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81300000007

第四章 暗线育孤

盐帮经过明清两个朝代,在同黑白两道的斗争中产生了明暗两条线。

明线是晒盐和种地,产业有盐场和庄园。

暗线是传道行医和经营各种生意,产业有盐祖庙和貔子窝顺风大货栈及一些分号。

当明线被灭后,暗线启动,收拾残局,养孤育孤,兴帮报仇。

暗线在盐帮是绝密的,只有总舵主掌握,有令牌为证。

暗线的总舵设在盐祖庙,总舵主是老道长,叫名郭振道。明面是传道行医。

分舵设在貔子窝顺风大货栈,并且又开了三个分号:顺风酒楼,顺风船队,顺风车队。在貔子窝的外地又开设了数个分号:庄河大货栈、安东大货栈,盛京大货栈……

貔子窝顺风大货栈大掌柜名叫郭振富,是暗线的副总舵主,明在做买卖赚钱。

阴历五月十九日早晨,郭振富接到老道长的飞鸽传书,请他到盐祖庙叙旧,并在信纸上点了三个红点,这是加急的信号。

郭振富看到此信,知道这是暗线启动的会议,立即骑马飞驰到盐祖庙。

盐祖庙是盐帮几百年来逐渐扩地而建的,是郭振富从小读书、练功的学校。他对盐祖庙非常的熟,非常的亲,往往梦里在盐祖庙里上殿揭瓦,醒来时哈哈大笑。

他来到盐祖庙,站在庙前广场的西边,看着盐祖庙说:“盐祖及各位神仙,我小富五、六年没来拜您们了,请不要见怪。今天,我挨个去给您们磕头去。”

盐祖庙坐北向南,宏大辉煌。

子午线上的大殿曰;中殿,有十座;盐祖殿、海神殿、药王殿、财神殿、三青殿、王母殿、玉皇殿、伏羲殿、女娲殿,阿瀚主尊殿。

东殿;封神宫十殿。

西殿;阎王十殿。

它门都是青砖黑瓦,围墙是青砖粉墙,院中按奇门布局的,松柏有几百年树龄,有的几抱粗,挺拔参天,苍翠养目。

天空白云,苍翠庙院,香烟缭绕,在郭振富看来是好一个仙界神境。

东西两厢是道士的禅房、斋堂。东西两厢的墙外,各有四排民房,有二、三百间,那是病房。

庙后一片松林,四季长青。

庙前一个大广场,比盐帮总舵广场还要大。

庙门前,两根高旗杆,广场中央一个大戏台,南边一排厕所,东西两边有无数的商摊。

老道长善心广施,医术高超,把道场变成医院,他的针灸、点按的组穴疗法算是一绝,一般不用药,用药也是几味药,不超过十味。老难病进到这里,无病而去。奇效惊人,特别是接骨术,神奇的令人不敢相信是真的。进庙治病,不管穷富,一律不收钱。而是要富人凭赏,穷人到庙里给众神磕头。

那当时,有一座二、三百间房屋的医院,城市里有几座。所以盐祖庙名扬辽南。

郭振富看着庙前的广场说:“盐祖庙啊盐祖庙啊,您一天到黑就是这么急急忙忙、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令人心热呀。”

广场上,马车、牛车、人车,有百十辆之多,来来往往不断流。

进来时,人喊马嘶老牛叫,求老道长救命。

离开时,说说笑笑,欢欢喜喜,跪在庙前磕头,答谢神恩。

人背、人抬、拄棍而来的病人排成长龙。

来还愿的人,占了庙前小半个广场,放完鞭炮,抬着红箱,进庙捐助。逛庙的人,进庙烧香的人,一大帮一大帮的,三三俩俩的,嘻嘻哈哈而来,打打闹闹而去。他门地善捐,使庙日进斗金。

郭振富进庙后,正殿、偏殿挨个烧香、磕头拜神,拜了一上午,天近中午时,走进老道长的禅房,见老道长坐在炕上打坐,上前抱拳一礼,说:“师弟拜见师兄。”

老道长睁开双眼,看着郭振富,那白中透红的田字脸上挂着笑,那双猴眼挑皮似的眨巴着,淡淡的眉毛扬着喜乐,头戴黑色瓜皮帽,身穿黑色长袍马褂,脚穿黑色布鞋,站在地上。

老道长笑着说:“师弟胖了,叫人好想啊。”

郭振富说:“想啊,岁数越大越想啊。何况我五、六年没回家看看了。”

老道长说:“师弟磕了一上午头,也累了,咱们去吃完斋饭,回来你也躺一躺,下午议事。”

下午,老道长禅房。

老道长、郭振富、老总管郭振声、老道长的四个弟子:凌虚子、凌空子、凌云子、凌悟子共七人坐在禅房里的八仙桌四边。

老道长从怀中掏取银牌放在桌上,说:“师弟,把你的那块也拿出来给他们看看。”

郭振富从怀中掏出银牌放在桌上。

老总管已经看过老道长的令牌,只对郭振富的令牌望了一眼。

凌虚子四人虽然好奇想看,但在长辈面前也只有压一下好奇心,也像老总管一样望了一眼。

老道长严肃地说:“我和我师弟二人,就是暗线正副舵主,这是我们师父和前任总舵主郭德刚安排的。

‘‘今天,你们五人参加了这个会,就是暗线的人员。暗线是绝密的。按祖规,泄密者,割舌头,断手筋足筋,送进深山老林。

‘‘暗线的任务是:养孤育孤,兴帮报仇的八个大字。

‘‘现在,我给你们五人分分工。

‘‘老总管郭振声,为暗线副总舵主,负责山区庄园事物。议完事后,立即把盐帮家人,在郭屯住的,在其他屯子住的,六岁以下的孤儿,十三岁以上的孤儿及独老,全部搬进庄园。以后,大家就以种地为生,自耕自种,帮里帮扶,好好过下去,把盐民变为庄稼人,盐帮从人间消失,叫鬼子找不到报复的对象。

‘‘凌虚子为孤儿大师兄,代师传艺,我把七岁到十二岁的孤儿,小子三十三个,丫头二十四个,共计五十七个交给你,你教他们学武练功,同时,请一个先生教他们学文读书。

‘‘凌云子为护庙总教头,挑选在这次劫难中活下来的十三岁到十八岁的盐家小子,十三岁到十六岁的盐家丫头,成立一支武士队。盐家丫头不包脚,和小子一样能干。他们都有咱奇门功的底子,再加强一些训练,都能成为一把好手,为将来兴帮做准备。

‘‘凌空子是东医房总管,凌悟子为西医房总管。

‘‘师弟郭振富的任务就是挣钱养孤育孤。

‘‘我们学学祖宗,卧薪尝胆,熬他个十五年,小子们最小的七岁,就长成个二十二岁的大小伙子了,就可以报仇兴帮,我们就对得起祖宗了。

‘‘我念了这么长的经该歇歇了,你们接着念。’’

老总管说:“老驴老马离不了家乡,大家不愿意搬哪?”

