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600000643

0638、进入天马寨

天马寨在罗婆寨西北六十里的天马山脚下。

周昶带着自己的七十二名亲兵,叶青儿带着四百八十人的卫队,是东方发白就从罗婆寨出发的。

因为有了足够多的战马,周昶仔细挑选出一批顶级好马,这才给叶青儿组建了这支四百八十人的贴身卫队。其中姑娘们一百二十人,精壮男子三百六十人。

在挑选队员的时候,周昶才知道这里的人从小就开始练武艺,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兵器。

原来,罗婆寨有自己的兵器作坊,刀枪剑戟都能够自己打造。叶青儿的卫队里面,男人都是十二斤的大刀,女孩子都是三斤半的长剑。

看见周昶满脸疑惑,叶青儿小嘴一撇:“废话,我们祖上从北方迁徙来此,一路上都是真刀真枪杀过来的。要在这里站住脚跟,不仅要和当地人发生冲突,还要能够打败所有的土匪。如果不会武艺,我们能够在这里生活三百多年吗?”

经过这两天时间的近距离接触,周昶对岭南的风土民情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对于此次行动充满了期待。

如果岭南百姓下定决心永不屈服,即便满清鞑子占领了城镇,也不代表他们就能够统治下去。

需要给他们战胜敌人的信心,让他们知道满清鞑子并非三头六臂,同样一剑可以刺出两个窟窿。只要剪除他们的爪牙,满清鞑子就会变成落水狗。

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李成栋之流,还有居心叵测的吴六奇之流,就是满请鞑子的马前卒,是对主子摇尾乞怜的走狗。

这些道理周昶都懂,而且已经接过这个麻烦,并不需要继续权衡利弊。

他坐在马背上沉默不语,让自己的白龙驹跟在叶青儿枣红马后面信马由缰,其实并没有想什么别的内容,而是在回忆师傅熊储和姑姑们讲解的南北武林的区别。

各种迹象表明,吴六奇的武功根基属于南派功夫。

未谋胜,先虑败。这是熊储一贯的对敌策略,自然也教给了关门弟子周昶。

回顾过去数千年历史,南比之间的互相征伐贯穿始终。从黄帝、共工开始到今天,无一日真正消除这种对抗。

正是因为这种历史底蕴,南北双方结合各自的身体条件,还有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总结出了各有所长的实战功夫。然后经过千锤百炼,成为南北武林的传承绝学。

河北高探马,岭南巧塌腰。北派腿法见长,南派拳头更硬。

总之,南方的武功基础,就是马步比北方武功扎得更低,下盘更稳固,最典型的硬桥硬马。

俗话说:物极必反。

因为下盘非常稳固,所以南方的武功身法,就比北方更灵活。

这是师傅熊储再三强调过的,周昶不可能忘记。

北方平原辽阔,到处都是一马平川。闪转腾挪之间,都有足够的空间让自己发挥。

南方崇山峻岭,四周隐伏悬崖峭壁。飞跳纵跃之际,随时都要提防跌入万丈深渊。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天生一人必有一路。谁也不能忽视这其中的差异,周昶当然也不会。

北方人性情耿直,武功招式讲究大开大阖。他们凭借自己身材高大的优势,主要攻击敌人的上三路,把自己的刚猛无俦展现得淋漓尽致。

南方人性格收敛,武功招式讲究贴身短打。他们迥避自己身材矮小的劣势,主要攻击敌人的下三路,把自己灵活机动的特长无限地放大。

周昶出身于山西,身兼数家之长,又在四川、云南、缅甸、越南生活多年,和当地人进行过数不尽多少次的一切磋。

要说到眼界之开阔,和周昶的年龄极不相称,也产生了极大的迷惑性。

看见周昶面沉似水,一路上一言不发,恢复了叶阿婆打扮的叶青儿勒住马匹,等周昶上来以后并马而行:“师兄,你在想什么?很担心接下来的比武吗?如果没有把握,给我娘报仇的事情就往后放放。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急在一时。”

周昶看着大山深处:“有什么好担心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师妹放心,我从来不会去想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我有一个岚儿姑姑,她曾经告诉我,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她说这是一种牺牲,需要有一去不回头的勇气。”

“就像我师傅,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平淡。可是他为了更多人的利益,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义无反顾地去做原本不想做的事情,而且付出了全部精力。我不是一个喜欢争强斗狠的人,但是满清鞑子都是畜牲,有些事情就必须去做。”

八卦是女人的天性,叶青儿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岚儿姑姑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对你有这么大的影响?”

