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方语一直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也曾寄宿几年在姨妈家里,当时的她不明白那时候自己的意见为什么是永远不被采纳的,慢慢的长大了的她渐渐地明白了,什么是重男轻女,什么是穷富区别对待。所以只能缩在自己小房间里面,遇到所有的不公,缓一缓平复情绪,自己早就学会自己舔舐伤口,被忽视已经是常态。当时的方语就暗暗地告诉自己,努力的改变这一切,早点离开这感受不到一丝温暖的家。可是当时的她不知道怎么改变这些,只有寄托于读书,后面她读高中,父母回老家了,家里还是一如既往的样子,没有一丝改变,父母也是从来不会问她需要什么,只会打电话问她学习怎么样,好好学习。和姊妹兄弟出现问题时,错的一方永远只能是方语,因为她年龄大得让着弟弟妹妹,还有比她年龄大的哥哥也得让着,然而没有人关心过程与对错。慢慢的她也学会隐藏好自己的情绪,变得也不再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也会难过,但是没人在意了。高三时候,方语妈妈告诉她有妹妹了,虽然不知道告诉她有什么用,因为她并不参与任何意见,知道这个消息就行了。终于她去L市读书了,可以离父母家人远一点了,太压抑的生活造成了她内向拘束的性格,社恐,害怕和同学们相处,也害怕自己表现的不好被同学当做异类而被排挤。努力的装作热情开朗的样子试图融入集体,但是慢慢的她还是发现自己一直很自卑,没有办法自信的与人交谈,只能按捺住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慢慢的试着多报协会,参加班级社团活动,主动争取了生活委员,用上毕生最大的勇气踏出这一步,结果成了生活委员。她也觉得很开心,至少自己努力过,不是一无是处的。在大学几年间交到闺蜜,她觉得很开心。过严格的家教,让她没有异性朋友,也不知道怎么和男同学相处,她每次都鼓足勇气才敢和他们说话,不过她觉得自己这种改变也挺好,因为她一直羡慕有异性好友的女生,慢慢的主动去和他们说话,发现也不是那么难,只是还会脸红手心出汗,当时的她高兴了好久,可是她低估了男生对异性友谊纯洁度的看法,发展到最后只能以不纯洁的友谊划上句号。最后还是没有异性好友,后面才后知后觉,没有人能无缘无故的对你好。这段夹杂着些许不好的回忆,让她不敢再靠近异性。
那时候的方语每年得到学校奖学金,但是她一直不太明白自己应该怎么走下去,专业是家人选的,学校也是,自己却一直没有目标的前行,迷茫的在路上寻找方向,没曾想一走就是好几年的路,是听从家人安排走的路,也看不到未来希望,直到结婚后,才明白自己人生路的方向。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寻寻觅觅,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人生接下来该怎么走,路一直都在脚下。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做好了选择。她知道自己缺什么,需要什么,接下来她开始去培训机构开始专业技能的学习,开启自己人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