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角:时见,男,中国大陆人。
职业:台球俱乐部教练。
喜好:拳击运动、网络游戏(均是骨灰级)。
年龄:三十浪当岁。
这是时见的标签,能上得了台面的东西。但私下里上不了台面的东西也一样丰富。
当了有十多年的职业球员,在英国也打了几年比赛,世界排名从未接近过一百以内,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在一次中国巡回赛上进入第三轮,随后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又被淘汰。
有很多时候,只是作为外围球员,而必须参加资格赛。
前前后后,当职业球员的奖金收入,还不够这几年去英国训练的费用。
去年,实在是看不到任何职业生涯的希望,加上整个一年时间里,都没有一次从资格赛进入正赛,时见权衡再三,选择退役。
退役之后,经过原来中国司诺克学院的同学,也是现在的中国司诺克界的一哥吴挺的推荐,在上海一家台球俱乐部出任教练。
虽然时见的职业生涯平淡无奇,但他与吴挺的友谊却是他十多年球员生涯最高的时光。
时见的比赛,从没有一次被电视或者网络视频转播过,这是他的悲哀。
正是这样的悲哀,却造就了一个现下丰富多彩的时见。
现在的时见,不论是在台球俱乐部里、还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他最喜欢的两样业余爱好一一拳击运动和网络游戏中,他都是自带光环的主角。
呼风唤雨,挥斥方遒。
因为他退役以后,人生才开始。
二
不要说世界台坛,即便是中国台球界,时见都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没有人关注过他。
吴挺给时见介绍的这家台球俱乐部愿意要他当教练也多半是冲着吴挺中国一哥的面子。便是俱乐部安排的几个小学员的家长愿意让他训练自己的孩子,也多半是冲着这一点,而不是他曾经当过十多年职业运动员的经历。
时见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几个小学员被他训练的正规正矩有模有样。
但也仅仅是有模有样。
也仅仅就是带这几个小孩子,时见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他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可以挥霍。
上班时间,时见不可能擅自离开俱乐部,教学之余,在俱乐部里转悠转悠,他也偶尔会跟别人打几盘球,有赢有输,自己权作打发时间的消遣。
像这样的打球,他从来没有像打职业赛那般上心,这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
下班之后,时见是雷打不动的每天定时去一个地方,就是离家不远的一处拳馆,在拳馆里挥汗如雨,把在台球俱乐部里憋着的力气全部卸掉。
晚上九点钟,他又坐在电脑前,进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去打打杀杀。
台球俱乐部是挣钱的所在,而拳馆和电脑却是他花钱的地方。
拳馆训练需要请教练,需要交纳费用,需要营养补充生理机能;电脑游戏需要克金,需要买装备。
尽管父母除了催促他赶紧找对象结婚外,没有对他提出过什么要求,也没有向他要过钱,但时见总觉得俱乐部的工作收入越来越不够他的两个业余爱好的花消了。
他总不能再向父母伸手要钱了,从几岁开始学习台球,到去英国训练打球,二十几年的时间,家里没有花几百万也有花几百万。
于是,时见对于一切能挣到钱的机会都时刻留意着。
三
窘迫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寻找钱材的动力。
这样的动力终于让时见找到了机会。
所有台球俱乐部的功能都是多样性的,有教学的需要,也有玩乐的需要,也有比如刺激的需要。
刺激的比如打黑球。
这里的打黑球指的不是司诺克中的七分黑球,也不是中式台球中的黑八。
而是见不得光的,所以叫黑球。
一个区域有一个区域的规矩,各家俱乐部有各家的规矩。
虽然目前时见效力的这家俱乐部没有打黑球的地方,但不代表整个城市都没有打黑球的地方。
时见虽然职业生涯暗淡无光,在国内也是毫无名气,但他总归是在中国台球联合会注册过的正儿八经的职业球员。
凭着这一点,在他退役几个月后,终于有人找到了他。
找到他的是黑球比赛的经纪人。
时见一开始是非常抵触打黑球的,他认为这样的下场是败坏了自己曾经是职业球员的那么一点点的光芒。
但是!
世间总是怕但是。
腰杆子不硬的时候,什么道德,什么尊严,什么往日的回忆等等都撑不起生活的压力。
时见只是一个凡人,他不能免俗。
四
有时候,生活会在不经意处发生变化。
时见打正规比赛,输多赢少,这不代表他打黑球也一样。
毕竟,从几岁开始的学习和比赛,二十几年的浸淫,加上职业比赛的熏陶,时见的功底并不弱。
黑球经纪人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他们赌的也是这一点。
一个退役的职业球员,尽管职业生涯毫无光泽,但放在黑球市面上,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经纪人曾经仔细研究过时见的一切,包括他职业生涯的比赛。
黑球经纪人更看重时见的是在黑球圈子里,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有过十几年的职业生涯。
像时见这样的人,在黑球世界里面,绝对是一匹成色十足的黑马。
高雅从做黑球经纪人那天开始,就像一头猎狼一样在所有的台球俱乐部里来回晃悠,来回穿梭,来回寻找。
终于,还是让高雅发现了时见。
在上海周边的台球黑球市场里,几乎看不到女人的身影,一来是这个行业属于灰色地带,二来是这里的尔虞我诈更甚于在阳光之下。
高雅偏不信,尽管她已经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一个人都没有找到。
这些又能怎样?
