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1300000009

第六章 正儿和灵凤奇遇

回过头来再说郭正人和双凤的故事。

一九O九年立冬之后,在盐祖庙里,老道长给郭正人他们讲道。

他说:“我今天给你们讲三个故事。”

一、抓小偷捏鼻子。

一个十二岁的小子,走进一家珠宝店,店里的伙计都在忙着接待客人,没有一个向他打招呼 。他乘机把右手伸进珠宝柜里,这只手一下子被一个伙计抓住了。

他喊:“师父,我的手被人家抓住了。”

他师父说:“不要害怕,抓住你的手不要紧,就怕捏你的鼻子。”

这个伙计一听,立即用左手捏住那小偷的鼻子,松开了右手。

这时,那小偷把头往后一仰,鼻子从那伙计两指之间滑出,转身跑出门外。

郭正人他们笑了。

二、两个聪明人。

张三在城里买了一根长竹杆,在过城门时,双手横着拿竹杆,怎么也过不去。

李四说:“我到城墙顶上,你把竹杆递给我,你空手出城,站在城墙下,我再从顶上把竹杆递给你,这不就过去了吗。”

张三说:“好吧。”

李四跑到城墙顶上,张三把竹杆递给李四,张三跑出城门外,站在城墙下,接到李四递下来的竹杆 ,心里那个乐呀。

李四下了城墙,出了城门,来到张三面前,张三说:“好个李四,还是你聪明。谢谢你!’’

张三听说李四病了,拿了四十个鸡蛋去李四家。

张三看李四躺在炕上,就问李四:“你怎么啦,头些日子不是挺好的吗?”

李四说:“这炕盘短了,睡觉得勾勾腿,我把脚割去了。”

张三说:“李四,还是你聪明,要是我就把头割去了。”

李四看张三用布包着耳朵,就问张三:“你的耳朵怎么啦?”

张三说:“我走道慢,最近几天我发现是耳朵带风,就把耳朵割去了。”

李四说:“啊,原来走道慢是耳朵带风啊,不能留,不能留。”

郭正人他们说:“这两个人笨死啦。”

三,上金州

貔子窝有一个青年人,名叫崔官升。一天,他要去金州玩,背了一个包袱,走出家门,上了街,迎面碰见邻居老头陈二林。

老陈问小崔:“小升子,上哪儿去呀?”

小崔回答:“老陈二叔,我上金州去玩几天。”

老陈说:“升子,我一辈子也没出过远门,咱俩打个伴,一起去金州玩几天,好不好?”

小崔很高兴地说:“好啊。”

老陈说:“你等等我,我家去准备准备。”

小崔说:“行,我等你,咱明天走。”

小崔第二天去老陈家,说:“二叔,咱走啊。”

老陈说:“我没准备好。”

小崔说:“二叔,我等你三天。”

三天后,小崔到老陈家,问:“二叔,准备好了吗?”

老陈说:“貔子窝到金州有二百来里地,你是骑马,还是坐轿;你是坐车,还是走道;晚上住宿,吃饭睡觉,这事老啦,不准备好了,到时候就抓瞎了。”

小崔说:“我再等你三天。”

又一个三天之后,小崔到老陈家,问:“二叔,可以走了吧。”

老陈说:“不行啊,我还没准备好。”

小崔说:“二叔,我不等你啦,我马上就走。”

老陈说:“小升啊,你可别走,我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好不容易遇到你这么个伴儿,一起到金州去开开眼,你不和我打伴,我就一辈子出不了貔子窝了。”

小崔说:“二叔说的怪可怜的,好,我等你。”

小崔等老陈等了一年,老陈还是没有准备好。小崔不等了,自己一个人去金州城。在金州城玩了一个月,在城里,逛了出名的酆都庙,吓出一身一身冷汗;在城外爬上大和尚山,看了山顶上的唐王庙,听了泥鳅给唐王修庙的传说。几天都轻松愉快;还看了其他一些地方,高高兴兴地回到貔子窝的家。

当天晚间他到老陈家,说:“二叔,我回来啦。”

老陈噔大了眼睛说:“出趟远门,这么简单吗?”

郭正人喊:“这个老陈是块粘糕。”

老道长说:“我讲这三个故事给你们听,是给你们开心窍的。你们要记住它们,有那么一天,你们就能从中悟点什么。”

“你们在庙里二年多的时间,读了四书五经等书,这难为你们了。但是,还不够。为师要叫你们成为一个有大智慧,大本事的大能人,报你们自己的血海深仇。这是为师的要求,就是再给你们打开一扇知识之门,上洋学堂去念日本书,去找鬼子的弱点。

“夹心子高店小学,日本孩子多,你们五十七个人都到那个学校去。

‘‘这里离高店小学二、三十里地,你们小小年龄跑不起。你们大师兄在高店小学四周各屯给你们找好了房子,上冻前你们都搬进去。

‘‘今年冬天,为师放你们的假,你们好好玩一玩,来年上学去。

‘‘为师要去云游天下,访道取经,有事找你们的大师兄。

‘‘今天师父和你们告别,祝你们学习有成,师父回来要检查你们的智慧。’’

姜大成说:“师父,听小朋友说,日本先生比后娘都厉害。”

老道长哈哈大笑。

郭正人他们看着师父笑。

× × ×

郭正人姐弟二人和双凤娘儿三个,分在老沟河东岸,靠河边的五间瓦房里住。这个屯子叫杏树屯,他们住在屯西头。这五间瓦房一明四暗,明间是两家厨房,郭正人姐弟二人住东二间,双凤娘儿三个住西二间,这么好的五间大瓦房为什么空闲着呢。住些日子大家就知道了。

这年,郭正人九岁。

立冬以后,天气渐冷,水面开始结冰了。

一天下午的下半过晌,郭正人一下想起了在滩里的那个家,就和姜大成,李万金,孙连福,乔富他们一起跑上了骷髅山。

他们两年多没上骷髅山了,上到山上一看,枯草在小北风中抖动,光秃秃的树枝在小北风中摆动。

他们站在山上,眼望老沟东沿的十家滩,已经无影无踪。老沟两岸,一付付盐滩向东排去,向南排去;一条街一条街上的盐坨,像山一样南北东西的排着,每一条街上都有一条小铁道,人蹬着平板车在小铁道上来回的跑,远远望去,是个移动的方木板。再往远处看,灰蒙蒙,茫苍苍。

姜大成说:“咱的家,咱的滩,都看不见了。

一阵强风吹来,他们打了个冷战。

孙连福说:“别看了,心里堵的慌。”

郭正人说:“心里堵的慌,去找八元出气去!”

