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村村尾,立着一间破旧不堪的茅草屋,茅草屋年久失修,在微风中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似乎随时都要倒塌的样子。
此时,茅草屋内,一名身材瘦削的少年正抱膝坐在光秃秃的床板上,眉头紧皱,神色不断变换,似乎为着什么事情犹豫不决。
少年姓叶名军,是叶家村有名的孤儿。叶军的母亲在生他时难产而死,父亲在他十岁时进山打猎,遭遇群兽围攻,葬身兽腹,尸骨无存。父亲死后,叶军只得靠着好心村民的救济,加上在山脚下设置陷阱捕捉些小兽,饱一顿饿一顿的勉强维持生计,所以他身材瘦小,比起同龄人小了足足一号。
此时,叶军又为何事犹豫不决呢?
这个世界崇尚武道,可以说是万般皆下品唯有武道高,而郾城内沧澜宗、神剑宗、古浪宗三大宗门就代表着这一地区武道文明。每年,三大宗门都会集中招录外门弟子,并明确规定,凡是年龄介于十二岁至十五岁之间的孩子都可以参与。叶军虽然只是一个孤儿,但是却不甘平庸,他也想去三大宗门碰碰运气,他此时已经年满十四周岁,却还未参加过一次招录,原因只有一个,叶家村至郾城的路途遥远,他连一日三餐尚且不能保证,又拿什么去凑够沿途的盘缠。再有一个月,就是今年三大宗门招录外门弟子的时间,叶军不想再次错过机会,他想只身冒险到深山密林处打猎,换取银两作盘缠,但是父亲的遭遇犹在眼前,他的犹豫不决正在于此。
一直到太阳西移,叶军才起身下床,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稚嫩的脸上露出决绝之色,喃喃道:“生也罢,死也罢,赌一把,也算是轰轰烈烈,总好过在这世上窝窝囊囊一辈子,相信爹娘若是在世,也会支持我的!”
说干就干,叶军一溜烟下床,自门板后取出家中唯一的铁器—一把已经磨直的镰刀,走到屋外的磨刀石边,开始卖力打磨起来。一个时辰后,刀刃在夕阳下泛着寒光,叶军用大拇指试了试,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正当叶军转身进屋之时,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小军,你确定要这样做?”
说话之人是叶军的邻居王大娘。
叶军父亲死后,王大娘一家经常救济他,虽然也仅仅是一些糙米面,但是王大娘一家本就不富裕,也算是竭尽所能了,所以叶军也愿意把心中想法告诉王大娘一家。此时,王大娘见叶军磨刀,自然很容易猜到叶军想干什么。
叶军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悲壮和彷徨的,稍微平缓了一下情绪,这才转身答道:“大娘,是的。”
王大娘一声长叹,转身向自家屋子走去,她很清楚,叶军虽然年龄幼小,性格却是坚毅倔强,不会轻易决定,更不会轻易改变决定,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力帮助他一些。
目送王大娘离开后,叶军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干粮,说是干粮,其实就是为数不多的糙米面。叶军折腾一天,此时已是饿得不行,但是却决计不敢吃这些糙米面,那是打猎的干粮,若是干粮吃完,又没有打到猎物,就可能饿死在荒山野林中,只得猛灌几口凉水,随即躺在床板上休息。
不知道过了多久,门口人影晃动,却是王大娘去而复返,她手中还多了一个小小的油纸包裹。
叶军见状,一骨碌起身,说道:“大娘,我这干粮已经足够了,面饼留给小英,她年龄还小。”
不用看,叶军知道,油纸里面包裹的是面饼。小英是王大娘的小女儿,还只有几岁。
王大娘摇头说道:“拿着吧,孩子!以后你记得大娘的好就是了。”
叶军微微沉默,接过油纸包裹,打开后取出两个又递了回去,说道:“我这尚有一些糙米面,加上这两个面饼,打猎足够了。”
王大娘叹了口气,她知道叶军能够接受两个面饼,已经是破天荒了,只得接过,说道:“小军,上山打猎千万小心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活着才有希望。”
