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玉和妹妹继续往前逛,两个身着红衣和蓝衣的小孩跟在货郎的后面嬉戏玩耍,货郎也不在意,有孩子跟着反而能吸引来更多的客人。
这就好比你到街边的饭店吃饭,如果饭店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你可能考虑要不要去吃,是不是他们家的饭不好吃?还是不卫生?怎么没有一个客人?
相反一家店客人爆满而且还有排队的人,哪怕听吃过的人给你说这家店味道一般,恐怕你也不会听,因为你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欺骗自己,当你吃过后发现味道确实一般。
两个小孩跟着货郎看了一会,脚步停在了一家卖灯笼雨伞的店门口,孩子可能是被漂亮的花灯所吸引。
“哥哥,你看那个雨伞好漂亮,还有那个红色的灯笼,古人的手真巧。”妹妹看到漂亮的货物感叹道,此时兄妹二人也逛到了这家店门口。
“确实很漂亮,老祖宗的智慧很高啊,你看那个灯笼看起来很复杂。”王子玉给妹妹指着一个非常漂亮的灯笼说道。
此店左边两间是卖碗碟和布料的,碗碟店老板和坐在长凳上面的两个伙计无聊的等待客人的光顾;布料店可能盈利不高,只有老板一人,没有雇佣伙计,也是双手扶着下颚,望着路上来往的行人。
此店右边一间是卖肉类的,他们家的生意不错,有顾客正在和老板商量价格,有伙计正在用油纸给客人打包肉,也有顾客高兴的提着肉哼着小曲回家了,旁边还有个络腮胡子的大汉手持宽刃斧哐哐当当的砍骨头。
此店的前面有两棵大柳树,不知道是古人喜欢栽种柳树还是仇英喜欢柳树,整幅画中的花草树木,柳树占有百分之八十之多。
不过没有空调的古代,夏天能躲到柳树下乘凉喝茶,是种不错的享受。
肉店稍微往左拐就有一座小栈桥,可以通往河对面,栈桥的高度也限制了大型客商船的通过,也说明这里的繁荣程度有限。
肉店的右手斜对面还有一个地摊,红色的方格布上面摆放着各种古玩,看来古人一样喜欢古玩字画。
王子玉和妹妹走到地摊前观赏一番,其中也有不少赝品,看来假冒伪劣产品哪个朝代都有,就看你识货不识货,幸好他们不会制造掺假的食品。
看来有钱人生活在古代比较舒服,穷人生活在21世纪比较好。
“哥哥,要是能把这里的东西带几件回到现实中多好啊!那样我岂不是赚大发了。”妹妹开玩笑说道。
“你想得美。”王子玉用折扇敲了敲妹妹头。
“哼,你不要打我头,会长不高的。我们去桥对面逛一逛。”妹妹说完,没等哥哥回复就拉着他的衣袖往桥上走。
小栈桥是纯木质结构,古人把榫卯结构用到极致,基本没有发现铁箍之类的东西,修桥的木头是什么王子玉也不清楚,虽说这个梦境中的清明上河图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可好多东西他只是看着仇英的画用意念一想,一座建筑就成型了,一个人就出现了,好多事物都是这般,奇哉怪哉。
桥上有三个男子朝王子玉这边走来,两人市民,一人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家丁之类的。因为两人市民扎着绑腿,一看就是做苦力的打扮,也许是上街购物,也许是去店铺上班或者码头做工之类的;家丁一身青衣,看起来体面许多,双手互相窜进袖口,躬身急行。
“哥哥,你看那个小厮,好似东北人冬天的样子,现在不冷了,桃花开了柳絮发芽了,他还把双手放在袖子里面,嘻嘻。”妹妹打开扇面遮住自己的脸,垫脚附耳到哥哥耳边说道。
“他可能已经习惯了,你看他年纪也不大就弓腰驼背,肯定是常年点头哈腰所致,可能他是大户人家的家生子。”王子玉说完看了一眼河岸边的桃树一眼,确实好看,整个市集绿意盎然,能看到一朵盛开的桃花,确实是一种视觉冲击。
“何为家生子?”妹妹不解的问道。
“就是在主家所生的子女,家奴的子女,从出生到长大都在主家为奴为婢,卖身在主家,主子手里捏有他们的卖身契,如果奴才不忠心,可打杀及卖出府去。”
