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8000000046

第四十五章 东华门外唱名

放榜日,重演一番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剧目,一张窄窄的榜单承载了十年寒窗太多的辛酸。有的考生恨不得削尖脑袋往里钻,有人看到名落孙山后正仰天长叹,还有的考生得以高中,欣喜若狂地奔走相告。

第一名黎淳,第二名徐琼,第三名陈柄中,章子俊无缘前三甲,排在二甲第十四名,这成绩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这不是最终的结果,接下去还有一场考试---殿试,殿试因皇帝亲自主持,故不设考官,仅设读卷官。殿试前一日,由礼部开列大学士及由进士出身之尚书、侍郎、左都御史、内阁学士名单,奏请皇帝钦简大学士二人、部院大臣六人为读卷官。按例,殿试题目由读卷官拟定奏请,有时,皇帝也会亲自拟题。

读卷官是负责阅卷与向皇帝进读试卷的官员,执事官则是各类辅理官的总称。各类官员听从皇帝的命令,各司其职,共同保证殿试各环节的正常举行。

明代的殿试读卷官,由礼部在殿试前几天提前奏请,皇帝亲自任命。殿试后,读卷官阅考生试卷,详定其高下,并选出优秀试卷为皇帝进读,以供皇帝钦定鼎甲排名。

殿试执事官的人选,亦由礼部在殿试前奏请皇帝批准。

本届殿试执事官章子俊应该认识,由新任内阁李贤担任,还有二张熟面孔是受卷官杨守成、刘升在列。

殿试执事官的种类包括提调官、监试官、受卷官、弥封官、掌卷官、巡绰官、印卷官、供给官。各类官员官职不同,职责分明,共同保证殿试各程序的正常运行。

先由鸿胪寺官设置黄案二处,一在殿内东边,一在殿外丹陛上正中,銮仪卫设卤簿法驾于殿前。新贡士穿袍服冠靴于丹陛排立,依其会试名次排位两队,单名在东队,双名在西队。王公百官亦穿朝服分列丹陛内外。

一切安排好后,鸣鞭,鼓乐齐鸣,皇帝升座。接着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考题,出来交给礼部官员放置在丹陛黄案上,官员和贡士向皇帝行礼毕,礼部散发题纸,贡士跪受后,即到殿内试桌答题。期间,贡士可自带试桌、食品,殿前南院设有茶水,朝廷仅赐宫饼一包。

开考后,贡士须在答卷的前半页写明履历三代及姓名、籍贯、年龄等。接下是写对策全文。对策开头用“臣对臣闻”,结尾用“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策文不限长短,一般以一千字以上为准。

整个答题过程中,除监试官、巡绰官等考场官员外,其余官员不得留在考场。遇到特殊情况,如下雨或大风天气,考生将移至大殿两侧的廊道答题。

殿试考生与乡试、会试考生一样,所需的试卷纸以及笔、墨、砚均需自备,草卷、正卷各备纸十二张。

考试到中午的时候,由光禄寺造办午餐,午餐规格如下: 每桌,茶食五楪,果子五楪,按酒五般,点心一楪,汤二品,饭一分,菜四色,酒五钟。进士每名馒头二箇,汤一碗。礼部晚宴并早粥,用鹿一只,猪二口,羊三只,鹅十二只,熝猪肉八十斤。粳米三斗,火熏三腿,鸡蛋一百箇,豆腐五十连,煮粥猪肉五斤。油、醋各二瓶,酱六斤盐十斤,细粉五十斤,花椒十两七钱,胡椒五两,香蕈、麻菇各五两,香油六斤,酒九十瓶。

大家要看清哦,参试考生的午餐规格比考官简单,每人馒头两个,汤一碗。那些酒、羊、火腿、鹿肉什么的全是给考官吃的。

此外,设受卷官四人、弥封六人、收掌四人、印卷二人、填榜十二人,均有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光禄寺、鸿胪寺、礼部等衙门派出。

殿考一直到当日下午结束。《明会典》有载:“诸举人对策毕,诣东角门纳卷而出。”即殿考当日下午答策完毕,诸举人到东角门纳卷,而后由此门而出。

皇帝临轩亲策,是皇帝重视殿试策士的体现,同时对殿试考生起到一种鼓舞与激励的作用。考生不是讲究师承吗?皇帝亲临主考,也就是皇帝才是考生的坐师。加之体现了森严等级性的殿试仪式,皇帝在向考生彰显天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考生强调了天子的至高地位。

殿试次日,在文华殿内,收掌官从箱内取出试卷,按官阶高低分布于读卷官面前,大约每人三十卷,卷背粘签,上书读卷官姓氏,不书名。读卷官阅后,按五等标识试卷,即:圈、尖、点、直、叉。读卷官注明标识后,在轮阅其他读卷官阅过之卷,称为“转桌”。每个读卷官将所有试卷轮阅完后,即送首席读卷官总核。进行综合评议,个人皆可发言。得圈多的试卷必列前位。

