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七从桌子下爬了起来,一脸郁闷,“秦伯,您会不会是看错了?小子能力低微,不可能赚这么多吧?”
宁七真希望是秦元华看错了,要是被安沁知道了他一天就能赚二百两,指不定还要逼他赚得更多!
秦元华真想给宁七两巴掌,装逼也要有个限度好吧?你能力低微?低微一天能赚二百两银子?你要是能力低微,那我算什么?!
宁七看着秦元华,秦元华也同样看着宁七,就在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茵茵奶声奶气的声音突然在一旁响起。
“宁哥哥!”
宁七低头一看,茵茵正乖巧的站在他的旁边,他脸色一喜,蹲下身子就将茵茵给抱了起来,“茵茵你怎么来了?”
茵茵指了指旁边的萧婆婆,“我是跟着奶奶过来的!”
宁七回头看去,萧婆婆正提着一个食盒站在旁边,他眼中露出疑惑之色:“萧婆婆,您这是?”
萧婆婆呵呵一笑,“这不是在对面看你们都忙了一天了么?估计没时间做晚饭,我就随手做了点儿,给你们送过来!”
说着,她还偷偷瞟了一眼秦元华,秦元华老脸一红,却只当没看见。
宁七明白了,萧婆婆这哪是给他送饭啊?明明就是给眼前这个老家伙送饭!
两人一把年纪了,谈个黄昏恋不容易,宁七可不想当电灯泡,于是他看向茵茵,“茵茵,宁哥哥带你去买糖吃好不好?”
“好!”茵茵拍着小手,笑逐颜开,已经将早上挨打的事情给忘得一干二净。
宁七眼中闪过一抹笑意,茵茵这记吃不记打的性格和他小的时候倒还挺像的!
“萧婆婆,我带茵茵去买糖,您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茵茵的!”说着宁七伸手在木桶里抓了几两碎银子揣进兜里,然后看向秦元华,“秦伯,晚饭我自己去外面吃,您和萧婆婆就不用等我了!”
秦元华知道这是宁七在给他和萧秀创造机会,于是也没挽留,他只是咳嗽了一声道:“早去早回!”
便搬着木桌向店铺内走去,萧婆婆则提起旁边装有银子的木桶,跟在秦元华身后,一同走进了店铺。
宁七穿越到这个时代,还没好好地看过这上京城,如今不用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身上还有了银子,倒是可以带着茵茵好好逛上一逛。
上京城没有宵禁,夜间街道上也是灯火通明,行人如织,不时还能看见番邦外族表演吐火,魔术和杂耍。
宁七一时兴起,还给自己和茵茵一人买了一个笑脸面具戴在脸上,别有一番趣味。
宁七带着面具抱着茵茵走了一会儿,茵茵突然扯了扯他的衣领,然后伸手指向一旁,开口道:“糖葫芦,糖葫芦!”
“好好好,哥哥这就给你买!”宁七宠溺道,随即抱着茵茵来到卖糖葫芦的小贩面前,“你这糖葫芦怎么卖的?”
“公子好眼光,我这糖葫芦又大又甜,是用上好的山楂……”
“你就说多少钱一串吧!”
“嘿嘿,三文钱!”
宁七翻了个白眼,三文钱还整一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有必要吗?随即宁七掏出一钱银子,递给小贩,“给我来两串,剩下的就不用找了!”
“谢谢公子,谢谢公子!”小贩眉开眼笑乐不可支,取了两串糖葫芦就递给了宁七,像是想到了什么,小贩突然开口道:“看公子打扮,是来参加面具诗会的吧?呵呵,那小人祝你旗开得胜,一举夺得魁首!”
“面具诗会?”
“哦?公子难道不知,就在前面左转名叫‘潇雅轩’的茶楼,现在过去应该还能赶上!”
告别了小贩,宁七将两串糖葫芦全都交给了茵茵,然后抱着她向小贩指的方向走了过去。
他倒没想夺个魁首啥的,纯粹是好奇,想要见识见识上京城的风土人情。
很快,宁七就找到了潇雅轩茶楼,走进茶楼,只见茶楼里所有人全都带着面具,俱是一些年轻的公子小姐。
一楼正中央搭着个正方形高台,高台上坐着两位中年文士和一位中年妇女,想必是这次诗会的判官。
宁七不是来参加诗会的,便没有在一楼多待,而是直接上了二楼,在二楼找了个雅座坐下。
不过二楼的雅座,同一楼一样,也都备有笔墨纸砚,以便想要参加比试的人书写。
茵茵则坐在宁七腿上,专心致志地舔着糖葫芦,不哭不闹,十分乖巧。
诗会即将开始,门口又进来一位带着面具的女子,宁七目光一凝,这女子就算化成灰他也认识,不是安沁是谁?
见安沁到来,宁七也没想着下去打声招呼,他今天赚了二百两银子,不想让安沁知道,所以现在宁七躲她都来不及,自是不会主动现身。
随着安沁到来,在三位判官的宣布下,诗会正式开始,诗会的主题是‘报国’。
一楼顿时热闹起来,报国诗的范围很广,从老百姓的疾苦,到边疆的战乱,写起来比较容易,但是想要写好,却很难。
楼下皆是身在达官显贵、名门望族中的公子和小姐,不曾经历过百姓的疾苦,也不曾去到边疆御敌,所以想要写出报国诗的精髓,更是难上加难。
谁也没有提前落笔,或是上台吟诵,而是纷纷低声交流,讨论起来。
“王兄,你爹不是戍边将军吗?报国诗,对你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吧?”
“哎,我爹是将军没错,但我却没上过战场,想要写出战场杀敌的神韵,怕是还没那个本事!”
“李兄,要不你来,你家老头不是朝廷重臣吗?心系天下苍生,你来写,估计没什么问题!”
“呵呵,你真看得起我,我写一写风花雪月,倒还可以,不过这报国诗嘛,我看还是不要拿出来献丑比较好!”
……
一楼众人议论了半天,也只有寥寥几人做出了报国诗,但全都在无病呻.吟,诗里高唱着报国、安家、平天下,但却全都空有其表,毫无神韵。
安沁眼中不免露出失望之色。
这场诗会就是她找人弄的,她这几天见自己父皇为了河南水患之事愁得都快白了头发,所以想着弄几首报国诗让临允文高兴一下。
但她没想到这些平日里自视甚高的公子、小姐,居然就只有这种水平,着实让她有些失望!