“感觉她们好可怜。”妹妹的圣母心又泛滥了。
“也没有你想的那么惨,从小长在主家的很有可能成为小姐或者少爷的玩伴,伺候着一起长大,遇上好的主子,念及过往的情谊可能会变成家里面有权势的管家管事之类。”
如果他们主家富贵,他们生活条件可能要比一般的家庭好,也有穷人卖儿卖女到富贵人家,不求享福,只求能有口饭吃。
他们的社会观念和认知不同,他们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也许他们觉得能给有权势的主家干活是一种荣耀,也不必可怜他们。
再说这就是一个梦,你没必要当真。”王子玉给妹妹解释道。
妹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两人说着很快来到了桥对岸,桥岸边的两侧也是民宅商铺。
民宅顶部是青瓦,整体结构是木头的,民宅四周用竹席似的篱笆墙围起来,窗户是用白色纸糊着,对着清澈河水的两扇窗户大开,能看见房间里面的陈设非常简陋,一桌一椅一茶壶,一个灰衣老者饮一杯茶望一江水,河面上时不时有一艘船只飘过。
桥的左手边事民商两用的房子,结构类似前者,外面的出租或者自己开商铺,里面的房子用作住宅,能看出左手边这家人比较富裕,住宅规模也大于前者,房间里面有主家的三五好友在饮酒作乐,旁边还有一小厮侍候,隔壁房间有一小童,在房间玩耍。
兄妹二人走下桥正面看见的是一家酒馆,没有名字,只写着酒坊二字,一老板坐在L型吧台内看着门前两个儒士打扮的人互相寒暄。
两人走近一看,酒坊内没有供客人坐的桌椅板凳,看来这家店只负责卖酒,不提供吃酒的地方,也可以理解,本来店面空间不是很大,再说吃酒有专门的酒楼,不但可以吃酒还可以吃菜,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酒家,来两碗酒与我吃。”王子玉走到柜台前说道。
“好来!客观稍等。”酒家用竹筒做的小勺舀满,分别倒在两个黑色小碗碟中,这种碗碟很浅,老板倒完小竹筒里面的酒还剩三分之一。
“哥哥,我不会喝就,我以前偷偷尝过老爸的就,辣辣的不好喝。”妹妹摇头拒绝哥哥送过来的酒水。
王子玉笑了笑,一口喝完自己手里面的酒说道:“真好喝,这种酒度数很低,味道甜甜的十分好喝,这才是好酒,我们喝的那不叫酒,我们喝的那叫工业酒精。我们发明食物是用来享受的,一口工业酒精下去龇牙咧嘴那叫享受吗?这种微醺的酒水才是好酒。”
妹妹半信半疑的接过酒碗,朱唇浅浅尝了一口,眼睛突然放光,慢慢的把一碗酒喝个精光说道:“真的好喝哥哥,怪不得古人能喝十八碗。”
“哈哈,如果让喝惯工业酒精的人穿越到古代别说十八碗,就是一百八十碗也能喝下去,前提是肚子要能承受的住。”王子玉开玩笑道。
兄妹二人又讨酒家喝了几杯,妹妹脸颊微微变红,不过神志依旧清醒,看来妹妹很喜欢这种酒。
酒坊往西走几家店铺就是他们刚进来的河对面,相当于往回走了,不过兄妹二人还是不肯放过一个店铺,要一一看完。
酒坊西边第一家店是卖豆腐的,没有豆腐西施,街上全是男的,包括服装店都是男的在经营,所以古代女子确实很委屈,错过了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难道现在的女人喜欢逛街是因为古代女子无法逛街所造成的因果循环吗?
豆腐店名叫六陈店,有一小儿端着碗等着购买豆汁,店里面有一长凳,上面有几个人喝着豆汁吃着窝头,聊着市井闲话。
六陈店再往西是一民宅,青瓦白墙很是富贵气派,三进的院子还有一阁楼,应该是有钱人家,院子里面种着四棵柳树,树下有一石刻棋桌。
民宅的对面是一凉亭,凉亭东西两侧各设一长凳,可供游人歇脚,好似后世公园里面的亭子,亭子南侧有两男子正在河边取水。它的西边有一间杂货店,上写着“各色襍(杂)货”四个毛笔字;杂货店的西边是一家卖纸和蜡烛的店,上写着“朝山纸烛”四个大字,真是够可以,不怕引起火灾吗?