才入这一行,哪有那么的一帆风顺?
好在高雅的坚持,也好在高雅的运气,她碰到了时见。
时见是第一次去打黑球,时见是高雅签的第一个球员。
他和她,都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新人出道,应该是有掌声鼓励的。
正如时见的名字:时见栖鸦!
五
高雅带着时见打的第一场比赛,不是在上海,而是去的杭州,在一家地下球馆。
为什么选择杭州而非上海,高雅没有给时见解释什么,时见也懒得问。
那是场司诺克比赛,在周五晚上开战,七局四胜制,在高雅的惴喘不安中,时见花费了不到一个半小时,以4比1轻松获胜,负的那一局,还是时见不忍心对手的脸面,在第三局的时候,放水的。
按照约定,如果时见嬴下第一场,那么在周六的下午和周日的下午还有两场比赛。
高雅没有去问庄家压注的情况,但比赛结束后,球馆老板多给了一千块钱就说明了一切。
这样的赌局,不是高雅这个经纪人可以过问的,她也不敢问。
当然,时见更不可能去问。
第二天的比赛还是七局四胜制,吋见的对手也换了,比赛不温不热的,两个多小时,最后还是时见4比2获胜。
球馆老板笑了,高雅也笑了。
第三天是一场十一局六胜制的比赛,赛前,时见被高雅告知,对手是一个现役职业国手,在国内小有名气。高雅要时见正常发挥就行,输赢都不影响他们两个人的收入。
甚至,球馆老板在赛前十分钟,直接对时见说了这么一句话:
“不要输得太难看。”
时见又体会到了在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最常见的场面,不过此时己是吋过境迁,时见的心态比那时想嬴怕输的忐忑的心情要好很多了。
第一局,在时见试探性的长台进攻失误后,对手一杆过百,直接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是相互胶着的状态,最后还是对手嬴了。
在打第三局的时候,己经过了一个小时,时见提出去一趟卫生间,对手没有异议,大概三分钟后,比赛重新开始,这一局还是时见输了。
3比0的比分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当然,有些人也不意外,这场比赛,从观众人群里对于双方球员胜负的态度上就能看出,这些人把注压在哪一个人身上。
第四局比赛,又是一个长台机会,而且母球贴库,但时见并没有手软,选择进攻,进攻得手。一番狂吃,也拿下百分,比分改成3比1。
第五局,时见被对手反做司诺克,几次罚分以后,给对手留下机会,比分变成4比1。
五局以后,局间休息二十分钟。
此时比赛己经过了近两个小时。
六
“你太紧张了。”高雅用毛巾擦拭时见脸上的汗,时见有点不自然。
这次来杭州,由于是这样性质的比赛,只有他们两个人来,所以,高雅就负责时见的后勤工作。
“没有关系的,不是扳回一局吗?而且还破百,不是零蛋了,不丢人。”球馆老板此刻也比较善解人意。
时见对于老板的善意很过意不去。
“老板,你要多少才能不亏?”
前面两场比赛,虽然吋见没有问任何关于压注的事,高雅不说,不代表老板不说。
老板大概是为了以后常跟时见合作,向时见大致介绍了赌球游戏的规则。
于是才有时见这么一问。
“前两场球兄弟你给我赚了不少,这一场,你也有一个破百,下面就是你一分不得,我也输不了多少,你放心去打,不要太在意比分。”
老板对时见这么说。
时见却不以为然。
“我还要再拿下几局,你才能保证不输?”
他的语气很干脆。
老板伸出了右手的两根手指。
时见也用右手做了一个OK的姿势。
高雅很关切的眼神看着吋见,不是她不相信时见,而是时见在上半场的表现实在是让她担心。
“你现在觉得当初签下我后悔吗?”
时见冲她笑了,问道。
“人家才不呢!”高雅有些腼腆。
七
画风突变。
第六局比赛用时不到十分钟,时见又是一个破百,以132分的本场比赛目前最高分拿下。
4比2。
第七局和第八局也是毫无悬念的胜出。
4比4。
裁判在局间摆球的时候,看台上的球馆老板向场内的时见挥了一下手,满面春风。
高雅直接向场内的时见送来一个飞吻。
时见冲着看台上挥了一下球杆。
从4比1到4比4,台下的观众有些躁动。
第九局,时见再胜。
5比4,时见反超。
这是没有人能想到的结局,一个上海台球俱乐部的教练居然能领先现役国手?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吗?
当然,神话到这里就没有再继续了。
历时近四个小时,最后以囯手6比5战胜时见,比赛结束。
回上海的路上,高雅犹自激动。
“这一趟,我们挣了有三万块钱啊!”
时见却有些茫然。
不是这样的感觉,真的不是。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呈现吗?
“你怎么不开心呀?”
高雅看出了时见的感觉。
“没有。”
“是不是最后一场没有赢,你觉得可惜?”
“你说呢?”
“我还以为你是最后一局故意让他的呢?”
“你以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