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过去,开春的暖风吹的曹昌有些困乏,他突然想出司空府走走,跟自己老妈讲过之后老妈也爽快,就让身边侍女小荷陪他去了。
因为曹昌身体里是一个青年男子的灵魂,哪怕是他老不知羞故意装嫩,也不时会做出一些不同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举动。所以夏侯夫人才会放心让四岁的儿子只带了几个护卫由侍女小荷领着出门。
这个小荷就是当年吕布偷袭兖州时带他逃命的那个侍女,因为与主人走散后仍是不离不弃带着小主人回来被夏侯夫人看重,让她做了自己的心腹。
许昌城经过曹操这几年的治理,再加上作为汉朝新的国都繁荣程度是之前好几个档次。曹昌看着繁华的街道忽然想起以前电视剧里那些走鸡斗狗的纨绔子弟。
再长大些一定要带上几个恶仆做一回调戏良家妇女的恶少才好。
就在曹昌脑补着以后横行霸道的场景嘴里流出口水的时候,迎面撞着一人。
“哎呦!”
那人十三四岁年纪,从一条小巷里穿出不察正撞上曹昌。因为事出突然,后面的几个护卫没来得及反应就看到自己家小主人被撞了个四脚朝天。
“铮!”
几个护卫连忙将刀剑出鞘,将那少年围住。
“你们做什么?”
少年直接懵了,他不过是不小心撞到个小孩子罢了,有必要这么大阵仗么?
小荷上前一步指着少年气鼓鼓说道:
“大胆刺客,竟敢行刺我家小主人?赶紧抓起来押送至官府!”
“冤枉啊姐姐,我就是走路有点急了,不小心把你家小主人撞到了而已,我可以道歉!”
哪知小荷根本不信,叉腰说道:
“贼也从来不说自己是贼,快点如实招来,你姓甚名谁?哪里人氏?”
“我…我叫陆议,江东人士,来许昌游学而来。”
这时曹昌刚巧从地上爬起来,看到侍女跟护卫如临大敌的样子就感觉小题大做想要制止,可一听到对方叫陆议,他当场打消了这念头。
如果他没有记错,陆逊原名就叫陆议,而且年龄也对得上。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历史上的兴平元年也就是自己出生的那年发生了两件改变群雄割据局面的事。
第一件就是吕布偷袭兖州,而另一件事就是小霸王孙策从袁术那里讨得兵马,渡江攻取江东。
在攻打庐江时,遭遇太守陆康也就是陆逊养父的顽强抵抗。城破之时,孙策就带兵围了太守府将陆康一家全部杀害。
不过还好陆康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此事,将陆逊以及几个小辈提前送回了老家。
陆逊被送回老家后到入孙权帐下的九年时间里他在做什么没有记载,但也不例外他报仇心切,来许昌碰碰运气想要借助曹操的手为他报杀父之仇的可能。
“我问你,你真叫陆议,江东人氏?”
曹昌绕过挡在自己面前的小荷,直面陆议问道。
陆议见他不信,涨红脸道:
“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便叫陆议!”
“你父亲是陆康?”
“你怎知…”
就在陆议愣愣的看着曹昌时,曹昌嘿嘿一笑而又猛然喝道:
“好贼子,竟敢行刺本少爷,来啊将他绑了押回府为我做个小厮。”
既然碰到了还能让你逃了不成?
“你们不能这样,我没有行刺…”
少年陆议被几个彪形大汉拖住手脚就要押走,急得大喊大叫。
“什么人?敢动陆少爷!”
就在这时,转角处又出现一汉子。见到这场景,连忙质问。
陆议见到这人眼睛一亮,急忙大喊:
“太史慈,快救我!他们说我行刺。”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临走前刺史大人给他的使命就是陪陆逊走一遭许都。既然见到保护的人被抓,救出他就是了。
太史慈也不细想,手底下丝毫不含糊,将几个押住陆议的护卫全部打倒在内。
“慢着!”
眼见到手的鸭子就要飞走,曹昌眼睛一转又有了主意。
太史慈听到后面那小孩子叫自己,自持勇力也不怕他耍什么花招,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曹昌,想听听他想说什么。
“你叫太史慈?”
曹昌也不怕被要挟,紧盯着太史慈往前走了几步。
“正是某。”
“如果我没有记错,你应该是在扬州刺史刘繇手下当差。怎么会在这里?”
太史慈闻言心中一惊,自己在扬州当差只有寥寥几人知道,他不知道眼前这个小儿是怎么知道他的来历的。
“我听玄德公说起过。”
曹昌随意扯了个慌将太史慈心中疑问解答。
“原来是玄德公,想不到某一介匹夫竟也能让玄德公牢记。”
太史慈眼含激动与感激之色。
当年青州黄巾祸乱北海,自己因为北海太守孔融常照顾自己母亲就相助与他,出城向平原刘备求援,这才有了自己与刘备的相识。
大战过后,刘备对自己极尽笼络,待自己犹如知己,如果不是早先答应扬州那边的邀请,恐怕自己当场就答应投靠与他了。
“咳咳咳。”
曹昌打断太史慈的回忆,他不想这么一个大将之才被大耳贼抢了先。
“你还没回答我,你不在扬州怎么跑到许昌来了?”
太史慈闻言神色戒备,而后又想到什么似的:
“你方才说听玄德公说起过某,不知小公子何人?”
经过刚才那寥寥数语,太史慈不敢将曹昌看成普通孩童。
“我是当朝司空曹操的孙子。”
曹昌等的就是他这句,摆了一个架子鼻孔朝天。
“原来是曹少爷!”
太史慈闻言大喜,连忙行礼。
“刚才误会了,不知是曹少爷有些冲撞了。”
太史慈听闻对方是曹操的孙子,连忙放下架子将刚才的事揽到自己身上,让人听了不由得升起好感。
历史上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太守发生争执互相向朝廷上表对方过错。因为青州刺史先一步发出使者,东莱郡太守怕失去先机,就派了太史慈作为使者去向朝廷送奏章。
太史慈接到使者命令后,不负所托成功追上刺史的使者,并用计将使者手里的奏章毁去,自己则将太守的奏章递了上去,成功完成了使命。
同样作为北海太守孔融的使者向刘备求援时,一席话说得刘备惊喜连连,说出一句“孔太守竟知世间有刘备乎”感叹。
这不难看出太史慈有勇有谋,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从这些事迹曹昌猜测,太史慈这次来许昌,恐怕是因为小霸王孙策攻扬州太急,又重操旧业作为使者向朝廷求援来了。
“没关系,刚才也是我误会陆…陆公子了。”
太史慈见对方没将刚才的事放在心上,心里一喜连忙将此行的目的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