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晓明君擒了清平王带到本阵一扔,喝声:“绑了!”一群虾兵蟹将涌上来,顿时把清平王五花大绑。清平王在魏孝王面前夸下海口,要把晓明君擒来庆功,谁想自己被擒,有诗为证:
海鳖曾欺井中蛙,大鹏展翅绕天涯。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再说柳青君催动人马,众龙君和将士个个奋勇厮杀。直杀得死尸累累,呼爷唤娘,魏孝王大败而归。柳青君大获全胜,收兵回府不提。却说魏孝王当初率八千人马来攻打龙府,现在只带一千多人马,大败而回,十分沮丧。暗想:“昔日我率几百人马,所向无敌,勇不可挡。而今几千人马,却大败而归。几员战将皆战死于沙场,此乃天亡我也。”
越想越气,但无可奈何,只好到镇江府拜见了镇江王。镇江王见御弟愁眉苦脸,知道又是吃了败仗。便道:“贤弟,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沮丧。”魏孝王道:“并非小王无能,实乃柳青君等人,个个英勇,无人可挡。况有高人相助,就连金灵王的四员虎将皆阵亡了,何况是虾兵蟹将呢!”镇江王道:“孤晓得了,我儿为何不见?”
魏孝王赶紧奏道:“小王有罪,因殿下争着出阵捉贼将,小王劝阻不听,不想出阵被擒了。”镇江王大惊道:“王儿命休矣,让孤如何是好?”魏孝王道:“大王休慌,昔日擒得一将,乃是敌帅柳青君之子凉柳龙,用此人换回殿下就是了。”镇江王道:“此法甚妙,但不知柳青君是否肯换?”魏孝王道:“天下父母岂有不爱惜孩子的吗?”镇江王道:“如此甚好,王儿无忧矣!”说完转入寝宫与琼花娘娘饮酒作乐去了。魏孝王领旨回府不提。
次日魏孝王率二千人马,带了凉柳龙来到赤岩君府外。喊话道:“千岁有令,你家元帅出府会话。”早有卫士报于柳青君知道。过了一会儿,柳青君随众龙君出府。魏孝王道:“柳青君,今日本王不是来挑战的,而是用你之子凉柳龙换回殿下清平王,不知你意下如何?”柳青君道:“清平王狗仗人势,作恶多端,我舍子而除恶,亦心甘情愿。”
魏孝王道:“天下哪有父母,眼看着儿子,死在别人刀下而不救的?”这时众龙君都劝柳青君道:“此法甚妙,难道你不念父子之情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清平王此人作恶多端,日后免不了颈上一刀。今日且放他回去,暂且让他多活几日。”
柳青君一听觉得有理,便吩咐把清平王抬了出来。看官要问:“为何要抬他出来,而不是自己走出来呢?”原来清平王中了飞刀,现在昏迷不醒,这就是自食恶果,自作自受。片刻间,众将士把清平王抬了出来,便和凉柳龙阵前换将,交换后各自回府去了。
但道魏孝王令将士抬了清平王回到龙府,找着解药,治好伤口后,送入镇江府中。镇江王见殿下安然无恙,心中自然欢喜,送他回宫歇息去了。镇江王对魏孝王道:“御弟你如今常吃败仗,这是为何?”魏孝王道:“小王已经奏明大王,非是小王无能,乃是柳青君等人有高人相助。”镇江王道:“我也认识一位高人,若能把他请来,不到半个时辰,可可西里湖赤岩君府可破。”
魏孝王道:“大王何必戏弄小王,小王多少天攻打不下。此人一时之间可破龙府,我实难相信。”镇江王道:“贤弟休疑,孤说的是实话,你在天庭中是否听说过孙悟空此人?”魏孝王道:“昔日我守蟠桃园时,曾听说过此人在天宫中做了弼马温一职。后来他嫌职位低下,反下天宫去了。”镇江王道:“正是此人,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况有如意金箍棒,武艺精熟,勇不可挡。若把他请来,破它可可西里湖不在话下。”
魏孝王道:“大王,就怕他不肯来!”镇江王道:“御弟请放心,孤有办法请他出山。因为老父王有恩于他,请他能不来吗?”魏孝王道:“小弟不明,望大王明讲。”镇江王道:“昔日老父王健在时,此猴与父王交情很深。他使的如意金箍棒,本是东海的定海神针,是父王送与他的,他岂能知恩不报?”魏孝王道:“不知叫何人去请?”镇江王道:“明日孤亲自去花果山一趟,请他出山相助。”魏孝王道:“大王乃金枝玉叶,不便行动吧!”镇江王道:“这又何妨?”二人又谈了一阵,镇江王回宫歇息去了,魏孝王告辞回府不提。
次日,镇江王收拾妥当,把公务推给小儿清平王处理。便出了府,显出龙形,直奔花果山而来。几千里之地,不到几个时辰早到。在花果山轻轻落下,变成人形,奔水帘洞而来。镇江王钻过瀑布,走过了石桥,早见一行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镇江王正在欣赏奇花异草,忽然一群猴子涌来,各持刀枪。喝道:“什么人在此偷看?报上名来!”镇江王道:“我不是什么山野村夫,而是东海龙王敖光之子睚眦是也。特来拜见你家大王,望你等通报。”一猴道:“你在此稍等,我去通报大王知道。”说完那猴一纵身去了。过不多时,那猴来到说:“我家大王有请!”镇江王随了众猴入了洞,早见石座上坐着一人,神态昂然,怎生打扮:
