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00000350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陈仓

陈仓。

守将乃是前将军董卓胞弟董旻表字叔颖现为奋威将军,这董旻虽勇武不及董卓,谋略不及董卓但他长于采纳良言,而其生有一子取名董璜,虽年未及弱冠却聪颖异常,董旻常将其带于身边,一则是历练,一则也让其参赞军事,另董旻帐下还有大将三员,分别是段煨、徐荣和胡轸。

段煨,字忠明,乃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的族弟,人如其名对汉室可谓是忠心耿耿,生平最仰慕的便是其兄段颎,期望有朝一日也能像其兄长一样,逐羌胡驱鲜卑纵马沙场为大汉保疆拓土,因而在王国兵逼陈仓之时他便是第一个出来请战的。

再说徐荣,乃是辽东襄平人,此人可谓是文武全才,在黄巾起事前夕正往北海郡欲往投郑玄门下学习儒学、经学,而还没走到北海,黄巾之乱便起,此时天下人心慌慌,但徐荣却倍感兴奋,觉得这正是大丈夫提七尺剑立不世之功之时,于是便投于刘焉招募的义勇军中,曾与刘备一起在校尉邹靖帐下效力,只是那时徐荣只是伍长与刘备不曾相识。

在一次与黄巾的交锋中,官军大溃,而徐荣却从容指挥着他手下的兵士从容撤退,并在撤退途中杀死了许多黄巾军,这一幕恰巧让董卓见到,董卓爱其人才武艺在战后向邹靖要了。因徐荣只是一个伍长,又是主帅需要调用,邹靖虽是觉得有些奇怪,但也自是不好拒绝,从此徐荣便跟在了董卓帐下。

而后来徐荣果然没令董卓失望,凭借其谋略武艺屡立战功,很快便与胡轸、樊稠等西凉旧将比肩而坐,成为了董卓的心腹爱将,此番跟着董旻来守陈仓也是董卓的意思。

胡轸字文才,凉州豪杰,武威人,与董卓乃是乡党,其声望在凉州轻侠中仅次于董卓,因而手下聚集了许多少年健儿。

王国犯境,徐荣请战,但董旻心中甚是忧惧,陈仓城中此时不过一万人马,要对付十五万大军守城尚觉不够,主动迎击岂不如同以卵击石?

董璜知道父亲心中的疑虑,说道:“大人勿疑,宜从徐校尉之请。贼方至立足未稳击之正合兵法,其一也;贼于旬日之间连下四县其势虽盛然其力已疲,击之可胜;贼兵连胜而郡县之兵连败,贼必骄而轻视我等,兵法云骄兵必败!”

董旻听了儿子的分析虽觉有理,但仍担心兵力不足,问道:“徐校尉若去,将带多少军马?”

徐荣抱拳朗声答道:“只需本部人马即可!”

徐荣本部是两千人,董旻听罢稍觉宽心,不过旋即又担心徐荣只凭这两千军马难以抵敌那15万贼众,去了不过是羊入虎口,白白牺牲,于是又沉吟了起来。

董璜对董旻说道:“孩儿斗胆以为,父亲可拨军四千给徐校尉,再请胡校尉助之方可破敌。”

听闻此言董敏大吃一惊,徐荣本部是两千人马,胡轸本部也是两千人马,这样便已经是四千人马了,再拨给徐荣四千人马,那样不就是八千人马吗?这八千人马一出城,陈昌岂不就成了一座空城?

于是连连摆手:“不可!不可!万万不可!陈仓若失,皇甫将军,岂肯轻饶我等,不若闭城,坚守以待援军。”

见董旻又起退缩之一董璜忙解释道:“大人且听孩儿把话说完,我军虽只一万人,然这陈仓城中尚有三千县卒,县卒虽无用,然守城应不是问题,另外,这陈仓城中尚有数千的百姓,亦可令其上城头守城。

若说让县卒守城,董敏觉得此尚可行,这些县卒虽不归他节制,但守备陈仓城这陈仓县令与都尉亦是职责所在,相反自己的西凉兵倒是客军,陈仓若失县令、都尉脑袋必然搬家,所以不怕他们不尽心竭力。

但让百姓守城?如今这百姓中青壮者若非投了贼便早被抓了充军,所剩的家是老弱妇孺,如何能守得城池?

不待董旻提问,董璜又紧接着说道:“徐校尉兵盛则易于破贼,而如若兵少即便侥幸取胜亦难以重创贼军,反而让贼知道我城中兵少。这陈仓墙高城坚,即便是老人小孩只搬得动石块、推得倒云梯即可,即便真是手无缚鸡之力,穿上衣甲站于城头亦足可壮我声势,震慑贼胆!因而我军虽尽出,陈仓城亦必无忧,请大人安心!”说罢拱手深深一揖。

听完董璜的分析,董旻深觉有理,忍不住开口赞道:“好!吾儿高见!哈哈哈哈~”捋着胡须放声大笑。

胡轸、段煨二人见主将称赞自己的儿子,也连忙不失时机溜须拍马大赞董璜。

董璜所说其实也正是徐荣心中所想,而主将董旻询问之时徐荣之所以说只需本部人马,一则是带走更多的兵董旻会担忧守不住城池,反倒会驳了自己的请战;再则也是出于他自己内心的骄傲,他相信即便只凭本部人马,依然可给贼军狠狠一击!