他们从山的西坡下来,直奔小白楼,跑到院北的东墙下,一纵身坐在墙头上。

院内,八元和一个日本姑娘在逗四条狼狗。八元面朝南,姑娘面朝北。

八元和那姑娘及四条大狗互相逗的人狗同兴,只见那姑娘用手向郭正人一指,那四条狗转身向郭正人他们扑来。

郭正人他们跳下墙头,刚刚站稳,那四条狗跳过一米五高的墙头,落到墙外。

郭正人站在南面,撒腿往南跑,姜大成,孙连福站在中间,撒腿往东跑,李万金,乔富站在北面,撒腿就往北跑,五个人三个方向,飞跑着,飞跑着……

四条大狼狗,只向南追郭正人。郭正人飞跑,四条狗飞追,双方的距离在缩短,在缩短 ,在缩短,当相距有一步的时候,郭正人跳进路东的水圈里,踩碎了薄冰,往里跑了距路有十多步远,水有齐腰深。

四条狗在圈边上张着大嘴,伸着长舌,瞪着狗眼,瞅着郭正人。一会儿,它们哼叫着,低一下头,抬一下头,盯着站在水中的郭正人。

八元和那个姑娘赶来,四条狗喜迎八元,又叫又跳。

八元看着站在水中的郭正人哈哈大笑,说:“小孩,你的我的认识的,你是小盐驴子,你的功夫的,那里的去了?

郭正人答:“打狗看主人吗。”

八元说:“道卯。”

水太深了,寒气扎腿。

郭正人没有话找话说。:“你身边那个大姐姐真好看。”

那姑娘咯咯的地笑了,那声音清亮养耳。

郭正人说:“大姐姐笑的真好听。”

那姑娘笑着说:“小弟弟,啊里嘎道。”

八元说:“小盐驴子,今天,咱们扯平的扯平的。”

那姑娘说:“哥,走吧,走吧。”

八元说:“谢谢你那天的两条大鱼。”

八元、那个姑娘、四条狗一起走了。

郭正人趟水上岸,站在道上。

八元领狗进院,姜大成等四个小子大步跑到郭正人身边,问:“你的功夫哪里去了,怎么往水里跑?”

郭正人答:“我就怕狗,吓忘了。”

李万金说:“咳,都吓忘了。”

五个小子互相看了一会儿,哈哈大笑起来。孙连福说:“本来是找八元出气,结果呢,弄了半身水。”

乔富说:“快回家吧。”

郭正人跑回家,裤子上冰凌轻轻地响。他的小姐姐红儿,一边给他收拾,一边批评他。双凤二人一边挖苦他,一边笑哈哈。

阴历冬月初一晚半夜时分,这五间瓦房的正地间,也就是厨房间,响起了锣鼓声和小孩子的喊声。

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

双凤都钻进妈妈的被窝里,用被蒙着头,大气不敢出。

红儿用被裹着头,浑身打摆子,大气不敢哼,小气不敢出。

郭正人是每日打坐到半夜,半夜起来练功到鸡叫,再去睡点觉。

当他下地穿鞋时,听到锣鼓声、喊声。他马上点上油灯,拉开房门,掀起门帘,走出房门,把灯放在锅台上,站在地当央,听那锣鼓声。

听了一会儿,他说:“臭不要脸,半夜里敲锣打鼓吓唬人,小爷不害怕。你喊什么?赶紧闭嘴!赶紧给我停了,再不停,明天我去告诉你妈,叫你妈妈揍你!”

郭正人这么一呼号,锣鼓停了,也不喊了。

第二天早晨,巧凤像只喜鹊,叽叽喳喳对郭正人说:“小弟,咱们两家五个人,就你自己是小小,敢起来哈唬他们,俺都吓死啦。”

郭正人说:“真吓人哪。”

巧凤问:“那是什么东西?长个什么样?你看见了吗?”

郭正人说:“那家伙——不说啦,说了你三天睡不着觉。”巧凤是又想听,又害怕,左右为难。

灵凤说:“小妹,不能听,听了晚上不敢起来尿尿,要是尿了炕,那可丢死人了。”

潘二婶说:“家里没有男人,顶不起屋来。小正儿,昨晚顶起了屋子,镇住了怪声,是个男子汉,是个爷们,我的好女婿。二婶炒鸡蛋给你吃。”

吃饭时,他们坐在各自的炕上吃。

郭正人上了炕之后,红儿悄悄地问他:“那个东西什么样?”

郭正人对红儿说:“小姐姐,只是敲锣打鼓,地室什么东西也没有。”

红儿问:“那你对巧凤说的是——”

郭正人说:“逗媳妇。”

红儿打了郭正人一筷子,说:“小小年纪不学好。”

冬月十五晚半夜,外地又响起了锣鼓声和那喊声。

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

郭正人点上油灯,下了炕,来到外地,站在地当央。

四个女人心里有点害怕,但有郭正人给壮胆,也来到外地,站在地上。

巧凤说:“什么也没有啊,在哪儿打锣敲鼓呀?”

潘二婶说:“不要乱说话。”

巧凤大声说:“你是谁?不让人睡觉!”

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

巧凤喊:“停,别打啦!”