头戴包发紫金冠,腰扎翡翠如意绦;
身披锁子黄金甲,双根雉尾两边飘。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便是。镇江王上前道:“东海龙王之子拜见大王!”孙悟空懒洋洋地从宝座上坐起来问道:“你来干什么?”镇江王道:“我是来求救于大王的!”孙悟空一听脸色一变,喝道:“孩儿们何在?”一群猴儿应声道:“大王在!”孙悟空吩咐道:“把他赶下山去!”一声令下,众猴蜂拥上来,有的拖,有的拉。镇江王急的大喊道:“大王息怒,我有下情相告。”悟空一听道:“孩儿们慢来,待他说完赶下山不迟。”
众猴放了镇江王,各自退下。孙悟空道:“你有何言,快快讲来!”镇江王一把鼻子一把泪道:“我父王屈死,我无力报仇,而今自己受辱,我要洗清不白之冤!”孙悟空道:“你父王虽然被哪吒所伤,但并没有丧命。尚不知你有何冤屈,说来听听!”镇江王赶紧下拜道:“求大王为我做主!自父王被哪吒所伤,我逃到长江清河府安身。清河王与我父王有莫逆之交,他收我为义子。不想为这事气恼了青海湖龙君—青珑君,因恐日后我继承父王之位。把我义父给暗杀了,为此我叔叔通天君活活气死。更为可气的是,青珑君父子依仗兵力雄厚,常常欺悔我。因此我邀请结义兄弟魏孝王,为我保守龙府。无奈魏孝王武艺不精,不善用兵,多次交兵,常常大败而归。如今青珑君虽然亡故,尚有两个儿子,凭借武艺高强,实力雄厚,时常骚扰我府。因念大王与我父交情深厚,特来求助,望大王助我一臂之力,我感激不尽。”
孙悟空听后大怒道:“我不信此俩小子如此嚣张!”镇江王道:“小龙之言句句是真,不敢有半句假话。俩小子不仅对我时常欺悔,就连大王也不敬,时常骂你为臊猴!”镇江王无中生有地胡编了一通。孙悟空从来不相信别人还敢骂他,一听怒道:“你说说看,我与他素不相识,他为何骂我?”
镇江王一听心中暗喜道:“请将不如激将,待我再气气他!”便接着乱编道:“昔日我与青珑君俩小子交战时,因战不过他们,我便拿出大王的名头,想吓唬他们一下。他们一听大笑道:‘你说的不就是在天宫中,做了几天弼马温的臊猴吗?他有何能耐,当心他别遇着我,我要扒他的猴皮,抽他的猴筋,吃他的猴髓呢!’大王你听听能不叫人生气吗?你可千万不要生气,他们骂就骂了,就当没听见不就得了。”孙悟空一听,气得“三佛出世,七佛升天;”大叫道:“气煞我也,待老孙取他狗头来!”
看官欲问孙悟空听了镇江王之言,为何如此的气恼呢?列位有所不知,自孙悟空学艺归来,打杀了混世魔王,征服了七十二魔君,东海龙宫借宝。他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谁敢冒犯他一句。他生平最忌讳有人骂他“弼马温”,故此听了镇江王之言,暴跳如雷。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却说孙悟空听后大怒,对众猴道:“孩儿们好生看守门户,大王下山办点事。”众猴一听齐声答道:“大王,明白!”孙悟空对镇江王道:“你在前面引路,我随后就到。”镇江王欲试一试孙悟空的本领,便道一声:“失陪了!”说完化成龙形急速而去。
且看孙大圣,见镇江王远去,身子一纵,来一个筋斗云,霎时间已落到长江上空。再说镇江王拼命疾奔,刚到镇江府上空,却见孙悟空笑嘻嘻的道:“老孙在此等候多时了!”镇江王心中不由得佩服万分,急引孙悟空进了龙府。命下人摆下酒宴,为孙大圣的到来接风洗尘。孙悟空随便吃喝了点,说声:“罢了,待老孙取来小贼首级后,再饮酒不迟。”
镇江王道:“大王,不知要带多少人马?”孙悟空道:“带人马算什么英雄,我一人前去便可!”镇江王道:“大圣真乃爽快之人,小龙佩服!”孙悟空便出了龙府,驾起祥云直奔青海湖而来。在龙府外喊了多时,并无一人理他。孙悟空心中急躁,刚要挥棒打去。这时魏孝王带一千人马,匆匆赶到大喊道:“大圣错了!青珑君之子,玉清君和青武龙不在此,他们的大队人马在可可西里湖。”孙悟空一听弄错了,急收了棒,随同魏孝王一起,来到可可西里湖龙府外。
列位看官欲问,魏孝王为何此时来到?原来镇江王见孙悟空急躁而去,唯恐弄错,急招魏孝王,令他带一千人马,赶来通告孙大圣的。闲话休提,再说孙悟空来到府外大骂。早惊动了里面,未过多时 ,杀出一队人马,为首的无非是大帅柳青君和副帅玉清君,军师晓明君,国师青武龙及各位龙君。柳青君令人马排成阵势,单等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