所以,当董璜侃侃而谈时徐荣便频频点头,心中暗自称赞,只是他本是个骄傲的人,不屑于迎逢拍马,人家越是谄媚,他心中越是鄙夷,也就越不会跟着随声附和,因而此时他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董旻、董璜二人见状,面上虽无表露,心中亦有些许不快。

军议毕,照董璜建议,由徐荣率军胡轸辅之,出兵迎击王国。

陈仓嵬马坡。

西凉诸军自合兵以来,下鄠县,破雍县,平武功,占栒邑一路下来可谓横扫右扶风,所向披靡,所过之处多有望风而降者,联军兵威一时竟有超越先前边章统领之时,这让王国颇为自得,大有不可一世之感!

大军行至嵬马坡,此时天色已晚,王国心中暗忖,这陈仓守军倒是有些骨气,今我大军逼境,竟也没望风而逃,也没开城请降,居然来了个“坚壁清野”将境内的军民全撤入了城里,显然是想凭借着陈仓城负隅顽抗,这倒是有点意思。

陈仓守军的举动激起了王国的兴致,这一路的顺风顺水开始让他觉得有些索然无味,而此时十五万大军对一座孤城,他就像是一只逮到了老鼠的猫,打算把这老鼠好好的戏耍一番。

今日即然天色已晚,就先再放他们一晚,并且这一晚他们一定过不好,这刀架在脖子上的滋味……一想到那些身着官袍,往日里威风八面的官老爷们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王国脸上不由挂上了笑容。他勒马举鞭,指着嵬马坡下一处平坦之地下令道:“且让陈仓城中的鼠辈再苟活一晚,今夜大军就在此处宿营。”

王国军令刚出,廖淳便赶忙制止进谏道:“大帅此处扎营恐有不妥,西面嵬马坡林木茂盛,可藏军马,要防官军伏于其间,趁夜杀出来劫我营,不若趁天未黑再往前行十里,那里地势平坦又临近剡溪,可方便大军取水。”

廖淳因常与陈幕等一众山贼一起,受他们影响也常惯于偷营摸寨,所以自然也常提防着被敌军偷袭。

王国有个贴身亲近小厮名叫金平,此人奸邪贪婪,又长于迎逢拍马,善能查颜观色,因而深得王国喜爱,王国对廖淳表面客气实则忌惮,就连王国手下六员心腹健将伍习、张横、梁兴、杨秋、李堪、杨腾都不曾觉察到,但他却早就看出来了。

这连日来的行军使他疲惫不堪,这会儿王国下令驻军扎寨他想歇歇在马背上颠了一天都快被颠散的骨架,廖淳又说要再前行十里,心中一股怨恨之情由然而生。心道:好你个不长眼的黄巾贼,爷爷都快被马颠死了你却还要行军,看大帅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啍!

想着便附身上前对王国耳语阴阴的说道:“大帅不知这廖将军此言是何意?”

王国一听,脸上顿起猜疑之色。

是呀,这小子似忠实奸,这回不是金平提醒险又着了他的道,我下令就地扎营,他却以什么林木茂盛孔有冠军埋伏这种鬼话来危言耸听,如今这三辅朝庭军马不是早早远遁便是望风而降,还敢来劫营?!再者哨马早探得陈仓守将将所有的兵丁连同百姓全迁入了陈仓城内,这分明摆出的是坚壁清野之策,再来劫营?!哼!王国心中一声冷哼,骂道:当着三军将士显得你足智多谋,而我是一个蠢蛋!

王国是越想越气,越想脸色越阴沉,但也不好直接发作,还得想个合适的理由回绝廖淳的建议,而这时韩遂附和着廖淳的建议,对王国说:“大帅廖将军所思较为稳妥,此处草木茂盛的确适合潜伏军马,陈仓重镇不比别处,皇甫老儿必派心腹大将把守,我等还宜紧慎为好!”

马腾在一旁也跟着点头附和。

王国顿时气炸,只道是韩、廖二人有隙,原本是想借着韩、马二人的势力去制约廖淳,却不想廖淳这小子手段竟如此了得,合兵只这些日子倒又拉拢了韩、马二人,今日若是妥协那往后还如何当这大帅指挥三军?到时只怕是三军只知有他廖淳而不知有王国了,想着也不顾言语措词,冷着脸讥讽三人道:“尔等为如此胆小?若是畏惧那皇甫老儿可自领本部回,明日我当独破陈仓,界时在陈仓城内摆下酒席恭迎三位将军!”

