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昨夜王小林夜闯皇宫之事王公公告诉了纹帝,纹帝倒也没有太生气,可毕竟皇宫是皇家圣地,怎么能让一个乡野道士闯进来又走掉呢。
“王公公,昨日来的那人是什么来头,怎么连你也没留住?”
“回陛下,通过与他交手中,奴才知道他是一个术士,而且也入上境,从那几招来看,入上境时间也不短了。”
“上境术士……没想到如今我大王朝,还有这等人物,唉~”
纹帝叹了口气,似乎是不再追究昨日之事,若是别的国家的君主遇到这种情况恐怕翻遍国家也要把人抓回来,但纹帝不一样,他很是尊崇道教,无论是王朝开国以来一直推崇的无为而治,还是自己在追求天人的修炼之路,都是他信仰尊崇道教的表现,而如今,受道教的熏陶,纹帝不仅没有君王的高傲,也没有君王的霸道,甚至大多时候,有人和他争论,他也喜欢退让一步。
纹帝在大殿前的广场走了许久,随后驻足。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陛下所吟可是文清王殿下诗会上陈氏所作的诗?”
“嗯,不得不说,真是首好诗。不仅把月亮升起落下的景色依次写出,还有对人生的拷问,看来王相门下,又多了一位人才啊!”
“奴才斗胆问一句,这陈氏入宰相门下,日后殿试名次固然靠前,还敢问陛下打算给陈氏什么职位?”
“江南路总督。”
王公公一惊,虽然他平日不关心朝政,但他整日跟在纹帝身边,自然知道江南路有多重要,且不说经济实力,江南路不仅临近东南沿海,靠近驻军重地,而且江南路总督还拥有王朝水师的调动权,而如今纹帝把江南路总督交给陈平生,不就是变向的把一部分军权交给宰相了吗?
“陛下决定固然正确,只是这样王相他……”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一个朝廷要稳固,就要让朝廷达到一种平衡,过去是君主和朝中百官百姓相互制衡,但现在,我不喜欢,作为一国之君我不愿意把心思浪费在明争暗斗之争,所以让宰相与几位驻外的将军相互制衡,是最好的决定。”
王公公发觉纹帝没有用“朕”自称,而是“我”,他猜到肯定是这些天静修的缘故。
纹帝又开口:“对了,明年我要去龙虎山拜见张道陵张天师,不知何时回来,到时候,让王相梳理朝政,你和陈公公就负责好皇宫就行了。”
“奴才遵旨!”
文清王府内,文清王得知昨夜之事十分惊讶!
“什么!你竟然半夜闯到后宫里面去了?还是冷宫?”
“对啊,不然见不到陈公公,没法请他出山。”
“结果呢?”
“陈公公没遇到,遇到了王公公,被打出来了!”
“王道长你这……也太胡闹了,不过你能逃出来也确实证明了你的境界已经和王公公相近了!”
这时程公公在一旁打断二人,说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好诗,只是有点过分幽怨了。王道长,这真的是广寒宫里的吗?”
“是,就在桌案上放着!”
“可是,圣上后宫中只有皇后一位,并无其他妃子。”
这是王小林阴阳怪气地说
“那难不成是前朝死去的皇妃阴魂不散,在这广寒宫里日夜幽怨?”
文清王一听也来了兴趣
“这倒有可能,如今练炁盛行,传言在东北地区有人精通精灵之术,能把活人变成鬼,死人变成魂!”
“程公公你去过的地方多,有这么一回事吗?”
王小林和文清王二人一唱一和,把程公公吓住,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对了,殿下,你和程公公还是提前计划好路线,等到占卜那天遇到危险也方便逃跑。”
“王道长这就多虑了,我已经给你找好救兵!这几日正好岭北路总督郭佳玉回京,我作为国舅,这点薄面还是有的!”
……
时至春分之日,王小林、程公公、文清王、岭北路总督郭佳玉带领500官兵一同前往京都西南君山。
传说君山是夏王禹的诞生之地,后面又历经几千年各朝帝王的参拜,如今已聚集无数帝王之气,是占卜帝王之命的最佳地方。
到达君山之后,王小林独自一人进入深山山谷之中,其余的人都留在外侧看守,以防不测。
君山外,500官兵围成一道防护墙,而文清王、郭佳玉、程公公三人在里侧等待王小林的消息。
“郭大人,今年岭北的雪灾可好些了?”文清王关切的问到,毕竟自己也是皇室中的人。
“回殿下,今年岭北相较以往雪灾少见,想必的圣上的圣明感化了上苍,所以岭北路深得天恩!”
“哈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
……
岭北路是王朝五路中位置最靠北气候最恶劣的一路,不仅地广人稀,而且还靠近外族,所以岭北路总督每年的俸禄是五路总督中最高的,但在这么一个地方,无论纹帝还是其他皇室亲族,都觉得有愧于岭北的黎民百姓,所以向来很少征税。
几人还在交谈时,突然天空出现异象,总督郭佳玉以为敌人来了,便下令
“各士兵,做好迎战准备!”
500官兵顿时拔出长刀,摆好迎战姿势。
而文清王则选择进入山中看看王小林那边情况如何,让程公公和郭总督在外等候。
“王道长!王道长!刚才天生异象,你这么边没事吧!”
王小林气喘吁吁,有气无力地说
“没事,刚才因为我大运奇门法术,才导致天生异象的,不过现在好了,占卜已经结束了。”
“王道长果然高境界,竟能改变天象!”
“殿下,此地不宜久留,估计一会就会有人来了!”
二人刚准备走,只见君上悬崖上有两个黑衣人出现,其中一人开口到
“王道长,文清王殿下,为何这么着急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