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

灵凤也加入喊:“别喊啦!”

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

灵凤问:“小弟,他们不听我们的。”

郭正人说:“哎,你们这些家伙,累不累呀,烦不烦呀,停!”

锣鼓声停了,也不喊了。

灵凤对郭正人说:“这事怪了,他们听你的,不听俺的,气人。”

郭正人对灵凤说:“灵凤姐,我明白了,咱去捏鼻子了。”

红儿问:“捏谁的鼻子?”

灵凤咯咯地笑起来。

腊月初一半夜,锣鼓声和喊声又响起来了。

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

老少五人都站外地当中。

巧凤说:“怎么办?怎么办?……”

郭正人摆摆手说:“割耳朵,捏鼻子。”

巧凤不说话了。

郭正人说:“这里面有个门道,谁也不要出声,静静地听。

五个人谁也不出声。

咚咚锵,咚咚锵,谁是个主?……

锣鼓在敲打,喊声也不停。

当谁是个主的喊声一落,郭正人接上话,喊:“我是个主!“

郭正人话间刚落,他住的那间房门北的一面土墙,哗的一声片了下来,把靠墙的碗柜、水缸、碗、盆等砸个稀碎,出来一个小孩,笑嘻嘻地站在锅台上。

这个小孩,二尺来高,白白胖胖,带个红肚兜,穿个红裤叉,就是头大了一点,一张圆脸,红扑扑的;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头上,前面一块瓦,后面一撮狗臭,两边一边一个鬏鬏。

巧凤说:“小破孩,是你在闹妖啊。“

潘二婶问:“你是谁家孩子,今年几岁了,谁把你弄在墙里头,你爹爹妈妈不找你吗?’’

红儿说:“那个不是人的,把孩子垒在墙里头。“

小孩只是笑着看人,不说话。

潘二婶问:“孩子啊,吓着了吧?“

小孩答:“我不害怕。”

红儿问:“你来干什么?”

小孩答:“我来找主人。”

灵凤问:“你主人是谁?”

小孩用手一指郭正人,说:“他是我主人。”

郭正人用手指着自己鼻子说:“我?我怎么成了你的主人啦?”

小孩说:“我在墙里喊,谁是个主,你回答,我是个主,我就出来啦。怎么?你想变卦吗?”

小孩脸沉了下来。

郭正人说:“咱是个男子汉,说话算数。”

小孩高兴的双手抱拳,说:“主人好,今后我是你的仆人。”

郭正人说:“我不知道你是谁呀?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小孩说:“主人问我,我就把一切告诉你。

‘‘我是来自洪荒中的小人儿。由于我顽皮,淘气,嘻闹那些大神们,钻进他们的鼻孔里,钻进他们的耳朵里,给他们挠痒痒,那些大神们哭笑不得,不能打坐。他们对我是打不得,捶不得,赶也赶不走,就把我押在一个地方,用咒符封起来,不让我出来。我想了一个找主人的办法,来破他们的封咒,哈哈,挺好用。

“我出来了,就陪主人到老,主人归西,我再回去闹大神。他们再把我押起来,我再破他们的咒。这样千千万万次,一直到今天。

‘‘我没有名,也没有姓,他们就叫我万万儿。主人,你也叫我万万儿吧。’’

郭正人说:“你自由了,你好了,你看,家里墙倒了,吃饭的家把什都碎了。”

万万说:“这有什么。”说着,小手一挥,那墙和碗柜、水缸等恢复原样。

巧凤一拍手,说:“万万儿不简单呀。”

万万儿说:“我没有大神的本事大,他们能倒转乾坤,我只能移山填海。大神们定我四不准:一,不准泄天机;二,不准逆天;三,不准杀生;四,不准帮邪。”

“主人有难事,喊万万儿。”

从此,郭正人和万万儿形影不离。

进入腊月门,日子过得有点水平的人家,开始杀猪。

腊月二十的上午,双凤家在盐祖庙西,大弯屯东的老邻居,郎二嫂夫妇,用小推车推了一半猪肉,送给双凤过年。

潘二婶说:“她郎二嫂啊,还能年年吃你的肉吗。

双凤和正儿都笑了。

潘二婶一愣,问:“笑什么?“

巧凤说:“妈呀,郎二嫂的肉能吃吗?“

潘二婶笑了。

郎二嫂说:“这肉啊,我年年送!”

为什么?因为双凤拾金,做了一件大善事。

在盐祖庙学习时,一天下午五点来钟,孩子们做完功课回家。泮家双凤的家,住在盐祖庙西的大弯屯东头,离庙有二里地。六间正房,分东西两院,泮家娘儿三个人住在西院三间,东院三间是房东郎二嫂住的。

两个小姑娘在回家的路上跑跑跳跳,快到家时,他们步入沟边的小路。这时,灵凤尿急,急忙下到沟底尿尿,排污完毕,她提上裤子,往左边迈出一步,右脚落地,掉进一个洞里,吓得她想动动不了,想喊喊不出来,练的功夫全忘了。

沟上沿巧凤喊:“姐姐,你想把沟尿满吗?”

她回过神来,把右腿从洞里拔出来,一道金光晃了她的眼一下。她低头哈腰往那洞里一瞅,洞里是一个坛子,坛子里装满了金元宝。小丫头不惊不喜,这会沉住气了,划搂一些碎树叶子和乱草,把洞口掩盖好,爬上了沟沿,和巧凤一起蹦蹦跳跳地回家。

走进院门,灵凤看到妈妈站在院子里,就跑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件大好事。”

泮二婶说:“好事好啊,好事叫人心里乐。”

灵凤说:“俺在东沟里看到一坛金元宝。”

泮二婶哈哈一笑:“天上掉馅饼了,丫头,没打着头吧?”

灵凤说:“真的。”

巧凤说:“假的。”

灵凤说:“不信拉倒。”

巧凤问:“你怎么不告诉我?

