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王小林在国公府与皇后会面之后,程公公便成了王小林的随从太监,程公公安排王小林去往王朝国舅文清王王昊府中借居,二人打好照面便一同前往文清王府。
“哎程公公,和你一起来的那个太监什么人物?”
“什么太监,那可是我大王朝三大超品大臣之一的陈公公,是圣上亲派的后宫太监总管,地位超然。”
“奥奥,难怪能在皇后身边,那你呢?”
“我?鄙人不才,就任后宫太监分管,官位三品,早年同鸿胪寺大提督孟子轩孟大人一同前往西域外交,可以这么说,当今圣上没去过的地方,我去过!”
“……”王小林一时词穷,不知如何作答
而程公公的兴致倒是被点燃,如滔滔江水般不间断,这一路马车上说了无数西域奇闻异事,听得王小林头都大了。
……
终于,马车来到了文清王府,王小林赶忙下车,在府外环顾一番。相比国公府,文清王府少了几分王公贵族气息,反倒多了几分文人典雅,府外城墙上刻着《诗经》。
“没想到这文清王还真是雅兴,外墙竟然刻着诗经!”
程公公解释到:“那是,文清王殿下可是皇室贵族中最爱好诗词歌赋的,不过……文清王诗风奇异,其诗作很难让人读懂。”
王小林早年在胶州路三次乡试不中,对学习自然不喜欢,但听程公公这么一说,倒是点燃他的兴趣。
“哦?有何奇异,念一首我听听”
“咳咳…《数数》,王昊,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王小林虽然不通文学,但自幼也读《诗经》,听了程公公读完国舅王昊这首诗如遭受雷霆一击,实属惊骇。
“这……确实挺奇异的。”
“这还不算什么,国舅殿下还亲自监督京都书刊局刊印《王昊诗集》,京都王公贵族子弟人手送与一本,还是京都太学必修书目,无数科举才子都败在这本诗集上!”
王小林这下真是对这位国舅彻底佩服。然而在这时,只听文清王府门内传来一声长笑————文清王王昊来了!
“哈哈哈~今日太阳大又圆,好似三两半孔钱。太阳不是天天有,三两半钱换美酒。”
程公公见文清王亲自出门迎接,赶忙上前附和道:“好诗,殿下果然好才学,不愧是天人下凡!”
“哎!不可谬赞,今日我也是听说胶州王道长要借居本王府邸,本王诗兴大发,才有此拙作。来,王道长,程公公,府内请。”
二人随文清王进入文清王府,只见府内宅院设计到十分考究,每一处宅子分布看似散乱实则有序,而且奢华中不失朴实,庸俗中又略带文雅,每一处亭柱上还刻有文清王的“拙作”。
“听闻王道长是术士出身,想必精通风水之术,来看看本王的府内设计,如何?”
“回殿下,此府设计极为巧妙,把俗和雅巧妙结合,可谓是雅俗共赏。”
文清王听后十分高兴:“好!雅俗共赏,王道长果然才学非凡。”
程公公见状也附和道:“敢问文清王殿下,每年春闱前的诗会,今年准备的怎么样了?”
“哟!我这脑子,程公公你不提我差点忘了,请帖我早就写好了,待会让家丁分发到京都各豪门贵族、各路举人才子以及太学大学士手中。”
王小林十分惊讶,便悄悄地小声对程公公说到:“他竟然还举办诗会!”
程公公也轻声答到:“你可别小瞧这诗会,每年诗会宰相王大人都会来呢,而且在诗会中若有人写出佳作打动宰相,即可免试直接纳入宰相门下,直接参加殿试,如今朝中兵部、刑部两位尚书,当年都是宰相门生。”
程公公这么一说,王小林倒是挺期待今年诗会的,尽管他不懂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