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云笑了笑,不提后面那截话,只小声说:“妹妹芳颜清姿,娇小可人,切莫妄自菲薄。”
慕如念方要说话,已有年长的嬤嬷从门内出来,将诸人带进宫内,检查仪容身体。因这批秀女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女,诸宫女也知道轻重,几乎人人都不曾受到什么为难,就顺顺当当过去了,待此间事了,另有嬤嬤来,领着众秀女到了仪元殿旁的轩阁中,四个人一批按名册分好,等着皇上召见。
高青云因父亲的缘故,被分在了第三批,第一批第二批中俱都是妃嫔的姐妹,亦有皇帝的母族的亲戚,譬如那位身着牡丹花纹金丝蜀锦衣的姑娘,高青云听闻她是荣家的姑娘,叫做荣时屏,与太后沾着些许亲,虽是远房,却让她足以成为这一批秀女中拔尖儿的。
荣时屏也生的美,同青云不是一个类型,丹凤眼飞扬,搭着尖尖的下巴,显得十分明艳。
这会子皇帝似乎还没到仪元殿,因此众人都在原地等待,荣时屏身边有几个女子,围着夸赞着她的衣着首饰,青云则低声同慕如念讲着话,不意荣时屏竟笑眯眯地排开众人,过来同青云见礼,活泼地道:“在闺中时就常听闻京里流传姐姐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心里十分仰慕,今日一见,果真是绝色佳人。”
青云行了平礼,淡淡地说:“不比妹妹丽质天成,神采飞扬。”
“家父在选秀前就嘱咐,姐姐是顶稳重大气的人,让我好好和姐姐学一学,姐姐可别嫌妹妹愚钝。”荣时屏下巴微扬,似乎并非她所说的那般谦虚。
高青云微微一笑,丹唇轻启:“言重了,听说妹妹是太后娘娘的远房表亲,想来家教森严,礼法必然也是学的一等一得好,如此方能在外不丢太后娘娘的脸面,我又怎敢教妹妹。”
荣时屏被这么堵了堵,冷冷一笑,连客套话都懒得再敷衍,便回去又和那班姐妹聚在了一起,不知说了什么话,一众人便带着讥讽的眼神望向慕如念和高青云.
慕如念倒也不怕,总归她进不成宫,以后和荣时屏也不会有交集,却十分担心高青云,轻声道:“姐姐何必一上来便得罪她,这个荣氏很有来头,据说也是内宫里早早定下的人物。”
高青云淡然而立,根本不在乎那边如何谈论她,却耐心和慕如念解释:“这位荣小姐恐怕是听了她父亲的话,要和我交好,可她自己心高气傲,根本不将我放在眼里,“倾国倾城原是赞人貌美的好话,但放在这禁宫里,要君王为你连国都倾了,便是红颜祸水,《女诫》里说,女子要清静自守,无好戏笑’,她道我名声在外,不就是说我不守女德,不自重么。”
慕如念握紧了高青云的手,担忧重重:“如今还没入宫,就有人这样机巧,话里话外挤兑人,若是姐姐入宫了,恐怕更要辛苦应付。
“命罢了。”慕如念单纯,高青云也不愿同她说太多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就另找了话来说。
如此也未等多久,便有內侍来宣读第一批觐见的名字,果然荣时屏排在首位,她瞟了高青云一眼,傲然地随人去了。
高青云和慕如念都不大在乎殿选的结果,便说起来闺阁里的趣事,又进了一批秀女后,就轮到了青梔。慕如念握了握她的手,眼里带着关切,目送着她随人进了仪元殿。
日光从外打入殿内,青云的余光可以看到肃穆的大殿上皇上的衣角纹丝不动,显然并无多少兴趣,旁边坐了一位女子,大约是宫内的皇贵妃,因后位虚悬,太后的身体又一向不大好,一贯是由皇贵妃齐氏理六宫事,所以这次选秀,齐氏也随圣驾在旁参谋。
有太监唱喏:“少师高洋之女高青云,年十七。
青云懂得规矩,缓步上前,腰间的环佩不曾出一声杂音,裙裾纹丝不动,她这些天来已经想得十分明白,若是入宫无法避免,她唯有将这一件事做好,全了高家和皇室两方的脸面,不求皇帝能善待于她,但
绝不至于因她的任何过失,问责自己的母家。
好在高家教女有方,虽然都娇宠着养大,该有的学识礼数,一样也没落下。
青云的头深深低下,连余光都看着地上青石的纹路,一把声音柔和清楚:“臣女高青云,参见皇上、皇贵妃,愿皇上万福金安,皇贵妃娘娘康宁如意。
上首传来一声轻笑,皇帝侧过身去,向皇贵妃说道:“这个秀女倒有些机敏,没闹出先前那几个祝祷‘千岁吉祥'的笑话。
高青云心里一紧,她知道除了皇后与太后,是为正妻身份,有资格请安时被许千岁,皇贵妃位份再高,终归是妾,是不能与“万岁”并称的,然而皇上在此刻如此说,难道不怕齐氏心里不舒坦么?
青云隐隐觉得,或许就这么一句话,皇帝已经为她在后宫竖了敌。
然而皇贵妃真久在宫闱,心里如何想唯有她自己知道,面上倒是带着浅浅的笑意,温柔地说:“臣妾听闻高尚书教女有方,现在看来确实进退有度。”然后又和气地问高青云:“平日里在家都学些什么?”
高青云低眉顺眼:“回娘娘的话,臣女在家多习针线女红。”
“哦?”座上的皇帝忽然动了一动,坐起了身,饶有兴致地问,“听说高洋很是疼爱儿女,女儿虽不去书院读书,却请了女先生到家中授课,没有这事么?”
高青云镇定答道:“回皇上的话,是有此事。家父为臣女与长姐请了先生,教习琴棋书画,可长姐聪慧,臣女愚钝,只学得皮毛,实在不值一提,
让皇上、皇贵妃娘娘见笑。”
皇帝点了点头,皇贵妃明白这意思,眉眼弯弯地笑,和气温柔地说:“想来高姑娘是谦虚了,瞧着真是谦和有礼、落落大方。”跟着又偏过头去和旁边的司礼太监说:“还不留牌子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