“拿一个坛子拿不动,拿一、二个先稀罕稀罕呗。”

泮二婶问灵凤:“你怎么看见的?”

灵凤把过程说了一遍。

巧凤说:“你那是金脚呀。”

灵凤说:“不信拉倒。”

巧凤说:“我不信,你领我去看看。”

灵凤说:“不信就不要看!”

泮二婶说:“吵吵什么,明天找人捎信,把你们的舅舅叫来,叫他去看看,是真的,就拿来家;不是真的就拉倒,咱也没少了什么。好啦,进家吃饭。”

娘儿三个进了屋。

娘儿三个在院子吵吵的话,被东院郎二嫂听的一句不落。

郎二嫂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模样一般,丈夫是个出了名的大懒人,外号叫二懒。

平时,二懒是横草不拿,竖草不动,油瓶倒了不扶,不是坐着就是躺着。

郎二嫂是个小脚女人,有些活是干不了的,她就扯耳朵揪头发叫他干。他呢,挑担水闪了腰,扫扫院子累病了。从此啊,这个人吃饭就懒得张嘴。

一次,郎二嫂的娘家老妈病了,她要回家看看,准备在娘家住三天。头一天夜里,她用五斤面烙了一个大面饼,中间留了一个脑袋大的一个大眼,套在二懒的脖子上,让二懒可以转圈吃上三天。

第四天郎二嫂赶早回来,进了家门,看见二懒躺在炕上,脖子上那嘴巴底下的饼吃了,后面的饼没动。尿都尿在炕上,屎也拉在炕上,家里臊臭,使人不敢喘气。

郎二嫂气的骂道:“你是死人哪。”

二懒说:“还有点气。”

郎二嫂又骂:“你死了得了。”

二懒说:“你再不来家,我就饿死了。”

郎二嫂是个小脚女人,撑起一个家太难了,幸亏有个盐祖庙,当日子接不上流时,去要点供品和钱接长补短。

郎二嫂回到屋里,向躺在炕上的二懒讲述小灵凤在东沟里看见一坛金子的事。

二懒说:“做梦娶媳妇。”

郎二嫂说:“咱去看看,也少不了什么。”

二懒 说:“我脚丢了。”

郎二嫂说:“我给你长脚。”说着,她拿个锥子扎二懒的右脚。

二懒哼了一声,一动不动。

郎二嫂问:“有脚没有?”

二懒反问:“脚在哪儿?”

郎二嫂火了:“你妈拉个腿,这个脚怎么跑到头上了,还躲进辫子里。”边说边跑到外地拿了一把麻杆火进来,抓住二懒的臭辫子,要火烧辫子军,活捉脚大王。

吓得二懒大叫:“我的脚回来啦。你看。”他把脚亮出来。

郎二嫂说:“脚回来了,就给我走!”

郎二嫂拽着二懒的臭辫子,一步一步把二懒拽到东沟,下到沟里,找到灵凤的尿窝窝和脚印,但没找到灵凤脚踩的那洞洞。

郎二嫂用手扒拉乱草,发现了灵凤脚踩的那个洞洞,她往里一望,一个坛子,里面黑洞洞的,什么也没有。

郎二嫂叫二懒用手去扒,二懒怕拽辫子,十分不情愿的过来,刚哈下腰,一脚踩空,把坛子旁边一个地里的蜂窝踩塌了,大地里蜂倾巢而出,包围了二懒,也有不少围上郎二嫂。

她们二人抱头跑到沟沿上,地里蜂奇怪的回去了。

郎二嫂是个肚子痛埋怨灶王爷的人,她站在沟沿上生气,心想,小丫头片子,你们被蜂子蜇了,来骗我这个半吊子,姑奶奶是个吃亏的人吗?你用蜂子来蜇我,那么我不会用蜂子去蜇你们?

想到这儿,她下到沟底,划拉一些碎草把坛口塞死,又把抱头哭叫的二懒叫下来,二人忍痛把坛子边上的泥扒开,又把坛子拽出来,再把坛子提起来往家走,一路上二懒妈妈爹爹地叫,把坛子提到灵凤家睡觉那间的房后,把坛子放下。

二懒痛的在地上打滚。

郎二嫂跑回自家院子里,拿了一把镢头,跑回后墙,用镢头把灵凤住的那间后墙刨了一个洞。她把坛子里的草抓出来,把坛子口对准墙洞,把坛子底往上一抬,坛子里的东西全部倒进灵凤的家。起身骂道:“小臊货,叫蜂子蜇死你们!”骂完了,一手拽着二懒,一手拖着镢头,气嘟嘟走回家。

灵凤家后墙哗啦一声响。

泮二婶说:“什么东西响啊?”

灵凤说:“妈妈,我的金元宝来家啦。”

泮二婶往后墙一望,金闪闪一堆元宝。

泮二婶乐的说:“天上掉下个大馅饼,乐的老娘心扑腾。”

巧凤问灵凤:“姐,你怎么知道?”

灵凤笑而不答。

迷底是,灵凤坐在炕上打坐,东间郎二嫂的一切,都在灵凤的耳朵里。

灵凤说:“妈,这坛子里的金元宝不是咱的,是东屋二嫂的,给她吧。”

巧凤说:“小飚子,有东西自己不留着,给人家。”

灵凤说:“是二嫂把金子送来家的,少说得给她一半。”

巧凤说:“一半也不给!”

灵凤说:“俺要俺那一半。”

巧凤说:“你就和小飚子一样。”

泮二婶问:“谁是小飚子?”

灵凤说:“妈,她是说小弟。”

“说正儿啊。”泮二婶话多了:“他可不飚,心眼好,心又灵,又勤快,妈给你们找了个好女婿。”

“好个屁。”巧凤说:“有了东西给别人,就是个飚子!长大了能过日子吗?”

灵凤问:“这话你听谁说的?”