周昶脸色一红,说得词不达意:“岚儿姑姑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一个任何人看一眼就会爱上她的人。她曾经是一个乞丐,后来是奴隶,一个差点被打死的奴隶。”

叶青儿还不罢休:“那个岚儿姑姑是不是非常漂亮?”

周昶看了叶青儿一眼,没好气地说道:“废话,我姑姑每一个都像天仙。”

“天仙就天仙,你看我干什么?”叶青儿不依不饶:“你是不是觉得我像丑八怪?”

“这是你自己说的,我什么意思都没有。”周昶不敢看叶青儿的眼睛,也不想继续纠缠这个问题,所以赶紧转移话题:“天马寨还有多远?谢志良、卜应龙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赶到预定地点?”

“成败在此一举,我想他们不会掉以轻心。既然决定分头行动,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叶青儿指着西北部的一座白雾笼罩的大山:“看见没有,那就是天马山,天马寨就在西南山脚下。大概还有二十里,晚饭前肯定能够赶到。”

距离天马寨五里就已经有人迎了上来,然后把周昶和叶青儿等人带进寨子。

“这就是吴标,吴六奇的兄弟。”叶青儿在后面悄悄告诉周昶。

点点头,周昶没有作声,因为他在思考另外的问题。

在他看来,这个吴标虽然武功不错,但应该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大概和自己身后的亲兵队长差不多。如果吴六奇的手下都是这么一个水平,今天的情况就会好很多。

天马山并不像一匹马,周昶原以为应该像一匹马,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天马寨竟然建在一座马蹄形湖泊边上,围楼因地制宜,同样是一个半圆形。

半圆形围楼前面的一块空地上,现在已经搭起一座擂台。

周昶略一打量,擂台十来丈见方,三尺多高,竟然都是圆木搭建起来的,上面还铺着一层厚木板。

擂台上面没有什么装饰。

既没有什么“拳打北山猛虎,脚踢东海蛟龙”的条幅,也没有什么“比武争夺武林盟主”之类的东西。

擂台就是擂台,光秃秃的一座木台子,四周是熊熊燃烧的十几支大火把。

周昶盯着木台子的方向,但他看的并不是台子,而是台子边上所摆的数十座酒席,而且每一座酒席上只坐一个人。

其实酒席桌上现在根本没有人。

周昶认为每一座上面都只坐一个人,是他发现酒席桌上其他三方都空着,只有正北主位上有一把椅子。

虽然酒席桌上没有坐人,但是这里已经非常热闹。

热闹的地方不在酒桌这里,而是在马蹄湖边上。那里燃起了一二十堆篝火,绝大部分篝火周围都围坐着不少人高声喧哗,所以显得很热闹。

“看见没有,空着的四堆篝火,就是我们罗婆寨、谢志良的谢高寨、卜应龙的月湖寨、黄海如的高山寨。”

叶青儿悄悄伸手一拉周昶,然后往一堆没有人的篝火走过去。

叶青儿带来的一百二十个姑娘、三百六十名精壮男子,早就已经在篝火两侧肃立不动。篝火堆靠近湖边的空地上,就是自己的马匹。

“吴六奇在那里?”周昶和叶青儿并肩坐在篝火边上:“他不是今天的主人吗,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见到?”

叶青儿鼻子里哼了一声:“还不是故弄玄虚,让人觉得他高深莫测。师兄看看今天的架势,这个吴六奇已经觉得自己的盟主宝座到手了。那些火堆里面的人,就是梅岭十八寨的寨主。”

周昶有些奇怪:“师妹,你不是说十八寨里面只有你们几家场面大吗,为什么没有人过来和你打招呼?”

叶青儿故意沙哑着嗓子高声说道:“哼哼,吴六奇肯定在暗中做了好些个手脚,现在都认为我等会肯定被打死,自然没有人过来自找没趣了,一帮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大概有过了半个时辰,应该已经到了二更天,谢志良、卜应龙、卜应凤、黄海如先后进来,同样没有彼此打招呼。

又过了半刻钟的模样,一个粗狂的嗓音震动全场:“诸位、诸位寨主:我忙于给大家准备酒菜,都没有出来迎客,吴某在这里给大家伙儿赔罪了!”

