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1900000046

第四十三章 崇祯再上朝

这边,朱由检正努力的和眼下大明大小官员讲解关于新式科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高等教育。

虽然一时半会不能够像后世那般,让教育这件事在短短数十年间在大明的土壤上瞬间生根发芽,但有个雏形,有个思路,起码后面的发展才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

数个时辰的课程讲完,不仅仅是朱由检口干舌燥,就连下面听讲的大臣们也是如此。

好不容易结束,朱由检将今天讲授的内容提前印刷成册,《大明新式科举及高等教育五年规划》就此出炉,其中详细规划了第一批建设的几所皇家直属的新式高等学府,不仅如此完整的健全了新式科举后通过考试的考生进入高等学府内学习的完整路径。

将来的大明,想要出仕做官,那么最好的路子将不会是在江南的私塾内请老师学习,而是触类旁通,努力通过新式科举,进入大学学习之后,才能更好的为官。

朱由检有信心,只要在官员的选拔任用上面,多多的提到大学的重要性。

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新式科举相较于旧制的优越。

而对于大明最重要的一点改变就是,这不仅仅能够培养更加适合朱由检未来规划的人才,更加能够解决眼下流传已久的学阀作风。

什么是学阀?

就是我能学,你不能学,你能学,我能学到的比你更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在万历帝时期会出现东林党与齐楚浙党不断纠葛的党争的关键点所在。

那就是来源在哪?

你来自哪?

你全部都来自江南,都来自南方,虽然你都在京师做官,可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为江南老家,为自己谋私利。

为党争贡献力量的同时,不就是在削弱皇权吗?

当然,齐楚浙党在后来的党争之中输得彻底。

东林党早都被朱由检上台就给砍了脖子,现在那些家伙还在诏狱内每天消费呢。

要不是家底够厚,家族接济,估计早都饿死在里面了。

为何朱由检不对他们动手?

因为眼下拥皇党的势力还是太弱。

作为皇帝,如果看待臣子不爽,就算你把他发配边疆,把他打入诏狱,就算把他充入边军让他去辽东杀敌报国这都没问题。

毕竟作为君主,这些都是你的权利。

但唯独不可以一言不合就杀人,大明这种皇帝太多了,朱由检虽然知道,这东林党内部早已迂腐不堪,可手里捏着这些家伙一时半会就是动不了。

大明不可以没有官员,就算他朱由检有再大的本事,有再多的知识。

他还是需要人去治理国家,哪怕这个人是个混蛋,但如果他不鱼肉百姓,或者说能够造福乡里。

那么朱由检其实都愿意为他戴一顶好官的帽子。

所以他还在等,还在等。

等什么时候这天底下没了官员也能转的动的时候,这诏狱里的东林党也就可以重见天日了。

只不过就是不知道那时候,还有多少东林官员能够活到那个时候。

希望不要太迟。

毕竟,这一次的开课,与其说是传授知识,不如说是在打造一批新班底。

这批班底不仅仅是他未来的左膀右臂,更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而筛选的标准也是下放给了黄立极,以及朱由检自己从历史书上找到的贤才人名,让魏忠贤去绑来了京城。

甭说愿不愿意,就问一句还想不想要命?

历史不断发展的蓬勃趋势,是朱由检所不敢阻拦,也没办法阻拦的。

科学技术注定是要发展的,如果不发展,那么将来就只有像满清一般被动挨打,丧权辱国。

毕竟,只要发展的够好,够快。

建奴?

倭寇?

那算什么?

直接平推碾压过去就是了。

大明皇家图书馆不仅仅是要收纳来自华夏图书馆中那些后世的书籍,朱由检还下令对于民间的书籍也要做到收拢,而民间书籍的收拢就不像后世书籍那样有太多的顾忌。

只要有用,只要不是开篇痛骂朱由检!

那就拿来用!

同时,鼓励所有大明官员、工匠去写书,只要经过评判,有一定价值。

那么大明皇家图书馆就会进行翻印、出版,将你的书通过大明皇家拍卖行遍布全国的营销点去进行售卖,所卖出书籍的三成利润,都将归属于作者。

并且这样的收入,至少眼下来看,大明皇家税局是给予免税认定的。

次日清晨。

一声“皇上驾到!”高高唱起,主殿之中,朱由检步履轻快的坐在了龙椅之上。

或许是因为知道,如果不亲自去做,开再多少次的朝会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朱由检上朝的次数是很少的。

朝霞初升,礼官朗声道:“入班!”

千余在京官员整整齐齐的伏在皇极殿前的广场之上,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站在高处,朱由检此刻与上一次早朝时的心情已经完全不同,辽东的消息传了回来,天虎军再次让鞑子的进攻受挫,撞得满头包的皇太极也似乎不好意思再来与朱由检整什么议和,夹起尾巴灰溜溜的撤回了后金。

当然了要是皇太极想要来签什么议和条约,朱由检也没什么兴趣。

毕竟对于后金与大明之间,再多次的议和,再多条的合约。

就是皇太极今天把自己亲妈当赌注筹码堆在谈判桌上,都不会影响翻脸的时候撕毁条约的速度。

毕竟有史以来,议和约定基本上和擦鞋的破布没有什么区别。

密密麻麻的官员跪在台下,君临天下的感觉让朱由检一边陶醉,一边感受着肩头的沉重。

自从重新保住魏忠贤的位子之后,随着不断的对其重用,东厂已经彻底代替鸿胪寺礼官。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式科举乃朝廷高度重视所在,为全面代替旧制科举进行先行试验,现印发《大明新式科举及高等教育五年规划》,发至大明两京十三省,六部及各院、各皇家直属局、司、行,都应鼎力配合!”