巧风答:“庙前烂嘴婆。”

泮二婶说:“傻丫头,你才几岁,知道什么叫过日子,讲起住家过日子的事,主要是女人的事。你们给正儿当媳妇,进了门之后,正儿把钱拿来家,看你俩能不能把住钱,能不能分摆开,能不能把钱漏了。滩里能不能晒出盐来靠把头,家里能不能过日子靠媳妇,老人说的好,男人是个搂钱耙子,女人是个装钱匣子。你们这两个钱匣子能不能装住钱哪,能装住钱,正儿挣一个钱就是一个钱,这日子能过好,装不住钱,正儿挣二个钱三个钱就成了半个钱,过日子就过太不好了。

“住家过日子和亲戚、邻居都有礼上往来,好亲戚不如 好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人家敬你一尺,咱敬人家一仗,人家给咱八两,咱应回一斤。咱不和人家来往,人家也不和咱来往,那就是老人说的屋芭开门,过死门子了,就成了万人恨了。

‘‘正儿多好呀,小小年龄,勤快、能干,小孩三岁带着老年相,正儿长大了也是一个好样的。

“他六岁开始,手拿小弓玩,小心通灵的,玩了半年射大雁,射肉鹳,射水鸭子,叫大人用车往家推。”

‘‘你们这些孩子都同样练功,他在四月天敢下老沟抓鱼不叫冷,还净抓大鱼,每条大梭鱼,小的十多斤,大的二十多斤,一潮下来,抓个一、二百条。大老爷们都亮大姆指。

‘‘小心眼多好啊,十家滩谁家没吃过他打的大雁,肉鹳,水鸭子;谁家没吃过他抓的大梭鱼。你们都忘了,要不是去年端午节头晌送六条大梭鱼给咱,你们的妈妈还有命吗?妈给你们姥姥家去送鱼,拣了一条命,咱十家滩有六、七家吧。

‘‘小正儿是个大英雄。那天,八元刀劈两个 中国人,哪个大老爷们敢出头,敢上前说句话,七岁的小正儿敢,而且也用心智把八元打爬下了。这个孩子,盐家兴帮报仇全靠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能有多少好姑娘在追呀。你们俩从今往后要好好的待他,省得将来被人家抢去。

巧凤说:“谁稀罕。从小是小盐驴子,长大了是大盐驴子,老了是老盐驴子,一辈子是个盐驴子。”

泮二婶生气地说:“正儿五岁时,救了我一次命;七岁时,又救了我一次命。妈妈认这个女婿,你们俩也要认这个女婿。你们要给我记住。!

‘‘孩子,吃独食拉线屎。灵凤,把金元宝分一半给东屋郎二嫂。

‘‘孩子,要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二天早晨,灵凤用红布把坛子里的一半的金元宝包好,小姐妹俩用扁担抬着包袱走进了郎二嫂家院门。

郎二嫂从家门迎了出来,看见两个小丫头水光溜滑的皮毛没损,从胃里反上来一口酸水,不知说什么好。

灵凤说:“二嫂,昨晚的东西给你送过来。”

说完,二个丫头把红包袱放在地上,抽出扁担,二人转身走出郎家院门,把扁担送进自家院子,一蹦一跳地奔庙而去。

昨晚的东西,是大地里蜂子吗?郎二嫂害怕,不敢打开包袱。她围着包袱转了几圈,狠一下心,豁上了,哈腰抓,感觉挺沉的,她就地把包袱解开,一看是金元宝,吓的她马上把金元宝捂上。她像小偷似的,四下看了看,无人,她双手把包袱抱起来,急步走进家门。

说来也怪,二懒被毒蜂蜇了之后,坐的时间长了,腚痛,腰痛,躺的时间长了,浑身痛,他只好成天满山岭地走,浑身才好受一些。

夏天种菜,头伏萝卜二伏菜。郎二嫂叫二懒拿铁锨去挖菜地。二懒挖了一上午,浑身汗水趟流,觉得浑身无比舒坦。中午这顿饭吃得满嘴香甜,中午这顿觉睡的这个香啊,无言可表。

从此,二懒变成了一个勤快人,山里家里的活全包干了。

郎二嫂的善心被唤醒了,她开始回报小双凤。

夏天收土豆了,她给泮二婶家送一筐,

秋天收地瓜了,她给泮二婶家送一担。

杀年猪了,她给泮二婶送半个猪。

平时里,五个茄子、三个黄瓜、一筐洋柿子、几把芸豆等等,送给泮二婶。

一九一一年,郭正人的小姐姐红儿二十岁了,在那当时,她就是一个大龄青年了。

她是订的娃娃亲,婆家姓隋,近两年年年来催婚,今年就有点翻脸了。她不能再推了,只好把四叔郭振贵老俩口请来照顾郭正人。

郭振贵只有一个姑娘彩儿,与红儿同岁,十七岁出了嫁,郭振贵老俩口就成了空巢老人。

郭正人是他们的亲侄子,他们拿他像亲儿子一样。在他们的照顾下,他念完了初小四年书。在这个过程中,红儿只能个把月来看看自己的小弟弟。

一九一三年,双凤十五岁,出落成一对玉美人。

花儿美,招蜂蝶,招人掐。

女人美,惹人爱,招横祸。

暑假期间的一天上午,四个大汉闯进了郭正人家的门,大喊:“屋里有人吗?”

当时,郭正人帮助双凤在复习功课,泮二婶和郭四婶去河边洗衣服,郭四叔在园子里挖菜地。

大人不在家,郭正人开门迎了出来。

他站在门口,向四个大汉哈腰一礼,说:“爷们,有何贵干?”

大汉甲 问:“你家大人呢?“

郭正人答:“我们家是民,不是大人。“

大汉乙问:“你的父母呢?“

郭正人答:“我没有父母。”

大汉甲 说:“你是鞋壳里蹦出来的!”

郭正人说:“你是风匣里拉出来的!”

大汉说:“你这孩子 ,怎么骂人。”

郭正人问:“谁先骂谁呀?”

