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镇江王自从碧玉龙领命捉贼去后,坐在龙府中,坐立不安。心中十分悔恨道:“千不该,万不该,没有把那两条莽龙杀掉。若今日逃脱,日后便无宁日了,这如何是好,碧玉龙是否捉到尚未可知。”正在自言自语时,一卫士报道:“回龙主﹐镇殿大将军捉贼凯旋而归!”镇江王一听大喜,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便道:“快把盗贼押上来。”但见碧玉龙押着两人上殿来。
镇江王一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暗想:“昨日那两个盗贼,生的膀大腰圆,满脸横肉,今日为何却成了细皮嫩肉,这是为什么?”这时只听那两人道:“大王,冤枉啊,我们不是什么盗贼,而是碧玉龙将军帐下的将领,望大王开恩,放了我们吧!”
这时镇江王才明白,自己并没有看错,心中暗叫道:“啊呀!不好,盗贼被人放跑了,是不是与碧玉龙有关呢!”想到这便对碧玉龙道:“可是你的手下!”碧玉龙道:“回龙主,真是末将的随从。”镇江王道:“好啊,碧玉龙,孤王把你作为心腹之人,派你去捉拿青陵君和白陵君二人,你却放走他们,而用自己的随从来顶替,该当何罪?”
碧玉龙道:“末将不敢,末将有下情相告。”镇江王道:“讲!”碧玉龙说:“当时末将率两千虾兵蟹将欲出府追赶,却见府门大开,便知贼人出府了。急率军追赶,远见两人跑的慌张,我疑是盗贼,所以捉着一看,原来是我的两个手下。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夜来鬼敲门’我看他两人的狼狈相,疑心与盗贼勾搭﹐而放走他们也未可知,望大王明察。”
镇江王一听碧玉龙的话,条条在理,无懈可击。便对化清云二人道:“大胆小子,身为将领,不思报恩反勾结盗贼,该当何罪?”化清云道:“回大王,我二人那里与盗贼勾结,我们与盗贼根本不曾接触过。”镇江王道:“既然不曾与盗贼勾结,为何逃出龙府,这是何意?从实讲来!”
化清云道:“启奏大王,我二人本是镇殿将军的随从,自从夜明珠丢失后,将军日夜不眠,巡查龙府。我二人本是懒散惯了,在守龙府门时,呼呼大睡。因为我们想:‘这深更半夜,将军一定不会来的,好让我们睡个疼快’。谁想我们自作聪明,睡的真香,突然屁股上被什么人踢了一脚。睁眼一看,哎呀!是镇殿大将军,我们赶紧跪地求饶。他骂我们是:‘饭桶和懒虫,象我们这样的人,怎能守住龙府’,留我们无用,要正法我二人,这下可吓坏了我二人。象鸡啄米似地求饶,他理也不理。对侍卫一招手,把我二人捆起来,押到将军府中,说:‘五更之后要处决我们。’这可怎么办呀!过了五更便没命了。正巧苍天有眼,离我们不远处,有一短刀,我悄悄地挪到刀边。在刀口上只两下,割断了绳子,我又悄悄地解开了伙伴的绳子。正在这时,龙府外大乱,说什么走了两个盗贼,碧玉龙将军出去了。我二人见时机已到,便出了镇殿将军府,直奔镇江府门。守门将士见是我二人也不阻拦,我二人便故意大开府门逃走了。正在奔跑时,却听见后面喊杀震天,我二人心中越慌,越跑不动。忽然被一龙爪,捉住我们,原来是碧玉龙将军。我两人想,此去必死无疑,望大王开恩,给我等一个全尸吧!”
镇江王听后,哈哈大笑道:“碧玉龙将军真乃忠臣,孤错怪你了。把这二人交给你,任你处置。你们下去吧,即使逃走了二盗贼,我有这样的将军,还怕擒不住他们嘛!”