老道长说:“当时总舵决定端午节后搬进庄园,心多好啊,叫大家过个端午节,好事变成了丧事,如果节前就搬家,能被鬼子偷袭吗?能死这么多人吗?盐帮能被灭吗?还想叫鬼子杀个回马枪,赶尽杀绝吗?把我这个话讲给他们听听,在这个时候要拿帮规说话,但给一点灵活 ,一、可以投亲借友,二、在周围的屯子里找房子。总之告诉大家一句话,必须离开原地,叫鬼子找不到。

‘‘还有一条,走到哪里,都要成立武士队,那二百多武士你领走。’’

凌虚子说:“师父,这几天我叫孩子们闹的头大了。’’

凌空子说:“这些孩子真能作呀,简直是些剁尾巴的猴子。我看了就头晕。师兄好脾气,要叫我……’’

郭振富插话:“一巴掌扇到南海去!’’

凌虚子说:“师叔不要见怪,听我详细说来,白天他们作害神,

满庙窜,满庙翻,满庙钻。在供桌底下,众神身后,老君、人皇肚子里爬猫猫,一个个成了花脸狼,灰猴子。”

郭振富说:“太一般了。”

凌虚子继续说:“给疮官老爷贴了一身膏药,给齁官老爷抹了一身大酱,给关老爷胡子扎小辫,给王母娘娘、女娲娘娘脸上擦粉。

郭振富问:“还有吗?”

凌虚子说:“把财神的大元宝拿给穷神。

郭振富说:“有点快了。“

凌虚子说:“把关老爷的胡子挂在女娲娘娘的脸上。”

郭振富说:“有创新。”

凌虚子说:“把王母娘娘的凤冠戴在太上老君的头上。”

郭振富一拍大腿,说:“有超越。”

凌虚子说:“晚上他们害怕神,蒙着头不敢露头,不敢出来尿尿,一多半尿了炕,早晨坐在炕上哭。”

郭振富哈哈大笑,笑出了眼泪。

老道长笑眯眯地用手捋着胡子。

老管家嘿嘿地笑,摇了摇头。

凌虚子,凌云子,凌空子,凌悟子四人都是哭笑。

郭振富笑完了,呛的咳了几声,擦了擦眼泪,问“谁作的最欢?”

凌虚子答:“郭振天的小儿子,郭正人。”

郭振富说:“我喜欢,我去给他们当师父,领他们去摸玉皇大帝的鼻子。”

老道长说:“师弟别急,十年后我就把他们交给你,来个皮老头领着皮小子大闹貔子窝。”

郭振富说:“现在,他们不敢摸玉皇大帝的鼻子,十年后,他们也不敢摸鬼子的屁股。”

老道长说:“十个小子九个淘,一个不淘是呆脑。现在他们是放羊,盼伴作,抻强作,等以后站队练功,坐下念书,就能规矩一些,都不要愁,不要烦,不要难。”

郭振富说:“小孩子好动,那是天性,不要伤害他,要利用他,我们要这些孩子长大兴帮报仇,要是从小把他们弄成个小呆瓜,长大了就成了个大木瓜,兴个鸟帮,报个屁仇!我们师父教我们,上天摘星星,入地抓鬼怪,还练掏匪窝,捉匪头,摸匪岗,抓匪徒,还练甲、乙、丙、丁四方布阵打仗,玩的忘了作了。”

老道长说:师弟,别只想当皮老头,想想怎么当财神吧。

郭振富说:“金鸡上了架,年头到年尾,金蛋满筐下,你要多少吧。”

老道长说:“总舵有日进斗金,拿出一半养孤育孤和养孤寡老人,另一半留着备用,你给三成吧。”

郭振富说:“我给一半,另一半攒着,留给他们买枪炮。”

老道长说:“我们是合居道,有家眷,不要亏了家里;你的摊子大,东西南北都有,不要亏了伙计。”

郭振富说:“谢谢师兄的善心。”

老道长问:“大家还有咒念吗?”

凌悟子问:“师父,我们修道人不能杀生,杀鬼子那不是杀生吗?”

老道长答:“是杀生!”

凌悟子说:“杀生,修不成道,还要下地狱…….”

老道长笑了笑说:“那是你悟偏了,事物有阴阳之道,禅机有正反之说。

第一, 人的杀生之说。

甲,人活命之杀生。

渔夫打鱼,猎人打猎,为了养家糊口,杀生无罪,但造业。

为了消遣钓鱼,为了取乐打猎,杀生有罪。

乙,保家之杀生。

强盗、豺狼进家而杀之,杀生无罪。

抢劫杀人,杀生有罪。

丙,争斗之杀生。

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杀生有罪。

行侠仗义,见义勇为,杀生无罪。

丁,战争之杀生。

发动战争者,在战争中杀害无辜者,杀生有罪。

反对战争者,杀害对方之兵将,杀生无罪。

戊,两国之战之杀生。

发动侵略战争之国,杀生有罪。

抗击侵略战争之国,杀生无罪。

第二,修道人的杀生之说。

天地人之间,人有人道,神有神道 ,魔有魔道 ,妖有妖道 ,鬼有鬼道。人道 不准妖魔鬼怪扰乱人的生活,这是天规。

修练人有一个义务,保卫人道。见到妖魔鬼怪在人间干扰人的生活,必祛之,杀生无罪。

第三,神的杀生之说。

佛道菩萨等大神,天职是祛魔卫道,保护众生,普渡从生,杀生无罪。

总之,苍天有好生之德,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理由,乱杀无故,祸害百姓,天之大罪,下地狱受无尽之刑。

这是我悟到的杀生之说。’’

凌悟子说:“谢谢师父。“

老道长说::“你们还有咒要念吗?”

郭振富说:“去看看那些皮小子,皮丫头怎么样?”