圣旨之上,“皇帝之宝”的大印正明晃晃的盖在上面。

传旨的东厂厂卫在宣读过后,还将圣旨翻过来向在场所有大小官员示意,并无作假。

同类推荐
  • 重生农女发家致富

    重生农女发家致富

    唐青萝,穿越成古代待嫁小丫头,父亲是赌鬼,母亲要强,上还有一位顽皮哥哥,极品奶奶,威严爷爷。好在她是唐家三代唯一女娃,甚是得宠,且看她如何混的风生水起。
  • 大魔王黄巢

    大魔王黄巢

    安史之乱后,中华大地由盛转衰进入晚唐时代,皇帝安于享乐,卖官鬻爵,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不服中央调遣,各大世家欺男霸女,盘剥愈发严重,以致民生凋敝,外族觊觎中华江山之锦绣,纷纷蠢蠢欲动。一个来自于现代理工男的灵魂机缘巧合之下,与兵败长安退回山东老家自刎的黄巢灵魂结合,回到了几十年前年轻的黄巢进京赶考,初入长安的那晚……年轻的他看过长安秋月,见识了京师的繁华,他看过当时的种种黑暗,回到山东老家,接手家族生意,开拓各种商路,积攒足够改变世界的资本,踏上了一条为华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的道路……
  • 风雪故人

    风雪故人

    志在天下的将军遇上济世为怀的医女。只欲统一天下的将军,一时心软之下陷入权谋之争。
  • 帝国之基因实验室

    帝国之基因实验室

    华夏国的天才基因科学家,带着基因实验室穿越到九州国,一场重大的基因变革将席卷整个九州大地……
  • 不问风月

    不问风月

    这世间之事,离不开风月二字风月不问时间,时间却连年而去故莫问世间风月事,只愿身在风月中
热门推荐
  • 画师诡事录

    画师诡事录

    他是画师,也是收藏家,他的名画无数,可唯独只爱一幅!她是他最爱的画,也是最喜欢的画。我愿意一笔画尽天下,许你一世繁华!
  • 茵梦长生两世缘

    茵梦长生两世缘

    一日天堂,一夜地狱。只两三天的事,似我已似经历了二三年。同时爱上两兄弟,艰难抉择,结局注定是历劫。故寄托于此幻成仙侠爱恋救世传说。文曰诗词概括故事脉络《茵梦》“一夕茵梦两生缘,三过人间两世闲。客问剑心何相守,一曲茵梦无情难。”文中荒莽乱世,三界六道,仙、龙、妖、人、凰、鬼六族演绎痴缠爱恨,权谋救世的爱情传说!
  • 人类文明征程

    人类文明征程

    23世纪为了解决人口陷阱问题,合并的地球联邦耗费三百多年的时间,进行了5次星际探索,每次探索成败各半,虽然找到了人类新的家园,但探索队却失踪不见。我们的故事由第5次星际探险展开,他们的目标就是为了找回失联的四支探险队。但最终意外还是发生了,主人公星舰舰长王海一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为了找回自己探险队的同伴,为了回到自己地球的家,他不遗余力的努力着,最终……跟随着王海的冒险,我们将看到史前文明的起源,玛雅文明的衰败,末法时代的成因,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 神、仙、妖、怪一一登场、科学与神学的对决,请看我娓娓道来。
  • 妖星寻道

    妖星寻道

    “杜组,他还活着吗?”深夜的风撩起衣角,密林中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应该活着吧,脖颈处的动脉,还在有序的跳动。”林轩回头,皎洁的月色透过星空,从枝丫凋零的树干中穿过,直勾勾的照在杜峰的脸上,苍白没有一丝血色,仿佛是活死人一般。“那,他还能醒过来吗?”林轩看着倒地的受害者,面部血肉模糊,手脚处的伤口已经化脓,微风吹过,一阵恶臭迅速扩散开来。………
  • 一条会奔跑的鱼

    一条会奔跑的鱼

    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方式。
  • 一个小杂记
  • 人间烟火气

    人间烟火气

    本篇讲述了林睿与白芷从校园到职场的爱情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有普通人的生活。愿读此篇的你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一抹甜。
  • 怪谈奇趣录

    怪谈奇趣录

    这世界真就是表面上的这些吗?一次意外后叶枫陆陆续续遇到了一些光怪陆离的事情。
  • 千年初晨泪

    千年初晨泪

    故事讲述了一代女帝携恨陨落后,意外重生,在追寻大道的过程中,结识了生死相交的伙伴,一起勇闯天涯,一路过关斩将,一心报仇雪恨的同时,经历了种种挫折与爱恨情仇后,最终逆袭成功并收获了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 怒剑狂刀

    怒剑狂刀

    中原八豪忽然接到一张请柬,八月十五八豪齐聚,没想却是丧命之时。消失了二十年的怒剑山庄又重出江湖,刚出道就挑战英雄楼主。正在此时,振威镖局的百万镖银无故消失。一切都在怒剑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