都觉得自己可以像滑滑梯一样坐在上面滑下去,洞顶给我一种快到地面的感觉。因为我们自从下了三十多米的石阶后,又不知道顺着地下河的流水往下走了多远,我只能猜测洞高大概有五十米左右。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按我们的朝向来说,应该是空洞左侧洞壁靠下一点的一处洞口。在空洞的下方平地区域长满了树木,我能看出那些树木都是一种墨绿色的松树。在两团火球中间交汇处的阴影部分,能看到一颗巨大的,犹如伞盖一样的树木,就好像林海之间的一座山峰。
整个空间气势恢宏,我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时间目瞪口呆。直到信号弹完全熄灭才回过神,我看了下其他几人,便问道:
“我们下去吗?”
三舅说道:“都到这里了,当然要下!”
“我的意思是,这真的是我们要去的方向吗?”
“先下去看看,如果不对我们再折返回来,但是要小心,这里指不定是那些蛤蟆聚集的地方。”
我把信号枪揣进怀里我,和众人一起走出山洞,沿着斜坡往下。
斜坡非常平缓,只几步便下了坑底。我们来到松树林旁,松树非常高大,树干呈现出一种深黑色,我以为上面涂了什么东西,就用手摸了一下,并没有什么东西粘在我的手上,应该是这种松树本身的特点。我们确定了伞盖一样的树的方向,就朝着林中走去。
树林中非常寂静,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空灵,在树林中,我们发现了一条小河,小河大约三四米宽,但只有一股很小的水流,我试了一下,水是热的,但并不烫。小河一直流入森林深处,应该是我们要去的大树的方向。我们顺着小河一直往里走,越走越感觉暖和,不久,便来到了大树前。
我们一走出森林就感觉到一股暖风袭来,我们面前是一颗巨大的榕树,榕树的伞盖有一个足球场的大小。在榕树的伞盖下方,是一个圆形湖泊,榕树正好长在湖泊中央的一个小岛上,根据一些痕迹判断,以前湖泊的大小应该和榕树的伞盖大小相等,但是因为我们来时遇到的河流流量减少,湖泊的水位有所下降。湖泊里并没有我想象的大团热气,只在表面有少许雾气氤氲,大概是因为面积太大,热量挥发的比较快。在湖泊中有一块隆起,上面铺着石板,一直通向中心的小岛。
走在石板路上,我用手电照向水里。湖水表面非常清澈,但是在底层,泛起一层浑浊的泥雾,我盯着泥雾看了半天,没看到里面有翻动的迹象,鹌鹑催促我快走,我便继续往前走,不多时,便踏上了小岛。
小岛的中心是就是榕树的树干,从树上垂下的气生根扎入地面,形成了一种独木成林的景观,地上是一层厚厚的树叶地毯。我们穿过气生根进到榕树的主干旁,在主干的一周没有气生根生长,我们站在里面,就好像处于一个天然的牢笼。在主干的下方,有一张宽大的石桌,在石桌的中间摆放着一个青铜鼎,鼎的周围堆着一些骨头,都是些牲畜的骸骨,其中还有两具完整的人的骸骨,平放在石桌的一边。在两具骸骨的胸口,各插着一把青铜短刀,应该是活人祭祀留下的痕迹。
我仔细看了看青铜鼎,鼎腹内没有铭文,鼎腹上刻着一圈图画,画的是黾鬼组人养蛤蟆的场景,他们将蛤蟆视为神明,蛤蟆应该就是他们的图腾。
李若兰给青铜鼎拍了几张照片,我们又绕到了榕树后面。
我们来到榕树后面,透过气生根看到,在小岛后面也有一块隆起的通道,一直通到岸边,和前面的通道结合发现,整个小岛呈“中”字形。在榕树后面,我们还发现了三块石碑,这三块石碑排列很不均匀,好像是不同时期的东西。其中两块刻的是那种古蜀文字,另一个石碑上刻的字我居然认识,那是一种碑刻大篆,我也只知道是大篆,但如果让我认,我是认不出来几个的。
李若兰自然对这感兴趣,她给石碑拍了照片,随即蹲下来仔细看起了石碑。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苴国人用的是古蜀文,黾鬼族难道用的是大篆?我想了一会,也没有弄明白,就听到他们几个男同志在那边讨论着什么,我走过去一听,就听到他们正在讨论扎营的事宜。我看了下时间,已经快晚上八点了,三舅说道:“要不我们今晚就在这里休息吧!”
我想了一下,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我们放下行李,开始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