读卷官进殿后,依次跪至御前向皇帝朗读所持试卷。朗读完毕,将试卷交给司礼监官,再由司礼监官将试卷放到御案之上,以便皇帝御览亲批。读满三卷后,皇帝或将此三卷直接选为一甲人选,确定名次,或由皇帝决定再进读几卷。皇帝至养心殿西暖阁,阅读卷官所呈前十名试卷,钦定名次后,召读卷官入殿,拆开弥封,用朱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再书二甲七名,随后传前十名引见,称之为“小传胪”。

十名以后之卷,读卷官到内阁拆开弥封,依阅卷时所排名次于卷面书第二甲、第三甲及第几名字样,最后,按名次填榜,称为“金榜”。自皇帝升殿前,至传胪完毕,每一个步骤都有固定的礼制。传胪的内容,则为宣布殿试考生排名情况,赐各位贡士“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具体为赐一甲进士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榜用黄纸,表里二层,令中书四人写小金榜,另外四人写大金榜。小金榜存于大内,大金榜盖印皇帝之宝,待到传胪日张挂于天安门外。以示天下,“顺天府官用伞盖仪从,送状元归第”。

自宋太祖确立殿试制度,由皇帝本人遴选士子,给予中举士子"天子门生"的荣誉,加上由皇帝唱名赐第,都表达出宋朝立国之初"兴文教"的导向,加强对及第进士的重视和恩宠,自然就能笼络住这些天下精英。这些人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人才,而不是对江山社稷有威胁的统兵将帅。

唱名的场面很浩大,但并不在东华门,明朝沿用了宋朝的唱名步骤,只是通过东华门传向了大宋的四面八方。因为东华门是大宋皇城的东门,而东华门外就是都城汴梁的最繁华所在,这里就是大宋的中心。

到了明朝这一说法没有改变,唱名东华门成为进士及第的一种荣耀,唱名之日,皇帝坐于殿内龙椅之上,宰执、中书、殿试官等大臣分列于殿内,新进士和其余大臣则在殿外等候。贡院的考试官,也就是科举全程中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如知举官、南省点检试卷、诸科出义考试官等,在此时也和在殿试时一样,须在殿外当值。

此外宗室皇亲、军方重臣都会应召参与唱名仪式,给朝廷把场子支棱起来,表达对新科进士们的认可与肯定。仁宗景祐元年,诏:为放举人,令宗室允宁以下并驸马都尉赴崇政殿衹应。皇祐元年,诏:放举人日,曾宣皇亲兵管军臣僚、使相、节度使已下至刺史",这么多大佬齐聚,可见级别之高。

唱名赐第仪式的流程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规范,中举的新科进士们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

在唱名前几日,准备工作就要展开了,这时候新科进士会根据殿试的名次得到一个小纸条子,也就是"号纸",其功能作用,相当于唱名仪式入场券。

章子俊领到了第八名,这个数字很吉利,也就是说经过殿试后,自己的名次从二甲十四名,上升到了一甲第五名,新进士们要换上公服,带上“三枝九叶顶冠”,就是进士们要穿着襴袍、靴子,举着号纸通过和宁门,而后到达殿外。这个时候就发挥号纸的作用了,没有这个出入证的一律不允许进入。站在朝班之末等候,百官行礼后,由鸿胪寺的官员引领进士就位,跪下听传。之后会分别念到第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姓名,这三个人都要出班前跪谢恩。

后面的第二甲和第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不用单独出班,只需要一起行三跪九叩礼即可。传胪完成后由礼部的官员高举着“金榜”领路,诸进士出左右掖门,置榜龙亭,复行三叩礼。最后金榜还会在东长安门外张贴三日,然后再交回内阁。

人员就位之后,宰相向皇帝进献三鼎甲的试卷,开始宣读,而后按照五个层次,宣读新科进士名字。读完一个名字,就有殿前的禁军卫士层层通传。

听到有人应答后,禁军会先问这个人的籍贯和父祖姓名,确定本人后,接引至殿下,皇帝身边会有人在此询问其籍贯和父祖姓名,答完之后,就可以进入排好的班次之中,等同一甲的人宣读完毕后,统一去领取敕书,而后拿着敕书谢恩,向皇帝躬身再拜后退去。

在唱名时,不同名次的人,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作为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是有单独班次,唱完名之后同步会被赐予食物、量体制袍,还有资格向皇帝进谢恩诗。一直到第十名,为第一甲,后面是第二至第五甲。从状元到第二甲唱名完,会有一句"宜赐进士及第";第三甲和第四甲唱名完毕,会有一句"宜赐进士出身";到了最后的第五甲,就只有"宜赐同进士出身"了。

同类推荐
  • 秦都

    秦都

    都市外卖小哥意外穿越到某个历史未知的战火纷争的诸国相争的时代,说好的系统,金手指呢?啥都没有!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
  •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中华上下两千年,一部二十四史,写不尽万千人物风流。描形画状,书不待言。简单的问题,厚重的历史。看见一个名字,看不见六十年曲曲。问出一个问题,得不到假设的结局。能够做的,唯有了解事迹,唯有对月凭栏,唯有望风依依……唯有这些,却不止这些。年纪不小了,自诩读书不少,却没有一个字是自己想说的,没有一部作品能让别人看到我从书里读到了什么?之所以选择三国,是从小着迷,相对了解,甚至上学的时候写过好几个有关的故事。我是为了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了丞相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为了桃园的誓言,为了伯约“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为了那一股精气神,为了三代矢志不渝,接力般的悲壮。也许这一部作品也不能表达,但是我希望故事从这里开始。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
  • 大汉兵王