老总管说:“可怜的孩子们,去看看。”

老道长说:“这些日子忙的没去看他们,难为凌虚子他们了,走,去看看。”

七个人离开禅房,由东厢院穿过庙院,走进西厢院门口,看见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站队。一个十三岁的丫头在向他们训话:“我告诉你们,谁再要穷作,大家不要和他说话,臭他,晚间不给饭吃,饿他。”

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眼瞅脚尖,十个小子有九个在用脚丫子挖地。

郭振富喊:“哪个是郭正人?”

孩子们吃惊地抬起头来。

郭正人答:“我是。”

郭振富走到郭正人跟前,说:“你就是郭正人哪。”

郭正人问:“胖老头,你是爷爷还是大大,是叔叔还是大哥哥?”

郭振富问:“为什么这么问?”

郭正人答:“头一次见面先论辈号,一是礼道,二是不被人笑话,三是不吃亏。这是伙计大叔教我的。”

郭振富说:“你可以叫我师叔,也可以叫我三叔,又可以叫我皮老头,我的名字叫郭振富。”

郭正人说:“师叔,我是郭正人,小名正儿,哥哥姐姐们叫我小弟,在这里他们叫我皮小子,在滩外他们叫我小盐驴子。”

郭振富问:“正儿,你们怎么不进庙玩了?”

郭正人答:“不好玩,不喜欢和神玩。”

郭振富问:“开馆子出身的,口味挺高啊,怎么啦?”

郭正人答:“神吓唬人,晚上睡觉,关老爷拿刀割我的小辫子,用大刀来拍我的屁股,用大眼睛来瞪我。”

高贵说:“哪吒拿枪来撵人,跑也跑不动。”

乔富说:“神仙大姐姐把俺扔到天上去,从老高老高往下掉,吓死人了。”

红儿说:“老道长,我这几天叫他们闹的头痛,就把张金彩大姐姐叫来,她一呼号,他们就规矩了。

老道长笑眯眯地捋了一下胡子,说:“天无绝人之路,张金彩丫头,从今个开始,你就是他们的大姐,听凌虚子安排。”

凌虚子说:“善哉,谢谢张家妹妹。”

张金彩不好意思,脸红的像个苹果。

郭正人等五十七个盐家孤儿的练武,读书生活从此开始。

一九O八年端午节,天气晴朗,微微的小北风,把盐祖庙院内的香烟味,烧纸的火燎味,吹送到庙前广场,有点呛人。

端午节放假,郭正人他们这帮孩子们,早上给父母兄弟姐妹们上坟,烧完一周年之后,穿着青色干净的武士装,在庙院里乱钻,乱窜,不过她们没有进神殿。

下半过晌,郭正人打头,后面跟了十几个小子,一个人抱着一个五斤的大馒头,排着队从庙里走出来,把馒头送给坐在广场上的要饭的,那大馒头,是富家还愿送的,乐的要饭的又磕头又作揖。

郭正人他们一趟一趟往外送大馒头,引逗的要饭的越来越多。郭正人喊:“大馒头没有啦。“

孩子们哄的一声散了。

要饭的也散了。

红儿说;‘‘小弟不掉裤子了。’’

郭正人有尿了,他往南边茅厕跑,跑进西边的茅厕里,尿完尿,提上裤子,转身要往外走,看见西边墙角那儿有一个红布包袱。

他转身走到墙角,哈腰解开包袱,看见包袱里有红纸卷的十筒东西,他把一个红纸筒拿在手里,看了一下纸筒两头,是银光闪闪的银元。

这是钱哪。怎么办?郭正人想到师父方块石给他讲的裴度的故事,就决定自己不能留这个钱,要还给丢钱的人。

怎么把钱还给丢钱的人呢?大人有大人的办法,小孩有小孩的办法。

他系好包袱,把包袱提在手中,从茅厕出来,走到茅厕西的一棵一抱粗的大杨树下,用嘴叼着包袱,嗖嗖地爬到树顶,把包袱放在喜鹊窝的顶上,马上下树站在树根下。

他四下望了望,没有人在意他,他搬了四块大石头,摆了一个空心,又搬了一块大石板把空心盖上,同时随手把石板下的一个大蛤蟆扔进空心里。

他盘腿坐在石板上,朝广场上的孩子们喊:“小哥们,快来。”

那十几个孩子跑了过来。

郭正人说:“站在我身后。”

孩子们看郭正人那架式,知道又有好玩的了,就整齐地站在郭正人的身后面带着诡笑。

郭正人喊:“谁丢钱啦,谁丢钱啊。”

没有人理。

他又喊:“我拣到钱啦,我拣到钱啦……”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走到郭正人的面前,看看郭正人,听着郭正人嚷嚷,停了一会儿,他问郭正人:“小孩,你拣了多少钱?”

郭正人答:“我拣了那么些钱。”

“那么些是多少?”

“那么些就是那么些。”

“那么些那么些是多少?”

“那么些那么些就是那么些。”

围观的人多了起来。

郭正人身后的孩子们特意大笑起来。

那青年有点急:“是一百,是一千,还是一万?“

郭正人脖子一梗:“不告诉你。“

那青年气的看着郭正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瞎嚷嚷什么?找搧哪!“

郭正人没理他,喊:“我拣到钱啦,我拣到钱啦……”

那青年对围观的人说:“别听他瞎嚎嚎,他拣个屁!”

郭正人说:“拣个屁,嘣死你,什么也不告诉你,气死你!”

那青年指着郭正人说:“你就是欠揍,给你两个耳光子,看你说不说!”

郭正人说:“不用你搧,我自己来。”他回头说:“高贵,拣块砖给我。”

高贵送来一块砖给郭正人。

郭正人把砖拿在右手上,使劲往头上一砸,一块砖变成了两块。

那青年楞在那里。

围观中一个人说:“这些孩子是庙里的皮小子,你要是惹了他们,能叫你哭笑不得。”

那个青年人不甘心,狠瞪了一眼郭正人,就气哼哼地走了。

郭正人喊:“我拣到钱啦,我拣到钱啦……”

又跑过来几个皮丫头,站在皮小子们身旁。

巧凤对灵凤说:“姐姐,小飚子拣到钱不自己留着,还告诉人。人群中有个大娘说,这样人不会过日子,咱还给她当媳妇?”

灵凤说:“你精细,不怕别人听到笑话。”

巧凤无语。

一个身穿长衫马褂,头戴瓜皮帽,手拄文明棍的中年胖子,走到郭正人的面前,说:“小兄弟,我丢钱啦。”

郭正人问:“胖哥哥,你丢了多少钱?”