四个大汉无语。

停了一会儿,大汉丙说:“走错门了吧?”

大汉丁说:“就是这家!”

大汉甲问:“这儿有姓泮吧?”

郭正人答:“姓郭。”

大汉甲问:“这家的两个丫头呢?”

郭正人答:“丫头的没有带把的有一个。”

四个大汉哭笑不得。

大汉乙怒道:“你小子敢涮大爷?!”

郭正人怒斥:“你们是什么东西,还值得小爷涮吗?”

大汉丙说:“哼哼,遇到个小刺头了。”

郭正人反斥:“你是个大刺猬!”

大汉丁怒责:“你小子找揍!”

郭正人反责:“你们四个大刺猬找勒!”

大汉说:“咳咳,被你套上了。”

郭正人说:“你们自找的。”

大汉甲问:“我们有何不对?”

郭正人说:“我问你们有何贵干?你们回答了吗?”

大汉甲说:“我们办的是大人的事。”

郭正人说:“那你们去找大人吧,小爷不陪了。”

郭正人转身要进门。

大汉甲问:“我们上哪儿去找啊?”

郭正人回过身来说:“满山找啊。”

大汉甲说:“小孩,你……”

郭正人说:“我不姓小。”

大汉甲又说:“少爷,你……”

郭正人说:“我不姓少。”

大汉甲急了:“小祖宗,你帮着喊喊不行吗?”

郭正人一挺胸说:“凭什么?你们是什么人?是喜鹊还是猫头鹰?我不知道。咱们一没有交情,二又不是亲戚。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也不说明来意,小爷我就这么个接待法,就这么招待爷们,这是小礼也。”

大汉甲沉思了一会,说:“貔子窝有个李大懒你知道吧?”

郭正人说:“有屁快放。”

大汉甲说:“他的妹妹家姓泮,有两个女儿是双棒,一个叫灵凤,一个叫巧凤。李大懒赌钱输了,把两个丫头顶了赌债,押给了赌房。今天,我们来拿人!”

郭正人嘴角挂着诡异的笑,说:“她家在大西南边上,一打听都知道,快走吧。”

四个大汉急忙走出院门,过了老沟河,向西南方向的夹心子走去。

郭正人回到屋里,看到双凤的脸煞白煞白的,身子在抖动。他急忙上前,把六只手合在一起。他感到双凤的手冰凉冰凉的。

他说:“两个姐姐别怕,别害怕,小弟能保证姐姐无事!你们忘了,咱们有一个天下无敌的万万儿,能把那些坏蛋扔到天边外国去!万万儿,说话呀!”

万万儿现身,说:“两位丫头,我的主人能打败他们,我能保你们无事。”

双凤笑了。

泮二婶,郭四婶回来,听双凤这么一说,泮二婶大哭起来,郭四婶陪着掉眼泪。

郭振贵回来一听,摇头叹息。

郭正人说:“泮妈妈,我能顶起这个家的门 ,不要怕!您把双凤给我做媳妇,我就能保她们一辈子不受欺负!我还有一个万万儿帮忙。”

泮二婶被郭正人一句泮妈妈 叫得心里暖暖的,精神也安稳了,不哭了。但,她还在不断地数道她的懒哥哥。

郭正人说:“四婶,明天早晨给我煮三十个鸡蛋。”

郭四婶问:“正儿,想拿鸡蛋打坏蛋?!”

郭正人说:“我吃鸡蛋,有劲打架!”

第二天早饭,郭正人吃完了三十个鸡蛋,摸摸自己的小肚子,在院子里走了几圈,打了一会拳,跑到道口向西望。

半头晌的时候,从西边过来一大群人,大概有十来个吧,一个个气势汹汹。

郭正人跑进家,把一条长板凳拿到院门正当央,坐在板凳上,面朝大街。

泮二婶用小箩筐装了三十个熟鸡蛋,放在板凳上。

巧凤笑着说:“满脸挂饭盒。”

十个大汉被堵在门外,当街而立。

郭正人先发制人,他说:“昨天,你们那四个英雄和我打嘴仗,败的笑死人了。今天不玩打嘴仗了,换个新的玩玩。”

大汉甲问:“什么新的?”

郭正人说:“你们玩不起!”

大汉乙傲傲地说:“我们在赌场什么没玩过。”

郭正人说:“你们那点玩意儿噢!我不和你们多说,你们派一个人来,能在一袋烟的时间里,吃完这三十个鸡蛋,咱们就谈下去;吃不完,你们就滚蛋,永远不准进这个门!否则,小爷我就不客气!”

大汉丙说:“别说人哪,就是驴在一袋烟的时间里也吃不完三十个鸡蛋。”

大汉丙话音还没落,被郭正人咣咣搧了两个脸蛋子,打的他掉了两个食牙,口吐鲜血。

众大汉大惊,没看到郭正人身动,大汉丙就挨了揍。

郭正人问:“你们这里谁是头,报上名来。”

大汉甲:“是我.”

郭正人说:“报上名来。“

大汉甲说:“我叫钱后富,三十六岁,貔子窝通吃赌坊的讨债队队长,今天来向泮家讨赌债。

郭正人说:“小爷我大名叫郭正人,小名叫正儿,外号叫大力娃娃,今年十三岁,这是我的家。我有两个媳妇,泮大姐名叫灵凤,泮二姐名叫巧凤,我是这个家的当家的。你们有事找我,不准进院,当街而断!”

钱后富说:“昨天对你已经说了。”

郭正人说:“空口无凭,见字为证。”

钱后富从怀中掏出一张纸,说:“这就是证据。”

郭正人一招手,那张纸从钱的手中飞到郭正人的手中,他看也不看,就把那张纸撕成碎片,手往空中一扬,碎片随风飘走。

钱后富火了,怒道:“你敢撕毁证据,找死啊。”

郭正人说:“想打架吗?划出道道来,小爷奉陪到底。”

钱后富一招手,大喊一声:“上!”

