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步琛感动,挽着妹妹的手来至自己的大帐内,明烛之下,齐步琛展开小不包,见里面竟然是一对绣着和合如意图样的锦缎肚兜,并一块暖玉雕刻的玉锁,玉质细腻通透,在烛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齐步琛心中感动,紧紧将这些东西攥在手中。
怀袖挽着哥哥的手臂温和道:“这肚兜一个是我亲手绣的,另一个是我的侍女,那日你见过的翦月帮我绣的,你晓得我自幼只喜读书弄墨,不喜女红女绣,因此绣的不好,就请嫂子担待着用吧。”
说着又拿起那块玉锁笑道:“这锁不知你记不记得,是我幼时外祖母送我的,做圆锁儿生日时候便取了下来,我如今空留着不过想家时拿出来看看罢了,也一并送给侄儿吧。”
齐步琛心中百般感慨,朗朗硬汉此时却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得红着眼圈儿,将东西默默收拾进自己随身的行囊里。
怀袖含笑又从怀内取出两本手抄的经卷说道:“这是我在孝庄太皇太后身边伺候太后诵佛时攥译的经文,我另誊抄了两本,你带给外祖母和额娘,转告我在此一切安好。叫她们……莫牵念……”说罢至此,怀袖再忍不住,转身以手掩口低泣。
齐步琛这铮铮硬汉,面对此情此景,情至深处是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用手轻握住怀袖瑟瑟颤抖的薄肩,以示安慰。
次日清晨,齐步琛便将踏上北归的行程,临行前,康熙携领众臣亲自相送。
康熙亲自取了两株千年老山参吩咐齐步琛带给振国将军葛吉泰,齐步琛谢恩后,翻身跨马。
临行前,最后望了一眼站在毡帐边,盈盈望着自己的怀袖,拨转马缰,扬鞭而去。
怀袖怅望着哥哥消失在苍茫草原的背影,她知道此行是哥哥首次代替阿玛入京述职,一切皆很是顺利,且耳闻康熙对哥哥赞许有加。
如此想来,再历练几年,他便可代阿玛参议军中之事,阿玛也可释下些负累,想到这些又顿觉心中甚是欣然。
*
*
*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怀袖看了一下午的书,至掌灯时分,不觉太阳穴闷压的略有些痛,才放下书走至院落中。
院落西侧,一棵如撑天巨伞般的龙爪槐叶已全黄,轻风拂过,便窸窸窣窣地落了满地,新分来的太监富宝挥着细竹扫帚一下一下地将满地落叶归入树根的井栏内。
自从草原归来,秋意一日浓似一日,落了两场雨后,京城竟然似一夜间碧叶沧桑,由原来鲜亮的嫩绿裙衫改换成金黄的容颜。
怀袖沿着西廊缓步向内院而去,目及之处,廊间横梁上的彩绘是新描绘过的,隔段便是一个神话典故,八仙过海,哪吒闹海,嫦娥奔月,和合二仙,七仙下凡等等。
其间人物神态惟妙惟肖,衣着轻盈飘洒,模样娇俏可怜,旁侧挖空出来的木雕石窗,勾栏雕琢有如意云纹,蝙蝠寿桃等吉祥图案,均栩栩如生,工艺精巧。
怀袖边走边打量眼前这座新搬入的精雅馆阁,凝神间绣眉微微蹙起,不觉又添了几分踌躇与无奈。
原来自草原归来之后,怀袖打定了主意伺机与康熙请旨仍回慈宁宫。
初回宫中,朝中文武大臣轮班来朝,康熙诸事缠身,竟整日在南书房理政。
又因南书房乃康熙的司政要地,任何后宫女眷未经传旨,均不得擅入,就连一般的太监也不得入内,可出入南书房伺候的,唯有李德全一人。
怀袖在乾清宫中耐着性子等了几日,原想康熙的寝宫就在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内,自己整日守于此处,终能得见圣面。
谁知数日过,竟始终不见康熙回一次昭仁殿。
眼看中秋将近,怀袖深知中秋乃宫中大节,定有一番隆重的庆贺,节后或有其他事情再牵绊住,就不知要拖至何时了。
也曾想过借由苏麻喇姑或月牙公主向康熙提请,可康熙整日在南书房内不出,她二人也不得见。
无奈之下,少不得亲自开口请李德全行些方便。李德全本与怀袖相处怡悦,便欣然应允帮她递话给康熙。
谁料她才跟李德全说过没几天的功夫,南书房那边便有了回复。
但这回复却并不是应允她回慈宁宫,而是正式颁诏书,册封怀袖为公主师,另设单独馆阁,教授公主,郡主以及宫内有求教的众嫔妃等。
这样一来,她还如何回得去慈宁宫?
康熙顾虑的也的确周全,诏书才颁布,便即刻差人速速腾理出原先空置的柔福宫,赐予怀袖做公主师馆阁。
因“柔福宫”为宫名,素来为后宫嫔妃馆阁所用,而怀袖是为公主师,康熙便特将原先的柔福宫更名为“清芷堂”。
这清芷堂坐落也很是当位,恰居慈禧太后的慈宁宫与康熙的乾清宫中间位置。并绕开后宫妃嫔平日去往慈宁宫的甬道,门前另辟宁静小径,出门向左转两个弯便到了她原先居住的知画斋的后门,向右则穿过几重垂花门与一条稍长的回廊,便是乾清宫,位置僻静又行走方便。
怀袖初入主清芷堂时,听这馆阁所取之名,心里其实是喜欢的。
清芷,原意美好芬芳的香草,意在所指清雅高洁的人。南朝?梁?江淹 《灯夜和殷长史》中便有诗句云: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 。但她心知,这馆名易得,其意却难守。
既然被封公主师,日后在宫中相处便事事需更加谨言慎行,其实不比原来在慈宁宫的知画斋中来的自在。
那时头顶有孝庄太皇太后这顶祥云笼罩,身侧又有苏麻喇姑相伴呵护周全,即便出些纰漏过失,旁人碍于此二人情面,也不得不相让几分。
如今,自立馆阁,便要独自与那些公主,郡主,格格,妃嫔们相处周旋……思及此间事,怀袖不知为何,忽忆起被裕妃射杀的那只碧眼白狐,不由得轻声慨叹。
“怎得好端端又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