胖子答:“五百。”

数对了,郭正人站起来,乐哈哈地说:“对啦。”

突然想到石师父教他的欺骗与反欺骗的诈术,计上心来,说:“不对,你丢的钱有几样?”

那胖子答:“有纸钱,大洋钱,有元宝,还有大铜板,总之好几样。”

郭正人知道来了个诈客,一脸严肃的问:“你用什么东西装的钱?”

胖子答:“是个皮包包。”

郭正人顶上一句:“皮包包,还钱鞑子哪?”

胖子顺杆爬,说:“对,对,对,是钱鞑子。”

郭正人扳着面孔问:“钱丢在哪儿?”

胖子答:“不知道掉在哪儿。”

郭正人用手指着胖子,说:“你真不害臊,你根本没丢钱!”

胖子反问:“你怎么知道?”

郭正人答:“你说的不对!”

胖子反问:“那里不对?”

郭正人答:“那么些地方不对。”

胖子反问:“哪么些地方不对。”

郭正人答:“那么些就是那么些!”

胖子火了,说:“什么那么些那么些,人都叫你些二唬了。”

郭正人指着胖子说:“臭胖子,装二唬,丢没丢钱,你自己不知道吗?”

胖子说:“我丢钱了,就是你拣的。”

郭正人说:“我拣了,但不是你的。”

胖子耍赖,说:“你小子不地道,拣钱不给想干什么?”

郭正人喊:“臭胖子,不害臊,没丢钱,耍赖猫。小哥们,臭他!”

小哥们听到郭正人一声令下,同声喊:“臭胖子,不害臊,没丢钱,耍赖猫……”

围观的人哈哈大笑。

胖子挂不住脸了,低着头往人群外走。

郭正人喊:“胖子大哥,别哭啊。”

孩子们哈哈大笑,又蹦又跳。

突然,三个巡捕站在郭正人面前。

郭正人愣了一下,然后一脸微笑盘坐在石板上,五心朝天,闭目不语,像个小仙童。

一个长着鞋把脸的巡捕问郭正人:“你拣到钱啦?”

郭正人睁开眼,看了看那个巡捕,喊:“狗??呀。”

巡捕问:“什么?”

郭正人答:“不是神马,狗??呀。”

巡捕问:“什么意思?”

郭正人答:“狗??呀。”

围观的人一阵笑声。

巡捕急了,问:“哪来的狗???”

郭正人答:“狗拉的呗。”

巡捕问:“狗??在哪?”

郭正人答:“我的伙计大叔讲瞎话,说一个老头死了,出殡时,三个媳妇哭道,大媳妇喊:“狗??呀。”二媳妇喊:“看到了。”三媳妇喊:“没踩着呀。”你说狗??在哪儿?”

巡捕问:“狗??在哪儿?”

郭正人答:“在你脚那儿!”

巡捕蹦了一个高,看了一眼脚下,说:“没有啊。”

围观的人哄然大笑。

巡捕翻了脸“你小子敢涮你大爷?!”

围观人甲说:“人家孩子 们过家家,你参乎什么,找涮。”

围观人乙说:“刚才孩子们轰走了一条猪,又来了一条狗。”

巡捕不理围观的人,直面郭正人,说:“小孩,你拣了钱要归公!”

郭正人问:“归公,大公鸡,大公羊,大公狗,归哪个?”

巡捕:“归我!”

围观人大笑。

郭正人问巡捕:“你是谁?”

巡捕答:“我是东老滩衙门里的巡捕!”

围观人丁说:“他是大公狗,二鬼子。”

围观人又是大笑,有人喊:“今天笑死了。”

巡捕恼羞成怒,把气撒在郭正人身上,说:“小孩,把钱交出来!”

郭正人拍拍坐下石头,说:“钱就在石板下面,有本事你就来拿。”

那个巡捕走到郭正人身边,郭正人起身站在地上,指着石板说:“你把它掀开,就能看见五个大元宝。”

一个巡捕哈腰掀石板,没掀动,又使劲掀一下,石板动了一下,但没掀起来。另一个巡捕上来掀,也是这个结果。

那个巡捕哼了一声,哈腰掀石板,使劲掀,涨的满脸彤红,也没掀起来。

那巡捕问:“这石板是谁摞的?”

郭正人说:“是我。”

三个巡捕大眼瞅小眼。

郭正问:“小哥们,三个鬼字念什么?”

众小子:“不知道。”

郭正人问:三个牛字。“

众小子:“笨。”

郭正人说:“你们三个就是笨鬼,笨狗,五个大元宝就在石板下啦。”

那个巡捕说:“咱三个一起抬。”

三个巡捕哈腰把石板抬起来,扔在一旁边。

不少围观人也赶过来,把石板围了起来。

三个巡捕和围过来的人往石块中间一看,一个大蛤蟆,瞪着大眼瞅着他们,呱呱地叫着。

差一点把人们笑的背过气去。

郭正人说:“俺们小孩在玩,你们大人非要进来玩。玩吧,这就是大元宝,拿去归公吧。”

三个巡捕竖在那里。

围观的人在笑中散了。

显出那三个巡捕独立石块旁。

郭正人喊:“小哥们,扁他们。”

泥块像雨点一样落在三个巡捕身上,打的巡捕抱头而去。

郭正人静静地站在那里,听到了哭声。他向哭声望去,看见一个老头坐在茅厕西墙哭。

郭正人走上前,问:“大大,怎么哭啦?”

老头说:“孩子,我不能活啦。”

围观人围了上来。

郭正人问:“大大,你饿啦,我到庙里去拿大馒头给你吃。”

老头哭着说:“孩子 ,我该死啊。”

围观人甲说:“你这老人,孩子好心问你,你死呀活的,有什么事你就说呗,大家能帮你就帮你。”

老头说:“我上茅厕,把钱扔在墙根,办完事起身就走啦。走在半道我想起钱来,回来一看包袱没有了。我该死呀,那是五百大洋啊,哈天啦。”

郭正人问:“大大,你的包袱什么色?”

老头答:“红色。”

郭正人问:“大大,包里是多少钱?”