这个上字音还没落,十个大汉脚刚抬起,爹爹妈妈倒地而叫,怎么挨了揍,他们根本不知道。

郭正人说:“昨天打嘴仗,你们不是个儿;今天动拳脚,你们是个人灯;你们哪,只能吓唬家雀,在小爷这里,你们只能是鸡蹬一个!”

郭正人说着,走到门前一棵手脖粗的小柳树旁站立,说:“我今天叫你们看看,牛皮不是吹的。”

他说完,双手抓住树干,“嘿”一声,把小树连根拔起。

众人目瞪口呆。

郭正人说:“姓钱的,回去叫你们当家来,明天再换一个玩法。”

十个大汉,一溜烟跑了。

第三天上午,貔子窝通吃赌坊的大掌柜,外号千千手,带着三十个打手,押着李大懒,领着保人商会会长鞠三爷,坐着大车来到郭正人家门前。

来看热闹的人像赶集一样,站满了郭正人家门两边的大道上,大树上也坐满了人。

郭正人在院门外摆了一张八仙桌,八仙桌南北两边各摆放了一条长板凳,桌上放着一个小箩筐,内装三十个鸡蛋。

他面向南而坐,左边坐着灵凤,右边坐着巧凤,双凤打扮的十分好看。他们三个孩子并肩而坐,是金童玉女也,但小正儿黑了点。

看着貔子窝来的那帮人,郭正人问:“谁是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拉血的大掌柜?”

无人回答。

郭正人大声说:“驴叫狗汪汪,你们是一群什么畜牲?”

钱后富说:“不是吃人不吐骨头,是通吃赌坊。”

双凤咯咯地笑了起来。

郭正人喊:“大掌柜不来,和你们玩太没有意思,都滚吧!”

一个中年人,中等个,西瓜脸,白中带青,三角眼,眼皮有点耷拉,摇着黑扇,走到郭正人面前,说:“回不回去由不得你。”

郭正人问:“你是何人儿,给小爷报上名来,小爷不和无名之辈玩耍。”

那中年人说:“我是貔子窝通吃赌坊的大掌柜,名叫都来看,今日到贵地讨赌债。”

郭正人说:“都你叫都来看哪?”

都来看说:“如假包换。”

郭正人说:“好,开门见山,我先说明白,我不欠你的,是你来犯我。你是开赌坊的,我给你面子,咱们赌一赌,你赢了,我这两个媳妇你领走,你输了,我赢多少你给我多少!赌三场,赌法由我定。”

都来看说:“成交。”

郭正人说:“你找保人,立字画押。”

都来看说:“鞠会长请。”

人群里走出一个穿白衫青裤的中年人,长脸,长胡子,干瘦,站在桌前。

都来看说:“这是貔子窝商会会长鞠三爷,份量够吧?”

郭正人问:“鞠三爷,你要保证一个问题。”

鞠会长问:“什么问题?”

郭正人答:“他耍赖,出老千,就算他输!”

鞠会长说:“小孩子,你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

都来看说:“天快晌啦,开始吧。”

郭正人说:“第一局,都来看赢了,把我大媳妇领走,他输了,给我一万大洋,要现钱。”

都来看把一万银元的银票押在桌上。

郭正人说:“我是庄家,我下的赌码是,都掌柜,你在一刻钟时间,把箩筐里的三十个鸡蛋吃到肚子里,少吃一个,过了时间算输。”

都来看说:“这叫赌吗?”

郭正人站起来,说:“赖皮就算输!”说完,他一把把银票抓在手中。

看热闹的人喊起来:“吃鸡蛋,吃鸡蛋……”

都来看说:“我不能吃,你能吗?”

郭正人说:“第一局已赌完,你输了,我要是吃了这鸡蛋,那是下一局。我给你面子,让你一局,你看看,什么叫爷爷公。”

说完,他抓起一个鸡蛋,剥完皮,两口吃下去。二凤帮忙剥蛋皮,不到一刻钟时间,他把三十个鸡蛋吃下肚里。都来看看的眼都长长了,鞠三爷跟着抻脖子。

郭正人说:“第二局开始,我押上二个媳妇,都掌柜要押上二万大洋,要现钱,不干算输!”

都来看拿出二张一万银元的银票,放在桌上。

郭正人说:“第二局赌码是拔树。”

他走到一棵手脖粗的小柳树旁,说:“都掌柜,你把这棵小柳树拔出来,是你赢,拔不出来,是你输。”

都来看怒道:“你这些是孩子玩意儿,上不了赌桌,不算数!”

郭正人一拍桌子站起来,说:“你又输了。”说完,他把二万银票抓在手中,连同原先的一张,一起交给灵凤。

都来看怒发冲冠,站起来指着郭正人,怒道:“你这是抢!”

郭正人说:“鞠会长,这叫输不起。”

鞠三爷说:“都掌柜犯规,郭正人胜!”

都来看脸红脖子粗,说:“在赌场里没有赢了就走的。”

郭正人说:“那是你在赌场的赖皮规矩,今天是在我家门口。”

都来看脸上挂不住了,大声说:“这叫什么,我的脸往哪儿放?”

郭正人说:“放在裤档里。”

双凤嘁嘁笑起来,看热闹的人也笑起来。

都来看说:“前两局我认了,咱俩再赌,我赌的是脸。”

郭正人问:“你脸值多钱?”

都来看说:“通吃赌坊的房产、财产。”

鞠三爷问:“郭正人,如何?”

郭正人说:“他叫千千手,举手就赖皮,谁和他玩?”

都来看说:“我出老千,你发现了,算你赢。”

鞠三爷问:“郭正人,如何?”