王大娘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妇道人家,说出的话却是颇有见地。
面对王大娘的好,叶军无言以对,只是用力点头,默默的把这些记在心上,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答。
多了两个面饼,叶军仍然不敢多吃,勉强对付了些糙米面后,继续休息。
这一夜,对叶军来说,注定无比漫长,一来肚中饥饿,难以入睡,二来进山打猎,危险重重,生死未知,更是难以入眠。
也不知是翻过的第几次身,破旧门板的缝隙处终于出现了一缕曙光,叶军翻身起床,肩挎包裹、手持镰刀,直奔村后的大山而去,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一刻不停留的向上爬去,他知道,有路的地方都是村民经常打猎的区域,既不会有危险,也不会有他所需要的猎物。
叶家村后面的这座大山虽然并不知名,但是其中的野兽着实不少,甚至据村民口口相传,在山上的密林深处还有凶兽。对于普通人来说,凶兽是绝对不能应付的存在,遇上了就只有等死的份,就是野兽一旦成群结队的出现,也是致命的,叶军的父亲就是因此而丢掉性命的,而叶军还只是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只身个人到密林深处打猎,其危险性更是成倍增加。
如此匆匆赶路,直到中午,脚下的小路逐渐模糊,叶军方才停下休息,喝些水,吃些面饼,补充下体力,因为下面的路不再安全,稍有不慎,就是打猎不成反成猎物口中之食。
叶军休息到感觉体力尽复,这才猫着腰缓步向密林深处走去,一边找寻猎物,一边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可是,一个时辰很快过去,既没有发现任何猎物的踪迹,也没有碰上任何的危险,似乎这深山密林处原本就什么也没有一样,叶军不由得微微气馁。
正当叶军怀疑自己是否走错方向的时候,十米开外的一个洞口映入了他的视野。
叶军早就知道,不论是什么样的野兽,其视觉、听觉、嗅觉都是灵敏异常,远非常人可比,他不敢继续靠近,蹲在原地默默观察,将观察所得与以往父亲和村民所述相印证。
“对蛇类而言,这个洞口太大,洞内的野兽当不是蛇类。”这是叶军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对兔子一类的小兽而言,这个洞口也太大,洞内的野兽也不会是兔子一类的小兽。” 这是叶军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对大型野兽而言,这个洞口又太小,洞内的野兽也不会是虎豹这一类的大型野兽。” 这是叶军得出的第三个结论。
“此时,正值中午,天气炎热,野兽应该没有外出觅食,而是躲在洞内休息。” 这是叶军得出的第四个结论。
叶军在反复查看确认自己能对付之后,又紧了紧背后的包裹,这才慢慢的向洞口靠去。
刚到达洞边,还未喘上一口气,土中几撮略带黄色的鬃毛惊得叶军险些叫出声来。这些鬃毛,叶军无比熟悉,他家中就有一张带着这种鬃毛的兽皮,那是父亲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财产之一,一张尤猪皮。
叶军清楚记得,父亲将他抱在腿上,语重心长的告诫,尤猪这种畜生,相比起老虎、熊一类的大型野兽而言,体型要小得多,但是性情凶猛,长有长长的獠牙,攻击性很强,且习惯群居,多是一公数母带着猪崽子一起生活,若是在野外遇上成群的尤猪,要么逃跑,要么爬树,万万不可主动攻击,若是发现尤猪在洞内休息,可在洞口烧起一堆青草,以浓烟将其一一赶出,在洞口处伏击,逐一宰杀。
照理,此时正值盛夏,林中青草随处可见,要收拾一堆简单至极,但是因为过于紧张,一堆青草收完,叶军发现自己早已是大汗淋漓,几近虚脱。
叶军抹了抹脸上的汗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又在洞口抓了些干草放在青草下,取出火绒引燃了干草,不多时,一股浓烟升起。
可是,浓烟很多,却没有一丁点进入兽洞,而是笔直的向树冠上飞去。
这是叶军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心想这如何是好?