老头答:“五百大洋,十个红纸卷,一卷五十。”

郭正人说:“大大,你等着。”

说完,他跑到那堆石头旁边的大杨树下,抱着大杨树,像猴子一样,嗖嗖上到树顶,从喜鹊窝上面拿下红包袱,又叼在嘴上,又从树顶下来,叼着包袱跑到老头跟前,用手拿下包袱,打开包袱。

老头一看到包袱里那十个红纸卷,伸手拿出来一卷看看,再拿出一卷看看,又一下用双手把十卷一下箍在一起,反复地两头看,说:“孩子,你救了我全家七口人的命啊。我是城子坦大兴号的伙计,到东老滩收刘滩主的账。这五百大洋丢了,卖儿卖女也赔不起呀,我只有一死了账啊。我死了,东家仁义,账就了了,东家不义,拿我儿女顶账,我就家破人亡了。”

郭正人说:“大大,赶紧回家吧。”

老头拨开一卷,拿出五个大洋给郭正人,说:“孩子,大大给你五个大洋买糖吃。”

郭正人和孩子们像家雀一样,哄的一声跑了。

老头给孩子们连连作揖。

围观的人掌声震天。

一个老羊官看着远去的郭正人。

这个老羊官是个高个子,剃了个秃头,同字脸,尖嘴巴,脸色红润,好像擦了粉,身体有点瘦,腰不弯,背不驼,穿了一件退了色的打了补丁的青色衣裳,怀里抱着一根长鞭子,孤零零站在那里,看上去能有五十来岁,实际已经六十过头了。

老羊官赶羊回来遇到了这个场面,叫牧童把羊送回各家,他站在这里看郭正人智斗打毛支的人,他的心也活了。

老羊官找到老道长,抱拳一礼说:“道长,老羊官有一事相求。”

老道长说:“兄弟,咱们为邻十多年,你没求过我什么,请讲,我一定办到。”

老羊官说:“我要收郭正人为徒。”

老道长说:“这孩子有血海深仇。”

老羊官说:“我是邓世昌的师兄。”

老道长说:“仇人都是鬼子。”

老羊官说:“目标一个。”

老道长说:“好,把郭正人交给你。”

老道长把郭正人叫到跟 前,对郭正人说:“郭正人,拜老羊官为师。”

郭正人也听话,跪在老羊官前面,喊了一声“师父”连磕了三个头。

老羊官把郭正人领到庙前广场,指着一棵大树对郭正人说:“徒儿,你从明天开始,六点钟来到这里,面对西边最粗的那一棵大槐树,离树二十步站着,飞跑到树下,朝树狠打一拳,转身就往回跑,当你练到树上的露水落不到你身上的时候,我传你真功夫,好好练。”

郭正人摸摸头说:“师父,这是和树俩对命呀。”

老羊官笑了笑,转身走了。

郭正人摸摸头。

郭正人跟方师父学魔术,是兴趣、好玩,练的进步很快。实际,方师父教他的是高级赌术。

郭正人跟着老道长,老羊官两个师父练武,是兴趣,但不好玩,想打退堂鼓,红儿的一番话,叫郭正人想起了爹爹惨死的样子,想起了跪在爹爹面前说过的话,握紧了小拳,咬紧了小牙。

郭正人是每天晚间盘坐一宿,五心朝天,卯时练武。

第二天卯时,他睁开眼下炕,告诉红儿一声,离开家门,跑步到庙前广场。

这里需要说几句。庙里的道士们是吃素的,老道就给孩子们在庙的周围各屯子找房子,叫亲属陪住,自己立灶,庙里出钱。

郭正人和红儿,还有四叔郭振贵,堂姐彩儿,在庙前的小山屯租了五间房子住下,离庙能有二里地吧。

郭正人面对的那棵粗大的槐树,能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几丈那么高,伸出来的大树叉子长满 了枝叶,也有两丈多长,像一把大伞。

师父叫郭正人离树二十步,他离树三十步,飞步跑到树根下,用力一拳狠狠地打在树身上。

郭正人人小力气大,一拳打的树有点战战,树叶上的露水哗哗地落了下来,把他淋的像个落水鸡,露水把郭正人浇火了,他一气打了五十拳,右拳打肿了,第二天改用左拳打。

老道长给他送来了消肿的止痛药。

郭正人从夏打到八月末,从每天五十拳打到一百拳,打的大树晃动起来,他转身飞跑出三十步,树叶上的露水才落地,身上没有一点露水 。

老羊官师父看了后说:“我练这个练了一年,你练了一百天,师父没看错人。”

老羊官把郭正人领到庙后的树林里,传授闪击功,同时,拿出一把洋手枪,教他如何用枪。

老道长抓住郭正人拾金不昧的事来教育孩子,他对孩子们说:“郭正人拣了五百大洋还给老人,救了他家七口人的命,这是积大德啦,必有好报。你们要像郭正人学习,做一个好孩子 ,做一个善良的孩子,做一个帮助人的孩子。”

一九O九年端午节,好一个大晴天,蓝天白云,绿油油的大地。

郭正人他们放假,早上六点来钟去给父母兄弟姐妹上坟,烧完二周年之后,八点来钟,来到庙前广场。

他们见了面,先是疯闹一阵子,然后站在一起商量怎么玩。

郭正人他们站在大槐树下,看见两个喜鹊在树上嚓嚓嚓地叫,他们往树上望,看见两只喜鹊边叫边往槽顶上攻击。

李万金说;‘‘长虫要吃窝里的小崽。’’

郭正人眼尖,说;‘‘那是一条大长虫,盘在树叉上。’’

姜大成问:“救不救?”

孙连福说:“上天有好生之德。”

乔富说:“要拿出个一二三。”

郭正人说:“这个活我愿意干。”说完,他从另一棵树爬上树坐在树叉上,看鹊巢顶上的龙凤斗。他说:“那大长虫太长了,两只喜鹊打不过它,哎呀,不好了,长虫头快伸到窝口了。”

李万金说;‘‘咱都不会飞呀。’’

郭正人说:“弄出一二三不赶趟了。”说着,他从树上跳到地上,抓起一张破纸,往树上爬,爬到树叉时,细叉有刺,他行动慢下来,他躲着树刺爬到鹊巢下,把纸塞在巢底的树叉中,从兜里掏出洋火,一划火棍,点着了纸。

他在下面看着火一点点烧起来,火旺了,巢上的树棍棍烧断了,两头带着火往下掉,大部分落在他的头上,脖子上,后背上,烧的他噢噢大叫。他双手一松,从高处往下落,在空中他翻了几个跟头,落在地上。

孩子们上前一看,郭正人头前瓦烧焦了,脑后的小辫烧没了,头上,脖后,后背起了水泡,肚子上还刺进几根刺,疼的他吡牙裂嘴。逗的围观的人好一个笑。

树顶上的李万金说:“大长虫烧熟了,一定溜鲜,我去拿来分分吃。”说着他飞快地下树。

郭正人急忙往庙里跑,找师兄凌虚子治伤。

凌虚子边给郭正人擦药,边听郭正人说情况,凌虚子说:“你们这些小师弟呀,能叫你们气死,也能叫你们笑死,还能叫你们吓死。”