郭正人说:“小爷陪你玩玩。”

都来看说:“这局我坐庄,我定规矩。”

郭正人说:“先立字据。”

鞠三爷把字据写完,双方签字画押。

都来看说:“挤骰子,谁大谁赢。”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倒出三个骰子在桌面上。

郭正人诡笑着,把骰子抓在手中,用小手把骰子掰开,骰子中间出现一个小铁块。

他说:“鞠三爷,还赌吗?”

鞠三爷摇摇头,把字据交给郭正人。

都来看瞪大了眼睛看着郭正人,说:“你告诉我,你怎么知道骰子里有铁块?”

郭正人诡笑说:“你的名叫千千手,他告诉我的!”

都来看说:“我遇到高手了,我认栽!郭正人,你的师父是谁?”

都来看怂了,也不敢再问,怕被赶出赌坊,急忙说:“你是主人,我当你的伙计,请收下我。”

郭正人说:“好,我收下你,赌坊你管着, 三个月我去查一回账,我那舅丈人你给我养着,管着,出了差错,别说小爷我翻脸。”

都来看说:“主人,小的不敢,请放心。”

郭正人说:“老少爷们散了吧。”

双方道别,众人散去。

双凤各自在郭正人两边脸腮亲了一口,撒腿就往屋里跑。

郭正人说:“怎么就亲一口,两个姐姐真抠。”

同类推荐
  • 浅谈宇宙

    浅谈宇宙

    从地球出发探寻宇宙的尽头,由近及远了解太阳系成员们的结构与起源,一路抵达银河系中心,解密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探访河外星系,神秘天体,来到宇宙终点时间的尽头。
  • 蒙古帝国族群的后裔们

    蒙古帝国族群的后裔们

    简述目前生活在中国境内及境外的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的前世今生历史。蒙古族为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 吐蕃风云

    吐蕃风云

    在广袤无垠青藏高原上,曾经生活着一个原始部落——悉补野部落,斗转星移,这个曾经不起眼部落,建立起强大吐蕃王朝,向世人演绎着一场风云际会, 时至今日,说起来依然慑人心魄。本人想通过历史小说的形式,向广大读者朋友们讲述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韩信兵法

    韩信兵法

    韩信死前曾与张良合著兵法,据汉书文艺志记载为兵法三章,这其中包含了韩信从凡夫俗子建功立业的兵法智慧。可以失传已久,鄙人旁引测求以最大能力解说韩信兵法的智慧。让人们了解韩信引以为傲的成就是如何建立的。
  • 新十日谈

    新十日谈

    现象级巨作,不同人物讲述不同故事,涉及科幻,历史,传奇,穿越等不同题材。满足不同读者各类需求。
热门推荐
  • 穿书后我靠便利店带太子逃荒

    穿书后我靠便利店带太子逃荒

    苦逼打工人白璐穿书成了村霸之女,被绑定系统不说还得带着一大堆人开始逃荒。她得从南走到北,还要从白走到黑,高温、冰雹、地震、冻灾、战乱一个接一个,要不是有便利店空间她早就摆烂不干了。不过怎么回事,她一个兢兢业业的逃荒人,什么时候成了天命太子妃?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蛇窟寻宝记

    蛇窟寻宝记

    千年蛇窟死里逃生、魔兽森林意外发现魔核矿脉、青甲犀牛角下求生、魔狼爪下猛夺魔核、看我如何一步步变强。
  • 告白日记之我爱的人

    告白日记之我爱的人

    生活很苦,希望能给你一个不苦的故事,共勉。
  • 天降萌宝,拐个影帝送妈咪

    天降萌宝,拐个影帝送妈咪

    为了他的星途着想,她带着孩子隐居偏远小镇,本以为与他再无牵连。不曾想,有一天,孩子抱着他的大腿喊:“爸爸”;他帮她拾起她为了成全他而放下的梦想。他假装酣睡,她轻轻在他的唇上亲了亲,他睁开眼睛:“你不怕我告你性骚扰?”简单的剧情,作为影帝的他卡了好多遍,她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我不在乎你结过婚,我也不在乎你跟别人生过孩子,我只在乎你是否爱我,其他什么都不在乎!”醉酒给她打电话:“你来我身边好不好?”她想走向他,但她不敢告诉他孩子的身世,他和她隔着一个孩子,却又不仅仅隔着孩子,似乎还隔着万水千山。当他们的关系曝光,许多人质疑她是否配得上他,他霸气护妻:“配不配得上,我说了算!”
  • 退伍小兵

    退伍小兵

    杨天是一位来自四川农村的普通农民,自幼就是听着岳飞,杨家将的故事长大。从小就有一股天生的爱国热情,小时候的梦想就是练好武艺,为国上阵杀敌。所以十六岁就选择了入伍当兵,在部队刻苦训练。三年后就拿到了全军比武冠军,进入中直特战大队。在中直特战大队出过无数的任务,每次他都能出绝的完成国家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在这里他取得了无上的荣光,也受到了万人的敬仰,成为了全军的偶像。可是在一次重大任务中,由于善良出了重大错误,加上小人的背后推动,杨天不得不选择退伍。回归都市后,杨天才发现部队学的一身本领,对赚钱没帮助。不过他的诚实善良,勤劳勇敢,和在部队练就的一身天下无敌的功夫帮助他在都市创出了一份事业。也牧获了甜蜜幸福的爱情。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黑曜武昌

    黑曜武昌

    江湖浩荡,风雨飘摇,人神鬼怪,天下不公,帝王无情,仙神无德。既天下大乱,便平定天下,既天上不安,便横扫诸神!一人位于天门前,敢问天上天下仙,谁敢接我这一剑!
  •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黑暗集团的内部厮杀

    宇宙海盗集团和黑暗帝国两个主要的黑暗势力集团的战争即将打响!海盗四魔将,黑暗五魔将,汪氏家族,陈氏家族,汪氏家族,李氏家族,杨氏家族等家族即将在各大星球展开激烈的激战,争夺宇宙霸权。
  • 天启荣光

    天启荣光

    这是九黎的冒险故事!一步步踏入巅峰,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