“多谢吴寨主盛情相邀!”

“多谢吴大侠!”

场面顿时轰然叫好,只有周昶眉头一皱:这应该就是今天的主角吴六奇了,内力修为果然不错。

寻声看去,周昶果然在擂台之上看见一人:此人四十来岁,浓眉大眼,中等个头,典型的南方身材。头上包着头巾仍然能够看出是一个光头,上身穿着对襟马甲,腰间扎着红色腰带,下身穿着青色长裤,裤口紧扎。这一身短打扮,倒也显得短小精干,

“吴六奇竟然是和尚打扮?”周昶悄声问身边的叶青儿。

叶青儿压低嗓音说道:“他是从凤凰寺出来的,据说后来到泉州少林寺盘桓过一段日子,所以他在江湖上一直就是光头。一副和尚打扮,但是吃喝嫖赌、杀人放火一样没少干。”

吴六奇抱拳做了一个罗圈揖:“吴某请大家过来,主要是有一件大事相商。现在请各位寨主入席,我们边吃边谈。”

黑暗中一个阴测测的声音突然说道:“俗话说:筵无好筵,会无好会。虽然这里不是鸿门,谁知道酒菜里面有没有迷魂药,想让大家枉送了性命啊。有什么事情还是先说清楚的好,免得接下来喝酒也不爽快。”

擂台后面的三十多人同时怒喝一声:“是谁?你是什么东西,竟然躲在暗地里污蔑我们寨主?”

同类推荐
  • 一场江湖一场梦

    一场江湖一场梦

    人生如戏一游离于游戏之外,玩弄于江湖之中。酒肆里,忘江湖。凡尘客,莫问仇,江湖有怨江湖了,何事刀剑挑?他是扬州城外的酒肆老板,天赋异禀的剑界奇才。踏红尘,寰尘外。江湖饭,生死间,江湖有情江湖老,何人困君扰?他是云雾峰上的新任教主,执掌江湖的魔界宗主。然而当命运的安排让他们有所交会时。黑与白的代表,一邪一正,一好一坏。一个崭露头角崭的新人,对上一个纵横魔界的魔宗。是与非,对与错!除了是对手,还能是什么——?小人物能否逆袭魔道宗主,是逆天改命,拯救苍生?还是天命所归,道消魔长?江湖的残酷又让谁学会潜藏和隐忍,还有贪恋-贪恋这世间的繁华和奢靡,还有可以操纵一切的权力。终究,是权力冷漠一切,还是爱又温暖人间?一场江湖一场梦,拭目以待。
  • 醉卧千秋

    醉卧千秋

    贞观末年,大唐太宗李世民晏驾,“禁武令”遂被废黜。皇九子李治即位,立武氏为后,定年号显庆。而后二十年间,沧海新潮,武林涅槃。大唐武道逐步恢复生机,所谓人过处江湖路,这二十年来各路门派争相崛起,互相切磋比试,征伐来往,吐故纳新。各路新晋及失传的武学,纷纷现世,后继之人大有来者,所谓“豪迈壮志盖云霄,九州齐聚浩然气,若话武林谁人许,江湖自有英雄道!”本书的主人公乃是一名逍遥自在的富家公子,他天赋异禀,却不愿习武,自在洒脱,不拒世俗,偏偏落入了那凶险万分又令人向往的江湖之中。谁又知道,这位小少爷的身后竟隐藏着九州几百年的国运命脉?隋杨已去,李唐乃立,可天下王道却又被一霸主所图,中华千秋究竟何去何从?《醉卧千秋》作为《红尘饮》的续作在2017年12月25日终于动笔了,那么就让笔者在17年冬至后,把这浮生千秋的些许故事娓娓道来罢。
  • 江山本无主

    江山本无主

    少年阿虎是奴隶之子,父亲辛苦半生,换来了阿虎的自由之身。有一天,阿虎偶然得到天人赐予的一颗“火焰种子”,拥有了神奇的力量。于是,传奇的一生开始了……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王侯将相本无种,江山亦无主。拭眼:白虎萧萧降修罗,青龙赫赫万民泽。炎炎朱鸟焚千古,一统龟蛇洗天河。
  • 刀剑情仇传