郭正人说:“师兄,别告诉师父。”

凌虚子说:“不告诉。”

郭正人说:“谢谢。”

凌虚子说:“明天告诉。”

郭正人说:“你最坏啦。”

郭正人他们这一战,把要救的烧死了,带火的树棍棍随风飘到商摊草棚顶上,引起了大火,人们合力抢救,扑灭了大火,火灭了,人们哭笑不得,怨气不得。

端午节三天假,初四到初六。

郭正人他们是单日习武,双日学文。初七上学练武,初八上文课,郭正人他们进入课堂,刚刚坐好,老道长走进课堂,站他们的前面。

郭正人等着挨训,坐的规规矩矩。

老道长说:“为师今天讲一个我自已死里逃生的故事给你们听。”

郭正人他们紧张的心松下来,一下提起精神听故事。

老道讲:

大孙屯有一家财主姓王,一天下午,他家的二姑娘坐在炕上又哭又笑,哭时骂道:“南街的张把钳子不是人哪,摸俺的脚啦,气死俺了,真不要脸。”骂完了揪自己的头发,把头发揪个稀乱,一绺一绺往下揪,并伴随着疯狂的大笑。她这样反复地骂,反复地揪头发,反复地笑。家里人受不了了。张把钳子摸二姑娘的脚,这真是打王家的脸,王家人愤怒了。

王家老大领着几个伙计到南街铁匠铺去责问张把钳子,说:“你干的好事?”

张把钳子一楞,问:“你是挂马掌,还是挂驴掌?是打镰刀还是打菜刀?”

王老大说:“少来,你干过什么缺德事忘了吗?”

张把钳说:“我是个打铁的,从不打缺德铁。”

王老大喊:“伙计们,把他拖到咱家,隔窗和二姑娘对质!”

几个伙计上去架着张把钳子就走,当走进王家大院里,二姑娘的窗前时,二姑娘喊:“摸俺脚的人来了,大铁块彤红彤红的,吓死人了,俺走了。”

二姑娘嘣的一声躺在炕上,仰面朝天,四肢大开,像个大字,人事不知。

家里人明白了,二姑娘是在上骚狼神。

王老大的老婆从房门里走出来说:“他二姑是上骚狼神,张把钳子一来,她就说摸俺脚的人来了,俺走了,人就背过气了。”

王老大愣在院中。

王大嫂问把钳子:“张兄弟,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张把钳子沉着个脸,也不放声,突然哈哈大笑,笑的他蹲在地上,笑的王家人摸不着头脑。

他笑了一会儿,擦了擦眼泪说:“在铁匠铺的屋芭上吊着一兜咀,里面装了一些破布什么的,它在我的头上。前几天打铁时,上面往我脖子里掉泥。我抬头往上一望,一个骚狼子躺在兜咀里,仰面朝上,四腿乱蹬。我把烧红的铁块夹在钳子上,往兜咀上一桶,大概烙它脚了,它叽的一声跑了。”

王老大说:“真叫人哭笑不得,师傅,对不起了。”

张把钳子说:“明白了大家好,我走了。”

张把钳子离开大院,躺在炕上的二姑娘呼一下又坐了起来,又唱了起来:“张把钳子摸俺脚啦,气死俺啦……”

开始,她像孕妇放屁, 浪 女叫床。跟二是便秘声,三是驴叫狼嚎,四是挣命式失调,------

二姑娘把全家闹的抓心挠肝,王老大来请老道长。

老道长走进王家大院,快到房门时,二姑娘趴在窗台上,大声骂道:“臭老道,少管闲事!”

老道长听到后,马上转身往回走。

王老大紧步跟着问:“怎么啦?怎么啦?……”

老道长一言不发。

走出大门外,老道长说:“第四天早晨,你准备十来个人,在大门前等我。”

老道长回来,在自己的禅房里,画了三天符,装在一个大筐里。

第四天早晨,老道长手里拿着一个大洋火盒,道童提着一个大筐,站在盐祖庙大门口,面朝东方。太阳一冒红,老道长手拿一张画上红字(叫符)的黄纸条,划洋火点着了符。

二人向东走三步,老道长烧一道符,走三步,烧一道符,一直烧到王家大门口,筐里的符也烧完了。

老道长对王老大说:“王兄弟,叫伙计们把你家南面的大草垛挑开,一挑到底。”

伙计们很快把草垛挑开,把苞米秸子堆在两旁,草垛见底,伙计们大惊失色。

草垛里上千只黄鼠狼子身首分开。

从此,老道长和黄鼠狼子结下了生死大仇。黄鼠狼子报复老道长。

有一天晚间,老道长在禅房院里散步,突然眼前出现黑帐,伸手不见五指,并闻到一点点臊味。他知是怎么回事儿,立即回到禅房,喝一口清水漱漱嘴,立即回到禅房门外,立在院子中间,闭眼念咒,一个大火球从他身旁边飞过。

还有一天晚间,刚下过雨,夜里晴空,星光闪闪。老道长还是在禅房院里散步,眼前又出现了黑帐,夜风中带着臊味,他立即回到禅房,用清水漱漱口,返回院当央,站在那里,闭眼念咒,一块大方石从天而降,顺着他脸旁砸了下来,差一点砸到他的脚指头,给地砸了一个坑,稀泥溅了下面半个道袍。

过大年除夕夜,发完纸之后,老道长坐在家里炕上吃夜饭。

院门外传来两个人的喊声:“老道长,救命啊,老道长,救命啊……”

老道长老伴说:“咳,年也不让过清闲了。”

老道长放下碗筷,下地走到门外,看见院门外那两个人似人非人,是什么,他看不透,但他知是来寻仇的。

他问:“你们喊救命,是你们病了,还是伤啦?”

甲回答:“不是我们,是家里老太太。”

老道长问:“多大岁数?”

