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碧玉君被拖进天牢后,彩艳君见镇江王退朝,转入坤玉宫去了。便带了女儿彩花郡主,随同三位龙君回府去了。再说春花郡主见义父被拖入天牢中去了,她打定主意到坤玉宫中,想在琼花娘娘面前求情。她想:“只要琼花娘娘一句话,就定能赦免碧玉君,岂有妹妹不疼惜哥哥的,她难道会眼睁睁看着把哥哥关在天牢中,而袖手旁观。”
春花郡主进了坤玉宫,见琼花娘娘抱着龙太子喂奶,镇江王也在旁边。春花郡主赶紧跪倒在娘娘面前道:“小女拜见娘娘千岁!”琼花娘娘定睛一看,见一如花似玉的姑娘跪在前面,怎见得春花容貌:
语出莺声娇欲滴,行来弱柳影翩跹;
果然是金屋娇姿,真是称香闺丽艳。
琼花娘娘道:“你是谁家的闺女,有何事快讲?”春花道:“回禀娘娘,我乃是碧玉君义女,因碧玉君犯法,被大王关入天牢中。我知娘娘很爱兄长,望娘娘在大王面前求个情赦免碧玉君。”琼花娘娘一听是碧玉君的义女,赶紧道:“侄女快起来,难得你一片孝心,你尽管放心就是。”琼花娘娘便问镇江王道:“大王可有此事?”镇江王道:“娘娘只管放心,虽碧玉君抢了彩艳君之女彩花郡主,我赦免他就是。孤王把他打入天牢,只不过遮人耳目而已,我岂能六亲不认呢!”便喊了一声:“来人!”对一侍卫道:“你前去传我旨意,赦免碧玉君,并叫他到这里前来见孤王。”“是!”侍卫前去传令不提。
片刻之后,碧玉君入府拜见了镇江王,施礼后道:“多谢大王洪恩!”镇江王道:“龙舅快起来,把你关入天牢,并非孤意,只是遮人耳目而已。”碧玉君道:“多谢大王!”他站起来后看见春花郡主,便问:“春花你到这儿作甚?”琼花娘娘道:“春花这孩子为你求情来了。”碧玉君道:“原来如此,春花咱们回府吧!”碧玉君见到嘴的肥肉又失去了,心中怎不失落。也无心留在镇江府,辞别了镇江王和妹妹,带了春花郡主回府不提。正是猛虎被缚又纵,放虎归山,又要残害生灵,有诗为证:
伏虎容易纵虎难,只为琼花进一言。
今日猛虎复归山,试看四海起狼烟。
再说彩艳君与众龙君回府,彩花郡主与父母相见,必定哭诉一番。彩艳君为女儿归来设宴庆贺。此时正值中秋佳节,众龙君各个为彩艳君祝贺父女团圆。众龙君在龙府中畅饮并赏月 ,怎见得皓月当空,有苏东坡一词可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花开两枝,各表一枝。话说在南霍鲁逊湖之西,有一河名叫格尔木河,此河龙君自称为“木良君”,此河与南霍鲁逊湖唇齿相邻。两龙君前有世交,后来木良君见漪澜君和碧玉君常仗势欺人,因此断绝关系,互不往来。
木良君膝下有一儿一女,龙子名叫剑风飞,女儿称艳萍郡主。木良君之父海峰君曾是观世音菩萨的俗家弟子,因出意外,已去世多年。这晚正值中秋佳节,木良君下令大摆筵席,与众虾兵蟹将共度良宵。龙府大殿上悬一颗夜明珠,照的龙府如同白昼。与月光相比,月光显得暗淡多了。此珠世所罕有,是木良君之父海峰君,在南海观世音菩萨那儿学艺年满,临别时菩萨赠与他作为纪念。
海峰君去世后,由木良君所藏,木良君爱它如命。因为这颗夜明珠不仅价值连城,而且维系着父子之情。木良君把它收藏在谁也不知的地方。只有在中秋佳节取出来悬在龙殿上与月光媲美。
几千虾兵蟹将皆在开怀畅饮,谁也没留意夜明珠。因为他们都见过几次了,初时新奇,见过多次也就不稀奇了。只有一龙,始终在夜明珠下徘徊,可能是他第一次见到这宝贝吧!难道他刚出生不久,不是的,他身材高大。难道他是外来的客人吗?也许是的,若是客人,他为何一滴酒也不沾,或许是腰中别斧头——来者不善!
看官不必着急,但看那龙在夜明珠下转悠了好久,悄悄地溜出了龙府。离了格尔木河,驾起轻云,直奔通天河而来。忽然间有一大汉拦住去路,喝道:“什么人?”那龙道:“镇府将军,我奉魏孝王之命办事的。”陈玄礼便放他进去。那龙入了通天河,直奔魏孝王府而来,对卫士说明来意,进了正殿,见魏孝王端坐在宝座上。
那龙施礼后道:“小龙参见亲王!”魏孝王道:“快起来说话!”那龙站起来,魏孝王道:“你探各龙府,结果如何?”那龙回道:“回禀大王,托亲王的洪福,我发现了一颗当世无双的夜明珠。”魏孝王急问道:“在什么地方?”“回亲王,在格尔木河木良君府悬在正殿上。”魏孝王听后大喜道:“将军劳苦功高,我赏你十担珍珠,你下去领赏去吧,明日别忘了作证。”“是,亲王,小龙遵命!”那龙领赏不提。
次日早晨,魏孝王带了独眼龙,红眼狮二位心腹率三千虾兵蟹将,随身带珍珠如意一百箱,往格尔木河而来。几百里之地不用多时便到,立了阵营。早有卫士报于木良君知道:“龙君不好,不知为何,龙府外来了几千虾兵蟹将,请龙主定夺!”木良君暗道:“这可能与夜明珠有关,不知哪个贼子偷看了夜明珠,而生了歹意。”想到这里,找到夜明珠,包裹好,揣入怀中。收拾妥当,唤来儿子剑风飞,带了一千虾兵蟹将出府查看。木良君一看来人是魏孝王,立刻参见道:“不知千岁驾到,多有得罪,今日千岁率兵忽到这里,不知有何见教啊!”
