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8000000036

第三十五章 这届乡试有人徇私

章子俊第一场第一篇就这样完成了,这一篇是能不能中举的关键,后面的只要不犯错,随便怎么写不会看重。

第一场就是经义三道,那么接下去第二题,“出题“子曰” ,没了,那么子曰说什么,就要“代圣人立言”了。

破题, “匹夫而为万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第一句破“子”,第二句破“曰”,巧妙绝伦,哦耶!

接下去就是睡觉,先吃了一个鸡蛋,这是丫鬟雅琴准备的,第二天接着考,还有一篇八股没完成。

第二天,章子俊得意洋洋,站起来先伸个懒腰,吃了一张饼子,打开不锈钢保温筒,倒出一盖子水喝了一口,这水还很烫,一看还有一道题,“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这是《论语.子罕》篇里面的,意思是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虽然章子俊有作弊的手段,可是经过这几年来的研磨,平常的八股文写的还是有模有样,那就破题,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谁怕谁啊,破题,“君子当于水而学,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这一场考试,从早上考到徬晚,考了三天,考舍中考生们点起了蜡烛,星星点点,时间也到了收卷的时刻,有些考生已经把答卷(即墨卷)先交受卷官,然后由弥封官将姓名糊上,接下去考生们迎接第二场、第三场。

重复第一场后相同的过程,最后考生回家,随即由誊录官督人将墨卷誊录成朱卷并编上序号,经对读官校对后,墨卷交掌试卷官封存,朱卷送主考、同考官审评,最终由主考官决定名次。

按流程录取者的朱卷经与墨卷核对无误后,即张榜公布名单。榜上有名者即中式为举人,算是有了“功名”即任官的资格,并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乡试第一名者则称为“解元”。 经过九天七夜的搏杀,已经有考生到了精疲力竭状,许多人摇摇晃晃地走出考场,千万别以为是喝醉了酒,考场中不能喝酒的。

听说还有人考死在里面的,在考试的九天七夜里,考生答题和食宿全在号舍里。在每排号舍的尽头有一间粪号,谁去上厕所不能说话,只能用牌子来表示,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现在还有不少老年人以“出恭”指上厕所,就是由科举而来。

由于秋闱时天气非常炎热,白天热、晚上凉,考生们吃住全在狭小的号舍里,因此,经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导致意外死亡,还有的则是被藏在号舍屋檐等处的毒蛇、毒蝎子、毒蜈蚣咬死的。这样的死法确是很倒霉啊。

对章子俊来说,要是不累就太假了,现在一十九岁,正是朝气蓬勃之时,而人生的阅历已是中年,所以在外表上看稳重踏实。这几年在明朝混的够饱饭而已,是不是太失败,选择的路却是最艰难的,跟古人在科举中抢饭食,也够运气好了,要是不去争,想在这样的社会上混,很难能做个正常人,不是被盘剥就是被当成猪狗。

八月中旬科考放榜,顺天府乡试中举者共计一百三十五名定额, 与试者的一千八百多人中,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

原本放榜日却迟迟没有放榜,原因是在愁苦的大多数落第书生中有两人身份特殊,一人名为王伦,一人唤作陈瑛。

他们的老爹可都不一般,陈瑛之父陈循,王伦之父王文,俱是当朝大学士,宰相级别人物。孩子都是自家的优,两人都对儿子寄予厚望,哪成想会名落孙山,故大为火光,甚为愤懑。

啊,啊啊,此时姚玺正在章子俊书房中眉飞色舞地说道:“为何迟迟没有放榜,就是当朝两位大学士陈循、王文在说考试有舞弊,贤弟啊,还记得那次诗会上吗?当时锦衣书生王伦,而另一位就是陈瑛啊,这一次落榜,两个爹同时跳出来要求重新审卷,大骂考官都是猪吗!会不会评阅!随即上疏皇帝要讨个公道。 ”

章子俊一听傻掉了,还有这样的操作?玛德,有这样的爹就是给力啊。

看看两人的名头,陈循官拜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而王文也不差,少保、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啧啧!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显爵不轻易授下的明前中期,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已是文官顶点,再有内阁宰执身份的加持,乡试考官平白无故惹上这样的大佬,就问你怕不怕。