乙回答:“不能告诉。”

老道长说:“老年人用药和青壮年不一样,一百五十岁以上的人,用药和小孩一样;二百岁以上的人,我备有仙丹。”

甲说:“千岁以上了。”

乙说:“乱讲。”

一股臊味钻进老道的鼻孔,老道长明白了一切,说:“善哉,善哉,我准备一下,带个药箱,请稍等。’’

老道长回屋,用清水漱漱口,用朱砂笔在左右手掌中各画了一个红十字,背起药箱,走到街上。

街上停了一辆马车,车棚镶嵌着珠宝,闪光耀眼,两匹白马像雪一样白。

老道长上车刚坐下,就感觉车飞了起来。一袋烟的功夫,车夫喊:“到啦,下车。”

老道长下了车,四面看了一下,正北方一个大牌楼,牌楼后面一座大门楼,门楼后面高大楼阁林立,空中用虹桥相联,屋檐下红灯一排排。

车夫说:“跟我来。”

老道长跟着车夫三拐五转来到一个大厅,这个大厅有庙前广场半个大,无数的人来来往往。中间一口大锅,底下柴火正旺,向外喷着火舌,锅内装着油,油在翻花。

正北方有一高台,高台上有一张大床,床上趄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老道长被领到高台下站着,那白发老太太开口道 :“臭道士,你知道我叫你来干什么吗?”

老道长沉静地答道:“老人家不是叫我来看病吗?”

老太太怒道:“臭道士,还我子孙的命来!”

老道长说:“学道人慈悲为怀,我从来没伤害过人。”

白发老太太怒道:“狗屁,我的子孙都是些小玩童,他和王家姑娘玩玩,你就杀了她全家一千多口,你好狠的心哪!”

老道长知道自己被带进黄鼠狼洞里了。

白发老太太继续说:“今天我就给他们报仇,油炸了你,把你的肉分给子孙们吃了,解我心头之恨!”

老道长说:“我罪有应得,我认了,我死前有个要求。”

白发老太太说:“你讲、”

老道长说:“饺子馅咸了,我渴的难受,请给我一碗水喝。”

老太太吩咐道:“给他一碗凉水。”

一小童把一碗凉水送来,老道长接过水碗喝了一口,漱漱嘴,吐到地上,口中念咒,双手一张二个掌中雷同时炸响,这威力,炸塌了整个大厅,大厅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老道长在黑暗中打开药箱,拿出洋火和洋蜡,划火点亮洋蜡。

他四下看看,这是一个大山洞,大石头落了一地,他高举着蜡,向高台走去,脚下都是死去的黄鼠狼子的尸体,走上高台,看到一只白色的黄鼠狼子死在木板上。

他举着蜡去找洞口,四面转了转,到处都是大小石块,找不到洞口。

他想,他是从南面进来,洞塌了也有石缝在,他静等着天亮。

他打了个盹,睁开眼看到几处石缝透进几丝光。他运功双手,把石头飞快的打到洞中,不一会儿出现了洞口。

老道长走出洞口,太阳已经一杆子高了。他迈步上了山顶,望到山沟里有一个屯子。他就下山奔向那个屯子,走到屯头,遇到一个老人。

老道长问:“老哥哥,这是什么地方?”

老头说:“听你口音是南边来的吧,大过年的往外跑不容易呀,这是岫岩半截沟。”

老道长谢过老人,长叹一声,迈开大步向南走。当走到没有人的地方,他利用道家的叠步法,飞也似的来到了家门口。从岫岩到貔子窝好几百里呀。

讲到这里,老道长说:“闹王姑娘的黄鼠狼子只是一只,而它罪不至死,而为师为了救一个王姑娘,一次杀了成千上万的黄鼠狼子,这是好心办了坏事。

‘‘正儿,你们为了救鹊崽,放火烧巢赶蛇。结果呢?大火烧毁鹊巢,烧死了蛇,烧死了鹊崽,使喜鹊家毁崽亡。这也是好心办了坏事。

“有人说,好心办了坏事可以原谅。是啊,众人可以原谅,自己也可以迁就自己。但是,一,你于对方结下了仇,对方不会原谅你,必找你报仇;

‘‘二,老天不会原谅你杀生,一定会有报应。

“孙悟空为了保唐僧而打死七个凡人强盗,被唐僧批评赶走。

“白蛇为了救丈夫许仙而水漫金山,淹死了无数百姓,被压在雷峰塔下”。

“苏妲妃执行女娲娘娘法旨,扰乱纣王朝纲而乱杀无辜,被姜子牙斩首。”

“为师今天就对你们说,好心去做事,一定要做好,不能做坏,特别是不能伤害无辜。

“为什么?

‘‘为师告诉你们,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有一个道还有一个个妖。这是人心的阴阳性,道代表爱,妖代表恶。道家修爱,就是灭心中的恶,心中的爱把心中的道养活,使自己成道。一个凡人,平时发爱心,道在心中坐,捆住心中妖,多做善事,积阴德,得福报。如果好心做了坏事而不改,时间长了,就把心中的魔妖放出来,那就变成恶人了。

“现在的西洋人和东洋人来中国抢地盘,杀中国人,凶狼哪。别的你们没看见,就看八元吧,多么像一条恶狼!所以我们叫他们鬼子 。

“人为什么会变成鬼子?因为他们信丛林法则,把他们心中的上帝和主全都捆绑起来,放出心中的魔鬼妖,到处干坏事。小鬼子跑咱这儿来夺咱的盐场,毁咱的家园,来咱的家杀咱的父 母兄弟姐妹,名叫友善,真是善恶颠倒了。

‘‘六道:神道、人道、鬼道,为三善道;畜生道、修罗道、地狱道,为三恶道。

‘‘西洋人和东洋人,从人道堕落到畜生道说,这是人类的最大悲哀!

‘‘好心要办好事,要有好办法。

‘‘我们的祖先办事前,商量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最好的方法,用上策去办事,效果好。我叫你们做事前,先商量出一二三,就是这个意思,有人说麻烦,念套。我说,不对,遇事不商量出一个好办法出来,那叫瞎胡闹,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不是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

‘‘王家草垛里的黄鼠狼子,只有一只犯错,最好的办法是找巫婆和牠家掌门对话,叫牠家掌门来管,百病不犯,这叫好心做好事。

“正儿,你们救鹊崽,看到蛇头伸到巢门,你可用功夫跳到高处,抓住蛇尾,把蛇甩出去,不就好了吗?”

郭正人答:“师父,我当时把功夫忘了。”

孩子们们都笑了。

老道长问:“为师讲了这么多,你们能不能记住?”