这次真的好险,差点断送了碧玉龙性命,幸得化清云的一段巧语,从而化险为夷。正是:
但见阴气罩首级,忽变朝阳照遍体;
一句巧言惑大王,疑是小将乃张仪。
看官欲问青陵君与白陵君是怎地脱身的?原来二位龙君扮成碧玉龙的随从,跟随碧玉龙将军出了府后,碧玉龙向前追赶化清云二人去了。青陵君与白陵君就以赶不上为借口,逐渐落在后面。二位龙君现出龙形,乃一青一白,朝反方向走了,直奔扎陵湖而来不提。
再说镇江王丢失了夜明珠,因没有抓住窃贼,心中隐隐作痛。免不了又看一看那锦帛上的诗句,有一句是:“居仙鹰陪黄河源”,他注意了三个字“黄河源。”暗想道:“这夜明珠的丢失可能与黄河龙君——黄卿君有关吧。我把他召来,细细盘问,也许有点希望。”想毕,便提起朱笔一挥,交与一将士道:“保长龙将军,孤王命你把黄卿君召来,不得有误!”
保长龙领命而去,出了龙府,向北直奔黄河府而来。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对守府兵士说明来意,放他进去,直奔龙君府而来。
这日,黄卿君为两侄子的前程盘算。忽听得卫士报道:“报龙君,有一将士求见!”龙君道:“让他进来!”这时保长龙大踏步走上殿来,对黄卿君道:“黄河龙君——黄卿君听旨!”
黄卿君一听是镇江王的圣旨到了,便赶紧跪倒,保长龙朗朗读到:“诏曰:武能定邦,文能治国,武备不严,定出盗贼。因龙府防范不严,丢失夜明珠一颗,窃者不知去向。特召黄卿君入府,辅助共破丢失夜明珠一案,钦此!”
黄卿君接旨起来后道:“不知将军,小龙何事动身?”保长龙道:“望龙君,尽快动身,以免大王挂念,我便告辞了!”龙君说声:“将军慢走!”便送保长龙将军出府复命不提。
再说黄卿君回府后,命人找来两个儿子。黄卿君有两子,长子名叫文玉龙,次子名叫武玉龙。二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文玉龙使一画戟,武玉龙使一叉。听说父君找他们有事,便直奔君府而来。进了府,便对父君道:“父君今日召孩儿们有何吩咐?”黄卿君道:“今番镇江王召我到镇江府,要我破获丢失夜明珠一案。我走后,你二人不可闯祸,有事与青陵君和白陵君多商量,不可莽撞行事。”
文玉龙道:“父君放心,孩儿们小心就是。只是镇江王此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此去恐怕凶多吉少。”黄卿君道:“只要我行的正,坐得端,不妨事。”黄卿君吩咐完后,出了黄河府,现出一条黄龙﹐直奔长江而来。须臾便见江水滚滚,一头扎进长江中不提。
再说镇江王﹐自从保长龙领命前去,他怕黄卿君不肯来,岂不是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吗,后来听保长龙的回报,略觉放心。这时一卫士报道:“黄河龙君——黄卿君到。”镇江王道:“让他进来!”旋见黄卿君进来,行了君臣之礼后道:“大王召我,说是要破夜明珠丢失一案,请大王明示!”镇江王道:“黄卿君你知罪吗?”黄卿君心中一惊,不知所犯何罪,便道:“老臣一贯安分守己,一不贪财,二不害命,何罪之有?望大王明察!”镇江王道:“好!我叫你明白明白!”就把那锦帛﹐扔到黄卿君面前道:“那上面有黄河源三字,怕是失珠一事出于你手吧!”
黄卿君接过一看,上面有四句诗,果然有一句“居仙鹰陪黄河源”。黄卿君把四句诗仔细看了看,揣摩了一阵,暗道:“这正是飞来的灾祸,这‘黄河’二字难道就是我的罪行吗?这四句话明明是说冲天鹰借,不知冲天鹰是何许人也!如果它是一只雄鹰,岂能盗宝又能留言呢!我说了也不信,莫如我说冲天鹰是一个隐居之人。有飞鹰一般的本领,且变化多端,深不可测,隐居在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主意已定便道:“回大王,老臣看过之后,我已明白窃珠之人乃是身居巴颜喀拉山,外号为冲天鹰的隐居之人。不信龙主请看!”黄卿君便指给他看说:“此乃四句藏头诗,每句打一字,组成一句是冲天鹰借。”
镇江王仔细看了看,想了想,心中道:“说的不错,然而冲天鹰此人深不可测,夜明珠如何能得,看来是毫无希望了!”但是他又想:“这位黄卿君与青陵君和白陵君兄弟交情不错,我把他关在这里,他二人必定救他。那时我布下天罗地网,生擒活捉把他俩宰了,方消我心头之恨。”主意既定便道:“黄卿君你好一张伶牙俐齿,但是空口无凭,怎能开脱你的罪行呢!你与青陵君和白陵君兄弟有深交是吗?”