    大汉兵王

    兵王赵武救人而坠崖,却意外来到了西汉时期的匈奴地界,通过谋划他带回苏武和常惠到达长安;同时也受到汉朝美女的青睐,收获自己的爱情,之后又平定上官桀和桑弘羊的谋反,助刘病已登临帝位,夺回霍光手中兵权,征战西域,威服匈奴,让大汉朝傲立于世界之巅……
  • 星照旧世

    星照旧世

    世间的好多好多无法用话语言说,一声虫鸣,一声鸟叫,一次蝴蝶扇动翅膀都会发生无法想象的事情.你说将近百年一次的七星连珠会带来什么人类无法想象的事?
  • 唐砼

    唐砼

    叶枫一个90后工程人,突发意外来到了大唐,不知他会怎么因缘际会
热门推荐
  • 傲娇男神求抱抱

    傲娇男神求抱抱

    那一日,仓皇出逃的夏安安拉住了一位男士,试图伪装情侣,躲过追捕。不料,他漠然的说:与我何干。被他蛮横地夺走初吻,羞怒质问。不料他坦然的说:买一赠一,这是售后服务陆楚言就是个傲娇老干部。二十几岁的躯壳里装着八十岁的灵魂。倨傲、不可一世、按部就班,对爱情从不好奇也无热情。直到他遇到了夏安安。夏安安却是一个悲催的小女孩。家人对自己的步步紧逼,黑暗势力的巧取豪夺,身世谜团层层迷雾。年轻稚嫩的她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笨蛋,如果觉得累,站到我身后就好。法律上的丈夫恰当利用一下是可以的。”“陆楚言,我们的婚姻只是协议!请保持距离!难道你想做我真正的老公吗?别再做那些勾引我的事情了!”
  • 忘魔

    忘魔

    新书《无上战祖》火热出炉,快来围观!!!(老书《噬道》《撕裂乾坤》八百万字完本,请放心收藏!!!)(求**鲜花**收藏**)
  • 贝兰德传说

    贝兰德传说

    生存或者死亡,重生或者沉沦,征服或者被奴役?战争是种族生存道路上的必然选择!一个从兽人营地走出的人族少年,无意间揭开了一段尘封万年的种族战争之谜。魔法与斗气争辉,巨龙与魔兽并舞,人族与兽人延续了万年的恩怨,优雅的精灵、狂暴的矮人、神秘的海族、消失的巨人纷纷登场,贝兰德大陆再次风云激荡……
  • 灯碎韶华尽
  • 穿书攻略病娇反派

    穿书攻略病娇反派

    当洛歌意外死掉之后没想到她的世界只是一本小说,她只是书里的一个炮灰路人,也幸运的得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在另一个书世界重生,并且还有任务,那就是帮助男女主干掉反派,拯救男女主让他们顺利在一起。剧情中反派原来是一个温柔白月光人设,但实际是个心机男内心阴暗杀人如麻,人人害怕的角色。洛歌成为了本次甜文守护者,保护男女主不被分离又要让反派不搞破坏。第一次遇见这种拯救世界的活,反派到底在哪里?她要怎么干掉这么牛逼的反派???“我的小鸽子,不用你干掉我,我自己来了找你干了”洛歌一脸蒙蔽,帅哥你很眼熟啊?还有你说的话很容易让人误会的呀。
  • 案底神探

    案底神探

    主人公叶天本是皇家警察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也官路亨通,20岁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重案组长,患有低危抑郁症,智商又是卓群,任何细微的证据都逃不出他的眼睛,自己也可以根据现场的种种痕迹,脑海之中可以完美虚拟出案发现场的景象。但却一个莫大的神秘集团设计,不仅深受迫害,而且还锒铛入狱。出狱的那一刻他获得了“新生”,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生”之后一场无可抗拒的豪门婚约,一名世界顶尖杀手的兄弟,无数让他费尽心思的案件,当然还有他的复仇之路。。
  • 夜半阴差

    夜半阴差

    “不会再回来了。”他对着身后抽泣的女子决绝地说道。然后,那人的背影便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古老的城门在“吱呀”声中缓缓打开。鲜红的是血,晕染了永夜。这夜半时鸟的一声惊鸣,惊不动从城里走出的夜行人的心……
  • 魔啸九天

    魔啸九天

    神器,金币,魔核,珠宝……俺彻底清洗!规则,就是用来颠覆地;神灵,那是用来践踏地!什么?俺凭什么这么嚣张?!因为,很久很久以前,俺的名字就叫——恶魔!
  • 诡事闻异录

    诡事闻异录

    这个世界真的那么平淡无奇吗?这个世界上只能相信科学吗?你敢相信电视里能爬出一只贞子吗?你能相信马路中间敲完能敲出一支饿死鬼吗?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