“能!”孩子们回答。

‘‘为师我传给你们的四句话,如果你们悟透了,你们就会有无穷的智慧。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同类推荐
  • 大宋朝传奇

    大宋朝传奇

    陈桥驿站一声惊雷,赵匡胤上位。他上夺皇权,下夺兵权,严禁宦官专权,开启文官治权,一个繁荣的大宋朝扑面而来。文官得势,武备松弛,160多年后,金国完颜家族马踏黄河,北宋寿终正寝,留下靖康之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懦弱的南宋偏安一隅,江南的繁荣难掩颓废的朝政,是灭金、还是联金灭蒙?是三足鼎立、还是宋蒙对抗?惊慌南逃的赵氏一族乱了方寸, 100多年后……。
  • 蒙古帝国族群的后裔们

    蒙古帝国族群的后裔们

    简述目前生活在中国境内及境外的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的前世今生历史。蒙古族为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穿越大唐,成为八岁梁王李愔,本想安安静静签到,结果被李二派兵抓了起来,一番问候祖宗,居然被李二偷听了心声?“陛下,现如今突厥几大部落联盟,我们不如以联姻的方式建立盟友关系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话你没听过?突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一次虽然联盟,但这也是攻击他们的大好机会,毕竟他们几个部落首领可都是谁也不服谁呀!】“愔儿,你可得和你太子哥哥多交流,学点治国之道。”【交流怎么起兵造反嘛?这个瘸子日后可是要和侯君集等人狼狈为奸,企图造反的,跟您李二一个德行!】“愔儿,这是你姐夫,房遗爱,你可得多和他学学武艺。”【哟,这不是高阳公主的驸马爷房遗爱么?瞧这一脸愤怒的样子,该不会撞见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美事了吧?】李二:你踏马有话直说,别在这里给我拐弯抹角!!!
  • 古代圣贤系列

    古代圣贤系列

    《古代圣贤系列》是一部历史圣贤人物系列小说,时间跨越了中华民族二千多年的历史,从曹雪芹到孔子,共写了十二位历史伟人。他们是圣人,也是“普通”的人。但比普通人经历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承载得更多;于是又不同于普通的人,成了名垂青史、万世敬仰的伟人。圣人在人们的意识里都已经进入了脱离凡尘的圣殿。读《古代圣贤系列》,穿越时空,我们又同古人一起生活、耕作、抚琴吟诗、承受苦难、分享快乐。更重要的是可以亲聆圣人教诲,继承圣贤的思想,学习圣贤的品行。学做事,学做人,学思考。《古代圣贤系列》用小说的手法去写真实的历史人物。小说是形式,艺术地再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才是目的。作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作者认真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博取众家而成一说;二.历史知识的科学性,书中的历史知识都经过严谨的考究才做出正确选择;三.形式上的艺术性,追求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活,让读者在阅读享受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 痞官李鸿章

    痞官李鸿章

    从一个浑浑噩噩的小痞子到如日中天的中堂大人的传奇人生。与咸丰皇帝、慈禧太后从素不相识到政坛密友的神秘故事。被人唾骂与受人尊崇的幕后轶闻。
热门推荐
  • 团宠女主
  •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
  • 快穿:疯批反派又双叒叕杀疯了

    快穿:疯批反派又双叒叕杀疯了

    【1v1 虐渣 忠犬 真·疯批】当疯批反派大佬成为了三千世界里的各个反派,在面对一群菜鸡时,若喜只有白眼和冷嘲,“就你们这群废物也敢自称反派?”·暴虐无良女帝?不砍了你的狗脑袋哪能冠的起这个名号?·潜水顶流女星?谢邀,刚潜了你们的哥哥,感觉还不错。·公主恶毒后妈?宝,毒苹果有什么好吃?喝东方特产鹤顶红。·游戏终极boss?来,一刀九亿暴击让你全服洗档。……“阿若宝宝勇敢飞,马屁锅锅永相随!”只会喊666的系统小火锅狂喜,这么牛X还省事的宿主真的不多了~但是这个一直追着阿若宝宝杀的男人是怎么肥四?管他那么多,嗑CP就得了。
  • 小娇妻乖乖就擒

    小娇妻乖乖就擒

    在一个酒会上,周芷墨万万没想到被人在酒里下了药,还和豪门大佬睡在一起?说好的契约关系,可他竟然将她.....
  • 数码宝贝宇宙应用怪兽

    数码宝贝宇宙应用怪兽

    与原版数码宝贝宇宙应用怪兽不同这将会是个新的故事
  • 婚姻的围墙

    婚姻的围墙

    故事讲述三个女生结婚后的婚姻生活,结婚,到底还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的事。
  • 重启人类修真计划

    重启人类修真计划

    强大的灵法,无上的秘术,在这个以现代科技为主导的世界能否成功推广。人类修真计划,到底是先贤道路的延续,还是引领全人类进化的光明大道?南风作为这个世界唯一接触修真的人类,他是否能够在这有着强大外敌的世界推广修炼之法?而此时他独自踏上血与火的征程,与仙魔的战斗只为在这乱世之中为天下苍生寻求一线生机。
  • 隐世奇侠传

    隐世奇侠传

    尘封的《隐世书》,残落的姻缘玉,隐匿而又重现的隐道奇术,让这个世界充满着神秘与未知。谁知道生死册和善恶门之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真相?隔世的情缘,恍若如昨;今世的情爱,是否依然?《隐世奇侠传》,邀您一同进入清灵城听小曲,隐灵山上捉蓝鬃兽,北原沼泽观五谷之地,北雪山中赏天心莲花,遗忘城中豪饮千杯,清灵海上与云族共舞,玲珑山上听千墓传奇……故事从一位老人带着一个美貌的姑娘,在清灵城弹唱小曲儿,慢慢展开……
  • 炽恋

    炽恋

    1.在初中的时候,全班的女生都知道看起来乖张,打气架来却不要命的陆瑾年对他的同桌陈岁没有一点好感,陈岁也不是死缠烂打的人,说不纠缠陆瑾年就不纠缠陆瑾年了,没想到的是他们都考上了一中,还分到了一个班,还是同桌2.谢染在那个路口看见那个逆着光的少年突然心血来潮对着他说:"陆瑾年,下次考试我一定超过你"他笑了笑”好啊,我等着你超过我" "你别笑,我这次很认真好吧,我想赢,所以你这次得输,搞不好你还得哭" "你确定,让我哭?我等着,看你怎么让我哭。”几年之后,陆瑾年看着床上求饶的小姑娘笑到:”不是要让我哭?
  • 妖娆红颜亦倾城

    妖娆红颜亦倾城

    *新书《妖·娆》继续……*曾经,那个视角,我仰望着天。曾经,亦是那个视角,天对我的怜悯。而如今,已然没有了那个视角,我回避着那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