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官制发一下,顺便本书为架空,所以里面的变动也会在这里说一下。
最高权力者为皇帝,皇帝下设三公九卿
郡设郡尉,郡守,监御史。
郡守管理下属各县,县设县尉,县令。
县令管理下属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啬夫(管理大乡),有秩(管理小乡)。
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能上朝的
三公:
丞相
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
御史大夫
秦创置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为左丞相。御史大夫属官有两丞,一为御史丞,为大夫之副;一为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尤重。ps:本书里面这样的官员权力轻,不出现。
太尉
太尉为最高武职,统领诸军,负责各级军官的任免与考核。ps:不在前线打仗,必要的时候才会上,一会解释。
九卿(主要跟着丞相干活):
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
郎中令,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下面还有附属几个官职:大夫,为专门的谏议官;郎,为待选之官;谒者,掌殿廷朝会礼仪、接受臣民章奏;
卫尉,掌皇宫诸门屯兵。就是看门的……
太仆,掌皇家车马。历史上的赵高干过这事,不是本书中的赵高。
廷尉,最高司法官。
宗正,又称宗令,掌皇族亲属及登记宗室谱牒。
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
少府,掌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能进出皇宫禁地的人,虽然九卿之末,但是这个待遇可不轻。下面还有一些管各类生活起居的官员,本书统统不出现了,不然太复杂了。
警卫、是从、宫里的官员,保留部分,其他均为太监:
中尉,掌京师治安、兼管消防,是京城的卫戍长官。
将作少府,掌皇宫等公共建筑事务,本署有两丞,左右中侯。
典属国,专掌召抚西南诸夷ps:不留,周边的都是妖国,没有属国这一回事。
主爵中尉,掌诸侯以下诸爵的封赠及宾客祭祀飨食等事务。
中常侍,侍从皇帝左右,备皇帝顾问,可以经常出入皇宫禁地。
给事中,职掌同中常侍,位次之。
到这里差不多都是大文官了,接下来就是太子、皇后之类的,不一一介绍,总之管什么的都有,管侍卫的,管车马的,反正都是官。
说一下武职,第二卷就是要跟兵卒打交道了,不得不说了:
太尉最高,不说,但是一般不在前线。在前线的是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属官:中护军,领军史,掌禁军,参与武将的选补事务,遇将军率军出征时,则驻该军监督军政。
将军前后左右各一个,位列上卿。特殊时期设上将军、将军,临时管理之类的。
郡县制度:
咸阳因为是国都,所以不设郡守,其长官为内史。属官:都水丞,掌水利;铁官丞,掌冶金、制造农器;廪(lin三声)牺丞,掌粮食仓库和牧养祭祀用牲畜。
其他地方:
郡守,郡的长官。
属官有:郡尉,掌郡驻军,主管治安、侦缉盗贼。郡丞,郡的次官,辅佐郡守综理郡政。ps:不那么麻烦,亲信俩字带过。
往下的我基本没怎么写到,所以简单说一下。
县里面的才是正式官职,分别有县令、县丞、县尉、功曹、令史、狱掾(yuan四声)、文无害、厩驺、仓吏、治狱吏。大家自己字面理解吧。
然后本书设置了一个官位,叫大内密使,位列最高,监管天下百官,可与皇帝齐坐。
若是哪里有错,还请大神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