    刀剑情仇传

    你有多久没有回到这朔北了,已经很久了,那是有多久久到什么时候吗?从大夏凉燕从新到我这,或者从我父亲从这里回京或是她来到这里,再或者从我第一次进入这江湖,但我知道我迟早会回来......
  • 铁血神箭

    铁血神箭

    梨花山庄的灭门,令得他背负血海深仇,阴差阳错之下,却是内力全失,学箭,或许只是不想让别人保护,而又想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也是他报仇的唯一希望,十年之功,终于稍有火候,当内力找回之时,他发现自己对于弓箭已经有了特别的感情,从此,弓箭便是他的武器,后又偶遇箭神,在其指导下,箭术终于大成,待他到了箭神那般境界时,才明白了,人生就是在弦之箭,不得不发,一旦发出,须得有射中目标的勇气。一把灵宝弓,十支追风箭,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同样,也见证了他沧桑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宦海钟

    宦海钟

    宦海钟 【清】云江女史
  • 心碰心

    心碰心

    最终,我们都只是故事。
  • 执天掌地

    执天掌地

    龙游四海,凤舞九天,八荒六合,寰宇归来。浮世万千,众生芸芸,沧海一粟,六道轮回。生老病死,人生常态,阴阳相对,五行相生。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人神共卫,妖魔同尊。掌乾坤日月,握阴阳五行,立天道法则,还三界清明。
  • 天武拾剑行

    天武拾剑行

    大风起今日便是霍征建功立业之时。他还在襁褓之时,父亲母亲就人间蒸发音信全无,是爷爷一手把他带大。六岁习文,八岁入武。颠沛流离数十载,终成大陆剑神。登入仙途。
  • 十三姐妹

    十三姐妹

    默默无名人,梦想换嘲笑。写书十二栽,不知所谓也。今朝一开悟,奋笔写此书。不管苦中乐,坚持换敬畏。
  • 北辰星缘

    北辰星缘

    倚战刀傲立群雄,怒发冲冠却只为红颜!纵有柔情万千只为你一人流泪!我自黑暗中走来,也必将回归黑暗!你就是我永恒的记忆!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重生之团宠我上天

    重生之团宠我上天

    前世将军府正牌千金,爹娘不疼哥哥不爱,被假千金残忍杀害这一世穿越千年来到现代,重生在同样遭遇的孟家千金身上,本以为可以自立门户叱咤风云,可是这一个个找上门来要宠她爱她保护她,是为哪般?孟父:“爹爹前世大错,汐儿跟我回家,家产都给你!”大哥:“哥哥保护汐儿!”二哥:“哥哥教你练毒,毒死她丫的!”三哥:“打打杀杀不适合小妹,哥哥替你虐渣!”四哥:“妹妹想要什么,哥哥全都送给你!”五哥:“我们兄妹联手,医药称霸天下!”六哥:“妹妹你都瘦了,快来吃一口红烧肉!”厉爷冷笑:“我们家汐儿,要什么没有,何需你们相送?!"孟汐颜大吼一声:”都闭嘴,同是穿越者,谁也别瞧不起谁!我才是大BOSS,你们全部退下!“
  • 团宠女主
  • 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

    该书对战国至五代的兴废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寻求历史借鉴。它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明“穴研斋”抄本,下同),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合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正确的谋略。认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有高明的战略策略,所以战胜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对“智”在战胜中的作用,作了多方面的论证:认清主要敌人,以战国时六国之亡,“自战其所可亲,而忘其所可仇”为鉴;攻防的主次方向要分明,以晋灭吴所以胜、刘濞之所以败为例证;主张灵活用兵,“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因而推崇韩信、曹操 “出奇应变”,多谋善断。 为了以智胜敌,主张用“谋夫策士”组成自己的智囊,东汉末孙坚所以“功业不就”就是无人“发智虑之所不及”而致。它还提出君将要和谐,应赋予将领机断指挥之权,认为孙武、司马穰苴、周亚夫、诸葛亮、王猛等历代著名将相都是“深得于君”,权不中御,因而才能“武事可立,而战功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