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李鑫的提议颇为惊讶,看着大家惊奇的眼神,他拍了下大腿。
“哦,忘了和你们说了,我老家就在百原县,所以回老家的话,就和你们在一个地方了,可方便了。”
“哦!”霍朝祁忱程风起同步感叹。
方识:……
聚餐,聚餐好啊,那去吃什么呢?小龙虾,纸包鱼,火锅,串串,还是烧烤……程风起最喜欢饭局了,和小组聚完之后,叫上邹可和老贺也去组一局!
聚餐,那不是可以和程风起一起吃饭?太好了,正愁放假没什么正经理由找程风起出来呢,到时候吃完饭,一起散散步什么的……祁忱打心底里感谢李鑫,总算不用费尽心思找借口了。
大家心思各异。
“毕竟大家都是相处了半年左右,玩的也挺好,下半年可能我们就不是一组了,但还是很喜欢这段时光,一起吃顿饭也算好好告别。”
李鑫不愧是能做组长的人,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方识还是不说话,大家也见怪不怪,这半年来,他也不是不说话,只是有些话题他不感兴趣就不说话,感兴趣了那可就话痨了。
“方识,你寒假在哪啊?要一起吃饭吗?”
方识抬起头看了眼李鑫,朝他摇摇手,“我就不去了,你们吃吧,我家不在这。”
“哦,那好吧。”
商量好在哪里聚餐之后,一组的成员明显都鲜活起来了,这无聊的日子总算有了期盼。
程风起:美食,我来啦!
祁忱:一起吃饭,一起吃饭,啦啦啦啦……
霍朝:不用宅家了。
李鑫:小组聚餐,培养感情真好,团结协作!
方识:……
————————
期末考试在三班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终于来临,它带着全市联考的难题朝他们走来了。
因为上次月考发挥好(翻车),程风起总算坐在了第一考场,和班上的学神坐在一间教室里,她感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这也太安静了吧,这氛围跟在自己班上上自习有什么区别,而且都是些熟面孔,看腻了看腻了,没意思。
程风起撇撇嘴有些不满意,还不如她在最后几个考场来回坐呢,至少后面几个考场氛围有趣轻松,还有帅哥可以看,一班体育班的人大部分都在后面呢。
想起前几次考试,她坐在考场上,那些热情的同学都把她当宝儿一般看待,好歹她也是十六班的,以她为中心的答案扩散整个考场。
“同桌!”
整个班里会这么叫她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她的同桌。
程风起偏过头,看向声音的来处,祁忱就坐在她旁边的旁边,隔着一个人,她也能看见男生眼里的亮光。
“干嘛?”
“你考前不看书吗?”
“没必要。”反正第一是她的。
“这么自信,你数学公式都记住了?”
呲呲
是心口中箭的声音啊,程风起咬着后槽牙瞪着男生。
“关你什么事!”
真是戳心啊,数学公式记是记的差不多,会不会用就另说了。
“啧,程风起,我关心你,你竟然如此对我。”他捂着心口神情悲痛,好似程风起辜负了他一般。
程风起的话还没说出口,坐在他俩中间的同学直接站起来走到祁忱面前,
“我俩换一下,考前换回来。”
祁忱毫无心理负担的站起来让座,还感激地看着人家。
“多谢啊,兄弟,加油,好好考试。”
呵呵,那同学心里有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只是他不说,坐在祁忱的位上就接着看书。
“这下,咱俩又是同桌了。”
“你耽误人家学习了,你不知道吗?”程风起拿起笔在手上有一下没一下的转悠。
“我这不是给他让开了,留给他一个安静美好的学习环境了。程风起,你紧张吗,联考你怕不怕,你说这次的默写填空会是那几首诗?”
“祁忱,你的话怎么能一直这么多呢?”
似乎第一次见面时,他就话挺多的,主动和她开口说话,聊天,现在话更多。
“程风起,那你的话还越来越多呢?”
第一次见面,她就不爱说话,有点高冷的感觉,现在还不是话痨一枚。
“那还不是因为我们是熟人了,又不是什么陌生人。在熟人面前,我又不用那样拘束。”
“是哦,那我俩算是有多熟呢?”他站起来走到程风起身边。
祁忱弯着眉眼笑意盈盈地看着程风起,他可不是话多的人,是第一次见面,她就是不同的人,是和别人不一样的。
除了男生外,祁忱和别的所有女生说的话加起来还没有一节课间和程风起说的话多。
有多熟?熟到她知道他的一些小习惯,熟到了解他的一些喜恶,熟到可以互开无伤大雅的玩笑,熟到传纸条寥寥几字便可知晓对方想说的话,熟到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很熟很熟,好同桌行了吧。”程风起不敢再想下去了,她不敢回应男生眼里的炽热,也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
“好好好。”他知道再问下去,他的同桌可要炸毛了,见好就收,祁忱抬手轻轻摸了下程风起的脑袋。
男生的大手放在她的发间,头上传来温热的触感,一开始程风起是拒绝的,下意识地想攻击眼前的人,可她发现自己好像不排斥这种感觉。
似乎还挺安心的,好像被保护着,很安逸。
“咚咚咚!”
监考老师站在门口敲门,“注意了啊,马上开考了,现在把与考试无关的东西都拿出去,快点!”
每次听见监考老师这么说,程风起都想把自己放外面,她感觉自己就和考试无关。
程风起放好书包走进教室,看了眼第二个座位上的祁忱,她捏着拳头暗下决心,第一一定是她的。
为了她,也为了他。
哨声响起,所有人齐齐动笔,刷刷的落笔声如同急凑的交响乐,大家在与时间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分数,都是他们努力的证明。
“离考试终了还有十五分钟。”
广播里传来提示音,第一考场的人几乎都已经完成了答卷,却没有人提前出场,大家都认真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这次的第一,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更有含金量。
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能够坚定地选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