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找出两条线索,一条是本书叙述的事情的发展线索,另外一条是读者的阅读偏好线索。我的目标是既要讲清楚事情,又要人读者阅读有情趣和快感。
时至今日,我脑子里原来具备的现代主义写作习惯还保留多少?这些习惯会阻碍写作进度吗?还是思维上影响文艺要素之间的连接?
为了避免麻烦,本书涉及的上市公司信息,均采用新闻机构的公开资料。包括人物活动,对话、演讲、心理活动等。但是,公开披露的这类信息相对较少。一般公开的信息也是别人想让世人知道的信息,常常文学参考价值不大。因此,就本书中的人物而言,真实活动可能从其他不同角度折射出来,作以补充。读者须细读,细品才能明白其中道理。
非虚构文学失去真实性将没有价值,我秉持的是更广泛上真实性。也可以理解多维度的信息采集和整理,以立体的,全视角看待我们眼前的事物。
由于种种原因,要获得直接的信息比较困难,特被是重大的经济事件中,主角被记录下来的影像、录音资料并不多。只有建立全方位的解读模式,才有可能获得真相,而这个真相也许只可以是“无限接近”的那种。
毕竟,真实性是非虚构文学的价值所在。
对于现实生活提炼应用非虚构文学的创作理论,也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因此,本书中,读者常常会看到一个旁观者的想法和议论,类似于一个亲历者的叙述。或许将这个声音理解为解读,一位亲历者的见证,他的观点仅供参考。
书既然已经完稿,读者就是主宰。他有权利选择相信或者不相信。或者说,他有权利选择如何相信。
读者在写书构思阶段已经成为书中的一份子,每一个场景和细节,读者都在参与。违背读者意愿的描述,他反对的行为将是合上书,弃之一旁。
这本书因属于非虚构文学创作,读者知道的全部也是作者或记录者知道的全部,两者信息是对称的,信息量可以互相覆盖对方,但观点一定不尽相同,这个空间和差距越大,越表明本书的价值所在。
记录者基本代表读者的视角。他会解释、评论、议论书中看到的人和发生的事件。书中的几位主角言语和行为是推动本书情节发展的动力。
写到第十章时,我不不希望有读者关注到本书,原因是事件在进行中,二是缘于真实性描述,未进行完稿前文学技巧的梳理和修订,尚不够好看。这一点我是明确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