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企全身而退之后,我更加专注于创业。回来后,我陆续申请了一些专利,加强了东北市场的开发。业余时间,我又在网上发表了一些作品,重拾了儿时的诗人和作家梦。但唯独儿子的事让我头疼。我回来了,他仍然和他爸住一起,不肯回到我身边来。我们平时见面的次数仍然很少,每次问他学习的事,他都含糊其辞。
转眼到了高考季,按照年龄,那年是他参加高考的时候了。那几天,我特意穿了旗袍,为了“旗开得胜”。但是高考结束后,我问他成绩,他始终不说,真是急死我了。我还请我认识的几个大学教授给孩子打电话,帮他分析,以便指导他填报志愿。在我一再的追问之下,他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他说他想学美术,希望以后可以去日本学习动漫设计。我当然希望他子承母业,学习理工科,将来能够接手公司。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吧,这由不得咱们。”名校教授都这么说了,我也只能认了。
但我还是不放心,就在一个朋友的陪同下,去教育局查分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反复输入他的身份证号码,都查不到他的高考成绩!
“全市考生的所有成绩,都在我们这里。他应该是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否则不会查不到的。”办公室的老师说。
我当时就懵了,脑袋嗡地一声,不记得是如何走出教育局大门的。这时候他们父子开始东躲西藏,电话也不接,短信也不回复,更不肯见面。我去他爸那里敲门,也是没有人应答。我甚至报警了,都无济于事。民警建议,找孩子的老师同学,或者他爸的朋友帮忙沟通一下,或者找街道居委会协调。因为毕竟属于家务事,没有牵涉到其他方面,派出所也管不了。后来,我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做校外培训机构的王老师。我把情况和我王老师说明了,请他帮忙给孩子他爸打电话打电话。在老师的反复劝说下,他爸终于带他出来和我们见面了。
在咖啡厅里,我点了西餐和咖啡,就退到一边,让老师单独和孩子聊天。孩子也终于说了实话:他不仅没有参加当年的高考,而且已经辍学在家很多年了!这对于我来说,真是晴天霹雳,五雷轰顶!我的孩子居然辍学了,而我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怎么会这样?为什么辍学?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的这些疑问,父子二人都不回答。我只能用之后的很多年,自己去寻找答案。特别可恨的是他爸,竟然瞒了我这么多年!他压根就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孩子真是被他养废了,不仅辍学在家无所事事,而且性格也非常倔强叛逆,很难与人沟通。他们父子不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听说孩子辍学的事,我自己在家里哭了整整一周!眼泪是止不住的,很少能睡着,醒来就会流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眼泪?人到底有多少眼泪可以流?
在公共场所,我也不好发作,只能耐着性子,等老师和他沟通。还好那位老师经验丰富,和孩子沟通得很好。这次孩子在外人面前,也没有犯驴,他同意参加补习班,但坚持要学美术,而不是我们学习的理工科。
“事情已经这样了。第一步,还是先让孩子走出来吧。他想学习什么,就顺着他的兴趣,慢慢进入学习的氛围就好了。”
“好吧,先让他去您那边跟着学习吧。”
第一次与王老师的沟通,总算取得了进展。但是,孩子并没有按时去老师那里上课。我们又等了几天,孩子依然没有去学习。还是不上路啊,怎么办?我只好再次请老师打电话,和孩子沟通。这一次,孩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请家教,来家里单独教他,他厌恶课堂,也不想和其他人接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初中的时候,遭遇了校园霸凌事件。他就是这样辍学回家的。而这件事,孩子和他爸自始至终没有和我详细说。我还是后来从其他美术老师那里,了解到的。
“他已经在家待了好几年,不习惯去外面上课了,得有个适应过程。”王老师说,“这样吧,我给他安排几个老师,有辅导文化课的,有教美术的。等他慢慢感兴趣了,愿意学习了,再让那些老师把他带出来。”
也只能先这样了。于是,孩子每周会来我这边三天,补习文化课和美术。文化课他不感兴趣,主要是基础太差了,一上课就想睡觉,根本跟不上。他只跟着文化课老师上了两周课,就只好作罢。但美术他很喜欢学习,而且教美术的是一个漂亮的老师,授课也很认真,很有耐心,一直都在鼓励和夸奖他。孩子重新开始学习,我的心才稍稍宽慰一些。王老师又介绍了一个应用本科的学校,类似职业技术学院那种。不用参加高考,只要面试即可入学。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成考或自考,拿大专或本科毕业证。
“现在上大学很容易,但是孩子辍学这么多年,重新回到高中参加高考是很难了,让他去应用本科吧,学点实用技能,以后也能找个工作养活自己。”
“能上那个应用本科也行,他太小了,总得学点专业,不能继续混下去了。”王老师的直播课,让我了解了现在上大学的几种途径,出路确实比以前多了。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这些年我一直专注自己的工作,忽略了教育的改革和形势的变化。
