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国家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十年多了,但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匮乏的,尤其是赵灵灵生活的这种小县城,不过人们的精神却是昂扬向上的,好像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儿。就像此时的赵有志,八月的天气很热,即使现在是在傍晚也让赵灵灵出了一身的汗,但赵有志的心情却很好,大二八自行车的后面驮着朱丽华,前面横梁上坐着赵灵灵,赵有志坐在中间,将二八车骑得虎虎生风。
一辆自行车上坐着一家三口这在八九十年代是很正常的事情,赵灵灵看到街道上有很多像她家一样的组合,好像在这个年代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的车技都很好。
此时的县城整体基调还是蓝色和灰色的,人们的穿着打扮也大多是简单朴素的,房子大多是平房,偶尔能看到几座楼房。这些日后在博物馆和老照片里才能看到的事物和景象就出现在赵灵灵眼前,让她感到无比的新奇,儿时的记忆早已模糊,能重新来一次,再次度过童年,陪伴爸爸妈妈慢慢变老真好。赵灵灵暗暗发誓,这一次自己一定要成为父母的骄傲,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整个县城其实也没多大,赵有志骑了十多分钟就到家了,赵灵灵的家是机械厂建的家属楼,两年前赵有志工作的机械厂新建了一批家属楼,分给了赵有志一间两室一厅不到五十平的房子,在六楼。按照当时的生活标准,是楼房,有两室,有属于自己的室内厨房和卫生间,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那可属于高质量的生活了,这还是因为赵有志是厂里出色的技术人员才有资格分到。
赵灵灵对这个家很有印象,在她的记忆里,自己一直在这里生活到高一才搬走。一进家门,左手边是卫生间和厨房,右手边是一间小小的客厅,再往里走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卧室,墙被粉刷得雪白,地面是刷了红油漆的水泥地。
家里的家具很少,客厅里有一张沙发和一个小茶几,还有一个折叠的饭桌和几把折叠椅,卧室里各有一张床、一个床头柜,赵爸赵妈的房间里多了个衣柜和一张书桌,家具的样子都很质朴,是当时普遍的家具样式。
朱丽华一进门就进了厨房开始准备晚饭,赵有志则带着赵灵灵换了衣服,去水池那洗手洗脸。可能因为之前朱丽华就把晚饭准备好了,现在只是热一热就可以,等赵灵灵收拾妥当,赵有志摆好桌椅,一家人就开饭了。
饭菜是当下再普通不过的五花肉炖白菜豆腐,再加一份炒青菜、拍黄瓜,主食是大米饭,一家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晚饭后赵灵灵主动帮妈妈收拾碗筷,要不是朱丽华看赵灵灵肺炎刚好怕累着坚决阻止,赵灵灵还要站在小板凳上洗碗呢。睡觉前赵灵灵没等爸爸妈妈催就自己洗脸洗脚刷牙,还自己铺了被子,看得赵有志和朱丽华纷纷称奇,觉得果然老话说孩子生一回病就会懂事些是真的。
重生后的第一晚赵灵灵没有回自己的房间睡,而是撒娇的躺在赵爸赵妈中间一起睡,她实在是太想爸爸妈妈了,能够一边闻着爸爸妈妈身上熟悉的味道一边睡觉真好。大概还是大病初愈身体弱,又折腾了一晚上,赵灵灵还没来得及多想什么就在妈妈的怀里沉沉的睡着了,一夜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