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这朱重八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军营;隐约听到一旁还有女子的哭泣声。
重八艰难地用手撑起身扭头过去才发现,是一脸憔悴的马秀英。
“妹子,你咋在这啊。”朱重八气息微弱地问道。
见朱重八醒了,马秀英边擦着脸上的泪痕边上前扶住朱重八。说到:“你这一趟跟着义父一走就好些天也不知道上哪去了,正当我等的不知所措时,看见义父一身是血的回来。起初大家都以为义父受伤了,后来听义父说了才知道:你为了救他受了重伤,恐怕是救不回来了。我当时吓的要死,什么都不管的跑到军营里来找你了。看到你的时候,混身是血,到处是刀口,脸上煞白,给你治伤的医官都说,这么多刀口,血都快流干了,能救回来除非老天爷显灵。”说着说着马秀英又忍不住地大哭起来。
想想自己爹娘去世后就不知道什么是“牵挂”,十几年的浪迹天涯,孤苦无依只让重八觉得:天为被,地为席。人死一撮土,化作一缕烟。人世间的情爱早与自己再无任何的瓜葛。
直到今天这马秀英的一席话,让朱重八再次感到情亲的温暖。不自觉的将哭泣的马秀英拦到自己的肩膀上安慰到:“我命硬着呢,阎王爷还不想收我,再说了,一直无人牵挂的我,好不容易有妹子你念着,我才舍不得这么快死呢?”·····
正当两人享受着恋人间劫后余生的温暖时,忽然营帐的门帘一开,郭子兴弯腰走了进来。
二人见状连忙慌乱地分了开来,显得有些尴尬。马秀英娇羞地低下头,膝盖微微弯了下给郭子兴行礼到“义父。”
郭子兴皱着眉头貌似不解地对着马秀英笑了笑,便直朝朱重八走去,问道:“怎么样,都好些了吧?”
“回大帅的话,好多了”重八一边说着一边挣扎地想要下床给郭子兴行礼。
郭子兴见状连忙扶住了朱重八:“伤还没好,不用行礼了,还有,以后不要叫我大帅了,叫义父,咱在亳州说了,要是咱两或者回来我收你做义子。”
郭子兴话音一落就见朱重八红着眼圈对着郭子兴深情地叫了声“义父。”
郭子兴随后说到:“这次亳州之行要不是你敢在紧要时分拔刀劫持孙德崖,敌众我寡你拼死相护,我这条老命恐怕得丢在那了,无论是你的忠心还是智勇都深的我意,所以从即日起升你做中军副将,同时赏黄金千两,珠宝两箱。”
本以为朱重八会喜出望外,要知道中军副将的职位可是仅次于郭子兴而已,跟原来的马夫差得更是十万八千里;黄金珠宝,对于十几年流浪四方的朱重八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只见朱重八平静地说到:“重八出身寒门,双亲早逝,义父却不弃卑微收我为义子,此等天恩重八就是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又怎能受赏于义父的高官厚禄。重八只求义父能准予我与马秀英姑娘结为连理,望义父肯准。”
重八话一说完,马秀英赶忙接着说到:“义父,其实我早就算是重八的人了。当年父亲被害,流落异乡的我只能卖身葬父,中途被地痞欺负,路过的重八帮我打跑了地痞还帮我葬了父亲。但那时的重八还是和尚,他也不愿做趁人之危的事,没想到老天爷成全让我们在义父手下再次相遇。望义父能成全我们。”
“看来你二人是情投意合了,我要是不成全你们这对患难鸳鸯定为天理所不容。既然你二人都是父母已逝,又都是我郭子兴的义子、义女那我就做这个主——待重八伤愈之后择吉日吉时给你们完婚。”郭子兴高兴地说到。
听郭子兴答应了二人的婚事,喜出望外,纷纷叩头相谢!
一段时间后朱重八伤愈,郭子兴作为证婚人在军营为二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婚礼。婚礼上郭子兴对朱重八说到:“你现在也是一个领兵的将军了,看看是不是再取个威武些的名字。毕竟自古之名将那都是人未至而名先行。诸如: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你叫个凤阳朱重八。战还没开打士气就比对方矮了一头,这怎么能行呢?”
郭子兴话一说完朱重八连忙接着话说到:“重八能有今天皆因义父成全,还请义父为重八再取一名。”
“好,那我郭子兴今天就为你再取一名”郭子兴高兴地说到。随后便自顾自地说到:“你为‘朱’姓,恰好谐音‘诛’,今投身义军是为反抗元廷。有了,你今后就叫朱元璋吧,璋是一种利器,你以后就是诛杀元廷的利器。”
“朱元璋”这三个字一出瞬时间博得满堂喝彩,朱重八欣然接受,谢过郭子兴后,一人高兴地重复念着“朱元璋”这个新名字,高兴的跟个孩子似的。
从此之后,郭子兴帐下多了个叫“朱元璋”的将军。这朱元璋倒也没辜负老丈人郭子兴的期望,每次打仗严密部署,身先士卒。打仗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有勇有谋,同时,待兵宽厚,体恤下属,使得朱元璋深得士兵尊重,关键是治军严明,令行禁止,所到之处百姓无不弹冠相庆。
本来这郭子兴得一个如此能干的女婿;应该是一件能让他躲在家里抱着膝盖偷笑的事情。可是实际上郭子兴不但没有高兴,反倒为此忧心忡忡。
因为这朱元璋在军中的功绩是一日高过一日,威望也随之每日增高,俨然仅次于军中主帅郭子兴。而郭子兴的亲生儿子郭天叙是一个典型的现世‘阿斗’——烂泥扶不上墙。不仅在军中寸功未建,还经常打骂、欺辱士兵。而且不求上进,倒是赌坊、酒肆、花街柳巷的行家。此时的郭子兴年纪也日益老去,照此下去等到自己百年之后这支军队会毫无疑问地改姓‘朱’。郭子兴怎么想也不甘心自己一手打下的家业最后会是这么个结局。
思来想去郭子兴觉得貌似只有除了朱元璋才能让亲生儿子郭天叙等自己百年之后接替自己的位置。
可是要除了朱元璋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不然在军中难以服众。但是这朱元璋军纪严明,作战勇猛,几乎无可挑剔。想到这郭子兴在屋中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