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文清王府的诗会正式举行,京都各路才子、名门望族、太学大学士、各路秋闱举人,以及当朝宰相也亲临于此,足以见得国舅文清王王昊再京都的面子之大。
“咳咳!首先欢迎各位来到本王府中,参加这一年一次的诗会,今年诗会,照往年一样,诸位随意发挥,见山写山,看水写水,本王和宰相大人会四处赏析,奥对了,今年还有一位胶州来的王道人,希望大家能够以诗会友,再创佳作!”
“好!”只听家丁中有人大喊一声,随后众人便跟着一起拍手叫好。
文清王又走到宰相身旁弯着腰说:“王相,您看看还有没有要说的?”
“不必了,殿下说开始吧!”
“那好,本次诗会,从正午开始,日落之时结束!”
随后,众人纷纷入座,王小林自从三次乡试落第,就再也不对文学感兴趣,所以这次诗会他也就吃吃酒菜,跟着宰相文清王瞎逛逛。
过了许久,诗会中一直不温不火,没有折服众人的佳作,场面略有冷清,而此时程公公出手了,程公公作为后宫太监分管,又曾经担任驻外使节,对文学自然有造诣。只见他提起毛笔,在书法纸上写了四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ps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此诗一出,全场哗然,众人都向程公公靠去,文清王在一旁也不断叫好,而王小林责靠近程公公耳边说到
“没想到你在文学方面还有这水平?”
程公公得意到“那是,怎么说我当年也是……”
好在现在人多,不然程公公又要给王小林说起当年西域的奇闻异事了。
在众人惊叹之中,宰相王文臣也亲自过来赏析“去年今日,人面桃花,既写出了去年女子的美丽,也道出今日人不在的悲伤,好诗好诗!”
听宰相这么一说,众人更是惊呼,而王小林则又对程公公嘲讽到“没想到啊,你一个太监还这么多情,啧啧啧!”
程公公脸色微红“怎么,谁心里还没个意中人啊!”
听程公公这么一说,王小林突然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乡试时,遇到了一个面目清秀的女子,但落榜之后,第二次乡试时,那女子已不见,王小林此时不禁黯然,也在纸上写下了自己当年第二次乡试的诗作“去年相见春风里,朵朵桃花落春泥。今日不见去年人,春风依旧吹十里。”
此诗一出,又是一片喧闹,文清王读后不断叫好“王道长果然是博学多才!”
宰相见状也赏析了王小林的诗作“春风吹落桃花,足以见得初遇佳人时的景色之美,但时至今年今日,佳人不在,纵使有十里春风也不如再见佳人一面。好诗,和程公公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略通俗了些。”
这时文清王又附和到“王道长这般才学,想来如果参加科举,至少是胶州路秋闱举人吧!”
听宰相与文清王以及在场才子的赞赏,王小林心如死灰,为什么当初不是宰相或者文清王来看自己的试题,这下子,可比见不到佳人伤心多了!
程公公也说到“你这不也不错嘛,怎么当年胶州举人没听说过你?”
“唉,别提了,都过去了。”
本来冷清的诗会,被程公公和王小林二人点燃,氛围一调动,其他人便有了诗性,彼时佳作四起,宰相与文清王也是四处点评。
终于,在日落临近诗会结束之时,一首传奇诗作诞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ps此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宰相一时沉默不语,文清王在一旁吟诵的如痴如醉,一时间,天上的行云,池中的流水,都如同静止一般,仿佛世间万物都被这一首《春江花月夜》所震撼!
而当众人正陶醉其中时,此诗的作者——陈平生,正收拾包袱,准备离开。
宰相走到他身前“入我门下如何?”
陈平生一时惊喜,不知如何开口,宰相见他这般,就又开口“凭你的才学,不入朝廷简直是我王朝的遗憾!”
“可是宰相大人,我还要准备几日后的春闱呢。”
“不必了,直接准备殿试吧,等此行之后,我将这首《春江花月夜》献给圣上赏析,甚至状元就是你了!”
陈平生受宠若惊“晚辈陈氏,谢过宰相大人!”
就这样,陈平生进入宰相门下,此次诗会,由程公公王小林为开始,由陈平生的《春江花月夜》完美结束,可谓是历届诗会中最精彩的一届。
然而繁华之后尽是悲凉,夜里,文清王独坐凉亭,趁着夜里的冷风独酌,看着今日诗会大展风采的陈平生,文清王就不禁想起曾经的自己,想当年,自己也是朝中新秀,但无奈面对官场复杂,自己实在把持不住,屡屡出错,即便是皇后的弟弟,也不愿再朝中待了,最终只能请求身退,投身于诗词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