不过,向皇帝告人黑状也是有技巧的,两人身份地位在那摆着,总不能说,我儿子在乡试中落第,所以主考官就是垃圾?太掉价不说,还平白惹士林非议。

于是由陈循领衔,王文附奏,共同弹劾顺天府乡试考官们在科考过程中另有情弊,要求皇帝下旨纠问。

明代科举中有一个很人性化的举措,就是在四夷馆学习外语的生员(别笑真的是学外语,各种番文、外族语言),也允许参加乡试,且鉴于他们专习番文恐不精儒学,朝廷特许四夷馆考生的三场考试文字专送到翰林院,交由翰林们评审,择优取中。

四夷馆是干啥的?这个地方很重要,没有这个地方,万国来朝就没法进行,外国的使者就没法接待。

如果将话说得明白一些:四夷馆就是专门从事翻译邻国语言的地方,按照现在的名词,就是翻译机构。因为一开始干活的时候,没有什么经验,故此,馆内曾经发生了三件哭笑不得的趣事。

为了让四夷馆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国外的语言,这天四夷馆的负责官员太常少卿特意请来一名暹罗国的老师,教学子们学习暹罗语。经过半年的高强度训练,学子们每天都与老师用暹罗语进行交流,大家都感觉自己的暹罗语突飞猛进。

这天,宫里来了几位说暹罗国的使者,朱棣便命人到四夷馆选了两名“精通”暹罗语的翻译,可是使者只是简单地讲了几句话后,两位翻译傻了眼,使者说得是暹罗语吗?为什么他们俩听不懂。

其实,使者说得是正宗暹罗语,给四夷馆上课的暹罗国的老师有问题,他在给学生们讲课时,带有浓重的暹罗小地方的口音,这导致学生们只能听懂带有方言的暹罗语,官方暹罗语,他们反倒听不懂。这可真是闹了个大笑话,幸好的朱棣手下翻译们没有张嘴,这要一说话,还不得让使者笑掉大牙。

四夷馆教缅甸语的老师,可是从缅甸请来的老先生,他不仅对本国语言很是精通,对汉文化也非常在行。这天上课,学生们开始朗读缅甸语的诗歌:“一条弯曲蜿蜒的湄公河,我在河岸送别你,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好像我低迷的心情,希望你一路顺风,前途更美好,更光明。”

这位教缅甸语的老先生生气了,他当堂将缅甸语的诗歌,翻译成了汉文诗词:“江岸秋风好送行,阳光阴雨几时晴。马蹄别入千山外,沙路云开见日生。”等他将古诗翻译完,听课的学生们先是愣了一会,接下来“噼里啪啦”地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人才,啥叫人才,这就叫中外实用型的人才!这位老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们,翻译这碗饭是这样吃的!

后来,四夷馆中又增加了一门鞑靼语的课程,十几名学子,学习完鞑靼文,皇上就下旨让四夷馆将鞑靼国《马经》中的药方翻译出来。

皇上认为,鞑靼人最擅长养马,故此,他们的《马经》应该有非常独到的地方。果然,在鞑靼文的《马经》中,有很多种药方,比如有一种可以治疗马匹伤寒、感冒的药方,由以下7种药物组成:诃子、山楂、川楝子、藏木香、干姜、木藤蓼和草本悬钩子各30g煎汤服,每天2剂。

可是,明朝的马匹喝了这幅药时,变得萎靡不振,根本没有什么效果。皇上得知情况后,竟认为学子们的翻译能力不精一气之下,直接扣除了他们三个月的俸禄。

等到鞑靼的使者来拜访时,皇上特意将翻译好的《马经》拿了出来,问使者哪里有不对的地方,使者看完后,呵呵大笑,其实药方并没有错误,因为《马经》中的核心医术需要保密的原因,有一样的治疗马病的关键地方没有写,马匹在喝完药后,要让其奔跑,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今次顺天府乡试就有两名四夷馆的生员入试,其中一人还真被翰林院给取中了,只是发回试场后,考官居然将两人双双黜落,不循旧制。按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四夷馆生员可以入试的规矩,是永乐年间的老黄历了,演变到如今,谁还真把它当回事不成? 可陈循、王文两位内阁大学士却拿此做起了文章,直言,考官们连翰林院取中的文章都黜落,说明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本次乡试审阅文章的过程不仔细,由小及大,见微知著,那其他千百人的考卷,是不是也没做到一一从公,辨别是非? 既然乡试有问题,那请皇帝下旨追究没毛病吧?