魏孝王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本王来到贵府,有一事相商,龙君肯赏脸否?”木良君道:“千岁既然有事,你尽管吩咐,小龙照办就是,何谈相商二字?”魏孝王道:“我就打开窗子说亮话,我闻龙君有一夜明珠,我想用一百箱珍珠如意交换,你是否同意?”
木良君道:“千岁不要道听途说,我哪有什么夜明珠啊!我小龙地位卑微,没有御赐之物。千岁乃镇江王之御弟,珍奇之宝无所不有,我若有,岂能不献与亲王,怎敢与你交换!”
魏孝王听后,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恨恨地说:“龙君不必辩解,我说你有夜明珠,并非捕风捉影,我这里有亲眼见过夜明珠的人。”木良君一听暗想:“果然不出我所料,必有人偷进龙府,看见夜明珠后,透露与这狗东西的。”心中这样想,嘴上却说:“既然千岁说有人见过夜明珠,不知此人何在?”魏孝王道:“精忠将军,你出来当面作证!”独眼龙道:“是!”便站出来对木良君说:“龙君不必隐瞒,我可作证。昨晚中秋佳节,有一颗夜明珠悬在正殿之上,我在夜明珠下面转悠了好长时间呢!”
这时魏孝王道:“龙君,现在既有证人,你难道还说没有夜明珠吗?”木良君见如今不承认不行,便道:“夜明珠确实有,只是此乃传家之宝,我爱它胜过性命,岂能随意送人,千岁恕小龙不能从命。”魏孝王道:“你此人好不聪明,我是用一百箱如意珍珠来换取,又不是抢你的,你难道不肯赏脸吗?”木良君道:“若龙府中其他东西,任尔挑选带去,我并不吝啬。唯有这夜明珠,乃是祖先留下的,今日千岁相换,断然不行。”
魏孝王大怒道:“好个木良君,你也太不识时务了吧!我乃龙主御弟,其他人想奉承我都来不及,你敢顶撞我,好啊!今日我不拿到夜明珠誓不罢休!”木良君也怒道:“你想要夜明珠我同意,只是我的两个朋友不肯。”魏孝王道:“什么人?”木良君挥挥拳头说:“就是这两个朋友!”魏孝王见状大怒道:“老匹夫,休得无礼,我倒要领教一下你的拳脚功夫。”两人便在龙府外大战起来,怎见得:
一个饿虎扑食来,一个蛟龙翻身迎;
一个忙举观音掌,一个急起罗汉脚。
二人杀得难解难分,不分上下。这时魏孝王暗想:“这样打下去,不知何时了。”便来一个双风贯耳,木良君向旁边一闪身的功夫,魏孝王跳出圈子喝道:“拿我鞭来!”这时红狮眼一个金刚大踏步,跃上来把鞭递给魏孝王。木良君暗道:“你用鞭也奈何不得我!”他那里知道魏孝王的鞭是专打龙君的“镇龙鞭”。二人又战了起来,这下魏孝王逐渐占了上风,但他为了败中取胜,故意装出力怯,大败而逃。木良君恨透了他,那里肯舍,紧紧追赶。魏孝王看看木良君将近身,忽然来了个苏秦背剑,木良君不提防,一鞭打在下颚上,昏死过去。复一鞭结果了性命,木良君死尸横陈于地。
魏孝王大喝道:“将士们给我杀!”一声令下,四下里混战开来,只杀得天昏地暗。魏孝王几千虾兵蟹将攻入龙府,死尸遍地,魏孝王下令搜查龙府,寻找夜明珠,但是费尽心血一无所获。这时魏孝王灵机一动,对虾兵蟹将道:“别找了,它有了!”将士们一听找到了,便停止了寻找。
魏孝王来到木良君死尸前,拨开衣服,取出一物。打开一看,果然是夜明珠,虽然被血染红,但是仍放光芒。魏孝王大喜,率兵往通天府而来。入了府把夜明珠洗净用宝匣盛了,直入镇江府中。
这时镇江王与琼花娘娘嬉笑作乐,忽一卫士报道:“魏孝王求见大王,有一宝物欲献与大王。”镇江王一听大喜,传令道:“快快请进!”须臾魏孝王入宫拜见毕道:“大王,小弟有一宝物献上,请大王笑纳!”镇江王接过匣子,小心打开。顿时从匣子里面射出万丈光芒,借光一看,原来是一颗夜明珠。大喜道:“”御弟如此珍宝献与孤王,真乃忠心耿耿,孤把镇龙鞭赐予你,从此以后你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魏孝王听后暗想:“从此以后,我拥有镇龙鞭,便可欲所欲为。漪澜君兄弟二人也奈何我不得,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赶紧道:“多谢大王,如果没有他事,小王告辞了!”镇江王道:“御弟请留步!”便把夜明珠放好,把魏孝王亲自送出府外后,才回到宫内。欲再看看夜明珠,便打开匣子,不看便罢,一看大惊,夜明珠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