好不容易捞到这最后一根稻草,我和他爸赶紧带他去了那个学院。那是一个新建的学校,在郊区。从市内驱车十几公里,我们终于来到那里。学校建在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旁边,环境优雅,绿化很好,空气清新,条件还不错。校园内的设备设施也很新,应该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以前没有听说过。当时是暑假,学校还没开学,只能先和报名处的值班老师见面。
“你好,先填表吧,”值班老师给孩子一张表。孩子歪歪扭扭地写了自己的名字。很明显,他在家里待太久了,连名字也不怎么会写了!拿笔的姿势也不对,写字那么吃力,就像一个刚上学的小学生。
我双眉紧锁,脸色非常不好。老师看出了我的心事,过来缓解了尴尬:“家长也不用难过,来这里的学生就这样,基础都差不多的。我们办学,就是解决这些孩子上大学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学点实用技术,以后能够自食其力。”
这时教导主任过来了,他和孩子单独聊了一会。然后出来说:“下周一带孩子过来办手续吧,顺便把学费带过来,还有身份证和照片。”
孩子总算能上学了,能有接受他的地方就好。我回家准备了很多东西,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十几年。除了被褥行李,崭新的床单被套,脸盆脚盆,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还有很多文具,学美术的画架画板等。都说养孩子是一个发射卫星一样的浩大工程,孩子上大学,卫星才算是发射出去了。也不知道我这颗卫星,何时才能成功发射。现在看来,是功亏一篑了。我十几年的努力,就这样白费了。可以想像,那段时间我的压力山大,几乎无心工作。公司的业务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我放弃了所有的出差,和拜访客户的机会。全部心思都在儿子身上。
几天后,我们又带着儿子来到那所学校。但儿子却始终不肯办理入学手续。他甚至当场犯驴,像一个熊孩子那样,跺脚怒号:“我不去上学,我不去,我不去!”他的表现,也吓坏了周围的人,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我的心再次碎了一地。之前报名处的老师,带我们来到一个教室坐下,劝儿子说, “你不是喜欢美术吗?我让美术老师和你聊聊吧,不报名也没关系。”
儿子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和美术老师沟通了一会。他们聊得很好,出来后,美术老师说:“孩子喜欢美术,可以让他去报考美术学院。感觉他的气质和我们美术学院很契合。我也是美院毕业的研究生。我们这边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科院校,而且去年刚成立,还缺老师。虽然有艺术设计专业,但没有动漫专业,孩子可能不感兴趣。他不想学,也就没办法学好。还是按照他自己的兴趣选择吧,家长也不要太着急。”
就这样,唯一的一个读书机会,也被他放弃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他爸早点把他辍学的事情告诉我,我早点管理他的学习,当初坚持让他留在上海,可能也不至于这样。美术学院不好考,但还是要试试。我又托朋友,请他们帮忙引荐了美术学院的老师。约好了时间,就带孩子去了美术学院,见到了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而一见面,院长就说,“这孩子适合出国留学,也许国外的教育体系和方式更适合他。”
“留学也可以,但他基础实在是太差了。”
“没关系,慢慢补吧,年龄还小。”
“已经不小了,18周岁了,该上大学的年龄了。男生更要早点毕业,自食其力。”
“他的气质,不是您那样的商人和企业家,而是一个学者。”
“怎么能看出来呢?”我很惊讶,“他都没有上学,怎么能成为学者呢?”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您要相信我的眼光。”
“嗯,如果将来能成为学者,那当然好了。可他现在怎么办?”
“给你们推荐几个辅导老师吧,去报班学习,考美术学院吧。也可以直接去留学,从高中开始,但那样学费就太高了。还是先在国内读个大专或者本科,再出国比较合适。”
“哦,好的,谢谢您。”
美术班就在美术学院附近,但由于离家太远,我只能每周带他去学习一两天。其余时间,他继续跟着之前的女老师学习素描。每周,我都会放下工作一两天,带着孩子,一大早乘轻轨去美术学院。孩子上课时,我就在走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收发邮件,或是写一点东西,或是给一些客户打电话。中午,再带孩子去附件的餐厅吃饭,还要变换着花样,尽量让他吃得开心一些,以便继续下午的学习。
同时,我一直关注朋友圈,也和几个学校的老师保持联系,尽力找一些美术老师方面的资源。毕竟我是学理工科的,以前没有美术行业的人脉。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发现了几位好老师。我留意到,有个人经常在群里和朋友圈发自己的绘画作品。他画得非常好,风景园林为主,也有人物肖像。我加了他的微信,希望有空见面聊:
“您好,看到你发的画,很好。我儿子喜欢画画,我想让他跟你学习。”
“可以,我在高校当老师,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和画室,欢迎孩子过来学习。”
我把那个老师的画发给儿子,他也觉得很好。过了几天,林老师发来微信,邀请我们去他的艺术沙龙。沙龙是在市中心,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咖啡厅举办的,那次活动的主题是釉彩的应用,就是用釉彩在玻璃瓶子上画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