也许,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吧,正当叶军彷徨无策之际,原本还只有微微清风的密林中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方向正好对着兽洞,将浓烟一股脑的带进了兽洞。
叶军大喜,慌忙拿起镰刀倚在洞口一侧,准备伏击猎物。
只过得片刻,洞中传来一阵沉闷的嚎叫声,随即一道黄影出现在洞口。
叶军哪敢犹豫,使出浑身力气,举起镰刀狠狠的砍了下去。叶军很肯定,自己这一刀正中目标,只是不知道是否命中要害。
尤猪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嚎叫,将洞口还在燃烧的草堆冲得四下飞舞,又奔出了十几米,这才身体一歪,倒在了浓密的草丛中,不知死活。
按照尤猪一公多母带着猪崽子群居的生活习性,这洞内当还有数量不详的尤猪。叶军不敢怠慢,再次举起镰刀摆好阵势,准备宰杀下一只尤猪。
可是,等了将近一刻钟,却再也没有尤猪出现。叶军疑虑,难道洞内的其它尤猪被浓烟直接熏晕,亦或是这头尤猪就是个单身汉?
又等了片刻,叶军瘪了瘪嘴,只得作罢,将镰刀别在腰间,向自己的战利品走去。
走进一看,叶军才知道自己是有多么的幸运,他这一刀正中尤猪的脖颈之处,尤猪粗壮的脖颈几乎被斩断了一半,尤猪不死才怪。
叶军初步估计,这头尤猪体型不算大,最多是尤猪中的中等个头,去除皮毛、脑袋和内脏,最多也就能得到三十斤肉。不过,叶军还是很高兴的,这是他第一次猎到这种体型的猎物,这是个好的开始。
密林中小树遍地可见,叶军收拾了一把树皮,搓成一条两米来长的绳子,一端绑在尤猪的脖颈处,一端绑在猪腿上,将尤猪像包裹一样背在背上。
收获了一头尤猪之后,似乎所有的好运都和叶军交上了朋友,天黑之前,叶军顺利的又猎获了两只獐子、两只袍子和四只野兔。
如此多的猎物扛在背上,叶军已经有点步履蹒跚,但是心中的高兴已经是无以言表了。
翻过一道小土坡,一面瀑布出现在眼前,最为巧合的是,瀑布下方的水潭旁边正好有一处岩洞,正是一个设计好的露营地。
无须多想,叶军决定在此休息一晚,明天再做区处。
叶军将猎物一股脑的扔在地上,走到岩洞前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岩洞里面空间极大,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叶军想了想,随地捡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用力向岩洞深处砸去,过得好一阵子,才听见沉闷的撞击声传来,证明岩洞极深。如此,又扔了好几块石头后,叶军方才放心下来。
其实,在进入陌生洞穴之前,向里面扔些石头,探探虚实,是上山打猎之人必须知道的小技巧,其目的就是防止猛兽隐藏在洞穴内,在猎人进去之时或者熟睡之后暴起伤人。
确定洞穴安全后,叶军开始四下收集柴火,准备夜晚生火之用。生火很重要,一来可以烤食猎物,填饱肚子;二来可以驱寒取暖,无论什么季节,山中的夜晚都是相当寒冷的;三来可以吓阻猛兽靠近,保证猎人安全睡觉。
做完这些后,天色渐晚,叶军又把猎物搬到了火堆旁,这才捡了一只肥大的野兔开始剥皮切块,放在火上烘烤。
叶军劳累了一整天,仅仅吃了些面饼和糙米面,又毫无荤腥下肚,早已是腹中空空,此时野兔肉在火堆上烤得滋滋作响,阵阵香味传来,更是感觉饥饿难忍,感觉舌头已经快要伸出手来抢食火上的野兔肉。
又等得片刻,叶军猜想野兔肉已经熟得七七八八,徒手扯下一只兔腿,大口啃食起来。吃完一只兔腿,饥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胜,又扯下了另一只,如此风卷残云,一只肥大的野兔很快都装进了叶军的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