借题发挥,把水搅浑,再趁机实现个人目的,这手段真是高明,看来能入阁拜相的,还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帽子扣得够大,如真有情弊吓得主考刘俨、黄谏赶紧上疏自陈,并翻出当时主持乡试时发的誓言,如有挟私作弊,则身遭刑戮,子孙灭绝!够狠。

虽然陈循、王文手段高明,可哪知道景泰帝压根儿不想事态扩大,何况又无切实证据,真要有个科场舞弊案,那也够丢人的。

于是乎景泰帝不痛不痒的回了句:“考官虽无情弊,终是作事不精,有失旧制,但事已至此,姑且宽宥了吧。”

得,陈循、王文两位大学士联手的精妙布置,竟无用武之地,完全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白搭了。

两位大学士位列宰执,见惯风浪,并不气馁,八月二十八日又再次上疏,这次措辞就极为凌厉了。

两人历数洪武、永乐两朝科举弊案,太祖太宗都是重手惩治,甚至有考官、状元丧命,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也正因为此,使得科场风气为之肃然。可现在呢,科场之内藏污纳垢,受赃卖题、酣饮高卧、不分美恶任意批取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如何能做到为国选才?

讲完大道理,两人也不再藏着掖着,王文直接愤懑的表示自己儿子的考题,他特意看过,按水平来说绝对能中举,可考官刘、黄等人只审阅了首场的三篇考卷,其他两场根本没细读就妄下评断,简直太草率了。

王文要求仿洪武朝旧例,将王伦、陈瑛的考卷和取中的一百三十五人的考卷,着礼部会同翰林院、六科十三道重行考对。

而陈循也不依不饶的揪着主考出的考题进行批驳,又是犯讳,又是讥讽朝廷、又是出题超纲,要求对考官严惩。

内阁两位大学士如今明摆车马,气势汹汹,景泰帝也不可能再等闲视之,于是命内阁另一位大学士高谷领衔,会同礼部、翰林院重新评定考卷。

高谷等人复勘后,发现取中的人中有优于瑛、伦者,也有相等者,更有不及者,只有第六名林挺的朱卷没有评语,但应该是疏忽所致,没有私弊。

而且高谷对陈循、王文如此做派很不以为然,他觉得王伦、陈瑛只在可取不可取之间,况且大臣子弟与寒士奔进已经令人诟病,他们还不安于义命,竟然欲借此加罪于考官,实在太不像话了,对两位大学士很是不齿,好不要脸啊。景泰帝左右为难,为求两全,特下旨取王伦、陈瑛为举人,许明年参加会试,至于朱卷没有评语的林挺,却倒霉催的被黜落,考官也仅仅被斥责几句,又宽宥不罪。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风云乱世

    重生三国之风云乱世

    本想救阿伟的杰哥,没料到天意弄人,竟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双双携带系统,穿越汉末三国。阿伟:“我能看到人物属性,还能打怪升级,技能点轻松加起来。”杰哥:“我具备动物的各种能力,有猫的反应速度,熊的体魄,鱼的水下呼吸,鹰的犀利视觉……”阿伟:“我有神秘商店,神器神功灵药,只要有钱,任何东西都能买到!”杰哥:“我能驯服飞禽走兽,甚至还能驯人,嘿嘿!看我驯服你!”阿伟:“杰哥!不要啊!”这是万兽之王与超级大挂逼的碰撞,且看他们如何在这汉末搅动风云!
  • 古舍记

    古舍记

    古老相传,世间有这么一家店,用故事劈开苍天,传薪火世代交替,以血肉万古长青。它们在你的耳畔轻声低语,述说着它们的故事,也是它们在波涛汹涌的轮回中保留了时间的足迹,留下来的都是永不磨灭的故事。
  • 我为献帝

    我为献帝

    当现代人穿越成汉末献帝,面对着这乱世,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甘于命运,还是征伐天下。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快感,还是久居人下的苦楚。在汉末三国乱世,观绝世猛将的精彩对垒,望各地谋臣以天下为棋,看各路诸侯豪强分噬这最后的气运。
  • 拯救苏宝宝之旅

    拯救苏宝宝之旅

    刚刚大学毕业的苏溪,在天山执行系统任务之时,不慎坠入万仞深崖。系统精灵苏宝宝,为了拯救苏溪,不惜耗费次元力量,将苏溪传送至另一个位面世界,也由此导致系统崩坏,陷入“死机”的沉睡模式。为了重新唤醒苏宝宝,带着重新回到原来世界的一丝执念,苏溪开始了拯救苏宝宝的异世之旅……可事情真的如他所愿吗?沾染了异世因缘的苏溪,真的能回去吗?…………权谋?武侠?战争?爱情?天机术?还是发家致富,随意人生?娇妻美妾,倜傥风流,呵呵,想想就有些小激动呢!法海大师:“施主,老僧看你大有慧根,岂可贪恋这红尘俗世,莫如随老僧回去聆听佛法,皈依我佛,拯救苍生!”苏溪:“??”天机老道:“小子,我看你年纪轻轻就有一身横练筋骨,简直是百年一见的练武奇才。想不想随老夫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如果有一天让你打通任督二脉,你还不飞龙上天?”苏溪:“大爷,您有没有看到,我有道灵光从天灵盖喷出来?”苏宝宝:“一群傻*****”
  • 亮剑之回到大清