再往西就是卖陶瓷、鞋子的店铺,河边还有人用渔网捕鱼。街道上有三三两两的人或背着或挑着东西边走边聊,能看的出此处民风淳朴。
兄妹俩逛完西边,又回到酒坊门口,酒坊位置时分不错,处在十字路口处,想来生意也很好,酒坊的北边是一家卖膏药的,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万应膏药”,肯定都是繁体字书写,幸好这些字王子玉都认识。
不知道这膏药是干什么的?口气倒是挺大的。
再往北是一家卖圆扇的,此扇面非竹非纸,而是用布做的,精美的布料上面绣着各种奇山异水,花虫鸟兽,十分漂亮。
妹妹十分喜欢,挑了两个绣着鸳鸯戏水的精美圆扇,一把自己扇着,一把送给了哥哥。
“妹妹,我们现在是男子,拿着这种扇子不好吧,那是女子用的扇子。”王子玉给妹妹提醒道。
妹妹才不理会哥哥,继续逛着。
往东走则看到一个大型的陶瓷制作作坊,店铺的伙计忙碌的制作陶瓷,有取水的、和泥的、晾晒的、烧制的、大家各司其职忙的不亦乐乎。
陶瓷店再往东则是宽广的河面,河岸边栽满了柳树,细长嫩绿的枝条随风舞动,河水涛涛往东流去,它并不孤单,每走一两里路就能看到三五只船顺流而下。
陶瓷店北面是一处民宅,有一小儿扎着两个小辫坐在门口玩耍,门口有二三行人路过,还有一骑黑色骏马的男子,后面跟着两个手捧红色布料包裹礼盒的长随,应该是去随礼庆贺的人家。
游玩到此处,已经没有路可以去了,兄妹二人只能再度返回小栈桥,继续朝东进发,越往东集市越繁华,人口越稠密,当然也越热闹越好玩了。
回到小栈桥的南边,也就是卖古玩的地摊处,往东第一家便是服装店,里面的服装五颜六色,款式多种多样,有的衣服十分华丽好看,放到现在社会妥妥的一个汉服潮店。
店伙计给一男子展示一绿色的裙摆,这可和现代的穿衣不一样,店家展示的是一片,很大的一片,穿衣如同把纸卷在棍子上一般,很麻烦,所以要别人伺候才能穿的快穿得好。
服装店隔壁是一家器皿店,上书“铜锡器皿”四个大字,一般多数是酒壶之类的。
“哥哥,你看还有个火锅。”妹妹指着器皿店货架上一个铜火锅开心的说道,看样子妹妹又想吃火锅了。
王子玉仔细一看,确实是火锅,火锅中间高处的铜芯部分是放炭火的,其实更确切的叫暖锅,多是北方冬天祭祀用的,人们祭祀结束后就可以食用,由于有炭火保温,忙碌半天后在大冷天照常可以吃到温暖的食物。
器皿店旁边有一艘小船靠在岸边,伙计们从船上卸下各种杂货,旁边还有一长凳,供搬货劳累的人休息,还挺人性化的,比现代的企业好多了。
兄妹二人在往东走就看到一件书店和一家药铺。书店老板正在把包好的书籍递给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厮,小厮应该是给自家少爷买的吧。
而药店的门口挂着一醒目条幅,上书“专门内伤杂症”,店家这里可没有写错,不必矫正,内有一青衣小药童和两个坐诊郎中,郎中在桌子上写着药方,往里面还有一人头戴方巾静坐在药室,药室的中堂上挂着一副《灸艾图》。
药店旁边是卖鞋的,店铺门口白纸黑字写着“各样履鞋”,旁边还贴心的画着鞋子的样式图,一长衫长者正在仔细打量鞋子的质量。
路边还有一个小货摊,售卖各种孩童玩具,引来不少牵着孩子的大人围观,其实有时候大人也喜欢孩子的玩具,我们生活中就有家长借着给孩子买玩具的借口,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回家玩,真是童心不死啊,哈哈。
一切看上去非常和谐,非常舒服,这就是古代生活的魅力吗?
并非如此,有一骑官兵喊叫着纵马穿过闹市区,引起了不小的动乱,有人等骑马官兵走远后咒骂着,大多数人选择默默的忍受,重新拾取自己的东西,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一般。
这才是生活,有顺心的时候,也有不如意的时候,乐乐苦苦,苦苦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