廖、韩、马三人被噎得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关于扎营这事,若按个人见解,韩遂也确实认为廖淳的建议较为稳妥,但他附和廖淳的建议更多的目的是向廖淳示个好,毕竟先前发动兵变坑了廖淳一把的是他韩遂,如今廖淳今非昔比已经手握重兵,今后还要精诚合作,却想不到的是王国的态度竟如此恶劣,韩遂也不由心头怒起,他开始有些后悔当初发动兵变,当初当这副帅可不会有今日的窝囊,但他是个城府极深的人,表面不曾表露分毫。

王国也不管三人如何反应,径自下令三军就地扎营,并且还堵气撤了他所部本该巡营守夜的兵士。

同类推荐
  • 大隋堂

    大隋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大隐于市,小隐于林。乱世之人,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临了,道一声,柳树前的她还安在,会否以嫁做他人妇。
  •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大明门之锦衣三少

    永乐末年正逢乱世之秋,混入锦衣卫的他举步维艰,掩藏一个惊天秘密为与养父共辅明君,险象环生与兄弟共进退,暗潮汹涌的官场之中尔虞我诈,他步步为营、以身犯险,不惜一切!与挚爱一路艰辛,携兄弟浴血抗争,力挽狂澜于大明门,且看锦衣三少如何执掌风云成就一世功绩!谱写一段属于他的传奇……推荐自己的另外两本书《陆鼎记》《熊渝记》桥那谢谢!拜托收藏啊!谢谢!新书《熊渝记》,续写古龙残稿,谢谢捧场!
  • 从万历到永历

    从万历到永历

    不看此书,不知道为什么懒皇帝亡不了国,勤皇帝却要亡国?明朝真是亡于万历吗?不看此书,不明白东林党为什么会受到两代帝王的打击?他们真的是正人君子吗?不看此书,不清楚那支打败倭寇的明军为什么会屡屡败在女真人手里?女真人真是满万不可敌吗?不看此书,不理解袁崇焕为什么会被处以极刑?他真的是民族英雄吗?看了此书,就知道万历、天启并非人们描绘的那么不堪……看了此书,就明白魏忠贤其实也有很多可取之处……看了此书,就清楚努尔哈赤崛起靠的是卑鄙手段……看了此书,就了解李自成流氓无产者的一面……
  • 春

    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陈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
  • 神武九州志

    神武九州志

    一个朝代的结束,另一个朝代的崛起!王室内乱,君王战死!异族入侵,天下动荡!无数英雄的热血,演绎了五千年九州的不朽传奇!
热门推荐
  • 逆天魔后不好意思啦

    逆天魔后不好意思啦

    作为21世纪的杀手之王,被挚友背叛跌入悬崖,来到异世界天玄大陆,天生废材,纨绔子弟!!呵呵,扮猪吃老虎谁能有我强,全系天才,丹药像糖丸,神兽送上门,偏偏惹上位大爷:“娘子,良辰美景不要虚度”“......”“娘子,为夫想你啊”“.......”(说好的高冷男神呢)..............
  • 吞天行者

    吞天行者

    第一次写书,可能不在好,还请大家帮忙投票,不要爆粗口奥!
  • 灭武真皇

    灭武真皇

    他在地球上是一个能够给别人引来不断麻烦的麻烦制造者,可当他踏入宇宙的一刻起,将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等待着他,地球上的麻烦制造者,摇身一变成为宇宙中四大文明之一,古老种族宇机人的救世主,他就是黄真谛,命运的真谛!黄真谛背后隐藏着连他本人都毫不知情的秘密,从地球上人见人恨的麻烦制造者,一路成长,最终解开命运的谜团,窥探宇宙的真谛。破坏神已死,宇宙大乱,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宇宙法则荡然无存,弱肉强食的武战时期已经再度降临,谁能平息武装力量源泉?成为灭武者?黄真谛会成为灭武者中的真正帝皇么?
  • 重生之携手

    重生之携手

    宋可欣前世在被姐姐排挤、闺蜜陷害、老公家暴中惨死。死后才知道,这个世界唯一一个还爱着她的人,竟就是她避之唯恐不及的冷亦箫。含恨重生后,宋可欣再也不敢信任任何人,她发誓要让所有前一世欺骗过她,迫害过她,尝尝受害的滋味!令人慰藉的是,在这条注定冰冷的路上,一直有人愿意牵着她的手,包容她的小脾气,纵容她的小任性……这一世,她要活的比任何人都幸福!
  • 欲把相思说与谁

    欲把相思说与谁

    年少惊鸿一瞥,许云姝相思深种。然而时过经年,她的少年郎早已情许他人。
  • 团宠女主
  • 只有夜晚的世界

    只有夜晚的世界

    太阳落下了,整个城市都开始沉睡,疯狂的人们开始觉醒。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从神界开始
  • 带领族人战四方

    带领族人战四方

    他给自己取名鹰一,意为天下唯一。神魔之地,是神的国度,魔的归宿。鹰一便在这里起航,修行至高功法。他能否打破天下桎梏,带领族人征战四方?前方危险重重,鹰一是否能迎难而上,克服万难?而他历经千辛万苦的目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