    亮剑之回到大清

    李云龙死后,穿越回到清朝,正值甲午战争,又一次面对日寇,李云龙决意带领人民反击。在辽阔的东北,李云龙遇见了同样穿越来的赵刚以及当年晋西北铁三角之一的丁伟。这群当年威震晋西北的抗日英雄,面对晚清激荡的风云,势必要大展宏图。
热门推荐
  • 太极天尊

    太极天尊

    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有阴谋,有厮杀,有热血,当然还有亲情。一个少年,背负血海深仇!在报仇途中却发现这世界居然还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食天地灵气,他们御剑飞行,他们缩地成寸,翻云覆雨无所不能,他们叫做修真者!且看这少年怎般在这神奇世界崛起!(作者保证每天一更,不定期爆发,咳咳,不定期哈!喜欢的可以收藏,可以签到啥的)
  • 乱世兴明

    乱世兴明

    历史爱好者朱振在游历景山竟然意外魂穿到了刚刚登基一年的大明末代君主崇祯帝朱由检的身上,面对这一切的朱振在十分郁闷的同时只能想着如何利用自己前世的知识为自己“续命”了……且看朱振如何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振兴大明
  • 天玄武道

    天玄武道

    大道似水、无形!生育天地,行于日月。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梦有白裙人,心系各种情。凄然转身,已是五千年,末时记忆苏,方知己身是何人,叹天地造化,纵是成神,也逃不过命运的掌控。千年流苏,仍是徘徊在那个点,坦然时,天地又变,是否应如前世,起身再迎战?推荐一本好书。入口:http://520yd.com/book/520yd.com《破灭天机》 升级,热血,异界,装逼,泡妹子!
  • 从来缘浅奈何情深

    从来缘浅奈何情深

    神经大条的逗比女孩林若真偶然认识了温润谦和的翩翩公子房明玉,从此“一见公子误终身”,开始了一段爱恨纠缠的都市虐恋。
  • 全球觉醒     忍者时代

    全球觉醒 忍者时代

    叶辰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忍者时代。 滴!系统检测到宿主实力太弱奖励新手大礼包请及时领取叶辰星:果然系统是穿越者必备神器,这是宇智波血脉,还有柱间细胞……这一世我定要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点
  • 六人行,必有我夫君

    六人行,必有我夫君

    叶浣为了赚钱,只好从小地方诺扬城去大城市,大珺王朝的国都——于安城,她作为诺扬城青灯学院毕业生,到于安城顺理成章地当了个书院先生的助童,可是她才初到,无疑是个北漂,在省吃俭用的日子中,她奋发图强想要成为第一书院的先生。但前提是吃住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后来遇到多年以前的好朋友孟书词,两个人一起租了个小院子,而在院子中,陆续搬进了同龄的好伙伴。会武功做捕快的孟书词,立志想要成为音乐天才的聂仁,考取功名的韩子绵,想要成为救治天下的大夫秦小雅,以及安稳过日子当大厨的顾源。他们相识相认,在这院子中闹出了不少笑话,待到离开时,六个人纷纷不舍......市井生活足矣,有你有他亦可
  • 我只想卖瓜

    我只想卖瓜

    我本是一个普通的瓜摊老板,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奇遇。从此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甚至玉皇大帝都邀我做客……
  • 竹马成了真

    竹马成了真

    暗恋成真这件事,是江舟从未想过的,江舟想着就带着这个秘密陪着余择一辈子,可没想到竹马成了真
  • 废土之上!

    废土之上!

    末世来袭,废土之上,你我又要怎么生存!
  • 秦帝国的缔造者

    秦帝国的缔造者

    在22世纪发展成为了一个科技智能时代,一位科学家掌控着一部科技智能手机与他独自研发的三十六个颗智能芯片,指引着一位中学少年来到春秋战国时代去拿到天星石,完成这次科学任务。却因为一个偶然的举动却让他成为了秦始皇,并运用着自己在未来所学的知识与他带去的科技统一了六国,开创了一个新帝国时代。却到最后,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达博士用代码与金属打造出来的科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