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在各单位领导亲属间打开知名度的“物色”很快因其特有的经营方式进入了大众的视线,虽然里面的东西不便宜,但胜在样式和品质,就算有些人不买也喜欢到里面逛逛开开眼界。
那里的营业员脸上总是挂着如沐春风般的微笑,跟在你的后面慢声细语的为你介绍你所看中的每样商品,就算最终不买也不会落脸色,始终笑盈盈的,欢迎你下次光临。于是“物色”逐渐成了有品位的代名词,县里人都以拥有几件“物色”的东西为豪,还有人还把“物色”的包装袋当成手拎包来用,因为时尚又结实,拎起来还特别有面子。
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朱丽丽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了,于是“物色”又招了一个小姑娘当营业员,朱丽丽则主要负责店铺流水和总的统筹。在发现店里丢了两个小摆件和一条丝巾后,按照赵灵灵的建议,朱丽丽把每样商品都用漂亮的白色钢丝绳拴在货架上,顾客看好了再去库房拿存货。
几个月下来,基本每个月“物色”小店的利润都在4000以上。按照最初的协议,赵灵灵家占四成,朱丽丽占三成,卫东占三成,也就是说,每个月赵灵灵家的收入就有接近2000块钱,这可是赵有志和朱丽华工资加起来的几倍,没几个月投进去的本钱就都回来了,以后就坐等收钱了。
连朱丽丽每个月都有一千多的收入,这在当时可真是了不得的数目了,朱丽丽租了房子把老公和孩子接到了县里,田甜上了县里的小学,小姨夫则天天到店里帮忙,有个男人看着,一些小偷小摸也不敢上门了,一家人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别提多滋润了。
不过这也让大姨和二姨有些眼热,不过没办法,谁让当初朱丽华找她俩的时候她俩都没同意,不忍舍了老公和孩子,也怕家里活落下。好在赵灵灵早想到了这种状况,让朱丽华主动收购一些他们家的农产品,比如鸡蛋、菜、肉什么的,收拾干净包裹上精美的包装,打造成农家有机产品,作为送礼必备,没想到销量还很不错。农产品的分成也给两家带来了不少收益。
大家的日子都越来越好了,不过不管是赵家还是朱家都是低调的人,从来不表现出财大气粗的样子(当然,他们赚的这些钱也够不上财大气粗),而且在赵灵灵的熏染下明白了财不外漏的道理,赵灵灵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听(编)到(造)的新闻,比如说哪家老板的儿子被绑架了要拿几十万的赎金呀、哪家老板的家被盗窃犯进入一家几口惨死呀之类的,听得大家人心惶惶的,吓得都不敢穿好的。
赵灵灵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现在不同于几十年后,社会治安是真的没法比,虽然涌现出许多暴发户,让人羡慕不已,但自己家还是秉承低调的原则为好。另外,赵灵灵对赵有志是有期待的,她更希望赵有志去从政,根据前世的经验,无论什么时候还是金饭碗最稳当,更何况以后家里也不会缺钱,所以自己家还是不要有什么污点,也不要被人嫉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