黄卿君道:“回龙主,我与青陵君和白陵君兄弟有世交不假,这与失去夜明珠有何相干?望大王明示!”镇江王道:“既然如此,青陵君和白陵君兄弟私闯王府,欲窃宝珠,被下天牢。而今越狱逃跑,这就牵连于你,休怪我无情。来人,把他打入天牢!” 一声令下,上来几个如狼似虎的侍卫,如猛虎擒羊一般拖了下去。黄卿君已是年老之人,那有能力反抗,被侍卫乖乖地扔到天牢中。这突如其来的灾祸,使他晕头转向。他那里知道侄子们背着他所干的一切,多半生的英雄豪杰,谁想今日落得如此不明不白的下场。千言万语不能倾诉,尽在一片长叹之中,正是:
今作楚囚意如何?苍天有意困英雄;
欲知未了生平事,尽在一片叹息中。
夜明珠实乃冲天鹰所窃,黄卿君判断不差。看官欲问冲天鹰窃珠是怎么回事呢?看官有所不知。中秋节晚,在乌兰乌拉湖,彩艳君设宴招待众龙一番。当夜无话,次日中午晓明君告辞回府。冲天鹰也想归雪山,晓明君也不劝阻,就让它走了。
再说冲天鹰告辞晓明君后暗道:“我在这里游玩一下,再回去不迟。”他便信马由缰不想来到格尔木河旁,只见死尸累累,哭声遍地,目不忍睹。怎见得:
死尸遍地堆河旁,问人此去是沙场,
驾云顾望添忧愁,晚带斜晖倍可伤。
冲天鹰轻轻落下﹐向幸存的一虾兵打听缘由。那虾兵道:“真惨啊,老龙君一生行善积德,谁想把传家之宝夜明珠被魏孝王抢去。更可恨的是老龙君屈死在鞭下,而且水府生灵,死伤无数。真是欺人太甚,但人家是镇江王的御弟,有权有势,我们敢动人家一根汗毛吗?唉!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啊!这位少年你还是少管闲事吧,这魏孝王可不是好惹的,他有一把御赐的镇龙鞭,十分厉害,无人能敌啊!”那虾兵讲完后摇摇头回府去了。
冲天鹰暗道:“这魏孝王仗势欺人,无恶不作,今日我却会会他去。”主意打定,现出鹰形,怪叫一声,直冲云霄。不过片刻,已到通天河上空,便落下来,随之变成一虾溜入通天府中去了。却见魏孝王收拾了一下,直奔镇江府而来。冲天鹰念念有词化成一股水汽,钻入龙宫,紧随魏孝王。见魏孝王献上夜明珠之后便告辞了,镇江王亲自送他出府,冲天鹰趁这个机会窃了夜明珠。溜出了龙府,出了江,现出原形,象箭一般飞向巴颜喀拉山不提。
再说镇江王把黄卿君打入天牢,回到王府中,暗想:“我把黄卿君关在这里,他的儿子、侄子肯定前来搭救,待我设计捉他们一起斩了,以绝后患。”越想越是,不觉沉醉于喜悦之中。当夜无话,第二天清早,忽听得龙府外,三声炮响,锣鼓雷鸣。自语道:“这是为何,也许是青陵君兄弟二人攻龙府来了,这样正中孤意。”
这时一卫士急来报道:“大王大事不好,不知何处兵马,足有七八千人,把镇江府围了个水泄不通,望大王早做打算。”镇江王一听,才感到自己的美梦破灭。只好强打精神,急宣碧玉龙上殿,命他带四千人马,为讨逆大将军,出府迎敌,碧玉龙率兵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